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林多後書 4:1–7
1我們既然蒙憐憫,受了這職分,就不喪膽,
2乃將那些暗昧可恥的事棄絕了,不行詭詐,不謬講神的道理,只將真理表明出來,好在神面前把自己薦與各人的良心。
3如果我們的福音蒙蔽,就是蒙蔽在滅亡的人身上。
4此等不信之人,被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不叫基督榮耀福音的光照著他們。基督本是神的像。
5我們原不是傳自己,乃是傳基督耶穌為主,並且自己因耶穌作你們的僕人。
6那吩咐光從黑暗裡照出來的神,已經照在我們心裡,叫我們得知神榮耀的光,顯在耶穌基督的面上。
7我們有這寶貝放在瓦器裡,要顯明這莫大的能力,是出於神,不是出於我們。
1)「仔細察看」 “Eye”
iEXP 查經法
1 那些是「滅亡的人」(林後4:3)?
2 「這世界的神」是誰(林後4:4)?
3 為甚麼「這世界的神」能弄瞎人的心眼呢(林後4:4)?
4 何謂「神的像」(林後4:4)?
5 何謂「僕人」(林後4:5)?
6 甚麼是「寶貝」(林後4:7)?
7 使徒保羅論到「瓦器」,究竟是指甚麼呢(林後4:7)?
2)「小心解釋」“Expound” (E)
iEXP 查經法
神的道理(林後4:2)
「道理」,可解作話語。換言之,「神的道理」乃是神的話語之意。
耶穌基督(林後4:4至6)
1 神的像(林後4:4)
「像」,含有三個主要的意思:
一)乃是一種藝術上的陳述。
二)思想上的影像。
三)相像或顯示的意思。這個用語的使用,為要強調「像」與原物是同等的。在腓立比書二章六節,清楚表明耶穌基督是擁有神的形狀,藉此說明看見基督,就如同目睹神一樣(約14:9)。簡單來說,這裡強化基督是神,因為祂擁有神的「像」。
2 祂是主(林後4:5)
「主」,其中一個意思是主宰,即在一切之上的超自然主人。
3 主的面(林後4:6)
「那吩咐光從黑暗裡照出來的神」,有聖經學者指出保羅借用了創世記一章三節的話,藉此用來形容其得救的經歷(徒9:3,8,9;22:6,9,11,26:13)。使徒在沒有蒙上帕子的情況下,親自目睹基督的榮光,這成為他生命的轉捩點。
使徒的職分
1 職分的意義
「職分」,在新約聖經內,這個詞彙可用在四個不同的層面裡:
一)飯桌前的服事(路10:40;徒6:1)。
二)更廣泛的用意,帶出履行愛心的服事(林前16:15;啟2:19等)。
三)在特殊的場合裡,用來形容人怎樣履行如使徒、佈道者等的責任。
四)基督徒的捐獻,藉此顯出信徒的愛心。
2 職分的源頭
使徒清楚表明自己乃是蒙神的憐憫,才可享有這崇高的職事,其職事絕對不是源自血肉之軀的(林後4:1)。
3 使徒的自薦
「好在神面前把自己薦與各人的良心。」使徒被假師傅惡意的中傷,他們用盡各種的方法,為要叫人家否定保羅使徒的資格。在此,保羅便再次向信徒自薦,藉著所傳的道來證明其使徒的資格。新世紀譯本把它意譯作「那時他們心裡便能知道—在神面前我們是何許人了。」(林後4:2)
4 正面的立志(林後4:2)
一)堅決的立志
「棄絕」,意即放棄或驅逐的意思。保羅表明自己身為使徒,他決意把一切暗昧可恥的東西驅趕出去,藉此說明他行事為人乃是光明正大的。
二)棄絕的東西
「暗昧」,意即隱藏、掩蓋、秘密。「可恥的事」,可解作下流的行為。保羅既貴為使徒,便堅決的立志,要離開隱秘不能爆光下流的東西,免得他的職事受著妨礙。
5 四個的不字
一)不喪膽
「喪膽」,可解作氣餒、放棄、喪失勇氣的意思¡C保羅立定了志向,在事奉主的路上,不單永不言敗,也永不氣餒,直至走完他一生的路程。
二)不詭詐
「詭詐」,含有叛逆、狡猾、口是心非等意思。保羅行事為人光明磊落,絕不會使用狡猾的拳術,為要討人的歡心。
三)不謬講
「謬講」,英文聖經分別譯作摻雜、詭詐的處理、竄改等意思。使徒保羅忠於主的話語,絕不會以詭詐的方法來扭曲真理。在傳講主的話語時,保羅表明他絕不會把私意與主的話語摻雜在一起,因為這是竄改神話語的惡行。
四)不傳己
「僕人」,可解奴僕或僕役;此外,也含有對人有用、奴隸的、如同奴隸一般的意思。保羅強調自己為耶穌基督的奴僕,只會高舉其主人,決不抬舉自己。既是這樣,傳講信息時便不會自我中心了。
6 使徒的能力(林後4:7)
一)存放能力之處
「寶貝」,意即貨倉、寶庫、寶物等意思。「瓦器」,原文是由兩個字眼所組成,意即由泥土所造的器皿,如瓶子、碟及陶器等。有學者指出,這種器皿有時用來盛載貴重的東西,如金錢、珠寶及重要文件等,但多數這些容器是用來放垃圾及人的污物。「瓦器」是指使徒,說明使徒自己是何等的卑賤、平庸、廉價及可隨時被人取替。此外,有別的聖經學者認為寶貝乃是福音的信息,而瓦器則是傳福音的使者(使徒)。現今使徒把福音及福音工人作一對比,說明福音是無價之寶,而福音工人卻沒有多大價值的。雖然有學者認為「寶貝」是基督徒的新生命,但在參照上文下理時,保羅乃在談論傳講的福音(林後4:2,3,4,5);故此,把「寶貝」視為福音的真理,應是最合理的解釋。
二)莫大能力之源
「莫大」
原意是超乎平常的、勝過一切的、無法測度的。由此可見神賜予使徒保羅的能力是何等的浩大。
「能力」
其原意是「能量」;故此,諾貝爾便借用這詞彙來稱呼其新發明的炸藥。在不同情況下,它可解作不同的意思;在此,應解作超自然的能力。
世界的主宰(林後4:4)
「世界的神」,在別的經文裡,讓我們看見這是指撒但而言的(太4:8;約12:31;14:30;16:11;弗2:2;提後2:26;約壹5:19)。撒但施用各種的方法,為要叫世人不能看見福音的真光,一生滯留在黑暗犯罪的生活裡,最終成為魔鬼的陪葬品,一同接受永遠的刑罰。
福音的果效
1 滅亡者的反應(林後4:3)
為何某些世人始終不能看見基督福音的光照呢?保羅直接了當的說,由於撒但施行其迷惑,叫人蒙在鼓裡,不能被福音的信息喚醒過來。
2 基督徒的反應(林後4:6)
保羅把得救與未得救的人擺放在一起,說明世人對福音有不同的反應,換來兩種不同的結局:永生或永死。
亮光
1 以假亂真
「不謬講」,即混雜之意。有聖經以外的資料,顯示人以此來描寫不誠實的商人,竟把酒混入水份,為要得著更大的利益。保羅決意不把神的話語混雜,把真理毫無折扣的傳講,這實在是難能可貴的(林後4:2)。
2 自認卑微
在現今基督教圈子裡,人多是高舉或強調人的學識、背景、履歷等,但使徒保羅卻自視為盛載垃圾及污物的器皿。他沒有強調自己為使徒的特權及尊貴,卻刻意的眨低自己,顯出真正事奉主僕人的風範(林後4:7)。
3)「盡心行道」“Exercise” (X)
iEXP 查經法
不混雜神的道
傳揚福音的人當留心,切勿把基督純正的福音混雜了。不少人把福音注入人的主張及思想,不單扭曲了真理,也叫人誤解了福音的信息。
視自己為器皿
神僕人應視自己為「垃圾箱」(林後4:7),是十分卑微的;也不應自視過高,認為沒有人可取代自己,這乃是不要得的思想。不管我們在教會裡有甚麼職位,總要緊記自己是神的僕人及使女,只不過是器皿而已(林後4:2)。
4)「勇敢見證」 “Proclaim” (P)
通過操練真理,信徒必然可經歷神。當研經者經歷到神及明白真理後,我們便應效法初期教會的信徒勇敢的向非信徒及信徒作見證。通過口傳的方式,向未認識耶穌基督的朋友見證主是又活又真的神,也以此來建立主內信徒。iEXP查經法的第四步是「勇敢見證」 “Proclaim”。
iEXP 查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