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擘餅飲杯(林前11:17至34)

哥林多前書 111734 

17我現今吩咐你們的話,不是稱讚你們,因為你們聚會不是受益,乃是招損。

18第一,我聽說你們聚會的時候,彼此分門別類,我也稍微地信這話。

19在你們中間不免有分門結黨的事,好叫那些有經驗的人顯明出來。

20你們聚會的時候,算不得吃主的晚餐;

21因為吃的時候,各人先吃自己的飯,甚至這個飢餓,那個酒醉。

22你們要吃喝,難道沒有家嗎?還是藐視神的教會,叫那沒有的羞愧呢?我向你們可怎麼說呢?可因此稱讚你們嗎?我不稱讚!

23我當日傳給你們的,原是從主領受的,就是主耶穌被賣的那一夜,拿起餅來,

24祝謝了,就擘開,說:“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捨的。你們應當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

25飯後,也照樣拿起杯來,說:“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約。你們每逢喝的時候,要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

26你們每逢吃這餅,喝這杯,是表明主的死,直等到他來。

27所以,無論何人不按理吃主的餅、喝主的杯,就是干犯主的身、主的血了。

28人應當自己省察,然後吃這餅、喝這杯。

29因為人吃喝,若不分辨是主的身體,就是吃喝自己的罪了。

30因此,在你們中間有好些軟弱的與患病的,死的也不少。

31我們若是先分辨自己,就不至於受審。

32我們受審的時候,乃是被主懲治,免得我們和世人一同定罪。

33所以我弟兄們,你們聚會吃的時候,要彼此等待。

34若有人飢餓,可以在家裡先吃,免得你們聚會,自己取罪。其餘的事,我來的時候再安排。

1)「仔細察看」 “Eye” 

iEXP 查經法

1 「第一,我聽說你們聚會的時候,彼此分門別類,我也稍微地信這話。」(林前11:18)使徒論到哥林多教會的問題,為何只有第一,卻沒有第二、第三呢?是否只有一個問題,而沒有別的呢?

2 何謂在主餐裡分門別類呢(林前11:18)?

3 為甚麼有信徒在主餐聚會裡飢餓?又有人醉酒呢(林前11:21)?

4 保羅論到有些哥林多信徒軟弱,有些患病,又有些死亡,何解(林前11:30)?

2)「小心解釋」“Expound” (E) 

iEXP 查經法

「主的晚餐」(林前1120

「晚餐」,其原意可解作晚上主要的飯餐。

「主耶穌被賣的那一夜」(林前1122

主耶穌被猶大出賣的那一夜,與門徒一同守逾越節的筵席,在這晚餐上祂把逾越節加添了新的意義,藉著逾越節的餅及杯來預告祂的犧牲,表明祂就是逾越節除罪的羔羊(太26:26至30;可14:22至26;路22:14至20)。

「主的死」(林前1126

某學者說:「聖餐是演出的講章—演出那次死亡的宣告,以作記念。」此外,主餐含有「末世論」的味道,因為這裡與主再次的顯現或再來有關。

「主的餅」(林前1127

主耶穌自稱為「門」,也自稱為「世界的光」(約10:9;8:12);此外,在設立主餐時,基督亦表示自己是「餅」,可見這是主慣常說話的方式,藉此用來比喻祂的犧牲。

「主的杯」(林前1127

參照第二十五節:25飯後,也照樣拿起杯來,說:”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約。你們每逢喝的時候,要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林前11:25)

主耶穌沒有說杯中的葡萄汁已變為祂的血,卻反過來加以註解,表示祂的流血捨身乃是奠定新約的基礎。

「主的身」(林前1127

乃是用來象徵主餐所使用的餅而言的。

「主的血」(林前1127

主餐不是歷史重演,每次把主耶穌重釘在十架上,使祂再次為世人流血捨身。希伯來書的作者清楚指出,主耶穌只將自己一次過的獻上,為罪人承擔罪孽(來9:26至28)。主耶穌設立主餐,這不是叫人再次把祂釘在十架上,使祂成為贖罪祭,乃是藉此叫信徒記念祂的恩情。

保羅的警告

失卻聚會應有的目的

17我現今吩咐你們的話,不是稱讚你們,因為你們聚會不是受益,乃是招損。

18第一,我聽說你們聚會的時候,彼此分門別類,我也稍微地信這話。(林前1:17至18)

保羅對哥林多信徒毫不客氣,直斥其非,指出他們的聚會真不像樣。聚會應叫人得著屬靈的益處,但哥林多信徒卻混亂了主餐,使他們招惹神的怒氣及刑罰,換取很大的虧損。

哥林多基督徒的問題

一)「分門別類」

18第一,我聽說你們聚會的時候,彼此分門別類,我也稍微地信這話。(林前1:18)

哥林多信徒彼此分門別類,在主餐聚會裡表露無遺,這正是保羅在書信的開首所提及的問題(林前1:10)。

二)「分門結黨的事」

19在你們中間不免有分門結黨的事,好叫那些有經驗的人顯明出來。(林前1:19)

這裡是區分,小派系,或分離的組別之意(林前11:19;加5:20)。在別的經文,這個詞彙可解作錯誤的教訓或異端(彼後2:1)。英文「異端」”heresy”這個的字眼,乃是源自希臘文這個詞彙。

三)「算不得吃主的晚餐」

在哥林多教會內的主餐裡,信徒本末倒置,把「愛筵」變為放縱情慾,只顧吃喝的聚會。信徒應在「愛筵」所附設的主餐裡,好好省察自己,與眾信徒一同記念主的拯救;可悲的是,哥林多信徒卻把其原意變更了,失卻原先應有的意味。難怪使徒說:「你們聚會的時候,算不得吃主的晚餐。」(林前11:20)

四)「藐視神的教會」

21因為吃的時候,各人先吃自己的飯,甚至這個飢餓,那個酒醉。

22你們要吃喝,難道沒有家嗎?還是藐視神的教會,叫那沒有的羞愧呢?我向你們可怎麼說呢?可因此稱讚你們嗎?我不稱讚!(林前1:21至22)

保羅說話十分直接,毫不婉轉地指出哥林多信徒這樣作,乃是藐視教會之舉。

五)「叫那沒有的羞愧」

在哥林多教會內,分別有不同的人等,有些信徒在物質上比較欠缺,沒有能力帶上甚麼美物與其他信徒分享。某些卻為自己帶來大魚大肉,不顧其他人的需要,實在是自私自利的行徑;他們如此作,叫貧困的人感覺羞愧。富有的人,如果要如此作,倒不如留在家中吃喝,不應在公開場所中誇耀自己,叫貧困者難堪自卑。

保羅的教導

1 重述主餐的根源

一)新約教會的習俗

在使徒的時代,信徒每天聚集在一起共進「愛筵」 “an agape or love-feast”,而這個簡單的飯餐是與主餐聯合在一起的。在此,基督徒與他們合一的救主相交,把名譽、地位及文化放下,認定各人皆屬於神的大家庭。可是,如此的習慣,在主後二、三世紀的時間便在歷史的進程裡消聲匿跡了。

二)耶穌基督的明訓

記念的行動

「記念」,在這處是回想或記念的意思。這裡的記念,有聖經學者指出這是不住的行動;此外,這裡的記念意味著將來基督的肉身是不會在主餐中出現的。故此,天主教所倡導的講法是不合乎真理的,因為在主餐裡的餅及葡萄汁絕對不會變成基督的身體及血。

記念的對象

主耶穌在十架上為世人流血捨身,並且其身體為罪人擘開,成為人與神和好的贖罪祭。藉著守主餐,信徒可記念主的犧牲。

表明

「表明」,這不單只是講述或象徵的意思,乃含有宣佈的意思。藉此主餐的設立,把耶穌基督的死傳講出來。

闡釋主餐的真理

一)表明主的死

26你們每逢吃這餅,喝這杯,是表明主的死,直等到他來。 (林前11:26)

主餐默默的宣告及見證一個歷史的事實,就是神的兒子基督耶穌降世為人,為罪人釘死在十架上,成就了神的救法。通過基督徒在主餐記念救主基督,便可重新把這事實及真理宣告出來。

二)按理來吃喝

27所以,無論何人不按理吃主的餅、喝主的杯,就是干犯主的身、主的血了。 (林前11:27)

「不按理」,有英文聖經是翻作「不相稱地」 “unworthily”,也有譯本譯作「不足取的樣子」。簡單來說,信徒與所蒙的恩惠不符合,這亦與不去分辨主的身體有關;說明信徒輕視主餐的意思,視之為等閒。

三)應自行省察

28人應當自己省察,然後吃這餅、喝這杯。 (林前11:28)

「省察」是檢查、試驗、測試的意思。信徒每次領主餐前,應自行察驗,絕對不可胡亂領受主的餅及杯。

四)應自行分辨

29因為人吃喝,若不分辨是主的身體,就是吃喝自己的罪了。

30因此,在你們中間有好些軟弱的與患病的,死的也不少。

31我們若是先分辨自己,就不至於受審。

32我們受審的時候,乃是被主懲治,免得我們和世人一同定罪。(林前11:29至32)

「分辨」,這個字眼分別出現在二十九及三十一節內。美國新標準譯本如此翻譯第三十一節的經文:「但如果我們正確地審理自己,我們就不會被審理。」保羅提醒哥林多信徒,切勿輕忽主餐的聚會,因為這是記念救主耶穌基督的時間,乃是頂嚴肅及莊嚴的時刻。

五)避免被審判

保羅強調一件事,如果信徒在聚會中自行省察,看重主餐的聚會,那麼就不至於「受審」。

六)避免被懲治

「懲治」是刑罰或懲罰的意思。哥林多教會內因有信徒輕視主餐,結果招惹神的刑罰,有些生病,更有人喪生。由此可見,主餐是極其神聖的聚會,參與者切勿輕忽。

七)避免被定罪

「定罪」,意即被判刑。神懲治信徒的目的,在此已作交待,原因非常簡單,祂所愛的人必被管教,並且祂這樣作,皆因我們與世人不同。世人已被神判定有罪,但主卻不會叫信徒永遠沉淪,祂藉著刑罰叫他們回轉。

八)要彼此等待

33所以我弟兄們,你們聚會吃的時候,要彼此等待。 (林前11:33)

「等待」,除了含有等待之意,也有學者指出這是彼此接待的意思。在此用來帶出對比,貧困者乃為人所輕視的。但這種講法不是根據新約慣常的用法。

九)防混亂之法

保羅在此提供了一個妙法,就是吩咐那些飢餓的人,先在家中用膳,免得在聚會中取罪(林前11:34)。

十)稍後作安排

34若有人飢餓,可以在家裡先吃,免得你們聚會,自己取罪。其餘的事,我來的時候再安排。(林前11:34)

保羅在此完結了其教訓,便對信徒表示有關主餐的事宜,當他重返哥林多城後便會作出妥善的安排。

亮光

「有經驗的人」

19在你們中間不免有分門結黨的事,好叫那些有經驗的人顯明出來。(林前11:19)

原意是受過試驗的人。這個詞彙多用在金屬經火的測試,藉此試驗其真偽。新美國標準譯本把它譯作「被認可的人」。哥林多教會內有分門結黨的事情,這故然不是好事;但其中也將一些沒有這個問題的信徒顯露出來。

講常理的人

34若有人飢餓,可以在家裡先吃,免得你們聚會,自己取罪。其餘的事,我來的時候再安排。(林前11:34)

有些信徒在「愛筵」裡失儀,只顧自己的肚腹,因而忽略了別人。為此,保羅提供了一個常理,囑咐飢餓者可先在家中用飯後才前往赴會。可見,保羅不單滿腦子是充溢了神學知識,也是一個講常理的人。

3)「盡心行道」“Exercise” (X) 

iEXP 查經法

主餐的教訓

主餐是那麼神聖,信徒絕對要看重這個聚會,藉此一同記念主。

要運用常理

教會有些問題是可以運用常理來解決的(林前11:34)。

4)「勇敢見證」 “Proclaim” (P) 

通過操練真理,信徒必然可經歷神。當研經者經歷到神及明白真理後,我們便應效法初期教會的信徒勇敢的向非信徒及信徒作見證。通過口傳的方式,向未認識耶穌基督的朋友見證主是又活又真的神,也以此來建立主內信徒。iEXP查經法的第四步是「勇敢見證」 “Proclaim”。

iEXP 查經法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