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传 14:1–10
1二人在以哥念同进犹太人的会堂,在那里讲的,叫犹太人和希腊人信的很多。
2但那不顺从的犹太人耸动外邦人,叫他们心里恼恨弟兄。
3二人在那里住了多日,倚靠主放胆讲道,主借他们的手施行神迹奇事,证明他的恩道。
4城里的众人就分了党:有附从犹太人的,有附从使徒的。
5那时,外邦人和犹太人并他们的官长一齐拥上来,要凌辱使徒,用石头打他们。
6使徒知道了,就逃往吕高尼的路司得、特庇两个城和周围地方去,
7在那里传福音。
8路司得城里坐着一个两脚无力的人,生来是瘸腿的,从来没有走过。
9他听保罗讲道,保罗定睛看他,见他有信心,可得痊愈,
10就大声说:“你起来,两脚站直!”那人就跳起来,而且行走。
1)「仔细查看」 “Eye”
iEXP 查经法
1 保罗及巴拿巴在以哥念作工有果效,是基于什么因素呢(徒14:1)?
2 为何路加医生称巴拿巴为使徒呢(徒14:4)?
3 吕高尼的路司得及特庇是什么地方呢(徒14:6)?
4 保罗从那里得知这位伤残人士是拥有信心的呢(徒14:9)?
2)「小心解释」“Expound” (E)
iEXP 查经法
主的大能
在此,路加医生再次指出,主乃是神仆人倚靠的对象。保罗及巴拿巴的勇气及大能乃是源自至高之主,显出人并没有什么可夸之处(徒14:3)。
主的恩道
借着专一的倚靠主,神仆不但有胆量为主宣讲真理,并且主借保罗及巴拿巴来施行神迹奇事,叫人家可信服主的恩道(徒14:3)。
于以哥念的事奉(徒14:1至5)
1 于会堂的事奉(徒14:1至2)
一)多人信主(徒14:1)
(1) 简介以哥念
1/ 地理
以哥念位于托鲁斯山脉的山脚,离开地中海约有一百二十英哩。它是亚细亚中南部的城市,乃是吕高尼省之首都。由于有几条主要大道贯通这个城市,乃是四通八达之地。由于以哥念的地土肥沃,加上水源充足,因而其农产品是十分丰富的。
2/ 别名
以哥念位于土耳其的境内,现今人家称它为哥亚。
3/ 文化
以哥念为一个文化的大溶炉。其先祖是弗吕家人,自古以来一直居住在那里。随后,希腊人及犹太人在西流基时代(主前312至65年)迁陡到那里。在较迟的年日里,罗马人才把这城变为其殖民地。
4/ 宗教
以哥念人奉行弗吕家人的宗教,他们所信奉的是一位女神,并且所有的祭司皆是太监。
(2) 以哥念会堂
保罗及巴拿巴在以哥念的会堂里讲道,因而叫许多犹太人及外邦人信主(徒14:1)。他们如此的讲道,便带来很大的果效。直译本忠于原著,没有加上任何字句来解释这个叫人振奋的现象。生命译本是如此翻译:「在以哥念境内,保罗及巴拿巴一同前往该会堂去,以如此有能力的讲道,叫犹太人及外邦人相信。」
二)遭人反对(徒14:2)
(1) 耸动
「不顺从」,即不服从的意思。某些犹太人听道后,他们不但不信,并且起来煽动某些外邦人,为要借助他们的力量来反对这两位宣教士。
(2) 恼恨
「恼恨」,含有叫人气愤或叫人生发出苦毒的意思。简言之,这些犹太人的心肠十分毒辣,借着毒害外邦人的思想,为要借助别人的力量来对付自己的同胞。
2 于该城的事奉(徒14:3至5)
一)见证真道
(1) 倚靠上主
在原文圣经内,于第三节内有一个连接词。新国际译本把译作「如此」,新英王钦定本则翻作「因此」,而现代英文译本却把它省略了。这个连接词把之前的两节联系在一起,关乎这小段的经文,可有以下三种不同的解释:
1/ 环境之故
如此的逼迫,换来更多传道的机会。
2/ 神的工作
人家的反对反映神正在人心里工作,因而带来更多讲道的机会。
3/ 倚靠上主
基于宣教士勇于为主作见证,并且借着圣灵的加力;因此,在反对的浪潮里,两位神仆仍然能继续作工。按个人的见解,以上的解释(第三个)较为合理。在反对福音的情况下,保罗及巴拿巴两人仍不断倚靠主,勇敢地在逆境里继续留守多时,为要争取见证主的良机。
(2) 神迹奇事
1/ 「神迹奇事」的字眼
「神迹奇事」,乃是两个不同的字眼。「神迹」,乃是借着神迹来带出教导;而「奇事」则是借着神迹来叫人生发出畏惧的心。
2/ 「神迹奇事」的目的
主的恩道,即主恩典的信息。主把施行神迹奇事的能力赐给两位宣教士,为要叫人家接受救恩之道。
二)两大党派
(1) 附从犹太人的党派
两位宣教士在以哥念宣教一段日子后,居民分成了两个党派:一批附从不信的犹太人,另外一批却附从两位宣教士(徒14:4)。
(2) 附从宣教士的党派
为何路加称巴拿巴为使徒?原因非常简单,这里的用语(徒14:4),纯粹要指出巴拿巴是一个奉差遗的人而已(使徒的名义,就是奉差遗)。听闻福音后,城内有部分的人接受了保罗及巴拿巴的教训。
三)惨被逼迫
群众想用石头来打两位宣教士,由此看见,幕后的黑手是犹太人,因为用石头打人,乃是犹太人用来刑罚亵渎者的手法(徒14:5)。
于路司得的事奉(徒14:6至10)
1 离开以哥念(徒14:6至7)
保罗及巴拿巴得知犹太人的恶计后,便逃往吕高尼的路司得、特庇及邻近的地方,继续把福音传开。在此,路加医生却特别记述保罗在路司得医治瘸子的事迹(徒14:8至10)。昔日路司得及特庇两个市镇正确的位置,至今已难以确定。这两个城市,至今仍然属于加拉太省的一部分(土耳其境内)。自主前六年,路司得已成为罗马的殖民地,而特庇则是罗马帝国位于东南部边彊的城市。两个市镇皆是极具影响力的中心。
2 前往路司得(徒14:8至10)
一)宣讲真理
路司得离开地中海约有四十五英哩,与以哥念相隔只有二十五英哩;但在文化及政治方面,与特庇则较为相近。罗马的道路网把路司得、以哥念、特庇及邻近地区连接起来。由于路司居民皆是罗马公民;在文化方面,他们较为强调自己本地及罗马的文化,以此与邻近希腊城市抗衡。大有可能,在路司得的犹太人之数目很少,因而没有会堂。可是,保罗及巴拿巴仍把握机会在街上传道。在街上公开讲学,乃是昔日哲学家惯常使用的方式。某学者指出,保罗在路司得街上的讲道,不一定是正式的讲学,乃是在市集与普罗大众交谈而已(徒14:9)。
二)瘸腿的人
保罗及巴拿巴抵达路司得城后,便继续拓展福音工作。可是,路加医生却聚焦在一位伤残人士身上。这人生来就是两脚无力,意即他是先天残废的,以致一生没有走过路。极有可能,保罗及巴拿巴聚集人群前来听道时,这位双腿残废的人也在旁边聆听。在此,路加医生的用语是颇为特别的,显示这人是不断在耹听的。故此,新美国标准译本也特意反映原文圣经这个特色。极有可能,保罗在讲道时,不但观察到这位伤残人士一直是留心的聆听,并且在定睛望他时,发现其眼神中流露出一种新的曙光或盼望来(徒14:9)。基于这伤残者有如此的反应,保罗便深信这人是有信心的(相信福音的心)。
三)施行神迹
在此,保罗便大声吩咐这伤残人士站立起来。这人不但能够即时跳起来,并且可以继续行走(徒14:10)。虽然路加医生没有交待到施行神迹背后的目的,但参照使徒行传的记载时,便可以知道施行神迹奇事的用意,不但印证施行神迹者是神的仆人,也借此印证福音是真确的。
亮光
1 宣教策略
离开安提阿后,保罗及巴拿巴便前往以哥念去。由于那城人口众多,两人便把握机会向当地人民传福音。
2 先往会堂
抵达某城后,按保罗的惯例,会堂乃是他最先前往之地。某学者指出说,假若他们先往外邦人那里的话,他们便不可再前往会堂了。
3 智勇双全
获知犹太人的恶计后,保罗及巴拿巴便逃离以哥念,避免受皮肉之苦;而较早之前,他们则勇于传道。由此可见,两人是智勇双全的。
3)「尽心行道」“Exercise” (X)
iEXP 查经法
宣教士的勇气
保罗及巴拿巴两人勇于传道的风范,乃是值得我们借镜的。
不信者的行为
不信的犹太人借助外邦人的势力来残害自己的同胞,实在是十分卑劣的行为(徒14:2,5)。不信主的世人,可用各样手段来达成自己的目的,属主的人也应以此为鉴呢!
4)「勇敢见证」 “Proclaim” (P)
通过操练真理,信徒必然可经历神。当研经者经历到神及明白真理后,我们便应效法初期教会的信徒勇敢的向非信徒及信徒作见证。通过口传的方式,向未认识耶稣基督的朋友见证主是又活又真的神,也以此来建立主内信徒。iEXP查经法的第四步是「勇敢见证」 “Proclaim”。
iEXP 查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