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请继续向下看)
Apple Podcast Link:
Spotify Podcast Link:
37耶穌大聲喊叫、氣就斷了。
38殿裏的幔子、從上到下裂為兩半。
39對面站著的百夫長、看見耶穌這樣喊叫斷氣、就說、這人真是 神的兒子。(可15:37至39)
愛迪生是美國最有影響力的發明家之一,他發明了燈泡。經過連續工作24小時,愛迪生的團隊完成組裝一個燈泡。他把製成品交給小男孩,叫他帶往樓上。雖然男孩子對十分小心,但由於太過緊張便把它掉到地上。猜想有甚麼發生?愛迪生和團隊便重新組裝燈泡。美麗的事情是愛迪生再次把燈泡交給男孩子。你認為這是甚麼呢?我稱之為第二次機會。
在現代社會中,我們是很難會有第二次機會的。如果你考試失敗,你可能再沒有第二次機會。如果你把面試弄糟了,你就沒有工作。如果你的婚姻出現問題,你可能沒有第二次機會。
在聖經中,神經常給人第二次機會。大衛王犯了罪,但神賜給他悔改的機會。使徒彼得連續三次否認耶穌,但神卻給他第二次機會。使徒保羅錯誤地迫害耶穌基督的門徒,但神卻給他第二次機會。神總是給人第二次機會的;祂是賜下第二次機會的神。
1)「挽回祭」 “Propitiation”(來9:5)
5櫃上面有榮耀基路伯的影罩著施恩座.〔施恩原文作蔽罪〕這幾件我現在不能一一細說。(來9:5)
25神設立耶穌作挽回祭、是憑著耶穌的血、藉著人的信、要顯明 神的義.因為他用忍耐的心、寬容人先時所犯的罪.(羅3:25)
受苦節
受苦節是復活節主日前的星期五,基督徒一同在這天記念基督被釘十字架。
揭示神的憐憫
受苦節揭示出神的憐憫。神的憐憫是源自祂的善良和慈愛的。我們相信的神是美好的。我們所認識的神是慈愛的,祂不止息的為人類提供第二次機會。簡而言之,受苦節揭示出神是賜第二次機會的主。
反映神的憐憫
在受苦節中,基督徒應反思神的憐憫。由於神以恩慈來對待我們,故此我們也應在生活中反映祂的慈憐。我必須承認,對別人仁慈並不是那麼容易的。如果我們的親人得罪了我們,即時以恩慈來對待他們並不是那麼容易的。假若我們的敵人傷害了我們,那麼恩待他們簡直好像沒有可能。在受苦節中,讓我們立志在言行上反映神的恩慈。
基督的受難
受苦節的重點是記念耶穌的受苦。在羅馬書3:25,使徒保羅提及談基督的受苦。
基督的受難
你有沒有看過《受難曲》這電影嗎?這是梅爾吉勃遜執導的電影。在片中有許多描繪耶穌被人殘暴對待至死的場景。
無罪的基督
耶穌是無罪的,但祂卻為我們的罪受苦。耶穌是完美的,祂是神的兒子,但祂竟為我們的罪行死在十字架上。讓我們存感謝的心來記念耶穌的恩情;我們因祂從神那裡得著第二次機會,因而得著寬恕。
挽回祭
25神設立耶穌作挽回祭、是憑著耶穌的血、藉著人的信、要顯明 神的義.因為他用忍耐的心、寬容人先時所犯的罪.(羅3:25)「挽回祭」可以翻譯作「施恩座」。
施恩座
施恩座是約櫃的金蓋。它長約45英寸,寬27英寸。它由純金製成,在蓋上有兩位基路伯(出埃及記25:17-22)。施恩座是神臨在在世上的記號。這是施恩座的圖畫。

贖罪日
在舊約時代,大祭司在贖罪日於至聖所灑上祭牲的血;主應許在那裡與祂的百姓相遇(出埃及記25:17,22;利未記16:2,14,15)。如果參考某些英文譯本的話,羅馬書3:25指出耶穌不但是贖罪祭,祂就是施恩座。
會幕
當還沒有耶路撒冷的聖殿前,以色列人是在會幕中敬拜神的。這是一幅會幕的圖。在會幕中有六樣擺設:在圖的頂部,你可以看到擺放在至聖所的約櫃。在聖所內,那裡有香壇、金燈檯和餅桌。在外院內洗濯盆和祭壇。有趣的是,六樣擺設的排列形成一個十字架的形狀。

耶穌被鞭打
在受難節中,耶穌被羅馬衛兵鞭打。可怕的鞭打,把牠的背部撕裂了。
替罪羊
你有沒有聽說過“Whipping Boy”這個名詞?它的意思是替罪羊或代人受過者。在封建時代,貴族僱用家庭老師來教導他們的孩子。在眾多奴隸中,貴族指派一個小男奴來和他們的兒子一起成長。家庭老師會懲罰他們的學生;當貴族的兒子犯錯時,便會遭到懲罰。家庭老師不會鞭打貴族的兒子,而卻責打小男奴,藉此叫貴族的兒子傷感。
耶穌代表我們被鞭打
耶穌就如同像「替罪羊」“Whipping Boy”,替代我們被人鞭打。耶穌是無辜的。耶穌是替罪羊。由於我們無數的謊言、隱藏的性罪行和無數卑鄙的錯誤,耶穌便被鞭打了。由於我們的罪,我們叫耶穌接受了肉體上的痛苦。當耶穌被鞭打時,我們亦應傷感。
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
為全人類的罪,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鐵釘釘穿牠的手腕和腳。血液從牠的傷口湧出來,把整個十字架染滿了血。在舊約時代,大祭司在贖罪日將獻祭的血灑在施恩座上。在新約時代時代,大祭司耶穌卻在十字架上灑上自己的血,十架就是施恩座。
耶穌戴上荊棘冠冕
羅馬人強迫耶穌戴上荊棘冠冕,以此來嘲笑牠。一滴一滴,血從牠額上滴下來,把整個十字架染滿了血。耶穌是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的罪。
耶穌是挽回祭
耶穌受難日談到耶穌的「挽回祭」或「施恩座」。在舊約時代,神應許在贖罪日與祂的子民相會(出埃及記25:17,22;利未記16:2,14,15)。在耶穌死的那天,神應許在十字架上與我們相遇。使徒約翰宣告說:2他為我們的罪作了挽回祭.不是單為我們的罪、也是為普天下人的罪。(約翰一書2:2) 基於耶穌是挽回祭、贖罪祭或施恩座,神便饒恕我們的罪。因為耶穌基督的贖罪,所有人便享有第二次機會來好好的生活。
2)「進入許可」 “Admission” (來10:19)
門票
如果你想在劇院看電影,你便需要買票。根據門票,你便可以欣賞這電影。
耶穌受難日
耶穌受難日是解釋人怎樣有「進入許可」因而可與神相會。藉著耶穌的血,我們便可以親近神。希伯來書的作者說:19弟兄們、我們既因耶穌的血、得以坦然進入至聖所、20是藉著他給我們開了一條又新又活的路從幔子經過、這幔子就是他的身體.
幔子從上到下裂為兩半
當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那一天發生了奇異的天文現象,從正午到三點,全地皆被黑暗籠罩住(路加福音23:44至45)。在耶穌死前,牠大聲喊叫,聖殿的幔子便從上到下裂為兩半。在至聖所和聖所之間,有幔子把兩個空間分隔起來。幔子的撕裂是象徵:神讓所有人皆能進入祂面前的新方式(希伯來書10:19至20)。在舊約時代,唯有大祭司才能進入至聖所,為百姓獻上血祭。通過耶穌的死,藉著神兒子的死,所有人便可以獲得神拯救的恩典(參考希伯來書9:6至28;10:19至22;馬太福音27:51至53)。簡單來說,所有承認自己是信靠基督的人便可以進到神面前。受苦節是說明人怎樣可進到神面前。許多人自稱是基督徒,但我們能否確定自己已享有「進入許可」 “Admission”,因而可與神相會呢?關鍵是我們必須重生。簡單來說,只有神的兒女才能享有「進入許可」“Admission”到神面前。
親近神
16就是那獨一不死、住在人不能靠近的光裏、是人未曾看見、也是不能看見的、要將他顯明出來。但願尊貴和永遠的權能、都歸給他。阿們。(提摩太前書6:16)當始祖亞當夏娃犯罪時,他們便被逐出伊甸園,也就是說,他們不再可以享受與神同在了。這是否太苛刻呢?由於神是聖潔的,並且祂是住在人無法接近的光裡,那麼罪人是不可以接近祂的。許多人認為神太過嚴苛,但實際上,祂是仁慈及善良的。神極之愛世人,所以祂總是希望與人類相交的。通過十字架,所有基督徒便可以直接接近神。當幔子被撕裂時,所有罪人便可以進入至聖所,在施恩座前與神會面。藉著十字架的大能,所有受傷的人皆會在耶穌基督裡有第二次機會。耶穌受難日是人享有「進入許可」 “Admission”到神面前的象徵。通過耶穌的死,所有信徒皆享有進到神面前的恩典。
主餐
主餐是人享有「進入許可」 “Admission”到神面前的好例子。在還成為基督徒前,我們是被禁進到神面前的;但通過耶穌的血祭,現今我們便可以進到神面前。主餐的餅是耶穌基督身體的象徵,葡萄汁是基督的血的象徵。由於耶穌深愛我們,祂的身體便為我們撕裂,為我們的罪祂流出寶血。正是由於這個原因,信徒才享有「進入許可」 “Admission”到神面前。
禱告
禱告是一個生動的例證,證實基督徒已享有「進入許可」 “Admission”到神面前。許多基督徒錯誤認為祈禱是信徒的職責,但其實這是一種蒙福的特權。藉著祈禱,我們便可以來到神的寶座前,在我們最需要的時候,便可以得到神的恩惠及幫助(希伯來書4:16)。身為牧師,我也會感到沮喪,但每當我有這種感受時,我都可以來到神面前尋求安慰和力量。同樣的是,你們也可以享有這種福氣。
3)「和好」 “Reconciliation”
耶穌為我們禱告
在十字架上,耶穌為全人類禱告說:「父阿、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作的、他們不曉得。」(路加福音23:34)
使徒保羅的解釋
9現在我們既靠著他的血稱義、就更要藉著他免去 神的忿怒。10因為我們作仇敵的時候、且藉著 神兒子的死、得與 神和好、既已和好、就更要因他的生得救了。11不但如此、我們既藉著我主耶穌基督、得與 神和好、也就藉著他、以 神為樂。(羅5:9至11)在羅馬書內,使徒保羅解釋何謂與神和好的真理。
神與人不和
由於世人的罪,叫我們和神之間存有敵意。由於神與人類之間的不和,神便要求祂的兒子成為贖罪祭。通過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死,信徒便與神和好。有聖經學者說:「和解是一個生動的字眼,指出在爭吵後的講和。」
亞當和夏娃
我們的祖先亞當和夏娃犯了罪,他們便成了神的敵人。神對他們很生氣,便把他們逐出祂面前。罪是一種卑劣不服從的行為。罪是不尊重神的行為。
不要玩火
讓我給你舉個例子。你告訴你的兒子不要在家玩火。他不僅玩火,還把整個房子燒毀了。你會怎麼做?你會不會告訴你的兒子:「沒關係,我們不喜歡這個房子!我們買一座新的!」當然你不會如此說話。對你兒子生氣是很正常的。順便說一下,你的兒子不是青少年,而是一個三十歲的男人。
和解
10因為我們作仇敵的時候、且藉著 神兒子的死、得與 神和好、既已和好、就更要因他的生得救了。11不但如此、我們既藉著我主耶穌基督、得與 神和好、也就藉著他、以 神為樂。(羅5:10)和解或和好說明耶穌基督的死使神與世人之間破損的友誼得以恢復。和解是一種個人關係。神已經盡了祂的本分,也就是說,耶穌已經為代表我們的罪死在十架上,我們應有的回應是接受耶穌為我們的救主。
受難節
受難節是說出何謂和解。罪人是可以與神和好的。既然神已為所有人提供了第二次機會,如果你是基督教信仰的局外人,你便應該抓住這個寶貴機會。
與他人和解
在馬太福音5章,耶穌告訴我們,我們應該與別人和解。簡而言之,神給我們第二次機會,我們也應該如此作。親愛的朋友,給你的老闆第二次機會。你的父母可能會得罪你,給他們第二次機會。我們很難不與兄弟姐妹爭吵,給他們第二次機會。人際關係是困難的,給你的男朋友或女朋友第二次機會。婚姻道路有時是很崎嶇的,給你的配偶第二次機會。你可能有一個不幸的童年,給自己第二次機會。
丘吉爾與希特勒
世界各地有許多人皆景仰重丘吉爾爵士。許多英國人視他為戰爭英雄。另一方面,大多數正常人皆鄙視希特勒。你知道他們有相似的童年嗎?他們兩人皆有不幸的童年。然而,他們兩人所選擇的道路截然不同。丘吉爾選擇保衛自己的國家。希特勒卻選擇摧毀別人。
結論
我的信息有三個重點,三者皆證明神是樂意賜給世人「第二次機會」。
第二次机会(第一讲)2.0
(简体:请继续向下看)
37耶稣大声喊叫、气就断了。
38殿里的幔子、从上到下裂为两半。
39对面站着的百夫长、看见耶稣这样喊叫断气、就说、这人真是 神的儿子。(可15:37至39)
爱迪生是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发明家之一,他发明了灯泡。经过连续工作24小时,爱迪生的团队完成组装一个灯泡。他把制成品交给小男孩,叫他带往楼上。虽然男孩子对十分小心,但由于太过紧张便把它掉到地上。猜想有什么发生?爱迪生和团队便重新组装灯泡。美丽的事情是爱迪生再次把灯泡交给男孩子。你认为这是什么呢?我称之为第二次机会。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是很难会有第二次机会的。如果你考试失败,你可能再没有第二次机会。如果你把面试弄糟了,你就没有工作。如果你的婚姻出现问题,你可能没有第二次机会。
在圣经中,神经常给人第二次机会。大卫王犯了罪,但神赐给他悔改的机会。使徒彼得连续三次否认耶稣,但神却给他第二次机会。使徒保罗错误地迫害耶稣基督的门徒,但神却给他第二次机会。神总是给人第二次机会的;祂是赐下第二次机会的神。
1)「挽回祭」 “Propitiation”(来9:5)
5柜上面有荣耀基路伯的影罩着施恩座.〔施恩原文作蔽罪〕这几件我现在不能一一细说。(来9:5)
25神设立耶稣作挽回祭、是凭着耶稣的血、借着人的信、要显明 神的义.因为他用忍耐的心、宽容人先时所犯的罪.(罗3:25)
受苦节
受苦节是复活节主日前的星期五,基督徒一同在这天记念基督被钉十字架。
揭示神的怜悯
受苦节揭示出神的怜悯。神的怜悯是源自祂的善良和慈爱的。我们相信的神是美好的。我们所认识的神是慈爱的,祂不止息的为人类提供第二次机会。简而言之,受苦节揭示出神是赐第二次机会的主。
反映神的怜悯
在受苦节中,基督徒应反思神的怜悯。由于神以恩慈来对待我们,故此我们也应在生活中反映祂的慈怜。我必须承认,对别人仁慈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如果我们的亲人得罪了我们,即时以恩慈来对待他们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假若我们的敌人伤害了我们,那么恩待他们简直好像没有可能。在受苦节中,让我们立志在言行上反映神的恩慈。
基督的受难
受苦节的重点是记念耶稣的受苦。在罗马书3:25,使徒保罗提及谈基督的受苦。
基督的受难
你有没有看过《受难曲》这电影吗?这是梅尔吉勃逊执导的电影。在片中有许多描绘耶稣被人残暴对待至死的场景。
无罪的基督
耶稣是无罪的,但祂却为我们的罪受苦。耶稣是完美的,祂是神的儿子,但祂竟为我们的罪行死在十字架上。让我们存感谢的心来记念耶稣的恩情;我们因祂从神那里得着第二次机会,因而得着宽恕。
挽回祭
25神设立耶稣作挽回祭、是凭着耶稣的血、借着人的信、要显明 神的义.因为他用忍耐的心、宽容人先时所犯的罪.(罗3:25)「挽回祭」可以翻译作「施恩座」。
施恩座
施恩座是约柜的金盖。它长约45英寸,宽27英寸。它由纯金制成,在盖上有两位基路伯(出埃及记25:17-22)。施恩座是神临在在世上的记号。这是施恩座的图画。

赎罪日
在旧约时代,大祭司在赎罪日于至圣所洒上祭牲的血;主应许在那里与祂的百姓相遇(出埃及记25:17,22;利未记16:2,14,15)。如果参考某些英文译本的话,罗马书3:25指出耶稣不但是赎罪祭,祂就是施恩座。
会幕
当还没有耶路撒冷的圣殿前,以色列人是在会幕中敬拜神的。这是一幅会幕的图。在会幕中有六样摆设:在图的顶部,你可以看到摆放在至圣所的约柜。在圣所内,那里有香坛、金灯台和饼桌。在外院内洗濯盆和祭坛。有趣的是,六样摆设的排列形成一个十字架的形状。

耶稣被鞭打
在受难节中,耶稣被罗马卫兵鞭打。可怕的鞭打,把牠的背部撕裂了。
替罪羊
你有没有听说过“Whipping Boy”这个名词?它的意思是替罪羊或代人受过者。在封建时代,贵族雇用家庭老师来教导他们的孩子。在众多奴隶中,贵族指派一个小男奴来和他们的儿子一起成长。家庭老师会惩罚他们的学生;当贵族的儿子犯错时,便会遭到惩罚。家庭老师不会鞭打贵族的儿子,而却责打小男奴,借此叫贵族的儿子伤感。
耶稣代表我们被鞭打
耶稣就如同像「替罪羊」“Whipping Boy”,替代我们被人鞭打。耶稣是无辜的。耶稣是替罪羊。由于我们无数的谎言、隐藏的性罪行和无数卑鄙的错误,耶稣便被鞭打了。由于我们的罪,我们叫耶稣接受了肉体上的痛苦。当耶稣被鞭打时,我们亦应伤感。
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
为全人类的罪,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铁钉钉穿牠的手腕和脚。血液从牠的伤口涌出来,把整个十字架染满了血。在旧约时代,大祭司在赎罪日将献祭的血洒在施恩座上。在新约时代时代,大祭司耶稣却在十字架上洒上自己的血,十架就是施恩座。
耶稣戴上荆棘冠冕
罗马人强迫耶稣戴上荆棘冠冕,以此来嘲笑牠。一滴一滴,血从牠额上滴下来,把整个十字架染满了血。耶稣是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的罪。
耶稣是挽回祭
耶稣受难日谈到耶稣的「挽回祭」或「施恩座」。在旧约时代,神应许在赎罪日与祂的子民相会(出埃及记25:17,22;利未记16:2,14,15)。在耶稣死的那天,神应许在十字架上与我们相遇。使徒约翰宣告说:2他为我们的罪作了挽回祭.不是单为我们的罪、也是为普天下人的罪。(约翰一书2:2) 基于耶稣是挽回祭、赎罪祭或施恩座,神便饶恕我们的罪。因为耶稣基督的赎罪,所有人便享有第二次机会来好好的生活。
2)「进入许可」 “Admission” (来10:19)
门票
如果你想在剧院看电影,你便需要买票。根据门票,你便可以欣赏这电影。
耶稣受难日
耶稣受难日是解释人怎样有「进入许可」因而可与神相会。借着耶稣的血,我们便可以亲近神。希伯来书的作者说:19弟兄们、我们既因耶稣的血、得以坦然进入至圣所、20是借着他给我们开了一条又新又活的路从幔子经过、这幔子就是他的身体.
幔子从上到下裂为两半
当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那一天发生了奇异的天文现象,从正午到三点,全地皆被黑暗笼罩住(路加福音23:44至45)。在耶稣死前,牠大声喊叫,圣殿的幔子便从上到下裂为两半。在至圣所和圣所之间,有幔子把两个空间分隔起来。幔子的撕裂是象征:神让所有人皆能进入祂面前的新方式(希伯来书10:19至20)。在旧约时代,唯有大祭司才能进入至圣所,为百姓献上血祭。通过耶稣的死,借着神儿子的死,所有人便可以获得神拯救的恩典(参考希伯来书9:6至28;10:19至22;马太福音27:51至53)。简单来说,所有承认自己是信靠基督的人便可以进到神面前。受苦节是说明人怎样可进到神面前。许多人自称是基督徒,但我们能否确定自己已享有「进入许可」 “Admission”,因而可与神相会呢?关键是我们必须重生。简单来说,只有神的儿女才能享有「进入许可」“Admission”到神面前。
亲近神
16就是那独一不死、住在人不能靠近的光里、是人未曾看见、也是不能看见的、要将他显明出来。但愿尊贵和永远的权能、都归给他。阿们。(提摩太前书6:16)当始祖亚当夏娃犯罪时,他们便被逐出伊甸园,也就是说,他们不再可以享受与神同在了。这是否太苛刻呢?由于神是圣洁的,并且祂是住在人无法接近的光里,那么罪人是不可以接近祂的。许多人认为神太过严苛,但实际上,祂是仁慈及善良的。神极之爱世人,所以祂总是希望与人类相交的。通过十字架,所有基督徒便可以直接接近神。当幔子被撕裂时,所有罪人便可以进入至圣所,在施恩座前与神会面。借着十字架的大能,所有受伤的人皆会在耶稣基督里有第二次机会。耶稣受难日是人享有“进入许可” “Admission”到神面前的象征。通过耶稣的死,所有信徒皆享有进到神面前的恩典。
主餐
主餐是人享有「进入许可」 “Admission”到神面前的好例子。在还成为基督徒前,我们是被禁进到神面前的;但通过耶稣的血祭,现今我们便可以进到神面前。主餐的饼是耶稣基督身体的象征,葡萄汁是基督的血的象征。由于耶稣深爱我们,祂的身体便为我们撕裂,为我们的罪祂流出宝血。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信徒才享有「进入许可」“Admission”到神面前。
祷告
祷告是一个生动的例证,证实基督徒已享有「进入许可」 “Admission”到神面前。许多基督徒错误认为祈祷是信徒的职责,但其实这是一种蒙福的特权。借着祈祷,我们便可以来到神的宝座前,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便可以得到神的恩惠及帮助(希伯来书4:16)。身为牧师,我也会感到沮丧,但每当我有这种感受时,我都可以来到神面前寻求安慰和力量。同样的是,你们也可以享有这种福气。
3)「和好」 “Reconciliation”
耶稣为我们祷告
在十字架上,耶稣为全人类祷告说:“父阿、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路加福音23:34)
使徒保罗的解释
9现在我们既靠着他的血称义、就更要借着他免去 神的忿怒。10因为我们作仇敌的时候、且借着 神儿子的死、得与 神和好、既已和好、就更要因他的生得救了。11不但如此、我们既借着我主耶稣基督、得与 神和好、也就借着他、以 神为乐。(罗5:9至11)在罗马书内,使徒保罗解释何谓与神和好的真理。
神与人不和
由于世人的罪,叫我们和神之间存有敌意。由于神与人类之间的不和,神便要求祂的儿子成为赎罪祭。通过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死,信徒便与神和好。 有圣经学者说:「和解是一个生动的字眼,指出在争吵后的讲和。」
亚当和夏娃
我们的祖先亚当和夏娃犯了罪,他们便成了神的敌人。神对他们很生气,便把他们逐出祂面前。罪是一种卑劣不服从的行为。罪是不尊重神的行为。
不要玩火
让我给你举个例子。你告诉你的儿子不要在家玩火。他不仅玩火,还把整个房子烧毁了。你会怎么做?你会不会告诉你的儿子:「没关系,我们不喜欢这个房子!我们买一座新的!」当然你不会如此说话。对你儿子生气是很正常的。顺便说一下,你的儿子不是青少年,而是一个三十岁的男人。
和解
10因为我们作仇敌的时候、且借着 神儿子的死、得与 神和好、既已和好、就更要因他的生得救了。11不但如此、我们既借着我主耶稣基督、得与 神和好、也就借着他、以 神为乐。(罗5:10)和解或和好说明耶稣基督的死使神与世人之间破损的友谊得以恢复。和解是一种个人关系。神已经尽了祂的本分,也就是说,耶稣已经为代表我们的罪死在十架上 ,我们应有的回应是接受耶稣为我们的救主。
受难节
受难节是说出何谓和解。罪人是可以与神和好的。既然神已为所有人提供了第二次机会,如果你是基督教信仰的局外人,你便应该抓住这个宝贵机会。
与他人和解
在马太福音5章,耶稣告诉我们,我们应该与别人和解。简而言之,神给我们第二次机会,我们也应该如此作。亲爱的朋友,给你的老板第二次机会。你的父母可能会得罪你,给他们第二次机会。我们很难不与兄弟姐妹争吵,给他们第二次机会。人际关系是困难的,给你的男朋友或女朋友第二次机会。婚姻道路有时是很崎岖的,给你的配偶第二次机会。你可能有一个不幸的童年,给自己第二次机会。
丘吉尔与希特勒
世界各地有许多人皆景仰重丘吉尔爵士。许多英国人视他为战争英雄。另一方面,大多数正常人皆鄙视希特勒。你知道他们有相似的童年吗?他们两人皆有不幸的童年。然而,他们两人所选择的道路截然不同。丘吉尔选择保卫自己的国家。希特勒却选择摧毁别人。
结论
我的信息有三个重点,三者皆证明神是乐意赐给世人「第二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