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祂的一生(耶穌基督一生的探討)

反思問題 1 甚麼才是一個有意義的人生呢? 2 怎樣才可擁有一個超然並且有意義的人生? 3 普遍世人認為甚麼才是高尚的職業? 1)「仔細察看」 “Eye” iEXP 查經法 以賽亞書 52:13至53:12  13我的僕人行事必有智慧, 必被高舉上升, 且成為至高。 14許多人因他驚奇, 他的面貌比別人憔悴, 他的形容比世人枯槁。 15這樣,他必洗淨許多國民, 君王要向他閉口。 因所未曾傳與他們的,他們必看見; 未曾聽見的,他們要明白。 1我們所傳的有誰信呢? 耶和華的膀臂向誰顯露呢? 2他在耶和華面前生長如嫩芽, 像根出於乾地。 他無佳形美容, 我們看見他的時候, 也無美貌使我們羨慕他。 3他被藐視,被人厭棄, 多受痛苦,常經憂患。 他被藐視, 好像被人掩面不看的一樣; 我們也不尊重他。 4他誠然擔當我們的憂患, 背負我們的痛苦; 我們卻以為他受責罰, 被神擊打苦待了。 5哪知他為我們的過犯受害, 為我們的罪孽壓傷。 因他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 因他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 6我們都如羊走迷, 各人偏行己路。 耶和華使我們眾人的罪孽都歸在他身上。 7他被欺壓, 在受苦的時候卻不開口。 他像羊羔被牽到宰殺之地, 又像羊在剪毛的人手下無聲, 他也是這樣不開口。 8因受欺壓和審判,他被奪去, 至於他同世的人,誰想他受鞭打、 從活人之地被剪除, 是因我百姓的罪過呢? 9他雖然未行強暴, 口中也沒有詭詐, 人還使他與惡人同埋; 誰知死的時候與財主同葬。 10耶和華卻定意將他壓傷, 使他受痛苦; 耶和華以他為贖罪祭。 他必看見後裔,並且延長年日, 耶和華所喜悅的事必在他手中亨通。 11他必看見自己勞苦的功效, 便心滿意足。 有許多人因認識我的義僕得稱為義, 並且他要擔當他們的罪孽。 12所以,我要使他與位大的同分, 與強盛的均分擄物。 因為他將命傾倒,以至於死。 他也被列在罪犯之中。 他卻擔當多人的罪, 又為罪犯代求。 1 請思想以賽亞書52:13至53:12的經文。從經文裡,你認為這位聖經人物的一生是怎樣的呢? 2 「我」是誰(賽52:13)? 3 這位「僕人」是誰呢(賽52:13)?

6 人之初,性本善?(罪惡的探討)

反思問題 1 不良的習慣是否與生俱來的? 2 你認為人需要為自己的行為負任何責任嗎? 3 甚麼是罪惡呢? 1)「仔細察看」 “Eye” iEXP 查經法 詩篇 51  大衛與拔示巴同室以後,先知拿單來見他。他作這詩,交與伶長。 1神啊,求你按你的慈愛憐恤我, 按你豐盛的慈悲塗抹我的過犯! 2求你將我的罪孽洗除淨盡, 並潔除我的罪! 3因為我知道我的過犯, 我的罪常在我面前。 4我向你犯罪,惟獨得罪了你, 在你眼前行了這惡, 以致你責備我的時候顯為公義; 判斷我的時候顯為清正。 5我是在罪孽裡生的, 在我母親懷胎的時候就有了罪。 6你所喜愛的是內裡誠實; 你在我隱密處必使我得智慧。 7求你用牛膝草潔淨我,我就乾淨; 求你洗滌我,我就比雪更白。 8求你使我得聽歡喜快樂的聲音, 使你所壓傷的骨頭可以踊躍。 9求你掩面不看我的罪, 塗抹我一切的罪孽。 10神啊,求你為我造清潔的心, 使我裡面重新有正直的靈。 11不要丟棄我,使我離開你的面; 不要從我收回你的聖靈。 12求你使我仍得救恩之樂, 賜我樂意的靈扶持我; 13我就把你的道指教有過犯的人, 罪人必歸順你。 14神啊,你是拯救我的神, 求你救我脫離流人血的罪, 我的舌頭就高聲歌唱你的公義。 15主啊,求你使我嘴唇張開, 我的口便傳揚讚美你的話。 16你本不喜愛祭物,若喜愛,我就獻上; 燔祭你也不喜悅。 17神所要的祭,就是憂傷的靈。 神啊,憂傷痛悔的心,你必不輕看。

3 虛幻的人生(永恆價值的探討)

反思問題 分小組討論,然後選立代表或由組長匯報。 1甚麼是空虛呢?試列舉一些實際的例子。 2 在人世間有甚麼特別的事情令你感到人生非常虛幻呢? 3 為何人會覺得虛空呢? 4 虛幻這種奇異的感覺,有甚麼方法可去面對呢? 1)「仔細察看」 “Eye” iEXP 查經法 傳道書1:8至11 8萬事令人厭煩, 人不能說盡。 眼看,看不飽; 耳聽,聽不足。 9已有的事,後必再有; 已行的事,後必再行。 日光之下,並無新事。 10豈有一件事人能指著說:“這是新的”? 哪知,在我們以前的世代早已有了。 11已過的世代,無人記念; 將來的世代,後來的人也不記念。 (傳道書1:8至11) 傳道書 3:15 15現今的事早先就有了,將來的事早已也有了,並且神使已過的事重新再來。 (傳道書 3:15) 為何這些事情叫作者感到厭煩呢(傳1:8至11;3:15)? 傳道書 1:15至18 15彎曲的不能變直; 缺少的不能足數。 16我心裡議論說:“我得了大智慧,勝過我以前在耶路撒冷的眾人,而且我心中多經歷智慧和知識的事。” 17我又專心察明智慧、狂妄和愚昧,乃知這也是捕風。 18因為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煩; 加增知識的,就加增憂傷。(傳道書 1:15至18) 為何智慧及知識叫人愁煩呢(傳1:15至18)? 傳2:1至3 1我心裡說:“來吧!我以喜樂試試你,你好享福。”誰知,這也是虛空。 2我指嬉笑說:“這是狂妄”;論喜樂說:“有何功效呢?”

11君王的身份(太11:1至19)

1耶稣吩咐完了十二个门徒,就离开那里,往各城去传道教训人。 2约翰在监里听见基督所做的事,就打发两个门徒去, 3问他说:“那将要来的是你吗?还是我们等候别人呢?” 4耶稣回答说:“你们去,把所听见、所看见的事告诉约翰。 5就是瞎子看见,瘸子行走,长大痳疯的洁净,聋子听见,死人复活,穷人有福音传给他们。 6凡不因我跌倒的就有福了。”  7他们走的时候,耶稣就对众人讲论约翰说:“你们从前出到旷野是要看什么呢?要看风吹动的芦苇吗? 8你们出去到底是要看什么?要看穿细软衣服的人吗?那穿细软衣服的人是在王宫里。 9你们出去究竟是为什么?是要看先知吗?我告诉你们:是的,他比先知大多了。 10经上记着说:‘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你前面预备道路。’所说的就是这个人。 11我实在告诉你们:凡妇人所生的,没有一个兴起来大过施洗约翰的;然而天国里最小的比他还大。 12从施洗约翰的时候到如今,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努力的人就得着了。 13因为众先知和律法说预言,到约翰为止。 14你们若肯领受,这人就是那应当来的以利亚。 15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 16我可用什么比这世代呢?好像孩童坐在街市上招呼同伴,说: 17‘我们向你们吹笛, 你们不跳舞; 我们向你们举哀, 你们不捶胸。’ 18约翰来了,也不吃,也不喝,人就说他是被鬼附着的; 19人子来了,也吃也喝,人又说他是贪食好酒的人,是税吏和罪人的朋友。但智慧之子,总以智慧为是。” (太11:1至19) 1)「仔细查看」“Eye”  iEXP 查经法 1为何施浸约翰要打发自己的门徒来见主耶稣呢(太11:2)? 2为什么施浸约翰比先知大呢(太11:9)? 3为何凡妇人所生的都没有一个可与施浸约翰媲美,但他竟然不及天国里最小的一位呢(太11:11)? 4人是靠行为得救吗(太11:12)?

11圣灵的神性

有些教派断定圣灵只是一种特殊的能量,这种讲法合理吗? 从何见得圣灵是神呢? 1) 圣灵的位格 圣灵的特质 拥有智慧 圣灵能参透万物(林前2:10至11),亦拥有祂自己的意思(罗8:27),也能作教导的工作,表明圣灵是拥有智慧的(林前2:13)。 拥有情感 面对信徒犯罪之际,圣灵会忧伤,说明祂是拥有情感的(弗4:30)。 拥有旨意 圣灵拥有祂自己的旨意,把恩赐赐给信徒,也引导神仆人的脚踪(林前12:11;徒16:6至11)。 圣灵的行动 圣灵把所听见的真理向信徒显明,借着引导他们进入真理(约16:13)。 圣灵显出罪人的不义,叫他们为罪、为义、为审判、自己责备自己(约16:8)。 圣灵可施行神迹奇事(徒8:39)。 圣灵以说不出来的叹息,替圣徒发出代求(罗8:26)。 人家的反应 从人不同的反应来看,证明圣灵是拥有位格的。 信徒应顺从圣灵的带领(徒10:19至21)。 竟然有信徒敢胆欺哄圣灵(徒5:3),犯罪得罪神。 不信主的人硬着颈项,抗拒圣灵的工作(徒7:51)。 圣灵是会忧伤的(弗4:30)。 人家是会渎亵圣灵的(太12:31)。 人亵慢施恩的圣灵,将受到刑罚(来6:29)。 个别的关系 与真神的关系

9正意分解圣经

解释圣经可运用什么方法呢? 请分享你解释圣经所采用的工具及原则。 什么是释经学呢?你认为是否每一位基督徒都应学习释经学呢? 1) 释经神学的索源 「释经学」英文是 “Hermeneutics” ,这词汇源自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个神明「希耳米」 “Hermes” ,他乃是专门把诸神信息传给世人,并且是司科学、发明、口才、写作及艺术之神。 2) 释经的不同定义 达理 学者达理 “M. S. Terry” 对释经学有以下的见解:「释经学是一门科学,同时亦是一门艺术。作为一门科学,它阐明原则,探索语言与思想的规律,并将分析出来的结果予以分类。作为一门艺术,它教导人如何应用这些原则,并且借着解释与比较艰涩的经文,建立这些原则的健全性与实用性。」 兰姆 兰姆 “Ramm” 在其著作「基督教释经学」里说:「释经学是一门属于神学的学问,是一种正确解释圣经的科学。」此外他又说:「正确来说,释经学 “Hermeneutics” 并不等于释义(注:解经之意) “Exegesis” ,而释义则是释经学的运用。“ 3) 释经的各类系统 全寓意的释经 “Allegorical Hermeneutics”  定义 以寓意释经的人士相信,在经文可见的字面意义底下,还有一层真正的意义。 派别 寓言派可以分为:「希腊寓意派」、「犹太寓意派」、「基督教和教父寓意派」、「天主教寓意派」。 教父 在初期教父中,分别有革利免 “Clement” 、俄利根 “Origen” 、耶柔米 “Jerome” 及奥古斯丁 “Augustine” ,在解经上也采纳了寓意派的方式。 亚历山大的革利免认为,一段圣经可能有五种意思: 历史的意思 简单来说,他相信旧约事件的真确性。 教义的意思

1 2 3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