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有永遠嗎?2.0

(简体:请继续向下看)

Amazon Music

https://music.amazon.com/podcasts/cc37ca77-9049-4a9b-bd84-e2697b06db4e

Apple Podcasts

https://podcasts.apple.com/ca/podcast/kenneth-thumb-ministry-%E8%AD%9A%E7%B4%84%E7%8F%A5%E4%BA%8B%E5%B7%A5/id1561351698

Spotify

你相信有永遠嗎?2.0

9這樣看來,做事的人在他的勞碌上有甚麼益處呢?

10我見神叫世人勞苦,使他們在其中受經練。

11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又將永生安置在世人心裡。然而神從始至終的作為,人不能參透。( 傳3:9至11)

不少人不接受永遠的觀念,有些根本不相信永生或永死的觀念,他們認為人死如燈滅,許多人推斷基督教利用永生來利誘人加入教會,而以永死來恐嚇人來成為教友。

有人說:「假若你以基督徒的方式來生活而沒有天堂或地獄,你失去了什麼?沒有甚麼!如果你活在罪中而天堂與地獄是存在的話,你便失去永生。」

或許你不相信永生或永死,也對天堂及天獄的道理毫無興趣,但請你給我一點時間與你探討這個道理。如果你相信世上有永恆的道理,請看看這個道理與你有甚麼關係。

1) 世人看永恆

共同信念

奇怪的是,根據調查說,無神論者在英國的數目持續上升,但另一方面,當地有愈來愈多人相信死後有生命的見解。在美國,相信有天堂存在的人高達81%。走遍全世界各地,普遍人是有永恆的觀念的。雖然人有永遠的觀念,但無奈的是,人人皆要面對死亡。換言之,永恆或永遠是大部人的共同信念。

一知非解

雖然不少人接受永恆或永遠的觀念,但許多人卻對這見解是一知半解的。許多人相信人死後有生命,認為先人過身後會變成仙,有些則篤信人死後會輪迴轉世。

置之不理

現代人十分忙碌,當你問他們信不信有永生時,不少人的回答是「我沒有時間去思想這些問題。」可是,不少人願意花錢花時間來裝修自己的房子,但卻不願意用一點時間來探討永生這個課題。許多人是對永生是置之不理的,因為他們只顧今生的事情。

不感興趣

有些人說:「永生對我毫不重要」;可是,假若人真的可活到永遠的話,我們便應花更多時間來了解。普遍人注重健康,為此我們關心日常的飲食及多做運動,但人人皆知道不論我們如何健康,我們均要面對死亡。某人的觀察是十分準確的,他指出愈來愈多人起來談論宗教寬容,但愈來愈少人關心宗教。

及時行樂

當可怕的瘟疫臨到古雅典時,人有甚麼反應呢?他們相信生命是短暫的,並且他們不會是受到懲罰的。由於不知自己會何時死,為著滿足慾念,他們便不停行惡及犯罪。現代人懂得及時行樂,「有酒今朝醉」是他們的價值觀。對不少人來說,永生是虛無縹緲的觀念。

拚生盡死

第歐根尼 “Diogenes”(主前412至323 年)是當代偉大的希臘哲學家,亞歷山大大帝對他的見解十分欽佩。某一天,亞歷山大便前去請教這位哲學家,問他假若可隨心所欲的話,他希望可得著甚麼。這位哲學家表示說,他期望最少可享有不朽的生命。亞歷山大便表示他不相信不杇生命的講法。第歐根尼隨即表示說:「不然,為甚麼亞歷山大要忍受那麼多的痛苦來征服世界,但卻沒法可確保自己可有一片刻來享受呢?」 這位哲學家非常有智慧,如果人不可確保自己有永生的話,即使擁有一切也是沒有意思。對於亞歷山大來說,永生是不重要的,最要緊的是在今生拚死拚活。不少人也是如此,或許他們不相信人死後有生命,但最重要的是要在今生盡力爭取金錢和權力。

涅槃境界

對於佛教徒來說,他們相信人生是充滿苦難的,而享樂及富裕的慾念是構成苦難的根源,為此人便應勝過這些慾念。他們追求進入涅槃的境界。涅槃 “nirvana”是梵文,意即消除一切痛苦、慾望和自我存在的幻覺。這是佛教徒對死後生命的見解。

回教思想

至於對回教徒來說,他們也接受永遠或永生的觀念。關乎人可否得救,他們卻認為人是無法可確保自己有永生的。他們也有天堂及地獄的觀念,而天堂的幸福是永恆的。

2) 信徒看永恆

永恆的字義

傳道者說:11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又將永生安置在世人心裡。然而神從始至終的作為,人不能參透。這裡的「永生」,它可以解釋作遙遠的過去、遙遠的未來、永恆;這段時間可以延伸到遠古或遙遠的未來 。

永恆的定義

究竟甚麼是永恆呢?不少神學家相信神是創造時間的主,意即是說,當神還未創造宇宙萬物前,時間是未存在的。由於時間是根據事前或事後來量度的,那麼永恆是不再以時間為單位來計算的。神有多少歲呢?有些畫家描繪神為老翁,這是不對的。對神來說,祂是沒有過去、現在或將來的,祂是永遠以現在來存在的。所有在這個被創造的宇宙中的事件,對神來說,永遠是現在的事。永恆並非沒有開始和沒有止息的時間。無限的時刻是不可能的;舉例說,如果在今天前出現無數次的時刻的話,那麼今天是永遠不會出現的。由於無限是沒有結束的,而今天卻是之前所有時刻的結束。假若今天臨到的話,在今天之前是無法有無數時刻出現的。永恆是沒有時間“nontemporality or timelessness”。

永恆的解釋

傳道者指出神為所有事情定下適當的時間(傳3:1至11)。由於人擁有時間的意識,傳道者渴想獲取永恆的知識,而這是無法單單靠思考來得到滿足的(傳3:11)。由於神的工作是奧秘的,因祂的作為是屬於永恆的(傳3:11)。知道神在永恆工作,並不能解釋祂如何在永恆中工作。世人只能知道的是,乃是在神創造的時間裡人是佔有一個地位的。世人很想明白神的作為,意即了解祂全盤計劃,但卻無法知曉;換言之,擁有存放在心中的「永生,這個恩賜實屬多餘的負擔或麻煩。世人成為時間的囚徒,我們很想了解自己在永恆裡的位置,但卻無法洞釋神在其中的作為。在探索過程中,傳道者感到沮喪。總言之,在此說明人的有限及渺小,這是神把永恆放置在人心裡的目的。世人是有限的活物,我們是受時空限制的。神把永遠的觀念放在人心中,這個真理是不受時空限制的,難怪被時空管轄的人感到重擔及沮喪了。

信徒的見解

有些世人錯誤理解何謂永恆,或有些人不相信有永恆這回事,但基督徒對這觀念有何見解呢?以下是一些例子說明屬神的人是怎樣看永恆的:

 離世表現

在主後125年,阿里斯提德 “Aristeides” 這位希臘人, 寫信給他的朋友,論到一個新興的信仰,人家稱之為基督教,他向朋友解釋基督教成功之處,以下就是信內部分的內容:「如果任何正直人在基督徒中離世,他們興高釆烈地向神發出感謝,並且以詩歌及感謝來護送他的屍體,好像他前往一處在附近的地方。」不少人懼怕死亡,因為不知死後往何處。基督徒與世人不同,他們深知他們死後會進入永恆的家。雖然以上歷史片段沒有提及永恆的字眼,但基督徒的表現卻顯出他們對永生的看法。

離世的話

以下是一些基督徒離世前所留下的說話:

浸會宣教士

威廉克理為浸信會的宣教士,在他臨死前說:「當我離開後,少論克理博士,但要多講克理博士的救主。」

蘇珊拿衛斯理

相信你也聽過循道衛理會這個宗派,約翰衛斯理是這個宗派的先鋒,他的母親蘇珊拿衛斯理在她死前說:「孩子,當我離開後,唱一首詩歌頌讚美神。」不少人目睹家人離世時悲哀痛哭,但這位敬虔母親卻視死亡為樂事,因為她深信自己是擁有永生的。

格蘭諾奇夫人

在格蘭諾奇夫人離世前,她說:「如果這是死亡,這是想象中最愉快的事件。」

耶德遜

耶德遜 “Adoniram Judson”是首位前往緬甸的基督教宣教士,在他 離世歸主前,他了一句話:「我不是厭倦自己的工作,也不是厭倦這個世界,然而基督召我回家的話,我便會如同孩子存著歡喜快樂的心離開學校一般。」格蘭諾奇夫人與耶德遜,他們臨死前的感覺是十分相似的,他們皆存著歡喜快樂的心離開這個世界。原因非常簡單,因為他們快要進入永恆的居所了。

墓誌銘

從信徒離世前所說的話,不單可知道他們對死亡的看法;此外,也可從他們的墓誌銘,也可進深了解他們對永恆的見解。

約瑟帕克

在倫敦某墓園裡有一個墓碑,乃是著名約瑟帕克牧師為愛妻所立的。在挑選字眼上,這位牧師十分小心,其愛妻的墓銘不是刻上「死亡」“Died” ,乃是「升天」“Ascended”。當帕克離世時,其朋友在這位牧師的墓銘刻上:「約瑟帕克,生於一八三零年四月九日,於一九零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升天。」

比雪更白

有探險隊員於考察中離世,他被蓋上大石,然後在上面加上一塊銅片說:「潔淨我,我便比雪更白。」基督徒與非基督徒的死有何不 同之處?最大的分別,就是在信徒離世前,他們已被耶穌基督的寶血洗淨,使他們沒有瑕疵。

卑微墓碑

在日內瓦某個墓園裡,離開圍牆不遠,生滿了青草,旁邊則長了巨大的柏樹。在樹葉擺動之下,它的影子投在墳墓上,好像提醒人一生如同影子一般,很快便過去。在樹陰下有一個墓碑,約一英呎高,其上只刻上兩個英文字母“J.C.”,這就是著名神學家約翰加爾文的墳墓。橫過湖水有一些宏偉巨大的墓碑,乃是賓士域公爵 “Duke of Brunswick”的墓穴。有誰認識這些公爵呢?他們所作所為又有誰知道呢?約翰加爾文的墓碑是何等的卑微,但他的一生卻是影響了千千萬萬人,叫世人明白聖經的話。約翰加爾文的神學思想,不但成為改革宗、長老宗教會的藍本,其「一次得救、永遠得救」的思想,也被普遍浸信會及許多福音派教會所接受。人人皆會死亡,但問題就是你怎樣過你的一生,對人有益或是白佔地土,對別人有沒有帶來損害呢?  

3) 各人的抉擇

永生永死

通過傳3:11論到永生,讓我們思考一個極其嚴肅的問題,就是永生永死的問題。

抵達家園

在非洲某部落中,基督徒對在主裡死了的信徒,他們不稱之為「離世」“they have departed”,卻稱之為「他們已抵達了」“They have arrived” 。信徒的死,乃是走完世上的路程,然後返到天家享永遠的福。

克羅斯比

一首范妮克羅斯比“Fanny Crosby”的詩歌,其靈感是源自傳道書12章6節及啟示錄22章4及5 節。由於是個人的領受,非常個人化,她多年也沒有與人分享。肯尼思奧斯貝克教授 “Professor Kenneth Osbeck”為研究聖詩典故的專家,把這首詩歌供之於世的經過記述下來。佈道家慕迪先生邀請克羅斯比在研經大會分享見證。當她站起來分享時,顯得有點緊張說:「我所寫的這首詩歌是未曾發表過的,我稱它為靈魂的詩歌“Soul’s Poem”。每當我困惑時,我以此提醒自己,因為它成為我的安慰。」她便朗誦這首詩,不少人聽見時便灑下熱淚。詩歌的正歌是這樣:「有日銀鍊將要折斷,我就不再如此歌唱;但我醒來何等喜歡,竟然得以面見我王。」自二十五歲開始,她的心願是當她重獲視力時,一張開雙眼首個看見的人是耶穌基督。這位女詩人的肉眼雖不能看見,但她的心靈眼睛卻清楚目睹主耶穌基督。她作出正確的抉擇,以祂為救主 。

錯誤抉擇

可悲的是,有些人的視力沒有問題,他們的身體也沒有甚麼的殘缺,但偏偏看不見救主。他們不但誤解了聖經的真理,也作錯了抉擇,最終也不肯接受耶穌基督為救主。

你的抉擇

各位朋友,你有何抉擇呢?耶穌基督為神的兒子,為世人的罪死在十架上,叫一切相信的人,不但罪得赦免,並且可得著永遠的福樂,你有何抉擇呢?


你相信有永远吗? 2.0

(简体:请继续向下看)

9这样,做事的人在他的碌上有什么益呢?

10神叫世人苦,使他在其中受经练

11神造万物,各按其美好,又永生安置在世人心里。然而神始至的作,人不能透。( 传3:9至11)

不少人不接受永远的观念,有些根本不相信永生或永死的观念,他们认为人死如灯灭,许多人推断基督教利用永生来利诱人加入教会,而以永死来恐吓人来成为教友。

有人说:“假若你以基督徒的方式来生活而没有天堂或地狱,你失去了什么?没有什么!如果你活在罪中而天堂与地狱是存在的话,你便失去永生。”

或许你不相信永生或永死,也对天堂及天狱的道理毫无兴趣,但请你给我一点时间与你探讨这个道理。如果你相信世上有永恒的道理,请看看这个道理与你有什么关系。

1) 世人看永

共同信念

奇怪的是,根据调查说,无神论者在英国的数目持续上升,但另一方面,当地有愈来愈多人相信死后有生命的见解。在美国,相信有天堂存在的人高达81%。走遍全世界各地,普遍人是有永恒的观念的。虽然人有永远的观念,但无奈的是,人人皆要面对死亡。换言之,永恒或永远是大部人的共同信念。

一知非解

虽然不少人接受永恒或永远的观念,但许多人却对这见解是一知半解的。许多人相信人死后有生命,认为先人过身后会变成仙,有些则笃信人死后会轮回转世。

置之不理

现代人十分忙碌,当你问他们信不信有永生时,不少人的回答是“我没有时间去思想这些问题。”可是,不少人愿意花钱花时间来装修自己的房子,但却不愿意用一点时间来探讨永生这个课题。许多人是对永生是置之不理的,因为他们只顾今生的事情。

不感

有些人说:“永生对我毫不重要”;可是,假若人真的可活到永远的话,我们便应花更多时间来了解。普遍人注重健康,为此我们关心日常的饮食及多做运动,但人人皆知道不论我们如何健康,我们均要面对死亡。某人的观察是十分准确的,他指出愈来愈多人起来谈论宗教宽容,但愈来愈少人关心宗教。

当可怕的瘟疫临到古雅典时,人有什么反应呢?他们相信生命是短暂的,并且他们不会是受到惩罚的。由于不知自己会何时死,为着满足欲念,他们便不停行恶及犯罪。现代人懂得及时行乐,“有酒今朝醉”是他们的价值观。对不少人来说,永生是虚无缥缈的观念。

拚生

第欧根尼 “Diogenes”(主前412至323 年)是当代伟大的希腊哲学家,亚历山大大帝对他的见解十分钦佩。某一天,亚历山大便前去请教这位哲学家,问他假若可随心所欲的话,他希望可得着什么。这位哲学家表示说,他期望最少可享有不朽的生命。亚历山大便表示他不相信不杇生命的讲法。第欧根尼随即表示说:「不然,为什么亚历山大要忍受那么多的痛苦来征服世界,但却没法可确保自己可有一片刻来享受呢?」这位哲学家非常有智慧,如果人不可确保自己有永生的话,即使拥有一切也是没有意思。对于亚历山大来说,永生是不重要的,最要紧的是在今生拚死拚活。不少人也是如此,或许他们不相信人死后有生命,但最重要的是要在今生尽力争取金钱和权力。

涅槃境界

对于佛教徒来说,他们相信人生是充满苦难的,而享乐及富裕的欲念是构成苦难的根源,为此人便应胜过这些欲念。他们追求进入涅槃的境界。涅槃 “nirvana”是梵文,意即消除一切痛苦、欲望和自我存在的幻觉。这是佛教徒对死后生命的见解。

回教思想

至于对回教徒来说,他们也接受永远或永生的观念。关乎人可否得救,他们却认为人是无法可确保自己有永生的。他们也有天堂及地狱的观念,而天堂的幸福是永恒的。

2) 信徒看永

的字

传道者说:11神造万物,各按其美好,又永生安置在世人心里。然而神始至的作,人不能透。这里的「永生」,它可以解释作遥远的过去、遥远的未来、永恒;这段时间可以延伸到远古或遥远的未来 。

的定

究竟什么是永恒呢?不少神学家相信神是创造时间的主,意即是说,当神还未创造宇宙万物前,时间是未存在的。由于时间是根据事前或事后来量度的,那么永恒是不再以时间为单位来计算的。神有多少岁呢?有些画家描绘神为老翁,这是不对的。对神来说,祂是没有过去、现在或将来的,祂是永远以现在来存在的。所有在这个被创造的宇宙中的事件,对神来说,永远是现在的事。永恒并非没有开始和没有止息的时间。无限的时刻是不可能的;举例说,如果在今天前出现无数次的时刻的话,那么今天是永远不会出现的。由于无限是没有结束的,而今天却是之前所有时刻的结束。假若今天临到的话,在今天之前是无法有无数时刻出现的。永恒是没有时间“nontemporality or timelessness”。

的解

传道者指出神为所有事情定下适当的时间(传3:1至11)。由于人拥有时间的意识,传道者渴想获取永恒的知识,而这是无法单单靠思考来得到满足的(传3:11)。由于神的工作是奥秘的,因祂的作为是属于永恒的(传3:11)。知道神在永恒工作,并不能解释祂如何在永恒中工作。世人只能知道的是,乃是在神创造的时间里人是占有一个地位的。世人很想明白神的作为,意即了解祂全盘计划,但却无法知晓;换言之,拥有存放在心中的「永生」,这个恩赐实属多余的负担或麻烦。世人成为时间的囚徒,我们很想了解自己在永恒里的位置,但却无法洞释神在其中的作为。在探索过程中,传道者感到沮丧。总言之,在此说明人的有限及渺小,这是神把永恒放置在人心里的目的。世人是有限的活物,我们是受时空限制的。神把永远的观念放在人心中,这个真理是不受时空限制的,难怪被时空管辖的人感到重担及沮丧了。

信徒的

有些世人错误理解何谓永恒,或有些人不相信有永恒这回事,但基督徒对这观念有何见解呢?以下是一些例子说明属神的人是怎样看永恒的:

 离世表

在主后125年,阿里斯提德 “Aristeides” 这位希腊人, 写信给他的朋友,论到一个新兴的信仰,人家称之为基督教,他向朋友解释基督教成功之处,以下就是信内部分的内容:「如果任何正直人在基督徒中离世,他们兴高釆烈地向神发出感谢,并且以诗歌及感谢来护送他的尸体,好像他前往一处在附近的地方。」不少人惧怕死亡,因为不知死后往何处。基督徒与世人不同,他们深知他们死后会进入永恒的家。虽然以上历史片段没有提及永恒的字眼,但基督徒的表现却显出他们对永生的看法。

离世的

以下是一些基督徒离世前所留下的说话:

宣教士

威廉克理为浸信会的宣教士,在他临死前说:「当我离开后,少论克理博士,但要多讲克理博士的救主。」

珊拿斯理

相信你也听过循道卫理会这个宗派,约翰卫斯理是这个宗派的先锋,他的母亲苏珊拿卫斯理在她死前说:「孩子,当我离开后,唱一首诗歌颂赞美神。」不少人目睹家人离世时悲哀痛哭,但这位敬虔母亲却视死亡为乐事,因为她深信自己是拥有永生的。

兰诺奇夫人

在格兰诺奇夫人离世前,她说:「如果这是死亡,这是想象中最愉快的事件。」

耶德

耶德逊 “Adoniram Judson”是首位前往缅甸的基督教宣教士,在他 离世归主前,他了一句话:「我不是厌倦自己的工作,也不是厌倦这个世界,然而基督召我回家的话,我便会如同孩子存着欢喜快乐的心离开学校一般。」格兰诺奇夫人与耶德逊,他们临死前的感觉是十分相似的,他们皆存着欢喜快乐的心离开这个世界。原因非常简单,因为他们快要进入永恒的居所了。

墓志

从信徒离世前所说的话,不单可知道他们对死亡的看法;此外,也可从他们的墓 志铭,也可进深了解他们对永恒的见解。

瑟帕克

在伦敦某墓园里有一个墓碑,乃是著名约瑟帕克牧师为爱妻所立的。在挑选字眼上,这位牧师十分小心,其爱妻的墓铭不是刻上「死亡」“Died” ,乃是「升天」“Ascended”。当帕克离世时,其朋友在这位牧师的墓铭刻上:「约瑟帕克,生于一八三零年四月九日,于一九零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升天。」

比雪更白

有探险队员于考察中离世,他被盖上大石,然后在上面加上一块铜片说:「洁净我,我便比雪更白。」基督徒与非基督徒的死有何不 同之处?最大的分别,就是在信徒离世前,他们已被耶稣基督的宝血洗净,使他们没有瑕疵。

卑微墓碑

在日内瓦某个墓园里,离开围墙不远,生满了青草,旁边则长了巨大的柏树。在树叶摆动之下,它的影子投在坟墓上,好像提醒人一生如同影子一般,很快便过去。在树阴下有一个墓碑,约一英呎高,其上只刻上两个英文字母“J.C.”,这就是著名神学家约翰加尔文的坟墓。横过湖水有一些宏伟巨大的墓碑,乃是宾士域公爵 “Duke of Brunswick”的墓穴。有谁认识这些公爵呢?他们所作所为又有谁知道呢?约翰加尔文的墓碑是何等的卑微,但他的一生却是影响了千千万万人,叫世人明白圣经的话。约翰加尔文的神学思想,不但成为改革宗、长老宗教会的蓝本,其「一次得救、永远得救」的思想,也被普遍浸信会及许多福音派教会所接受。人人皆会死亡,但问题就是你怎样过你的一生,对人有益或是白占地土,对别人有没有带来损害呢?  

3) 各人的抉

永生永死

通过传3:11论到永生,让我们思考一个极其严肃的问题,就是永生永死的问题。

在非洲某部落中,基督徒对在主里死了的信徒,他们不称之为「离世」“they have departed”,却称之为「他们已抵达了」“They have arrived” 。信徒的死,乃是走完世上的路程,然后返到天家享永远的福。

斯比

一首范妮克罗斯比“Fanny Crosby”的诗歌,其灵感是源自传道书12章6节及启示录22章4及5 节。由于是个人的领受,非常个人化,她多年也没有与人分享。肯尼思奥斯贝克教授 “Professor Kenneth Osbeck”为研究圣诗典故的专家,把这首诗歌供之于世的经过记述下来。布道家慕迪先生邀请克罗斯比在研经大会分享见证。当她站起来分享时,显得有点紧张说:「我所写的这首诗歌是未曾发表过的,我称它为灵魂的诗歌“Soul’s Poem”。每当我困惑时,我以此提醒自己,因为它成为我的安慰。」她便朗诵这首诗,不少人听见时便洒下热泪。诗歌的正歌是这样:「有日银炼将要折断,我就不再如此歌唱;但我醒来何等喜欢,竟然得以面见我王。」自二十五岁开始,她的心愿是当她重获视力时,一张开双眼首个看见的人是耶稣基督。这位女诗人的肉眼虽不能看见,但她的心灵眼睛却清楚目睹主耶稣基督。她作出正确的抉择,以祂为救主 。

错误

可悲的是,有些人的视力没有问题,他们的身体也没有什么的残缺,但偏偏看不见救主。他们不但误解了圣经的真理,也作错了抉择,最终也不肯接受耶稣基督为救主。

你的抉

各位朋友,你有何抉择呢?耶稣基督为神的儿子,为世人的罪死在十架上,叫一切相信的人,不但罪得赦免,并且可得着永远的福乐,你有何抉择呢?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