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福音书的重要
保罗的经历
为何保罗会说以下的一番话呢?因我活着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处。情愿与基督同在,因为这是好得无比的!只是我先前以为与我有益的,我现在因基督都当作有损的。不但如此,我也将万事当作有损的,因我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腓1:21,23;3:7至8)原因极其简单,皆因保罗真知道耶稣基督,认识祂的荣美、神圣、尊贵及宝贵,故此一生否定自己,忠诚的跟随主。
主的言与行
福音书记载了主的言与行,把神的儿子清楚向读者介绍,使未信主的朋友,可明白至高者对人类的大爱,并且可接受祂为世人所设立无条件的救恩;对基督徒而言,使圣徒可更进深认识祂,真知道主是至宝,让我们不再贪恋世界,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一生爱祂、事奉祂、跟随祂!
2) 福音书的简介
内容的来源
根据一般的研究,福音书内容的溯源有以下三种主要的理论:
口传的理论(The Oral Tradition Hypothesis)
这理论作了一个假设,就是福音书作者是独立著书的,他们的资料完全来自口传,主耶稣的言与行被人广传,作者就把这些言语记录下来。
互用的理论(The Mutual Use Hypothesis)
这派的学者赞成福音书的作者彼此借用对方的资料,但他们不能确实知道谁才是借用别人资料的人。时至今日,只有少部分人接受这种理论。
文件的理论(The Documents Hypothesis)
这是现今最多学者接受的理论,他们皆 接纳四福音的内容是依据某些文献的。较多人接受的文件是马可福音及另外不存在的文献Q(Quelle 为德文来源之意)。
成书的日期
成书的日期,实在是众说纷纭,当中有学者认为马可福音是福音书最早期的,也有学者反对这种讲法。若是接受马可为最早成书的学者,一般同意它是约在主后50 年的作品。马太于主后60至70年成书。路加福音是在主后60至64年成书。约翰福音则于主后60至90年完稿。
书卷的作者
福音书的作者分别是:马太福音书的作者是马太,他是亚勒腓的儿子,别名利未(可2:14),未作门徒前是一位叫犹太人极其厌恶的税吏(太9:9至13;可2:14;路5:27至28)。马可福音的作者是马可,是巴拿巴的表弟(西4:10),彼得称马可为儿子(彼前5:13),可见彼得与马可拥有亲密的关系。路加福音的作者是路加医生(西4:14),保罗书信的字里行间中,把他与两位外邦人同列(西 4:12至14;参考4:10至14),在路加另一著作使徒行传中,按着他们那里的话(1:19),似乎暗示他不是犹太人。那么,路加便是四福音唯一的外邦作者了。约翰福音的作者是使徒约翰,主称约翰及其兄弟为半尼其 ,意即雷子(可3:17)。
书中的特色
学者参照以西结书第一章的内容,加上仔细研究福音书的细节,对每本书的特色有以下的一些看法,现以图表把福音书的特色列举出来:
各有特色的福音书
马太福音 | 马可福音 | 路加福音 | 约翰福音 |
大能的君王 | 谦卑的仆人 | 完美的人 | 神的圣子 |
像狮 | 像牛 | 像人 | 像鹰 |
专为犹太人 | 专为外邦人 | 专为世人 | 专为教会 |
预言性 | 实用性 | 历史性 | 灵训性 |
富弥赛亚色彩 | 富实用色彩 | 富普世色彩 | 富基督徒色彩 |
重能力 | 重事奉 | 重怜悯 | 重智慧 |
多叙述过去 | 多叙述现今 | 多叙述将来 | 多叙述永世 |
两类福音书的重点
符类福音:马太,马可,路加 | 补充福音:约翰 |
重对外说话 | 重对内说话 |
重地上的事物 | 重天上的事情 |
重加利利的事工 | 重犹太的工作 |
重公开的生活 | 重私下的生活 |
重工作 | 重话语 |
重人性 | 重神性 |
官方与个人
官方性的福音书 | 官方性的福音书 | 个人性的福音书 | 个人性的福音书 |
马太福音书 | 马可福音书 | 路加福音书 | 约翰福音书 |
被视作君王 | 被视作仆人 | 被视作人子 | 被视作神子 |
3) 福音书的背景
政治势力
在旧约成书时,波斯帝国仍是当时最有势力的大国,直至主前333年为止。 及后希腊帝国的亚历山大崛起,使希腊帝国由主前333至167年在政治舞台上掌权。亚历山大于主前323年逝世,于是他的四位将领把国瓜分,多利买(Ptolemy)占据了埃及及叙利亚;安提古纳(Antigonus)则在北叙利亚及西巴比伦绝大部份的地上掌权;利斯马勒(Lysimachus)雄霸色雷斯(Thorace)及西小亚细亚;而革山大(Cassander)却在马其顿及希腊作管治。及后演变成两个强大王朝:多利买及西流基。两者彼此争夺巴勒斯坦的霸权,直至主前167年为止。
马加比家族
犹太人马加比家族于主前167至141年为国民争取独立,因此脱离了外邦人的管治,直至罗马将军庞贝于主前63年成功入侵巴勒斯坦为止。
希律的家族
在主前31年,凯撒亚古斯督打败了马可安东尼。由于希律极力争取,凯撒大帝便将犹太、撒玛利亚、加利利、比里亚及以土买的管治权交给希律,因此希律的家族便在以色列地管治一段颇长的日子。
政教情况
在福音书内提及一些宗教人士、政治组织及宗教中心,在此作简单的介绍:
祭司
在旧约时代,祭司的职份是神所设立的,唯有亚伦的后人才有资格担任;他们的工作主要是以信仰为基础的;到被掳归回的时代,由以斯拉及尼希米开始,祭司进身成为政治及宗教的负责人。最高层的领袖是大祭司。时至主耶稣的年间,祭司及大祭司只有属灵的外壳,大多没有属灵的悟性及敬畏神的心。
利未人
利未人是利未支派的后裔,他们代替以色列各支派成为首生,专职负责会幕及在其中的事奉。利未人只在福 书出现两次(路10:32;约1:19)。
文士
文土又称为律法师(太22:35;路10:25;11:45至52;14:3)。在新约时代,他们是旧约圣经的学者、释经家及教师。在主的一生中,文士曾多次敌挡祂,也被主责备他们因遗传而否定了神的话(太16:21;21:15;23:2;26:3;可12:28至40)。
法利赛人
法利赛人含有分离或分别出来者的意思。一般学者认为这个宗教派别是源自马加比时代的,他们强调宗教应与政治分开的,主张远离所有希腊文化的败坏影响,要专心一意的持守律法。
口传律法
法利赛人最先只把传统当作解释律法的一种注解,但后来传统却演变成为律法。为了自图其说,更倡导口传律法(Oral law)及成文律法(Written law)的讲法,意即摩西从西乃山所领受的是成文律法,并且还有口传律法。
起居饮食的守则
口传律法乃日常起居饮食的守则,十分琐碎,如守安息日、吃饭前洗手的礼仪等(太15:2)。口传律法由于日后普及起来,逐渐取代了旧约的权威。
撒都该人
撒都该这名是源自所罗门时代任大祭司的撒督(王上2:35)。他们皆是来自耶路撒冷的贵族或祭司家族,有财有势。由于以色列地是被罗马人统治,故此撒都该人极力向政府争取权益,使他们得着好处。撒都该人在圣殿里掌管大小事情,由于自视过高,得不到民心。法利赛人是他们的敌人,彼此争夺圣殿的职权。他们只接受摩西五经的权威,但在信仰上,是新派者,绝对不相信灵界、天使、复活等事情(可12:18;路20:27;徒23:8)。法利赛人接受外邦人信奉犹太教(太23:15),撒都该人却有别的看法,认为不属祭司或贵族者,绝对不可加入他们的派别。
希律党
希律党的名字是源自希律,基本上不是一个宗教组识,乃是一个政治团体,他们的权柄来自罗马政府。希律党反对政治上有任何转变,因此视主耶稣为一叛徒,这正好说明他们反对主的原因(可3:6;8:15;12:13至17)。
加利利人
中文圣经翻译作加利利人,其实译作加利利党更是合宜。这党派发源于巴勒斯坦的北部,领袖为加利利的犹大,带领党员起来反对外国的政权。他们只强调自已的权益,因而忽略了别人的权益。这群是政治的狂热者,曾经起来反对彼拉多(路13:1至3)。主耶稣的敌人曾以这党派与主及其门徒扯上关系(太26:69;可14:70;路23:6)。
撒玛利亚人
在主前722年,亚述王(Sargon II)把北国的以色列人掳走,只剩下那些贫穷及软弱者,其后亚述王从巴比伦、古他、亚瓦、哈马及西法瓦音把人民迁到撒玛利亚,与以色列人通婚,并且引导北国的人民敬拜假神(参考王下17章)。时至主耶稣的时代,撒玛利亚人由于血统不纯正,仍遭以色列人排斥及厌恶。
散居的犹太人
散居的犹太人(Diaspora),在新约圣经内只出现了三次 (约2:35;雅1:1;彼前1:1)。早在摩西五经内,摩西便向百姓预告,若他们背弃神的话,一定会遭到刑罚,被分散到四处(利26:33至37;申4:27至28;28:64至68)。这预言分别应验在北国于主前722年的被掳及南国于586年亡国的历史中。大部分散居在列国的犹太人没有归回以色列地,他们分别四散居住在希腊及罗马帝国的城市中(徒2:5,9至11)。
七十士译本
这是以色列人旧约圣经翻译作希腊文的译本。英文称为 Septuagint,或简称LXX。是记念昔日翻译旧约圣经成希腊文的七十位学者(传统也有说是七十二位)。昔译的工作。
公会
公会(Sanhedrin),由两组字合成,是聚会的地方及一同合成,意即议会或会议的地方。这字在新约出现了22次,在福音书内出现了8次。在主耶稣的时代,公会由大祭司或二十四班次祭司中的领袖、文士、长老组成。公会有七十或七十二人,由大祭司当选为主席,有颇长的任期。
会堂
会堂源于被掳之后,由于圣殿被毁,以色列人失去敬拜中心,故此在各地设立敬拜及读经的地方。
主耶稣的时代
在主耶稣的时代,每一个犹太入聚居的地方,皆有一所会堂。由于每区住了十人便可开设一所会堂,因此在耶路撒冷内满布会堂。
会堂的地点
会堂建于最高的山上,此外要接近水源,门口一定要向东边,使会众可朝向圣城耶路撒冷祷告。
会堂的摆设
会堂内设有一木制或石制的台,让拉比或宗教领袖在此读经及祝福。建筑物内有一特选的地方安放律法书。
聚会的仪式
聚会的仪式,包括读经、祈祷及讲道,而讲道并不是最要紧的一环。由于昔日没有公立教育制度,故此会堂演变成犹太人的教育中心。
4) 福音书的地理
巴勒斯坦的名称
在圣经内,巴勒斯坦地被分别称为圣地(亚2:12),耶和华的地(何9:3),荣美之地(但11:16,41),应许之地(来11:9),以色列全地(撒上13:19),迦南地(创11:31)等。
巴勒斯坦的天气
雨季是由十一月开始,直至次年的四月。每年夏季有七个干旱的月分,加上地中海由早上九时至下午四时刮来的风,使夏天倍觉炎热。一月是最严寒的月分,而八月则是最酷热的时间。冬天的雨水也会间中止住的,在雨季也会出现几天地中海春天般的气候。除了9000呎的黑门山上,冰雪在以色列地是极其旱有的。
拥有肥沃的土地
巴勒斯坦地虽十分细小,但土地却极其肥沃,以致为神的选民提供丰富的资源。由于这地区满布井、泉、河流及充裕的雨水,加上美好的土壤,使这地盛产谷物、橄榄、无花果、橙、杏、石榴、胡桃等;并且这地充满各类的树木,如橡树、棕树、香柏树、桑树等。
极其特殊的位置
以色列地邻近的地势成为神选民天然的保护,东面有沙漠、险要的山坡及山谷,南面有巨大并可怕的旷野地,西边是地中海,在北面则是黎巴嫩的高山峻岭,使神的选民可安居在流奶与蜜之地,免除敬拜假神的外敌入侵。这块神应许祂子民的地土,除了与外间隔绝之外;另外的独特之处,是位于几个文明古国的中央,分别有埃及、巴比伦、亚述、波斯及希腊。
5) 福音内的人物
福音书里的妇人
在福音书内出现许多妇女的名字,一些曾与主耶稣有密切的关系或交往,值得读经者作深入的研究。例如:以利沙伯(路1:5至45),亚拿(路2:36至38),希律的家宰苦撒的妻子约亚拿(路8:3;24:10),马大与马利亚(路10:38至42;约11:1;12:1至3),主耶稣肉身的母亲马利亚(太1:18至25),抹大拉的马利亚(可16:9;路8:2),小雅各及约西的母亲马利亚(可15:40),撒罗米(可15:40至41;16:1至2),苏撒拿(路8:3)。
福音书里的使徒
使徒的名单
这十二个人有西门、耶稣又给他起名叫彼得.还有西庇太的儿子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约翰.又给这两个人起名叫半尼其、就是雷子的意思.又有安得烈、腓力、巴多罗买、马太、多马、亚勒腓的儿子雅各、和达太、并奋锐党的西门.还有卖耶稣的加略人犹大。(可3:16至19)
这十二使徒的名、头一个叫西门、又称彼得、还有他兄弟安得烈.西庇太的儿子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约翰.腓力、和巴多罗买、多马、和税吏马太、亚勒腓的儿子雅各、和达太.奋锐党的西门、还有卖耶稣的加略人犹大。(太10:2至4)
这十二个人有西门、耶稣又给他起名叫彼得、还有他兄弟安得烈、又有雅各和约翰、腓力和巴多罗买、马太和多马、亚勒腓的儿子雅各、和奋锐党的西门、雅各的儿子犹大、儿子或作兄弟和卖主的加略人犹大。(路6:14至16)
进了城、就上了所住的一间楼房.在那里有彼得、约翰、雅各、安得烈、腓力、多马、巴多罗买、马太、亚勒腓的儿子雅各、奋锐党的西门、和雅各的儿子犹大。(徒1:13)
马可3:16至19 | 马太10:2至4 | 路加6:14至16 | 徒1:13 |
西门彼得 | 西门彼得 | 西门彼得 | 西门彼得 |
雅各 | 安得烈 | 安得烈 | 雅各 |
约翰 | 雅各 | 雅各 | 约翰 |
安得烈 | 约翰 | 约翰 | 安得烈 |
腓力 | 腓力 | 腓力 | 腓力 |
巴多罗买 | 巴多罗买 | 巴多罗买 | 多马 |
马太 | 多马 | 马太 | 巴多罗买 |
多马 | 马太 | 多马 | 马太 |
亚勒腓的儿子雅各 | 亚勒腓的儿子雅各 | 亚勒腓的儿子雅各 | 亚勒腓的儿子雅各 |
达大 | 达大 | 奋锐党的西门 | 奋锐党的西门 |
奋锐党的西门 | 奋锐党的西门 | 雅各的儿子犹大 | 雅各的儿子犹大 |
加略人犹大 | 加略人犹大 | 加略人犹大 |
使徒的绰号
西门彼得
又称为矶法。彼得及矶法皆是石的意思(可3:16;约1:42)。
约翰及雅各
称为半其尼,意即雷子(可3:17;9:38;路9:54),或许他们两人均有刚烈的脾气。
多马
别名底土马(约11:16;20:24;21:2),意即孪生子。在其它三本福音书内,他也是与马太连在一起,或许他两人是孪生子。
雅各
别名小雅各,不是约翰的兄弟雅各。称之为小雅各,或许是因为他的身材矮小(可15:40)。
利未
又称为马太(路5:27),意即神的礼物,或许是跟从主后而改用的名字(太9:9;10:3;可2:14)。
亚勒腓的儿子犹大
又称作达大(太10:3;可3:18)。
西门
绰号奋锐党的西门(太10:4;可3:18;路6:15;徒1:13)。未成使徒前,相信是一个激进爱国组织的成员。
犹大
加略人犹大。意即The man of Kerioth。是犹大南部希伯仑约十哩的一地方。那么他是十二使徒中唯一的非加利利人了!
使徒的双亲
彼得及安得烈
彼得及安得烈的父母是约翰(约1:42;21:15)。
雅各及约翰
雅各及约翰的双亲是西庇太及撒罗米(太20:20;27:56;可15:40;16:1)。
马太
马太或利未的父亲是亚勒腓(可2:14)。
小雅各及犹大
小雅各及犹大双亲是亚勒腓及马利亚(约19:25;路24:18)。
犹大
犹大的父亲是西门(约6:71;13:26)。
十二位使徒
西门彼得,西庇太的儿子雅各,西庇太的儿子约翰,安得烈,腓力,巴多罗买(即约翰福音21:2 的拿但业),多马,马太,小雅各,雅各的儿子犹大(即达大),奋锐党的西门,加略人犹大。
6) 福音书的类别
符类福音指前三本福音书,因它们的内容相当重覆,在编法、材料、结构,甚至字句上也大致相同,由于好像三人同时观看一件事,故此称为符类福音(Synopsis),即共看,也可称为对观福音。基本上,四福音可分为两大类别。
7) 福音书与旧约
福音书多处引用及暗示有关旧约的经文,当中有几个要点值得留意的。
希伯来旧约
福音书引用希伯来旧约或七十士译本。
引用的经文
引用的经文中,有时作者完全依从旧约的意思,有时却不是完全依据当中的内容。
七十士译本
大多数是引用七十士译本的经文。
引用者
福音书的作者引用旧约的经卷(例如可1:2,3),但主要引用者是主耶稣自己。
公式化的句子
引用的方法颇为公式化,字句如:是要应验主借先知所说的话,有先知记着说,正如先知以赛亚书上记着说等(太1:22;2:15;可1:2)。
引用旧约的次数
实际引用旧约的次数难以估计的原因,是因为福音书把两、三处的经文合在一起引用。例如:马太福音15:4是由出埃及记20:12及21:17合起来的。马太福音21:13是从以赛亚56:7及耶利米7:11节录出来的。马可福音1:2至3是引述玛拉基书3:1及以赛亚40:3等。
亚兰文
主耶稣在地上是说亚兰文的,因此主的对话及教训皆是由亚兰文翻译成希腊文的。
8) 犹太人的年历
宗教月分 | 民间月分 | 犹太名称 | 现今名称 | 节期 | 季节 |
一 | 七 | 亚笔月,被掳后则称为尼散月(出12:2;13:4;拉7:9;尼 2:1;斯3:7;申16:1)。 | 三至四月 | 逾越节:正月十四(出12:1至51)。无酵节:正月十五日至二十一日(利 23:6)。初熟节:正月十六日(利23:10至14;申16:9;王下4:42)。 | 春雨(珥2:23;申11:14)。河水泛滥(书3:15;代上12:15;耶12:5)。大麦,小麦,无花果及杏的成熟(亚10:1;可11:13;太21:19)。 |
二 | 八 | 被掳前称为西弗月,被掳后则称为以珥月(王上6:1,37;代下30:15)。 | 四至五月 | 后补的逾越节,专为那些不能过第一次逾越节者而设的(民9:10,11)。 | 是低洼地带收割的主要月分(得1:22)。小麦成熟的季节。 |
三 | 九 | 西弯(斯8:9)。 | 五至六月 | 五旬节,又名七七节、收割节、初熟节(出23:19;利23:17,20;申16:9,10;26:2,10;斯7:9)。 | 夏季开始。直至十月才会降雨。露水十分多的季节(诗133:3;何14:5;伯24:19;撒上12:17;箴26:1;何6:4;13:3)。 |
四 | 十 | 搭模斯(亚8:19)。 | 六至七月 | 炎热的季节。地土也极其枯干。葡萄成熟的时间。 | |
五 | 十一 | 埃波(拉7:9)。 | 七至八月 | 极其炎热。主要是生果的月分,包括有葡萄、橄榄、胡桃。 | |
六 | 十二 | 以禄(尼6:15)。 | 八至九月 | 极其炎热。普遍是葡萄收割的季节(王下4:18至20;诗71:6;赛49:9,10;启7:16)。 | |
七 | 一 | 披掳前称为以他念,被掳后则称为提斯利(王上 8:2;代下5:3)。 | 九至十月 | 吹角节:七月一日(利23:24,25)。新年:七月一日(民29:1)。赎罪日:七月十日(利16:29,30;23:27,28)。住棚节:七月十五至二十一日(利23:34 )。大日:七月二十二日(民29:35;约7:37)。 | 秋雨开始(珥2:2;申11:14)。种植的季节。晚上有霜(创31:40)。犁地及播种的时间(箴20:4;传11:4)。上午炎热,晚上却是寒冷的。 |
八 | 二 | 被掳前称为布勒,被掳后则称为马西班(王上6:38)。 | 十至十一月 | 种植小麦及大麦。有雨。收割后期的葡萄及橄榄。 | |
九 | 三 | 基斯流(尼1:1;亞7:1)。 | 十一至十二月 | 献殿节:七月二十五日,为期共八天。记念昔日圣殿被外邦人污秽后,复得圣殿后重新奉献给神的节日。别名烛光节(马加比壹书4:52至59;约10:22)。 | 冬季开始(约10:22)。 |
十 | 四 | 提別(斯2:16)。 | 十二至一月 | 冬季的中间。在较高的山上有雨、雹、雪(书10:11)。在约但谷中长满了罂栗及白头翁或称为秋牡丹的小花(Anemone)。橙开始成熟。低洼地带长满了翠绿色的玉米。 | |
十一 | 五 | 细罢特(亚1:7)。 | 一至二月 | 天气渐暖。在遮敝的地方杏树及桃树开始开花。 | |
十二 | 六 | 亚达(斯3:7;9:21至28)。*由于每年只有354天,故此每十九年加插七次闰亚达月。 | 二至三月 | 普珥日:十四至十五日(斯9:21)。 | 后雨影响日后的收成。在低洼地带有橙及柠檬。 |
9) 基督生平大綱
基督生平大纲
I. 君王的介绍
A. 引言
1. 资料的来源(路1:1至4)
2. 基督的先存(约1:1至18)
B. 君王的降临
1. 君王的家谱(太1:1至17;路3:23下至38)
2. 君王的降生
a) 预言约翰的出生(路1:5至25)
b) 预言基督的出生(路1:26至38)
c) 马利亚与以利沙伯(路1:39至56)
d) 约翰的出生(路1:57至80)
e) 约瑟想休妻(太1:18至25)
f) 基督的降生(路2:1至7)
3. 基督的童年
a) 基督受割礼(路2:21)
b) 被献为祭(路2:22至38)
c) 基督的幼年
(1) 在伯利恒(太2:1至12)
(2) 在埃及(太2:13至18)
(3) 在拿撒勒(太2:19至23;路2:39)
d) 基督的童年
(1) 基督的成长(路2:40)
(2) 上耶路撒冷(路2:41至50)
(3) 得神与人的喜悦(路2:51至52)
C. 君王的大使
1. 神晓谕约翰(可1:1;路3:1至2)
2. 约翰的信息(太3:1至6;可1:2至6;路3:3至6)
3. 约翰的注释(太3:7至10;路3:7至14)
4. 约翰的应许(太3:11至12;可1;7至8;路3:15至18)
D. 君王蒙悦纳
1. 在受浸的事上(太3:13至17;可1:9至11;路3:21至23上)
2. 在被试探的事上(太4:1至11;可1:12至13;路4:1至13)
3. 约翰的见证
a) 在众人面前(约1:19至28)
b) 在基督面前(约1:29至34)
II. 君王的印证
A. 君王被接纳
1. 被门徒接纳(约1:35至51)
2. 首次行神迹(约2:1至11)
3. 暂住迦百农(约2:12)
4. 洁净圣殿(约2:13至22)
5. 在犹大被接纳(约2:23至3:21)
6. 约翰的见证(约3:22至36)
7. 离开犹大(太4:12;可1:14;路3:19至20;约4:1至4)
8. 在撒玛利亚被接纳(约4:5至42)
9. 在加利利被接纳(约4:43至45)
B. 君王的权柄
1. 传道的权柄(太4:17;可1:15;路4:14至15)
2. 医治的权柄(约4:46至54)
3. 在拿撒勒被拒(路4:16至30)
4. 在迦百农暂住(太4:13至16)
5. 统管大自然的权柄(太4:18至22;可1:16至20;路5:1至11)
6. 赶鬼的权柄(可1:21至28;路4:31至37)
7. 医治的权柄(太8:14至17;可1:29至34;路4:38至41)
8. 讲道的权柄(太4:23至25;可1:35至39;路4:42至44)
9. 治七痲疯的权柄(太8:2至4;可1:40至45;路5:12至16)
10. 赦罪的权柄(太9:1至8;可2:1至12;路5:17至26)
11. 呼召人的权柄(太9:9至13;可2:13至17;路5:27至32)
12. 超越传统的权柄(太9:14至17;可2:18至22;路5:33至39)
13. 超越安息日的权柄
a) 医治三十八年的病患者(约5:1至47)
b) 麦穗的事件(太12:1至8;可2:23至28;路6:1至5)
c) 医治枯干手的人(太12:9至14;可3:1至6;路6:6至11)
14. 医治的权柄(太12:15至21;可3:7至12)
15. 差遣的权柄(可3:13至19;路6:12至16)
16. 释经的权柄(太5:1至7:29;路6:17至42)
17. 天国的子民
a) 引言(太5:1至2;路6:17至19)
b) 天国的子民(太5:3至16;路6:20至26)
c) 君王与律法的关系(太5:17至7:6;路6:27至42)
d) 进天国的法则(太7:17至29)
18. 在迦百农彰显权柄(太8:5至13;路7:1至10)
19. 门徒的见证(太9:35至11:1;可6:6下至13;路9:1至6)
III. 君王被议论
A. 先锋被拒(太11:2至19;路7:18至35)
B. 责备加利利诸城(太11:20至30)
1. 责备不信(太11:20至24)
2. 解释不信的因由(太11:25至27)
3. 得安息的途径(太11:28至30)
C. 被罪人接待(路7:36至50)
D. 君王的见证人(路8:1至3)
E. 被领袖所拒(太12:22至37;可3:20至30)
F. 领袖求神迹(太12:38至45)
G. 成为天国子民的法则(太12:46至50;可3:31至55;路8:19至21)
H. 被拒后的启示
1. 天国的信息(太13:1至53;可4:1至34;路8:4至18)
2. 平静风浪的能力(太8:18,23至27;可4:35至41;路8:22至25)
3. 赶鬼的能力(太8:28至34;可5:1至20;路8:26至39)
4. 医病及赶鬼的权柄(太9:18至26;可5:21至43;路8:40至56)
5. 医瞎眼的能力(太9:27至34)
I. 在拿撒勒再次被拒(太13:54至58;可6:1至6上)
J. 先锋的死(太14:1至12;可6:14至29;路9:7至9)
IV. 君王与门徒
A. 五饼二鱼的神迹(太14:13至21;可6:30至44;路9:10至17;约6:1至13)
B. 强迫基督作王(太14:22至23;可6:45至46;约6:14至15)
C. 平静风浪的神迹(太14:24至33;可6:47至52;约6:16至21)
D. 被革尼撒勒人接纳(太14:34至36;可6:53至56)
E. 证明是生命的粮(约6:22至71)
F. 基督论何谓真污秽(太15:1至20;可7:1至23;约7:1)
G. 在推罗西顿被接纳(太15:21至28;可7:24至30)
H. 在底加波利被接纳(太15:29至38;可7:31至8:9上)
I. 防备虚假的教训(太16:5至12;可8:13至26)
J. 彼得的见证(太16:13至20;可8:27至30;路9:18至21)
K. 指示将要被害(太16:21至23;可8:31至33;路9:22)
L. 教导舍己的真理(太16:24至28;可8:34至9:1;路9:23至27)
M. 登山变像的启示(太17:1至8;可9:2至8;路9:28至36)
N. 论以利亚(太17:9至13;可9:9至13)
O. 教导何谓真信靠(太17:14至21;可9:14至29;路9:37至43上)
P. 再论被害的事(太17:22至23;可9:30至32;路9:43下至45)
Q. 论纳税(太17:24至27)
R. 论谦卑(太18:1至5;可9:33至37;路9:46至48)
S. 论勿绊倒人(太18:6至14;可9:38至50;路9:49至50)
T. 论饶恕(太18:15至35)
U. 论舍己跟随主(太8:19至22;路9:57至62)
V. 被肉身的兄弟议论(约7:2至9)
W. 往耶路撒冷(路9:51至56;约7:10)
V. 君王被拦阻
A. 住棚节的冲突(约7:11至52)
1. 地位被质疑(约7:11至15)
2. 基督的答辩(约7:16至24)
3. 再被质疑(约:25至27)
4. 基督的教训(约7:28至30)
5. 众人的反应(约7:31至36)
6. 基督的呼召(约7:37至52)
B. 以淫妇来为难主(约8:1至11)
C. 基督是真光(约8:12至20)
D. 质疑主的身份(约8:21至59)
E. 质疑主能否治瞎眼(约9:1至41)
F. 质疑主为好牧人(约10:1至21)
G. 七十个见证人(路10:1至24)
H. 律法师试探主(路10:25至37)
I. 马大与马利亚(路10:38至42)
J. 论祷告(路11:1至13)
K. 质疑主赶鬼的能力(路11:14至36)
L. 法利赛人与文士的阴谋(路11:37至54)
M. 教导门徒真理
1. 论假冒为善(路12:1至12)
2. 论贪念(路12:13至34)
3. 论儆醒(路12:35至41)
4. 论忠心(路12:42至48)
5. 主来的结果(路12:49至53)
6. 论时代的兆头(路12:54至59)
7. 论悔改(路13:1至9)
8. 论安息日的真义(路13:10至17)
9. 论天国(路13:18至21)
N. 修殿节的冲突(约10:22至39)
VI. 君王与门训
A. 离开犹太地(约10:40至42)
B. 论进天国(路13:22至35)
C. 论神国的比喻(路14:1至24)
D. 论作门徒的代价(路14:25至35)
E. 论神接纳罪人(路15:1至32)
F. 论财富(路16:1至31)
G. 论饶恕(路17:1至6)
H. 论信心(路17:7至10)
I. 复活的灵训(约11:1至54)
J. 论感恩(路17:11至19)
K. 论基督的再来(路17:20至37)
L. 论祷告(路18:1至4)
M. 论休妻(太19:1至12;可10:1至12)
N. 论进天国(太19:13至15;可10:13至16;路18:15至17)
O. 论永生(太19:16至20:16;可10:17至31;路18:18至30)
P. 论基督被害与复活(太20:17至28;可10:32至45;路18:31至34)
Q. 医治两个瞎子(太20:29至34;可10:46至52;路18:35至43)
R. 论神国的计划(路19:1至28)
1. 论神的心意(路19:1至10)
2. 论神国的比喻(路19:11至28)
VII. 君王的表白
A. 到达伯大尼(约11:55至12:1,9至11)
B. 君王进圣城(太21:1至11,14至17;可11:1至11;路19:29至44;约12:12至19)
C. 君王的权柄(太21:12至13,18至19;可11:12至18;路19:45至48)
D. 君王的邀请(约12:20至50)
E. 君王显权柄(太21:20至22;可11:19至25;路21:37至38)
F. 君王被挑战
1. 被祭司长及长老挑战(太21:23至22:14;可11:27至12:12;路20:1至19)
2. 被法利赛人及希律党挑战(太22:15至22;可12:13至17;路20:20至26)
3. 被撒都该人挑战(太22:23至33;可12:18至27;路20:27至40)
4. 被法利赛人再挑战(太22:34至40;可12:28至34)
G. 君王的回应(太22:41至46;可12:35至37;路20:41至44)
H. 君王的审判(太23:1至9;可12:38至40;路20:45至47)
I. 君王论奉献(可12:41至44;路21:1至4)
VIII. 君王的预告
A. 君王的预告(太24:1至25;可13:1至37;路21:5至36)
1. 门徒的问题(太24:1至3)
2. 七年大灾难(太24:4至26)
3. 基督的再来(太24:27至30)
4. 再召选民(太24:31)
5. 基督的劝勉(太24:32至51)
6. 审判以色列(太25:1至30)
7. 审判列国(太25:31至46)
B. 上十架前的预告
1. 被钉十架(太26:1至2;可14:1上;路22:1)
2. 领袖的计谋(太26:3至5;可14:1下至2;路22:2)
3. 君王被膏(太26:6至13;可14:3至9;约12:2至8)
4. 犹大卖主(太26:14至16;可14:10至11;路22:3至6)
5. 预备逾越节的筵席(太26:17至19;可14:12至16;路22:7至13)
6. 守逾越节的筵席(太26:20;可14:17;路22:14至16,24至30)
7. 爱的榜样(约13:1至20)
8. 预言犹大卖主(太26:21至25;可14:18至21;路22:21至23;约13:21至30)
9. 预言彼得否认主(太26:31至35;可14:27至31;路22:31至38;约13:37,38)
10. 逾越节的灵训(太26:26至30;可14:22至26;路22:17至20)
C. 君王临别赠言(约13:31至16:33)
1. 引言(约13:31至35)
2. 门徒的疑问(约13:36至37;14:5,8,22)
3. 赠别赠言(约14:1至16:33)
D. 为门徒祈祷(约17:1至26)
E. 客西马尼的祷告(太26:36至46;可14:32至42;路22:39至46;约18:1)
IX. 君王被弃绝
A. 君王被捉拿(太26:47至56;可14:43至52;路22:47至53;约18:2至12上)
B. 被宗教人士审讯
1. 被大祭司亚那审讯(约18:12下至14,19至23)
2. 被大祭司该亚法审讯(太26:57,59至68;可14:53,55至65;路22:54上,63至65;约18:24)
3. 被彼得否认(太26:58,69至75;可14:54,66至72;路22:54上至62;约18:15至18,25至27)
4. 被公会审讯(太27:1;可15:1上;路22:66至71)
5. 犹大的死(太27:3至10)
C. 被政治人士审讯
1. 被彼拉多审讯(太27:2,11至14;可15:1下至5;路23:1至5;约18:28至38)
2. 被希律审讯(路23:6至12)
3. 再被彼拉多审讯(太27:15至26;可15:6至15;路23:13至25;约18:39至19:1,4至16上)
4. 君王被戏弄(太27:27至30;可15:20至23;路23:26至33)
D. 往各各他(太27:31至34;可15:20至33;路23:26至33;约19:16下至17)
E. 君王被钉死
1. 前三小时(太27:35至44;可15:24至32;路23:34至43;约19:18至27)
2. 后三小时(太27:45至50;可15:33至37;路23:44,46;约19:28至30)
3. 死时的表征(太27:51至56;可15:38至41;路23:45,47至49)
F. 君王被埋葬(太27:57至61;可15:42至47;路23:50至56;约19:31至42)
G. 坟墓被封(太27:62至66)
X. 君王的复活
A. 妇女的预备(太28:1;可16:1)
B. 坟墓被解封(太28:2至4)
C. 妇女往坟穴(太28:5至8;可16:2至8;路24:1至8;约20:1)
D. 妇女报喜讯(路24:9至12;约20:2至10)
E. 主首先向抹大拉的马利亚显现(可16:9至11;约20:11至18)
F. 主向妇女们显现(太28:9至10)
G. 兵丁受贿说谎(太28:11至15)
H. 主在以马忤斯路上向两位门徒显现(可16:12至13;路24:13至32)
I. 两位门徒向使徒报喜讯(路24:33至35)
J. 向十位门徒显现(路24:36至43;约20:19至25)
K. 向十一位门徒显现(约20:26至31)
L. 向七位门徒显现(约21:1至25)
M. 主对门徒的嘱咐(太28:16至20;可16:15至18;路24:44至49)
N. 君王升天(可16:19至20;路24:50至53)
君王的復活基督生平三大阶段
第一阶段 | 第二阶段 | 第二阶段 | 第二阶段 | 第二阶段 | 第二阶段 | 第二阶段 | 第二阶段 | 第三阶段 | 第三阶段 |
預備 | 預備 | 工作 | 工作 | 工作 | 工作 | 工作 | 工作 | 完工 | 完工 |
1 | 2 | 3 | 4 | 4 | 4 | 5 | 6 | 7 | 7 |
头三十年 | 首先发生的事件 | 犹太地 | 加利利 | 加利利 | 加利利 | 比利亞 | 最末后的事件 | 复活后的四十天 | 复活后的四十天 |
第一阶段 | 第二阶段 | 第三阶段 | |||||||
马可 | 1:1-13 | 1:14-3:6 | 3:7-7:23 | 7:24-9:50 | 10:1-10:52 | 11:1-15:47 | 16:1-20 | 16:1-20 | |
路加 | 1:1-2:52 | 3:1-4:13 | 4:14-6:11 | 6:12-9:17 | 9:18-50 | 9:51-19:28 | 19:29-23:56 | 23:56-24:53 | 23:56-24:53 |
馬太 | 1:1-2:23 | 3:1-4:11 | 4:12-12:14 | 12:15-15:20 | 15:21-18:35 | 19:1-20:34 | 20:1-27:66 | 28:1-20 | 28:1-20 |
约翰 | 1:1-18 | 1:19-2:12 | 2:13-4:42 | 4:43-5:47 | 6:1-6:71 | 7:1-8:59 | 9:1-12:2 | 12:12-19:42 | 20:1-21:25 |
10) 书目
丁良才,耶稣圣迹合参注释,香港:证主,一九八三年二月十版。
马有藻,约翰福音注释,香港:宣道,一九八五年六月初版。
中文圣经启导本,香港:海天书楼,一九八八年十一月初版。
Scroggie, W. Graham. A Guide to the Gospels. Old Tappan, New Jersey: Revell.
Pentecost, J. Dwight. The Words and Works of Jesus Christ. Grand Rapids, Michigan: Academie Books, c1981.
Morgan, Campbell. Studies in the Four Gospels. Old Tappan, New Jersey: Revell, c1927, 1929, 1931.
Pierson, Arthur T. The Gospel. Grand Rapids, Michigan: Baker, 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