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林多後書 4:8–15
8我們四面受敵,卻不被困住;心裡作難,卻不至失望;
9遭逼迫,卻不被丟棄;打倒了,卻不至死亡。
10身上常帶著耶穌的死,使耶穌的生也顯明在我們身上。
11因為我們這活著的人,是常為耶穌被交於死地,使耶穌的生,在我們這必死的身上顯明出來。
12這樣看來,死是在我們身上發動,生卻在你們身上發動。
13但我們既有信心,正如經上記著說:“我因信,所以如此說話。”我們也信,所以也說話。
14自己知道那叫主耶穌復活的,也必叫我們與耶穌一同復活,並且叫我們與你們一同站在他面前。
15凡事都是為你們,好叫恩惠因人多越發加增,感謝格外顯多,以致榮耀歸與神。
1)「仔細察看」 “Eye”
iEXP 查經法
1 「四面受敵」與「不被困住」有何關連(林後4:8)?
2 何謂「心裡作難」(林後4:8)?
3 甚麼是「耶穌的死」,甚麼又是「耶穌的生」呢(林後4:10)?
4 為何死在使徒的身上發動,而生則在哥林多信徒的身上發動呢(林後4:12)?
5 「我因信,所以如此說話。」出自何經何典(林後4:13)?
2)「小心解釋」“Expound” (E)
iEXP 查經法
「耶穌的死」(林後4:10)
保羅以此為基督受苦犧牲的代號,藉此說明自己怎樣為主擺上自己,為主走上十字架的不歸路。
「耶穌的生」(林後4:10)
意即耶穌基督的生命。
神的面前(林後4:14)
神叫耶穌基督從死裡復活,並且使徒也深信自己及信靠基督的人能戰勝死亡,在復活的日子裡能站立在神的面前。
天天冒死的保羅(林後4:8)
1 四面受敵的保羅
一)「四面」,可解作所有、每一、全部等。新英王欽定本根據原文的意思翻作「每一面」,新世紀譯本則意譯作「我們周圍皆有困難」。
二)「受敵」,即忍受艱難或感受到逼迫的意思。根據希臘文的原意,新英王欽定本就把它直譯作受著重壓。使徒在此前後呼應,論到雖然受壓甚重,但也不至於被壓碎。保羅在前書論到自己如同身處於鬥獸場內(林前4:19),等候被人處決一般。在此,使徒使用相似的句語,藉此形容其事奉的艱辛。一方面論到人的無助;另一方面,在極度困難中卻論到有主的攙扶。
三)「困住」,含有擁擠、狹窄、禁閉、限制等意思。為著熱切的服事基督,保羅表示自己雖受著折磨,但卻不被壓碎。
2 心裡作難的保羅
一)「心裡作難」,可解作困惑或不知所措的意思。故此,有譯本把它意譯作「我們不知怎樣作,但我們卻不放棄生存的盼望。」
二)「失望」,意即失望或絕望之意。雖然面對苦難或難處,或許保羅會頓時感到不知所措,但他卻深深體會到,主不會叫他陷在絕境或絕望中,一定會有轉機或出路。
3 面對逼迫的保羅
一)「逼迫」,其中一個意思是逼害或有系統的壓迫及折磨。在新約聖經內,有時以此描寫宗教或信仰方面的逼迫。
二)「丟棄」,含有拋棄、離開、放棄、遺棄四個主要的意思。為著傳揚基督的福音,保羅受盡各樣的逼迫。這種與信仰扯上直接關係的逼害雖然甚厲害,但卻不叫使徒覺得他已被人遺棄了。原因非常簡單,因為落在極度孤單、悽涼及痛苦中,保羅知道主總沒有離棄他,並且站在他的身旁,把需用的力量賜給他(提後4:17)。
4 被人打倒的保羅
一)「打倒」,即扔下或擊倒。有原文學者認為這裡是指保羅被人擊倒,使他受著重創。
二)「死亡」,字面的意思有四方面:
用在戰爭或牢獄方面,指毀滅及殺害。
忍受損失或失敗。
滅亡之意。
失喪之意。保羅在事奉主的歷程中,多次遭人的惡待,以各樣的方法來殘害其身體(林後11:23至28)。雖然保羅屢次被人擊倒下來,但卻不至於喪掉其生命。使徒保羅如同「屬靈的不倒翁」,雖然多次受著重創,但仍能站立起來。
為主受苦的保羅(林後4:10至11)
1 帶著基督的死
一)死的字義
死,可分別解作死亡(林後4:10)或不育之意(羅4:19)。為著基督的緣故,保羅冒著生命危險,隨時有喪命的可能。
二)生死相連
保羅把基督的生與死聯在一起,並且把兩者一同放在自己的身上,為要說明跟隨基督的真理。作為使徒,保羅要為主受苦,如同經歷昔日基督所忍受的苦難一般。使徒用精煉及生動的言詞,讓我們看見他怎樣為基督受苦,以致基督的生命能有效的流露出來。換句話說,保羅的事奉或見證是生死相連的,沒有基督的死,就不能有效的活出耶穌基督的生命來。
2 帶著基督的生
一)生的字義
生,乃是生命的意思。
二)彰顯基督
23耶穌說:“人子得榮耀的時候到了。
24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
25愛惜自己生命的,就失喪生命;在這世上恨惡自己生命的,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
26若有人服事我,就當跟從我;我在哪裡,服事我的人也要在那裡;若有人服事我,我父必尊重他。 (約12:23至26)
主耶穌臨上十架前,清楚表示自己怎樣為世人犧牲,如此作必能結出許多子粒來。跟隨基督的人也是如此,在世上一定會遇上逼迫,甚至為信仰而殉道。雖然信徒失去其肉身的生命,但卻可有效地見證基督,叫未信主的人得以認識基督的福音。解經家亨利馬太認為,使徒論到自己的受苦是經常性的,並且藉此重演基督在世上受苦的片段,好叫世人看見基督復活的能力在信靠祂的人之身上彰顯出來。
滿有信心的保羅(林後4:13至14)
1 信心的源頭(林後4:13)
詩人在詩篇一百十六篇十節裡論到自己怎樣遭遇患難,並且神如何的施行救拔,保羅便借用詩人的經歷,藉此說明自己對神是滿有信心的。別人的經歷不單成為保羅的提醒,也成為他得力的源頭。
2 信心的對象(林後4:14)
使徒的信心不是建基在人的言論上,乃是穩固的建造在主的身上。真確的信心是有對象的,絕對不是糊裡糊塗的。保羅清楚知道父神叫耶穌基督從死裡復活,其信心的對象是十分清晰的。
3 信心的盼望
使徒不單能把信心的焦點集中在正確的方位上,並且深信自己和信徒也必然會復活,這乃是信心所結的果子—盼望。盼望絕對不是虛無飄渺的感覺,乃是確實無疑的認知。
為人受苦的保羅(林後4:12至15)
1 別人得益
保羅為基督的緣故被人交於死地,為要使基督的生命能有效地彰顯出來。使徒保羅如此作,不單是出自甘心,也是藉此叫別人得著屬靈的好處。通過保羅甘心樂意的背負十架,人家不單可認識基督,並且可得著基督復活的生命(林後4:12,14)。
2 榮耀歸神
保羅盼望通過其服事能叫更多人蒙恩,以致有更多信徒向神發出頌讚(林後4:15)。保羅事奉的目的不單是人,其實榮耀神乃是他最核心的焦點。
亮光
1 四面楚歌
四面乃是各方各面,即四周圍的意思。保羅四面受著重壓,但卻不至於被壓碎,可見使徒於事奉路上所遇到的艱辛。從字面的意思來推想,使徒好像被大軍包圍,如同沒有出路或生機一般。即或如此,他卻不言敗,並且立志不被這種惡劣的情況所勝過(林後4:8)。
2 不至死亡
保羅雖受著各方各面的傷害,如同已把他擊倒下來;可是,他卻重新振作起來,永不言敗、永不氣餒的心志,使他成為一個「屬靈的不倒翁」(林後4:9)。
3)「盡心行道」“Exercise” (X)
iEXP 查經法
永不言敗
保羅用了四種比方,說明他在事奉上所遇到的艱辛(林後4:8至9)。從他的言談裡,看見一個真心跟隨主的人之心志。事奉主是不容易的,也可叫人換來不少的難處,這是難免的。弟兄姊妹,我們有沒有一個永不言敗的心志,至死忠心的跟隨主呢?
生死相連
事奉主的人要學習怎樣背負基督的死(意即為主犧牲),存這樣心志的人,才可有效地活出基督的生命及樣式來,藉此見證基督(林後4:10至12)。不肯捨己、專愛自己的基督徒,乃是未曾明白「生死相連」的真理。假若信徒能明白這點的話,就可成為別人的祝福了!
榮神益人
假若事奉只能叫人得益,而神沒有得著榮耀的話,這乃是本末倒置的行徑。事奉應有的目標及方向,乃是榮神益人的;沒有這兩種要素,便有違服事主及人的目的了(林後4:15)。
4)「勇敢見證」 “Proclaim” (P)
通過操練真理,信徒必然可經歷神。當研經者經歷到神及明白真理後,我們便應效法初期教會的信徒勇敢的向非信徒及信徒作見證。通過口傳的方式,向未認識耶穌基督的朋友見證主是又活又真的神,也以此來建立主內信徒。iEXP查經法的第四步是「勇敢見證」 “Proclaim”。
iEXP 查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