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蒙救赎的果效

何谓「因信称义」?

律法与救赎有何关系呢?

成为神的后嗣有什么意义?

1) 被神称为义Justification

称义的定

在希伯来文及希腊文里,「称义」皆有一个共同的意思,指到宣布一个和好的判决,意即宣告人为义。这个概念是被宣告为义,而不是成为义。虽然其字眼只是带出宣告为义,而不是成为义,但参照圣经的一贯意思,神不单称罪人为义,并且祂使我们成为义,以致罪人可蒙恩得拯救。

称义难题

面对有罪的人,神可有三个不同的处理方法:

神定罪人有罪。

神作出妥协,放下自己义的标准来收纳如此样子的罪人。

神可以使他们成为义人。

若神是行使第三个方法时,那么人之所以被称为义,不是抽象的概念,乃是神实际的叫人成为义。

称义的方法

神使罪人成为义,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中包括以下五个非常基本的步骤:

称义

神的义在律法以外已经显明出来(罗3:21),让我们知道人不是靠行为来称义(徒13:39),在神的计划里已定下罪人可怎样被称为义的计划。

称义

罪人可被怎样称为义?方法十分简单,就是以信心接受耶稣基督所成就的救法(罗3:22)。神已将救赎的方法向世人显示,人没法靠自己来讨神的喜悦,进而得到神的称许。得救之法不是以行为来换取的,乃是以信心来接受神的礼物,因而被神称义。

称义的代价

耶稣基督以流血舍身为救赎罪人及称人为义之代价,如果没有基督的牺牲,人根本没法可救(罗3:24至25)。

称义的地位

当罪人愿意接受基督为救主时,他便被放置在基督里,如此就叫这人得著称义,站在被称为义的地位上(罗8:1)。

称义的宣告

借着耶稣基督在我们里面的义,不但满足神自己公义的要求,也叫神宣告我们为义(罗3:26)。神所视为义的,没有人可以挑战,也没有人可以不接受(罗8:31至34)。

称义

怎样可证明我们是被神称义的人呢?被神称义的人,便要活出义行来,意即信心与行为应该是相称的,这乃是雅各的逻辑推理。好行为绝对不会叫人得救,却是基督徒的果子,借此表明他是属神的人。

2) 神家里的人

相交的基

基督徒可以自由相交,享受团契的生活,乃是建基在救主耶稣基督的死上(约壹1:7)。假若基督没有流血,没有成就救恩的话,神与人已交恶的关系根本没法可和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没法可修补。借着神儿子的血,神与人和好,人与人和好;不但信徒可与神相交,也可与弟兄姐妹相交。

相交的

行在光明

若要与神保持紧密的相交及享有美好的关系,我们要行在光明中,即根据圣经的真理来行事为人(约壹1:7)。

认过错

信徒偶然被罪恶所胜,乃是可以理解的。罪恶打岔我们与神的关系,失去与神相交的甜蜜,也叫信徒失去平安与喜乐。承认自己的过犯,不单叫人得着赦免,并且恢复与神的相交,再次可享受与神团契的生活(约壹1:8至9)。

3) 律法的终结

律法的要

道德的部分Moral Part

十诫综合了属神子民应有的道德标准(出34:28),以爱神爱人为基本的原则。

式的部分Ceremonial Part

由出埃及记第二十五章开始,直至书卷的完结,论到宗教祭祀及仪式的部分。

司法的部分Judicial Part

以色列人的司法制度乃是建基在律法书内有关的部分,借此保障人民的权益(出21:2至23:9)。

律法的终结

初期教

初期教会领袖对基督徒应否遵行律法,很早便得着共识及定案,因为他们深知律法时代已过,并且明白律法的基本意义:人不是靠遵行律法而称义的;故此,信徒不用再严守律法的条例(徒15章)。

所得的

使徒保罗深深体会到写在石版的律法已成过去,并且指出与律法有关道德的职事,乃是定人的罪及叫人死亡;但通过新约才叫人称义及得着生命(林后3:12至18)。

希伯来书

希伯来书的作者论到麦基洗德比亚伦更为超越,如果亚伦为祭司是完美的话,就不用有另外一个以麦基洗德为祭司的制度。现今耶稣基督已根据麦基洗德的等次为大祭司,意即主不是以律法的准则为大祭司,可见律法的效用已告终结。基于主的缘故,把我们引进到新约的时代去。

难题

如果律法已成过去,那么基督徒用不用再遵行律法呢?这个问题学者皆有不同的见解。

者的

部分

加尔文认为律法的废掉,乃是指释放信徒脱离律法于良心的控诉,并且叫人不用再遵守律法于仪式上的条例。他指出道德性的律法,失掉定罪的能力;而在礼仪方面,信徒就可不用遵行律法书内的礼仪了。简单而言,加尔文推断部分律法才被废掉,意即基督徒仍要遵守律法。

完全

摩雷Murray认为所有律法已被废掉,但却没有废掉律法的神圣,而律法却含有藏着深一层或新的意义。

者合并

以制度来说,摩西的律法已被废掉,取而代之乃是基督的律法。在基督里的律法,含有新的律例(提前4:4),也有旧的诫命(罗13:9),亦有重新制定的条例(罗13:4,与死刑有关)。基督徒的条例决不是旧约律法的延续,也不是说在新约时代里旧约律法有崭新的意义;而是基督的律法与旧约的律法合而为一,成为一体,两者不可分开。

4) 神后嗣Adoption

后嗣的定

重生得救与成为神的后嗣作一对比,两者均有不同的意义。信徒的重生得救(约1:12;3:3),让我们看见一幅图画,即基督徒如同初生的婴孩,生于神的家里,等待及需要别人悉心的照顾,以致可以长大成人。

在比较下,让我们看见成为神的后嗣有不同的意思,后嗣乃是长大成人被接纳为神家里的一分子之意味。

信徒的重生得救及成为神的后嗣乃是在同一时间发生的,意即我们在接受耶稣基督为救主之际便重生得救,并且成为神的后嗣。两者的区别,不是在于时间性,乃是在乎与神家不同的关系。

旧约的背景

在古代社会里,领养是十分普及的习俗。摩西原是埃及人的希伯来人籍奴隶,却被领养成为埃及的王子。在奴苏泥Nuzu Tablet版上,发现到当时的风俗习惯,乃是容让没有孩子的父母领养男孩子,于今生服侍他们,于离世后成为他们的继承人。

的背景

在古代罗马及希腊的社会中收养孩子是十分普及的现象,这也成为新约解释有关后嗣的主要背景。昔日没有儿子的家庭可收养孩子,即使孩子仍与生身的父母居住,他们与孩子已没有任何瓜葛。通常父母容让孩子被别人收养,乃是期望孩子可在较好的环境长大。

的教

在保罗的书信内,有关后嗣的真理他提及了五次(罗8:15;8:23;9:4;加4:5;弗1:5)。其中有两个主要的层面:

以色列神的后嗣

耶和华神收纳以色列这个民族为衪的长子(出4:22),得着神儿子的名分(罗9:4)。

基督徒神的后嗣

在神的永恒计划中,预定某些人成为衪的后嗣(弗1:5),借着耶稣基督的死(加4:5),凡相信救主耶稣的人,便可成为神家里的一分子(罗8:15),但直到信徒身体得赎才可深切体会这真理的宝贵(罗8:23)。

的真理

信徒未信主前,被神视为可怒之子(弗2:3)。罪人本不属于神的,但借着神收纳我们,才可成为神家里的人。

借着成为神的后嗣,我们便可得着释放,脱离昔日旧有的关系,离开律法的捆绑,得着真正的自由(加4:5)。

在创世以前,神已定下收纳我们的计划,得以成为神的后嗣,乃是出自神主动的计划(弗1:5)。

通过神收纳罪人,基督徒便可获取神家里的一切福分(罗8:15)。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