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的是甚麼?(四)2.0

(简体:请继续向下看) Apple Podcast Link: https://podcasts.apple.com/ca/podcast/kenneth-thumb-ministry-%E8%AD%9A%E7%B4%84%E7%8F%A5%E4%BA%8B%E5%B7%A5/id1561351698 Spotify Podcast Link: 傳道書 7:11–12 11智慧和產業並好, 而且見天日的人得智慧更為有益。 12因為智慧護庇人, 好像銀錢護庇人一樣。 惟獨智慧能保全智慧人的生命。 這就是知識的益處。 甚麼是知識?何謂智慧?已故的佈道家葛培理牧師說:「知識是平面的;智慧是垂直的,並且是從上頭而來的。」 1) 智慧和產業並好(傳7:11) 1 不是比較智慧與產業 「智慧和產業並好」,它的意思是「智慧與遺產一起是好的」。這裡使用的希伯來前置詞,中文聖經和合本把它翻譯作「和」,它通常是含有「與」的意思。在此,作者並非在比較智慧與產業,而是要顯出財富伴隨著智慧的價值。 2 智慧與產業結合的好處 傳道者不是指智慧和產業均一樣的好,而是指當智慧與產業結合在一起時,這是好的。當人不但擁有智慧,也擁有遺產時,他們便可善用先人所留下的財富,叫他們的智慧的言行更有說服力,也叫他們不用為生計操心。 古怪的男子 莫里斯西格爾 Morris Siegel是洛彬磯的流浪漢。與大多數露宿者一樣,他徘徊在後巷,睡在戶外,把自己的所有物品放在購物手推車內。最終,他的屍體被人發現在後巷,而死因是沒有可疑的,也許是心臟的毛病。值得一提的是,在莫里斯死時,他竟有二十多萬元的存款於銀行內。大有可能,這是莫里斯的父親於十年前離世時所留下來的遺產。當莫里斯不肯接受遺產時,政府官員前來找他,他的家人也強迫要求他接受它,但他只用小量的金錢來買下一輛舊車。奇怪的是,他繼續過著露宿的生活。他的親人替他租了房子,但他從來沒有在那裡住過。在1989年12月14日離世時,他口袋內只剩下三元,但銀行裡卻仍有一筆可觀的存款。叫人難過的是,這人沒有智慧地運用他的錢。 超級守財奴 約翰溫德爾 John Wendel與他的姊妹可算是歷來最痛苦的人之一。雖然他們從雙親那裡得著一筆豐厚的遺產,但卻沒有使用它,反而盡力把它收藏起來。約翰成功感染了他六位姊妹中的五位不結婚,並且與她們同住在紐約市一所房子有五十年之久。當最後一位姊妹在1931年離世時,她的遺產竟超過一億元之多。她唯一的衣服乃是她自製的,並且竟穿了二十五年的時間。在常人眼中來,這些富翁及富婆實在沒有智慧來享受人生了! 金錢的奴隸 在1916年,哈蒂格林 Hattie

更好的是甚麼?(三)2.0

(简体:请继续向下看) Apple Podcast Link: https://podcasts.apple.com/ca/podcast/kenneth-thumb-ministry-%E8%AD%9A%E7%B4%84%E7%8F%A5%E4%BA%8B%E5%B7%A5/id1561351698 Spotify Podcast Link: 傳道書 7:8–10 8事情的終局,強如事情的起頭; 存心忍耐的,勝過居心驕傲的。 9你不要心裡急躁惱怒, 因為惱怒存在愚昧人的懷中。 10不要說: “先前的日子強過如今的日子, 是甚麼緣故呢?” 你這樣問,不是出於智慧。 阻礙獲取智慧有四大障礙:一,腐敗貪污(傳7:7);二、沒有忍耐(傳7:8);三,心存苦毒(傳7:9);四,懷舊之情(傳7:10) 在傳7:8及10,「強如」、「勝過」及「強過」,在原文聖經是同一個詞彙,它含有更卓越的道德之意。 傳道者再次作較,指出世上甚麼是更好的。 1) 事情的終局勝過事情的起頭(傳7:8上) 翻譯一 傳7:8上可以有以下兩種翻譯的樣式:「完成任務比開始更好」。 翻譯二 「完成某件事比開始更滿足」。事情的終局勝過事情的起頭,這是傳道者要讓讀者知道的信息。讓我與你們分享自己的經驗。 油漆工程 在舊居住了約二十年後,我和家人終於決定把它粉飾一下。最基本的裝修是油漆,為此我便獨力承擔這個工程。這看來簡單(手板眼見)的工作,但要油漆得好實在不容易。 重鋪地磚 加拿大冬天與夏天的溫差可以有數十度,加上在惡劣天氣下,這可對建築物有很大的破損。經過二十個年頭的下雪、結冰及融雪,還有每天汽車在我的車路經過,把路面變得凹凸不平。為此,我便要重鋪部分的車路。由於我在秋天進行這項工程,加上我要跪在地上把地磚掘出來,對我來說,這是苦工。經過艱辛的日子,我最終完成以上兩項工程,我深深體驗到傳道者的話是何等的真確:「事情的終局、強如事情的起頭.」 堅持下去

更好的是甚麼?(二 )2.0

(简体:请继续向下看) Apple Podcast Link: https://podcasts.apple.com/ca/podcast/kenneth-thumb-ministry-%E8%AD%9A%E7%B4%84%E7%8F%A5%E4%BA%8B%E5%B7%A5/id1561351698 Spotify Podcast Link: 傳道書 7:5–7  5聽智慧人的責備, 強如聽愚昧人的歌唱。 6愚昧人的笑聲, 好像鍋下燒荊棘的爆聲, 這也是虛空。 7勒索使智慧人變為愚妄, 賄賂能敗壞人的慧心。 在傳道書第七章內,「強如」出現了不少次,好讓讀者知道世上有甚麼東西是更好的。 1) 智者的責備勝過蠢材的歌唱(傳7:5至6) 1 智慧人的說話叫人傷痛 智慧人的話不一定悅耳,尤其是他們的責備更會刺傷人。 忠言逆耳 俗語說:「忠言逆耳」,這是可以理解的。人喜歡人家的讚賞,有誰愛聽忠誠直率的勸告或批評呢? 牧者的話 在基督教圈子內,為了避免得罪會眾,有些傳道人所傳講的信息叫「平安道」,意即「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信息」。作為牧者的我,我當然不想因我所講的信息而冒犯人。雖然在聖經內有不少叫人深得安慰的信息,但它亦有嚴厲的一面。為著叫會眾全面認識神的教導,我深信我的信息曾多次刺痛了聽眾。 聖經的話 在使徒行傳內,當彼得忠心傳講神的福音時,他叫聽眾「扎心」,這是非常痛苦的意思(徒2:37)。聖經鄭重宣告全人類皆了罪,不但人需要悔改及歸向神,並且要接受耶穌基督為救主。普遍人是不喜歡如此宣告的,相似的是,人是不愛聽智慧人的責備的。雖然智慧人的說話叫人傷痛,但他們的話是有建設性及價值的。同樣的是,在聖經裡的嚴苛的教訓,當即時聽見時,或許叫我們不舒服,甚至刺傷我們,但這些充滿屬天智慧的真理是會叫我們一生受用的。 2 愚昧人的歌唱叫人歡迎(傳7:5) 愚昧人的歌唱,乃是愚笨人的讚賞。雖然人愛聽這樣的話,但它沒有甚麼的益處。不錯,愚昧人的歌唱受人歡迎,但它卻沒有甚麼益處。 奉承的話

更好的是甚麼?(一)2.0

(简体:请继续向下看) Apple Podcast Link: https://podcasts.apple.com/ca/podcast/kenneth-thumb-ministry-%E8%AD%9A%E7%B4%84%E7%8F%A5%E4%BA%8B%E5%B7%A5/id1561351698 Spotify Podcast Link: 傳道書 7:1–4  1名譽強如美好的膏油;人死的日子,勝過人生的日子。 2往遭喪的家去, 強如往宴樂的家去, 因為死是眾人的結局, 活人也必將這事放在心上。 3憂愁強如喜笑, 因為面帶愁容,終必使心喜樂。 4智慧人的心,在遭喪之家; 愚昧人的心,在快樂之家。 美國喜劇演員傑里賽恩菲爾德  Jerry Seinfeld說:「大多數的研究指出,人最懼怕的是作公開的演說,第二則是死亡。所以對一般人來說,如果你必須參加葬禮,你死在棺木內比致悼詞更好。」 在傳7:1至4內,傳道者把人生的事例作比較,指出甚麼是更好的。 1) 有價值的死勝過無價值的生(傳7:1) 「膏油」的用途 1名譽強如美好的膏油;人死的日子,勝過人生的日子。 「膏油」,乃是橄欖油的意思。在古代的以色列國,它的用途十分廣泛:一,飲食用途。二,用在奉獻及敬拜生活上。三,用在君王及祭司的就職典禮上。四,化妝的香膏及香料的成份。五,它有藥用的功效。六,點燈的燃料。 「人生的日子」 「人生的日子」,意即出生的日子。傳道者把「人生的日子」與「美好的膏油」聯繫在一起,表示這人出生後的日子皆是吉利的,意思是說,擁有快樂及財富,可是,愚昧及邪惡可以叫這人的一生蒙上污點,這樣是極之虛空的。馬來諺語:「寧可帶著美名死去,好過擁有惡名而活著。」通過以上的例證,讓我們看見人的名譽是十分重要的。 究竟人怎樣才可擁有美好的名聲而離世呢? 全人類皆犯了罪,在神眼中是罪人,沒有美名。即使行為極其正直的人,總有其瑕疵之處。為此,神便設立拯救世人的方法,藉著耶穌基督在十架上的救贖,人便因接受神兒子的名而成為神的兒女。約翰福音說:12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賜他們權柄,作神的兒女。(約1:12)耶穌基督的名字不只是一個稱號那麼簡單,祂的名是包括祂的品格,或是指祂整個的人。故此,基於主耶穌的名字,凡相信祂為救主的人,基於祂尊貴的名字及生命而叫我們的名字得以被記在神的生命冊上。不最完全的人之名字竟可記在祂的冊上,乃是藉著耶穌基督的寶血,這是出自祂的恩慈及憐憫。藉著耶穌基督的美名,叫基督徒也享有美名,這是新約聖經給世人的啟示。 「膏油」與「名譽」

得著智慧的需要 2.0

(简体:请继续向下看) Apple Podcast Link: https://podcasts.apple.com/ca/podcast/kenneth-thumb-ministry-%E8%AD%9A%E7%B4%84%E7%8F%A5%E4%BA%8B%E5%B7%A5/id1561351698 Spotify Podcast Link: 傳道書 7:19–22  19智慧使有智慧的人比城中十個官長更有能力。 20時常行善而不犯罪的義人,世上實在沒有。 21人所說的一切話,你不要放在心上,恐怕聽見你的僕人咒詛你。 22因為你心裡知道,自己也曾屢次咒詛別人。 蘇格拉底是著名的希臘哲學家。為著得著學問,有一位驕傲的年青人便前往蘇格拉底那裡去。年青人便說:「偉大的蘇格拉底啊,我來找你是為了知識。」遇見這位高傲的愚昧人後,蘇格拉底便帶他步向大海去,讓他站在水深至至胸口的海水中。然後他便問道:「你要甚麼?」帶著笑容,青年人便回答說:「知識,智慧的蘇格拉底啊。」蘇格拉底用他強壯的雙手搭在青年人的肩頭上,然後把他推入海水中。三十秒後,蘇格拉底便讓他從水裡出來。接著哲學家便再問他:「你要甚麼?」他流著唾沫回答說:「知識,噢偉大及智慧的蘇格拉底啊。」蘇格拉底再次把他推入水裡。三十、三十五秒過去了,直至經過四十秒後,蘇格拉底才讓他從水裡出來。正當這人還喘著氣時,蘇格拉底再問他說:「年青人,你想要甚麼?」一面喘著氣,一面大力的深呼吸,年青人便說:「知識,噢智慧及奇妙的…。」蘇格拉底便再度把他推入水裡。如是者過了四十秒,直至五十秒時,再問他說:「你要甚麼?」他尖叫說:「我需要空氣!」蘇格拉底的回應是:「當你需要空氣如同你需要知識的話,那麼你便會得著知識了。」 各位聽眾,你們想在世上得甚麼呢?今天的講題是《得著智慧的需要》,期望當你聽完這篇信息後,你們亦有所發現,叫你們覺得有得著智慧的需要。 1) 智慧的能力(傳7:19) 經文的重點 在傳道書7:19至22,傳道者提醒讀者兩件事:一,智慧的能力是何等浩大的(傳7:19);二,世上是沒有不犯罪的人(傳7:20至22)。智慧可以換來權力,但由於人的罪性,人的軟弱限制了他們怎樣運用自己的智慧。 卓越的智慧 「官長」,可以解釋作權貴,也有不少英文聖經翻譯作「統治者」。在傳道書內,傳道者已指出智慧勝過愚昧、財富和權力。 智者的軟弱 在我們認識的人中,有不少人是擁有淵博智慧的,但驚訝的是,有些智者竟說出一些話,不但侮辱了他們的智慧,亦傷害了人家對他們的信任。更難以叫人置信的是,智者竟犯了一些錯誤,連星斗市民也會避免的過失,最終叫他們身敗名裂。為甚麼智者會犯大錯呢?原因十分簡單,雖然他們擁有智慧,但他們卻不敵自己的犯罪天性。 各位朋友,各位基督徒,我們要得著智慧,並且要懂得怎樣克制自己的軟弱。 聰明的傻瓜 為何智者會變傻瓜呢?聰明的人應是聰明的,傻瓜就應是愚笨的。從邏輯看來,聰明與傻瓜連在一起是不合理的。舉例說,一個滿有商業頭腦的男人,當認識火辣辣的美女後,便不顧一切去求她的歡心。雖然人家稱她為淘金的女人,這是街知行聞的事實,但這位聰明的商人竟對人家給這女人的評價一笑置之。最後,這位男人成功娶了她為妻子女,但最後卻叫這人「一鋪清袋」(一局清袋)。

中庸之道 2.0

(简体:请继续向下看) Apple Podcast Link: https://podcasts.apple.com/ca/podcast/kenneth-thumb-ministry-%E8%AD%9A%E7%B4%84%E7%8F%A5%E4%BA%8B%E5%B7%A5/id1561351698 Spotify Podcast Link: 傳道書 7:15–18  15有義人行義,反致滅亡;有惡人行惡,倒享長壽。這都是我在虛度之日中所見過的。 16不要行義過分,也不要過於自逞智慧,何必自取敗亡呢? 17不要行惡過分,也不要為人愚昧,何必不到期而死呢? 18你持守這個為美,那個也不要鬆手;因為敬畏神的人,必從這兩樣出來。 為了信仰自由的緣故,首批清教徒從英國移居到美國。有一位歷史學家指出清教徒是不會接受社會主義的,因為他們相信神是把不同的財富賜給各人的。對清教徒來說,收人的多少不是他們的重點,而是有多少錢用在自己身上。關乎運用金錢,清教徒認為適度是它的焦點,意即節制。 今天我的講題是《中庸之道》,盼望你們可以透過這個課題及傳道書7:15至18得著啟迪。 1) 日光之下的現象(傳7:15) 虛度的日子 15有義人行義,反致滅亡;有惡人行惡,倒享長壽。這都是我在虛度之日中所見過的。 傳道者見證說:「在我徒勞的生活中,我看到了一切。」(英文聖經 ESV) 15In my vain life I have

1 2 3 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