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旅程 401:领袖的自处(四)追求(灵命塑造)

Amazon Music https://music.amazon.com/podcasts/cc37ca77-9049-4a9b-bd84-e2697b06db4e Apple Podcasts https://podcasts.apple.com/ca/podcast/kenneth-thumb-ministry-%E8%AD%9A%E7%B4%84%E7%8F%A5%E4%BA%8B%E5%B7%A5/id1561351698 Spotify 一)反思问题 1)有一位信了主二十多年的基督徒与你分享他灵修的近况,他每天皆有灵修及祷告,圣经已读了数遍,但却感到灵修十分乏味,全是千篇一律,没有任何新意,他渴想有突破,现今请教你的意见,你会怎样与他探讨这问题呢? 2)请分享为何基督徒要阅读属灵书籍呢?属灵书籍有什么好处呢? 3)请分享一下读属灵书籍最困难的地方。 二)灵俢的进深 1)祈祷的真义 孙德生牧师(1902至1992),曾于1954至1969年出任海外基督使团(中国内地会)的总主任,大力推动海外宣教工作。孙牧师把祈祷分为五大类别,分别是「敬拜」“adoration”,「感恩」“thanksgiving”,「认罪」“confession”,「祈求」“petition”及「代求」“intercession”。 祷告的方向 引述孙牧师所着的「属灵生命」第124页,他对五类祷告有以下的注解: 「敬拜」﹕是心灵倾注于对神的敬拜。 「感恩」﹕是心中盈溢着对神诸般恩慈的感激。 「认罪」﹕是用言语来表达衷诚的忏悔,自知有罪和感到不能达到神的标准。 「祈求」﹕是把个人的需要放在慈爱的天父面前。 「代求」﹕是为别人而祈求。 灵修式祷告 究竟在灵修时是否应有这五类的祷告呢?我个人认为在灵修时间内,祷告应放重在敬拜、感恩、认罪及祈求上。灵修不是为别人代求的时间,因为灵修是个人安静的时间,西国基督徒称灵修为“quiet time”或“devotion”,我们应为别人代求,但最好放在灵修以外的时间,以致你可专心亲近神;另外,在灵修时间内,我们应为自己可在这段时间更深认识神而祷告,不宜为太多个人的事务或需要祈求,否则灵修会演变成以个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否则便是本末倒置了! 2)默想的真义

生命旅程 401:領袖的自處(四)追求(靈命塑造)

Amazon Music https://music.amazon.com/podcasts/cc37ca77-9049-4a9b-bd84-e2697b06db4e Apple Podcasts https://podcasts.apple.com/ca/podcast/kenneth-thumb-ministry-%E8%AD%9A%E7%B4%84%E7%8F%A5%E4%BA%8B%E5%B7%A5/id1561351698 Spotify 領袖的自處(四)追求(靈命塑造) 一)反思問題 1)有一位信了主二十多年的基督徒與你分享他靈修的近況,他每天皆有靈修及禱告,聖經已讀了數遍,但卻感到靈修十分乏味,全是千篇一律,沒有任何新意,他渴想有突破,現今請教你的意見,你會怎樣與他探討這問題呢? 2)請分享為何基督徒要閱讀屬靈書籍呢?屬靈書籍有甚麼好處呢? 3)請分享一下讀屬靈書籍最困難的地方。 二)靈俢的進深 1)祈禱的真義 孫德生牧師(1902至1992),曾於1954至1969年出任海外基督使團(中國內地會)的總主任,大力推動海外宣教工作。孫牧師把祈禱分為五大類別,分別是「敬拜」“adoration”,「感恩」“thanksgiving”,「認罪」“confession”,「祈求」“petition”及「代求」“intercession”。 禱告的方向 引述孫牧師所著的「屬靈生命」第124頁,他對五類禱告有以下的註解: 「敬拜」﹕是心靈傾注於對神的敬拜。 「感恩」﹕是心中盈溢著對神諸般恩慈的感激。 「認罪」﹕是用言語來表達衷誠的懺悔,自知有罪和感到不能達到神的標準。 「祈求」﹕是把個人的需要放在慈愛的天父面前。 「代求」﹕是為別人而祈求。 靈修式禱告 究竟在靈修時是否應有這五類的禱告呢?我個人認為在靈修時間內,禱告應放重在敬拜、感恩、認罪及祈求上。靈修不是為別人代求的時間,因為靈修是個人安靜的時間,西國基督徒稱靈修為“quiet time”或“devotion”,我們應為別人代求,但最好放在靈修以外的時間,以致你可專心親近神;另外,在靈修時間內,我們應為自己可在這段時間更深認識神而禱告,不宜為太多個人的事務或需要祈求,否則靈修會演變成以個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否則便是本末倒置了!

領袖的自處(四):追求(靈命塑造)

第六課 (简体:请继续向下看) 一)反思問題 1)有一位信了主二十多年的基督徒與你分享他靈修的近況,他每天皆有靈修及禱告,聖經已讀了數遍,但卻感到靈修十分乏味,全是千篇一律,沒有任何新意,他渴想有突破,現今請教你的意見,你會怎樣與他探討這問題呢? 2)請分享為何基督徒要閱讀屬靈書籍呢?屬靈書籍有甚麼好處呢? 3)請分享一下讀屬靈書籍最困難的地方。 二)靈俢的進深 1)祈禱的真義 孫德生牧師(1902至1992),曾於1954至1969年出任海外基督使團(中國內地會)的總主任,大力推動海外宣教工作。孫牧師把祈禱分為五大類別,分別是「敬拜」“adoration”,「感恩」“thanksgiving”,「認罪」“confession”,「祈求」“petition”及「代求」“intercession”。 禱告的方向 引述孫牧師所著的「屬靈生命」第124頁,他對五類禱告有以下的註解: 「敬拜」﹕是心靈傾注於對神的敬拜。 「感恩」﹕是心中盈溢著對神諸般恩慈的感激。 「認罪」﹕是用言語來表達衷誠的懺悔,自知有罪和感到不能達到神的標準。 「祈求」﹕是把個人的需要放在慈愛的天父面前。 「代求」﹕是為別人而祈求。 靈修式禱告 究竟在靈修時是否應有這五類的禱告呢?我個人認為在靈修時間內,禱告應放重在敬拜、感恩、認罪及祈求上。靈修不是為別人代求的時間,因為靈修是個人安靜的時間,西國基督徒稱靈修為“quiet time”或“devotion”,我們應為別人代求,但最好放在靈修以外的時間,以致你可專心親近神;另外,在靈修時間內,我們應為自己可在這段時間更深認識神而禱告,不宜為太多個人的事務或需要祈求,否則靈修會演變成以個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否則便是本末倒置了! 2)默想的真義 舊約的溯源 在英王欽定本裡,共有四個不同字眼是譯作「默想」“meditation”的。 詩5:1(原文編號1901) 含有低聲說、沉思及低沉連續而極少高低變化的模糊聲。 詩19:14(原文編號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