iEXP查经法
1) 书卷作者
差不多所有新约圣经学者皆相信罗马书是出自使徒保罗的手笔。在保罗的时代,教会把使徒的书信保存起来,乃是必然的事。那么,当保罗还在世上或即使在他离世后的一段日子里,假若人家试图冒名来写信一定会被识破的。这书是由保罗口述(罗1:1)及他的同工德丢代笔的(罗16:22)。换言之,德丢可能是保罗的抄写员、听写员或秘书。
2) 写作日期
保罗的行程
罗马书15:14至29提供写作的背景,保罗计划前往耶路撒冷,把外邦教会送给犹太教会的金钱带到那里。然后从耶路撒冷,他打算前往西班牙,在那里展开布道的工作。于前往西班牙的途中,保罗想停留在罗马。根据使徒行传的记载(徒18:23至20:38),保罗应该是在其第三次布道中写罗马书的。极有可能,使徒是停留在希腊三个月的期间写的(徒20:3至6)。参考哥林多后书的记载(林后13:1,10),保罗于这期间大部分时间是在哥林多渡过的,那么可推断他是在这里写罗马书的。
暂住哥林多
使徒保罗约在主后57年暂居于哥林多,也有学者认为这是在主后57年的前一年或后一年发生的;故此,一般圣经学者相信保罗是在主后56至58期间写成罗马书的。
3) 写作地点
当时保罗是住在该犹的家中(罗16:23),而该犹是哥林多教会的信徒(林前11:4);因此,罗马书该是写于哥林多的。
4) 写作对象
在罗马书内,使徒保罗先后提及犹太人(罗2:17;4:1)及外邦人(1:5至6,13;11:13至32;15:7至12,15至16)。这封信是保罗特意写信给身处在罗马教会内的犹太及外邦基督徒的。
5) 写作原因
罗马教会
粗略认识罗马城及教会的背景,乃是有助推断保罗写罗马书的原因的。
罗马的选民
在罗马城的犹太人,大概有五万人,大多是十分贫穷的,但有些犹太人的教育程度却较其同胞好及富裕。居住在罗马的犹太人,他们不是以拉丁语为主要语文,但大多数是操希腊文的。故此,使徒保罗以希腊文写罗马书是有原因的。改信犹太教的罗马人,叫罗马贵族反感,因而叫犹太人与罗马人的关系紧张。至于称耶稣基督为弥赛亚的以色列人,这些犹太家庭教会估计主要是集中在横贯罗马市的第伯尔河之对岸。
罗马基督徒
大部分创办罗马教会的信徒是犹太人(徒2:10),但由于罗马王革老丢在主后四十年代期间把犹太人逐出罗马,随后城内的教会便只有外邦的基督徒了。直至革老丢死后,犹太基督徒便逐渐返回罗马(罗16:3)。基于文化的差异,导致犹太信徒与罗马基督徒于信仰的演绎上产生很大的分歧。
城市的背景
罗马是罗马帝国的名称,也是其京城之名称。罗马城建于主前七百五十三年,城中建筑物多以大理石建造,加上城市位于七座山之上,非常宏伟壮观。城内设有可容纳十多万人的剧院,经常安排有人在此与兽彼此争斗,可见人民性情十分残暴。罗马城乃是整个罗马帝国的政治及军事中心,罗马帝国以军力征服了希腊,但罗马却被希腊的文化所征服,其中在喜欢聘用希腊人,作为他们子弟的教师之事情上,便看见希腊文化对罗马人的影响了!在历史上罗马也成为世上文化中心之一。
教会的起源
至于谁在罗马城设立耶稣基督的教会,实在众说纷纭,到现今也不能确定那一种理论是最准确的,但可以肯定知道一件事,便是圣经明确地推翻了彼得是设立罗马教会的讲法:
证据一
在主后四十九年,罗马王革老丢 Claudius 下令把所有犹太人逐出罗马(参徒18:2),根据历史学家绥屯纽Suetonius 所提供的资料,当时有称为「克来斯」 Chresius 的人,(这字可写作 Chrisius ,含有基督徒的意味),这人到来传讲新的道理,被罗马王所驱逐;故此,极有可能基督徒曾在罗马传道,而彼得根据圣经所提供的资料,当时仍在耶路撒冷。
证据二
彼得早年多在犹太传道,他多向自己同胞传道,是犹太人的使徒。
证据三
保罗在罗马书第十六章向众多信徒问安,但彼得却没有被列入名单里,可见彼得在保罗写信时,仍未到过罗马。
四种推论
不同圣经学者对保罗写信给罗马教会的见解不一,以下是一些不同的推论:
推论一:预先通知罗马信徒他前往罗马及稍后探访西班牙的计划,借此得着他们的支持。
推论二
通过这封书信,好让信徒知道使徒的教导,借此建立他们的信仰(罗1:11)。
推论三
由于在罗马教会内,犹太信徒与外邦基督徒之间,存着误会及磨擦,教会内部的问题,可在第三、四、九、十及十一章看见。作为牧者,使徒保罗提醒犹太及非犹太信徒要和睦共处。
推论四
在这特殊情况下,保罗必须把福音解释清楚,让犹太基督徒及外邦信徒,真正明白福音是神完备的救法(1:1,16,25),是全人类的需要。
6) 书卷主题
主题一
基于犹太人与外邦人于文化的差异,因而导致信仰的冲突;故此,种族和谐及跨越文化是这书信的主题之一。
主题二
因信称义是这书卷的主题,但这个焦点只可在罗马书3:21至4:25这个段落里找到,因此并不能代表整本书的要义。从此可见,这种见解是不够全面的。
主题三
我们不难发现,「福音」这个词汇出现在这卷书的引言及结语里(罗1:1至2,9,15,15:16,19)。福音可算是这书卷最重要的主题。通过使徒保罗悉心的安排,把福音的定义向读者解释。
7) 书卷特色
道理极之深奥
书中提及「永古隐藏不言的奥秘」(罗16:25)及「这奥秘」(罗16:26)等字眼。
称义的真理
第一至五章论到有关「因信称义」的真理,比较其余书卷的内容,这较容易明白。
「成圣」的道理
保罗谈论有关「成圣」的道理(第六至八章),对比头五章的内容,不最容易明白。
「历史」的片段
忽然加插了「历史」的片段(第九至十一章),实在叫人难以明白保罗在这处的用意。
拣选的真理
「雅各是我所爱的,以扫是我所恶的。」(罗9:13)在此不是说神偏爱人,乃是引伸神的拣选,神至高的主权。
选民的得救
「于是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罗11:26)保罗要说明在末后的日子,以色列家会归向至高之主,同样在此要指出神的主权,祂乃是掌管历史的主宰。
信仰的实践
第十二至十六章是教导信徒实践真理的部份,保罗在此谈论有关基督徒应有的生活模式。
条理极之分明
若细心观察保罗写罗马书时,处理的手法是十分有条理的,因此可把罗马书清楚的加以分段。
系统及逻辑化
罗马书可算为保罗在他众多书信中,最有系统及逻辑推理的书卷。
经常引用旧约
「串珠」 catena ,意即引述经文,但却没有加以解释。保罗经常引用旧约圣经,以「串珠」 catena 的文学形式,见证主的真道。保守估计,最少引用了旧约六十一次之多,超过他在别的书信引用旧约的总和。
8) 全书钥字
「神的义」(罗1:17;3:5,21,22,25;10:3)。「义」(原文编号1343),含有「正确行为」 right-doing 或「正确的行动」 right action 的意思。在书中保罗要表明神一切的作为都是正确、正直的,祂就是那义者。
9) 全书钥节
「因为神的义、正在这福音上显明出来.这义是本于信、以致于信.如经上所记、『义人必因信得生。』」(罗1:17)
「神设立耶稣作挽回祭、是凭着耶稣的血、借着人的信、要显明神的义.因为他用忍耐的心、宽容人先时所犯的罪.好在今时显明他的义、使人知道他自己为义、也称信耶稣的人为义。」(罗3:25至26)
10) 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可分为五方面:
定罪(1:18至3:20)
称义(3:21至5:21)
成圣(6至8章)
奥秘(9至11章)
生活(12至16章)
保罗在之前的十一章圣经,解释了全人类都伏在罪的权势下,不但外邦人犯了罪,连神的选民也不例外,需要神为世人预备的救恩,以致可因信福音而被神算为义人,并且因信而成为圣洁、无有瑕疪。由第九至十一章,使徒向读者解释神是掌管历史的主。在余下几章里,神的仆人提醒信徒,因蒙恩得救,必须决志过「成义的生活」。
11) 神学要义
人的罪性
作者把罪的定义写出来,也宣告全人类皆是罪人(罗3:23),无人幸免。在整本罗马书内,保罗不避讳的指出人的问题,就是犯罪的本性及行为,不但如此,这会导致可怕的后果,即肉身死亡及灵性死亡(罗5:21)。
神的圣洁
神的圣洁与人的罪恶好像水火一般,彼此不相容的。有罪的人决不可亲近神,并且圣洁的主必审判他们(罗2:3,12,16;3:4)。
因信称义
有罪的人怎能除罪呢?神命定祂的儿子为罪人死,信靠救主的人便可称义(罗1:16至17;3:25至26,28,30;4:3至8;5:1;10:9至11)。由罪人的地位转到神儿女的位分,乃是一个很大的跃升,显出神奇妙的恩典。
真理圣灵
在整个救赎过程里,神的圣灵扮演重要的角式。圣灵把平安及喜乐赐给信徒(罗14:17),也不断模造圣徒的生命,叫我们更像恩主(罗15:16)。由罪人转为神的儿女,圣灵在信徒蒙恩时便开始不断工作,直至神的儿女安全返回天家。
爱的真理
在罗马书内,我们可认识爱的真理。首先,罪人可认识及经历神的爱(罗5:8,8;8:35)。再者,基于认识及享受神的爱,基督徒便晓得以爱来回应主的恩典;爱神是基督徒正常的生命流露(罗8:28)。最后,爱神的人亦会爱身边的人(罗12:9,10;13:8至10)。
神的律法
摩西的律法对基督徒有何意义呢?人是否可靠死守律法来称义呢?在罗马书内,使徒保罗用了不少篇幅来讲解律法与基督的福音之关系。
人际关系
基于文化的差异,换来犹太与外邦基督徒在信仰上的冲突。使徒清楚表示说,不论犹太人或外邦人,他们皆是罪人,并且唯有耶稣基督的救恩才可叫他们得救。假若明白真理的话,无论是犹太或非犹太基督徒,也可和睦同居及彼此共享主的爱。
神的拣选
由第九章至十一章,使徒保罗向读者交待一个非常重要但却难以明白的真理,这就是神的拣选与人的责任了。不错,神拣选犹太人为祂的选民(罗9:4),但却不是每一个皆可享有救恩的。再者,神亦拣选某些外邦人,好让他们得着耶稣基督的救恩(罗9:30)。最难明的地方是,在获取救恩方面,神的拣选与人的责任是不能分开的。保罗指出普遍犹太人的问题;他们误以为行为可换取神的救恩,因而错失了因信而来的义及恩典(罗9:31)。通过这个真理,提醒基督徒应为到神的拣选献上感恩。对那些听过福音但不信的人来说,他们决不可埋怨神,或对自己的不信推卸责任,因为是他们的不信是完全 源于自己的决定。神拣选人来得着救赎的恩典,这全是出自祂的主权。神是创造及统管万有的主宰,当然祂有权拣选某些人来得救。此外,神的拣选亦与祂的恩典紧扣在一起,因为有罪的人本不配蒙恩,但却竟蒙神提升为祂的儿女,这完全是本于神的恩典。
12) 参考书目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校园)
牛述光,新约全书释义(晨星)
巴斯德,圣经研究(种籽)
F.F.Bruce, The Epistle of Paul to the Romans (Eerdmans)
W.E. Vine, Collected Writings of W.E. Vine (Nashville: Thomas Nelson, 1997, c1996).
Roger Mohrlang and Gerald L. Borchert, Cornerstone Biblical Commentary, Vol 14: Romans and Galatians, With the Entire Text of the New Living Translation. (Carol Stream, IL: Tyndale House Publishers, 2007).
John MacArthur, Romans (Chicago: Moody Press, 1996, c1991, c1994).
13) 书卷大纲
神义的揭示(1至8章) | |
福音的真义(1:1至17) | |
外邦人的罪(1:18至32) | |
犹太人的罪(2:1至3:8) | |
世人被定罪(3:9至20) | |
阐释救恩道(3:21至5:21) | |
新人与旧人(6至7章) | |
得胜的道路(8章) | |
神义的辩证(9至11章) | |
神的主权(9:1至29) | |
神的救法(9:30至10:21) | |
神的恩典(11:1至30) | |
神义的应用(12至16章) | |
圣徒的责任(12至13章) | |
圣徒的自由(14:1至15:13) | |
全书的总结(15:14至16:27) |
14) 课余功课
敬请学员在私底下,多念罗马书,仔细思想书中的内容,并把难明的地方记下,留在课堂上一同研究及探讨。
15) 背诵金句
罗1:16至17
「我不以福音为耻.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犹太人、后是希利尼人。因为神的义、正在这福音上显明出来.这义是本于信、以致于信.如经上所记、『义人必因信得生。』」
罗1:20
「自从造天地以来、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借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
罗3:23
「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
罗3:25至26
「神设立耶稣作挽回祭、是凭着耶稣的血、借着人的信、要显明神的义.为他用忍耐的心、宽容人先时所犯的罪.好在今时显明他的义、使人知道他自己为义、也称信耶稣的人为义。」
罗5:1
「我们既因信称义、就借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与神相和。」
罗5:8
「唯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
罗5:12
「这就如罪是从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从罪来的、于是死就临到众人、因为众人都犯了罪。」
罗6:23
「因为罪的工价乃是死.唯有神的恩赐、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乃是永生。」
罗8:32
「神既不爱惜自己的儿子为我们众人舍了、岂不也把万物和他一同白白的赐给我们么。」
罗11:36
「因为万有都是本于他、倚靠他、归于他.愿荣耀归给他、直到永远。阿们。」
罗12:1至2
「所以弟兄们、我以神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你们如此事奉、乃是理所当然的。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叫你们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
16) 思考问题
2福音的真义(罗1:1至17)
为何保罗在罗马书的开首介绍自己的身份呢(罗1:1)?
使徒保罗对福音有什么认识呢(罗1:1)?
保罗写信给罗马基督徒有何目的呢(罗1:8至17)?
3外邦人的罪(罗1:18至32)
神岂不是满有慈爱吗?为什么祂会显出忿怒来呢(罗1:18)?
何谓「神的永能和神性」(罗1:20)?
为什么保罗要把这些罪行列举出来呢(罗1:21至32)?
4犹太人的罪(罗2:1至3:8)
为何使徒保罗要指出犹太人的毛病呢(罗2:1至24)?
割礼有什么真正的意义呢(罗2:25至29)?
为什么保罗要在此提及「神的信」及「神是真实的」呢(罗3:3至4)?
5世人被定罪(罗3:9至20)
「我们比他们强么」,这里的我们及他们是谁呢(罗3:9)?
为什么世上「没有义人」呢(罗3:10)?
为何律法使人伏在神审判之下呢(罗3:19至20)?
6阐释救恩道(罗3:21至5:21)
何谓神的义呢(罗3:21至31)?
为什么保罗要引述旧约圣经人物称义的事例呢(罗4:1至25)?
基督徒是怎样称义呢(罗5:1至11)?
7新人与旧人(罗6至7章)
何谓「旧人」(罗6:6)?如此推论,那么新人是什么呢?
为什么保罗要提及浸礼与「旧人」呢(罗6:6)?
肉体有何表征呢(罗7:15至25)?
8得胜的道路(罗8章)
「在基督里」与这小段经文有什么关连呢(罗8:1至4)?
为何作者要多次在这段经文里提及「圣灵」呢(8:5至17)?
保罗为何论到现今的苦楚与将来的荣耀呢(罗8:18至25)?
为什么认识主的爱那么重要呢(罗8:26至39)?
9真神的主权(罗9:1至29)
究竟是什么叫保罗那么难过呢(罗9:1至4)?
为何神的话没有落空呢(罗9:6至13)?
神公平吗(罗9:14至33)?
10真神的救法(罗9:30至10:21)
什么是「真知识」(罗10:2)?「得救」与「真知识」有何关系呢(罗10:2)?
为何使徒要引述众多旧约经文呢(罗10:5至21)?
何谓「口里认耶稣为主」及「心里相信」呢(罗10:9至10)?究竟这样怎能叫信徒得救呢?
11真神的恩典(罗11:1至30)
神对以色列人有什么恩典呢(罗11:1至10)?
对外邦人来说,神有什么恩典呢(罗11:11至24)?
为什么使徒要提及「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呢(罗11:26)?
12圣徒的责任(罗12至13章)
把自己奉献给神作活祭与之前十一章的内容有什么关系呢(罗12:1至2)?
为什么劝导基督徒要服从掌权者呢(罗13:1至7)?
爱的精髓是什么呢(罗13:8至14)?
13圣徒的自由(罗14:1至15:13)
谁是「信心软弱的」人(罗14:1)?
为什么保罗要用这样长的篇幅来谈论信徒饮食的自由呢(罗14:1至23)?
保罗为何提醒信徒要学效基督的榜样呢(罗15:3至13)?
14全书的总结(罗15:14至16:27)
保罗指出自己为「基督耶稣的仆役」及「神福音的祭司」,这有何用意呢(罗15:16)?
为什么在书信快要完结时与读者分享自己的心志及心愿呢(罗15:20至24)?
向众同工问安有何意义呢(罗16:1至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