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test Resources 最新資源/最新资源

Latest
Episodes

無可避免的後果 2.0

(简体:请继续向下看) Amazon Music https://music.amazon.com/podcasts/cc37ca77-9049-4a9b-bd84-e2697b06db4e Apple Podcasts https://podcasts.apple.com/ca/podcast/kenneth-thumb-ministry-%E8%AD%9A%E7%B4%84%E7%8F%A5%E4%BA%8B%E5%B7%A5/id1561351698 Spotify 傳道書 9:3  3在日光之下所行的一切事上,有一件禍患,就是眾人所遭遇的都是一樣,並且世人的心充滿了惡。活著的時候心裡狂妄,後來就歸死人那裡去了。 在駕車時,有些司機時仍然堅持使用手機來發短訊,不少人橫過馬路時依然在使用手機,因而導至許多交通意外。正如專家說,交通意外是可以避免發生的。可是,傳道者卻指出世上是有無可避免的後果的。 1) 禍患的後果 「禍患」與「惡」 「禍患」與「惡」,在原文聖經是同一個詞彙。它含有邪惡及有罪的意思,亦可以解釋不幸或令人遺憾。 不幸的後果 在日光之下,不論是甚麼階層的人,各人均不可勝過死亡,這是無可避免的後果。 門牌 在中港台地區、日本、朝鮮半島、越南、馬來西亞及新加坡,不少人是不喜歡四字,因為這叫他們聯想到死字。為此,有些華人買樓及租屋,他們是絕不會考慮有四字的門牌,它的單位也不可有四字。為著華人及亞洲人的市場,有些多倫多的公寓是沒有十四樓的。 避諱 聞說,在台灣有許多餐廳及飯店,在詢問客人的人數時,他們會靈巧性地略過四位,而改稱三加一位。 新年 在農曆新年時,中國人講好意頭。我自少便聽到長輩說:「新年流流,切勿講個死字。」 委婉 對廣東人來說,他們委婉的以別的字眼來取代死亡,舉例說:過身、過世、去世、瓜柴、瓜老襯、瓜咗、釘蓋、去咗、走咗、冇咗、賣鹹鴨蛋、返返舊時嗰度、移咗民、去咗遊埠、骨頭打鼓等。不論怎樣避免提及與死有關的事情,但人是無法逃避死亡的。 2) 邪惡的後果 邪惡的心靈 憑著觀察,傳道者清楚表示世人的心是充滿邪惡的。耶利米先知也曾說:9人心比萬物都詭詐, 壞到極處, 誰能識透呢?(耶17:9) 邪惡的行為 由於人不看見好人即時有好報,也沒目睹壞人立刻被懲治,故此便不怕去行惡了。 鴉片的效用 鴉片最先會給人快感;但經使用它時,人體便要求更大的劑量來達致同樣的快感。上癮的人會有營養不良、呼吸系統出現問題及低血壓等疾病。 鴉片的癮癖 鴉片是否會叫人上癮?是的,鴉片是極之容易叫人上癮的。停止吸食鴉片的人會作嘔、流眼水、打呵欠、感到寒冷及流汗等。 鴉片與清朝 從清朝的中期開始(主後1644至1911年),西方烈強便把叫人上癮的鴉片輸入中國,從中賺取暴利。大部分的鴉片,乃是由廣州的港口進口的。清朝政府試圖制止販賣鴉片的事業,可惜無法成功,並且在兩次鴉片戰爭中戰敗(1839至1843年; 1856至1860年)。到1890年為止,估計已有超過一千五百萬中國人成為癮君子了。 在1839年,清朝政府試圖攔阻英國人非法的把鴉片運入境內,英政府便轟炸廣州。英國輕易的在這場戰役中獲勝,並且強迫中國把香港割讓給她。 各位,昔日英國商人以鴉片來賺大錢,叫無數的中國人成為癮君子,並且借用它來欺凌華人,這是極之可恥的惡行,顯示人心是邪惡的。 道德的敗落 在十五年前,大部分美國人認為有三種行為是可以接受的,分別是睹賻(61%)、同居(60%)及性幻想(59%)。在道德方面,差不多一半的成人接納以下兩種不同的行為,分別是墮胎(45%)及與異性有婚外情(42%)。再者,約三分一的人接受色情刊物(38%)、褻瀆(36%)、醉酒(35%)及同性戀(30%)。 各位,人心是邪惡的,可悲的是,我目睹人的道德標準愈來愈下降。 畫家達文西 在意大利的文藝復興期間裡,當達文西還是年輕畫家時,據聞他以一位年幼的孩子為模特兒,畫了一幅以天使為題材的油畫。這位畫家十分滿意自己的作品,便把它放在畫廊來觀賞。聞說,這油畫可叫他憂傷的心得著安慰,亦可平息他的怒氣。 經過多年繪畫後,達文西打算以一個邪惡的面容為題材,繪畫另外一幅的作品。經過長時間及艱辛的尋索後,他最終找到合適的人選為模特兒。這人的面容充滿罪惡,與昔日那位的純潔的小孩子之面貌,實在是成了強烈的對比。隨後,奇妙的事情竟發生了。這位模特兒便讓這位畫家知道,他就是昔日的那位小孩子。昔日像天使一般的面容,經過多年的罪惡生活後,便反映在他的面容上。 中國人說:「相由心生。」由於這人的心靈愈來愈邪惡,連他的面容也起了很大的變化。 3) 狂妄的後果 狂妄的意思 3在日光之下所行的一切事上,有一件禍患,就是眾人所遭遇的都是一樣,並且世人的心充滿了惡。活著的時候心裡狂妄,後來就歸死人那裡去了。 狂妄,即精神錯亂或瘋狂的意思。 狂妄的生活 由於人無法可逃避死亡,故此有些人便揀選邪惡的方式來過生活,有些則瘋狂地的渡過他們的餘生。如此瘋狂的生活,乃是與智慧及理志抗衡的。 笨豬跳的歷史 香港人稱 bungee jump為「笨豬跳」,相傳這種瘋狂玩意是源自南太平洋的五旬節島。昔日,有當地男人虐待他的妻子,因而叫為妻的要逃避丈夫的魔掌。婦人爬上一棵大樹,在那裡藏身,但竟被丈夫發現,在丈夫攀樹時,妻子便將藤本植物繫在她的腳踝上,正當丈夫快要抓住她的那一刻,她便從樹上跳下來。丈夫也從樹上跳下來,因而死亡。從那天開始,村裡的男人便開始練習用藤本植物繫在腳上,從高台上跳下來,為要不想女人再次智勝男人。在跳下來前,男人要先後潔淨,然後才爬上塔頂。他們的妻子被帶到塔頂,在那裡於整個村莊的人前聽丈夫對她們的抱怨。在發牢騷後,男人便在台上跳下來,以此證明他們的男子氣概。 在1955年,讀者才從《國家地理雜誌》認識這種瘋狂風俗。在1979年4月1日,牛津危險體育俱樂部的成員在英格蘭布里斯托爾的80米高的克利夫頓橋上作「笨豬跳」,因而叫這種瘋狂玩意瘋魔全球。 笨豬跳的玩意…

命運交響曲 2.0

(简体:请继续向下看) Amazon Music https://music.amazon.com/podcasts/cc37ca77-9049-4a9b-bd84-e2697b06db4e Apple Podcasts https://podcasts.apple.com/ca/podcast/kenneth-thumb-ministry-%E8%AD%9A%E7%B4%84%E7%8F%A5%E4%BA%8B%E5%B7%A5/id1561351698 Spotify 傳道書 9:1–2 1我將這一切事放在心上,詳細考究,就知道義人和智慧人並他們的作為都在神手中;或是愛或是恨,都在他們的前面,人不能知道。 2凡臨到眾人的事都是一樣:義人和惡人都遭遇一樣的事;好人、潔淨人和不潔淨人、獻祭的與不獻祭的,也是一樣。好人如何,罪人也如何;起誓的如何,怕起誓的也如何。 各位,你相信命運嗎? 對許多人來說,他們相信甚麼皆是「整定」,意即人的際遇均是命中注定,人是沒有辦法及沒有力量來改變它的。 有些人相信人是業力支配的,這是決定他們的命運的因果律,為此他們受苦。 今天的講題是「命運交響曲」;傳道者所講的命運是有別人家所謂的「整定」,並且他的言論亦證明業力叫人受苦的見解是錯的。 1) 人的極限(傳9:1) 「在神手中」 在此,對傳道者而言,「在神手中」不是叫人感到安慰的思想或被神恩待的記號,而是指到義人及智慧人皆受到神的支配,並且無法逃避。 傳道者細心觀察及詳盡研究人的際遇,他的結論是義人及智慧人的命運是緊握在神的手中的。 或愛或恨 「或是愛或是恨」(傳9:1),這不是人世間的愛與恨,而是指神的作為。愛是有神的恩寵,而恨是指沒有神的恩寵。 人的極限 義人及智者深知應在世上怎樣過活,但奇怪的是,他們不能確保自己的行為與遭遇是相稱的。 傳道者表示義人及智慧人的生命均在神的手中,但為甚麼他們竟不能確定神是否會恩待他們呢?為何傳道者的言論前後矛盾呢?傳道者不是胡言亂語,也不是前言不對後語,而是要強調人的極限,意即人不但無法可知道未來,並且甚麼事情皆可發生在他們身上的。 好人有好報 普遍人相信「好人有好報」,但傳道者卻不同意這種見解。對不少人來說,順風順水(一帆風順)是神恩待他們的憑證,而一波三折卻是神沒有恩待他們的證明。在傳道者的觀察裡,在世上,好人不一定凡事亨通,反而壞人的一生卻是風調雨順的。 壞人無壞報 在傳道書第八章,傳道者已表示世上是沒有即時報應的。在此,他更表示義人及智者是沒有辦法可確保自己在世上可以順風順水的,意即如人所講的蒙神的恩寵的。 簡言之,傳道者要指出凡活在世上,好人不一定有好報,而壞人不一定有壞報,並且義人及智者也是無法知道他們將來會有甚麼際遇的。 2) 人的命運(傳9:2) 各類的人等 傳道者指出好人或罪人,潔淨人與不潔淨人,獻祭的與不獻祭的,起誓的與不起誓的,各人的遭遇或命運皆是一樣的。 同樣的遭遇 傳道者表示好人或罪人,潔淨人與不潔淨人,獻祭的與不獻祭的,起誓的與不起誓的,各人的結局皆是被扔在墳墓裡,這乃是一個人生之謎。 好人的遭遇 義人及智者的際遇與別人一樣,他們均要面對死亡。總言之,神沒有特殊對待他們。 基督徒作家 著名基督徒作家約瑟貝利 Joseph Bayly乘坐飛機,由芝加哥飛往洛杉磯。他坐在一個婦人的旁邊,兩人便開始談話。這位略為超過四十多歲的婦人穿著上乘的服裝,並且善於表達。他說:「你從那裡來的?」她說:「棕梠泉。」 知道棕梠泉是一個有錢及有名的人居住的城市,他便問道說:「棕梠泉是怎樣的城市呢?」婦人回答說:「棕梠泉是充滿不快樂人的美麗城市。」抓緊這個機會,他追問說:「你不開心嗎?」她回應說:「是的,我真是不快樂。」他問道說:「為甚麼呢?」她說:「我只能用一個字眼來回答,這就是死了。直至四十歲時,我的視力是完全的;可是,由於我的視力不如先前一樣時,我便前往醫生處。自始之後,替我矯正視力的眼鏡便成為一種徵兆,不但指出我的眼睛會變壞,我的身體也是會如此的。有一天我便會死亡。自始之後,我便開始不快樂了。」 某英國墳地 在某個英國墳地,有人看見以下的字句:「朋友,當你路經此地時,請停下來。你現今所身處的地方,昔日我也曾在此地。現今我所身處之地,你將來也會前來。朋友,請作好準備,來跟隨我吧。」但訪客卻加上以下一句說話:「跟隨你不是我的意向,直至我知道你去了那裡為止!」 自從世人犯罪後,沒有人可逃避死亡。讓我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們知道人死後會去那裡呢?」 2) 人的抉擇 阿信的故事 阿信的故事是八零年代的日本電視劇,它極受觀眾歡迎,先後在全世界各地最少63個國家播映。阿信的故事的廣東話主題曲更是膾炙人口。其中一句歌詞是:「命運是對手,永不低頭,從來沒怨半句,不去問理由」。 劇中的女主角阿信的性格很堅強,命對逆境永不低頭。據聞,阿信的故事是八佰伴創辦人和田加津及丈夫和田良平共同創辦八佰伴的寫照。和田加津夫人曾成為當時風靡一時的女性創業者。 在現實世界裡,我也認識有些好像阿信那麼堅強的人。 命運交響曲 貝多芬是著名的音樂家,雖然聽覺失靈後,但仍能繼續作曲,並且寫出第五號C小調交響曲,有人稱之為命運交響曲。根據傳聞,這首交響曲的主題是命運。第一樂章是象徵命運,它的力量是十分浩大的。第二樂章是哀憐恐怖的,以此表示命運欺凌人。第三樂章是象徵人與命運搏鬥。最後一個樂章是歡樂洋溢,以此顯示人類戰勝命運。 究竟人可否戰勝命運呢?根據聖經的啟示,世人是可選擇自己的道路,意即是說,人是不受任何定律限制,換言之說,人是可逆轉自己的命運的。 類同的命運 「好人如何,罪人也如何」。既是如此,有人便會問:「那麼為何要過敬虔的生活呢?不論我們遵不遵守律法,獻不獻祭,守不守約,我們也是一樣的死亡。」 不錯,在地上我們的命運是一樣的,我們皆會死亡及被埋在墳墓裡;但我們永恆的命運卻不是一樣的。為著這緣故,人人皆要誠實地面對最後的仇敵,即是死亡(林前15:26),並且決定怎樣來正視它。 人的命運…

死不如生 2.0

(简体:请继续向下看) Amazon Music https://music.amazon.com/podcasts/cc37ca77-9049-4a9b-bd84-e2697b06db4e Apple Podcasts https://podcasts.apple.com/ca/podcast/kenneth-thumb-ministry-%E8%AD%9A%E7%B4%84%E7%8F%A5%E4%BA%8B%E5%B7%A5/id1561351698 Spotify 傳道書 9:4–6  4與一切活人相連的,那人還有指望,因為活著的狗比死了的獅子更強。 5活著的人知道必死,死了的人毫無所知,也不再得賞賜,他們的名無人記念。 6他們的愛,他們的恨,他們的嫉妒,早都消滅了。在日光之下所行的一切事上,他們永不再有分了。 平均來說,美國人一生花了三年的時間在會議上,十三年的時間來看電視,他們經歷了304 次傷風、六次交通意外,男的住了醫院八次,而女的則是十二次,並且共睡了二十四年的時間。 某人指出,世人必須經過七個不同的階段:混亂spills,練習drills(自少便開始練習綁鞋帶、數學等,做完又做,循環不息。),激動thrills(你向女朋友求婚,她的答應叫你激動。老闆召你見他,告訴你升職加薪的好消息,因此叫你激動。),賬單bills,疾病ills,藥物pills,遺囑wills。 雖然人生不是一帆風順,但能夠活著是一種福氣。今天的講題是《死不如生》,讓我通過今天的信息,讓我與各位分享個中的原因。 1) 今生的盼望(傳9:4) 活狗與死獅 「只要我們還活著,我們仍然有希望,就像活狗比死獅更好。」(現代英文譯本) 為何傳道者要將活狗與死獅作比較呢?現代人喜歡養狗為寵物,有些狗主甚至視自己的犬隻如同兒女一樣。有些主人以上等食物如雞排(雞扒)來飼養他們的愛犬,又讓他們的寵物犬使用名牌服飾。 可是,在古巴勒斯坦地,狗絕對不是人類的寵物,而是最被人鄙視的動物。另一方面,獅子是最有能力及尊貴的猛獸。 在此,傳道者要指出即使最卑劣的動物,活著的動物是遠勝過死獅子的。 各位朋友,各位基督徒,或許你們是正身處水深火熱中,叫你們難以忍受。雖然是這樣,但活著一天就總有出路的。生存是有盼望的,放棄生存就等同放棄盼望的權利。 活狗勝死獅 以下是某人的回憶,它可以解釋活狗是遠勝死獅的。這人憶述說:「有一天的早上,當開門取報紙時,我驚訝看見一頭陌生小狗,在口中含著一份報紙。對這種意想不到的「送貨服務」很滿意,為此我便給餵牠吃零食。第二天早上,我驚恐地看到同一頭狗搖著尾巴坐在門前,牠的身旁被八份報紙包圍著。在餘下的清晨,我卻要把報紙歸還給物主。」 活著的狗比死的獅子更有用處,對嗎? 老鼠的盼望 多年前,研究員以實驗來研究一下,看看盼望在苦難中能有甚麼影響。他們把兩組老鼠放在兩盆不同的水裡。其中一組在不足一小時內,全部已經斃溺。其餘的老鼠,實驗員時常把牠們提出來,然後再把牠們放回水中。事實證明第二組的老鼠能游泳超過二十四小時的時間。 為何?這不是基於牠們能有休息的機會,而乃是在苦難中,牠們突然感到有盼望。 死囚的盼望 某男子被判死刑,但卻可緩期執行,而條件則是要教國王的馬匹學習飛行。如果不成功的話,他便要在年底被處決。這人後來解釋說:「在一年之內,國王可駕崩,或許我會死亡,又或是這匹馬可死掉。再者,在一年之內,誰人可預料得到呢?也許這匹馬可學曉飛行呢。」 學生的盼望 東哈萊姆 East Harlem的治安十分差,也有許多社會問題。有雜誌刊登了以下的真人真事:自食其力的百萬富翁尤金龍 Eugene Lang怎樣大大改變了有些東哈萊姆 East Harlem的六年級學生。 尤金龍被邀前往那裡,向五十九位的六年級學生演講。面對大部分皆會半途而廢的學生,究竟他可說甚麼來鼓勵他們呢?在這群大部分是黑人及波多黎各籍學生中,他不知道應說甚麼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把講稿放在一邊,他便說出其心底的話。他勉勵他們說:「留在學校裡,我便會支付你們的大學學費。」就是在這一刻裡,這些學生的生命便改變了。在人生裡,他們才首次感到有盼望。某學生說;「我擁有一些帶給我盼望的東西,這真是寶貴的感覺。」差不多有百分之九十的學生離開高中後,便前往大學唸書了。 盼望的象徵 當喬治布殊(大布殊)還是副總統時,他代表美國參加前蘇聯政要布里茲涅夫的葬禮。布殊看見布里茲涅夫的遺孀作出無聲的投議時,心中非常感動。當快要蓋棺之際,她卻是靜悄悄的站在旁邊,而兵士快要蓋棺前,她作了最勇敢及充滿盼望的行動。她竟在丈夫的胸口上劃十字架的記號,可算為反政府最大的舉動。在這個無神的國家裡,這妻子公然指出其丈夫的盼望是錯誤的。她不但盼望死後有生命,並且願意死在十架的耶穌會憐憫她的丈夫。 各位朋友,各位信徒,耶穌基督是使人有盼望的源頭。或許我們遇到的困難是極以承擔的,但耶穌基督能叫我們的絕境轉為佳境。 2) 今生的價值(傳9:5) 活著的人 5活著的人知道必死,死了的人毫無所知,也不再得賞賜,他們的名無人記念。 活著的人至少擁有知覺及盼望,他們總有一些期望可享受的東西,這是生存的價值。 死了的人 相反的是,死人在世上已再沒有知覺了,亦再沒有得賞賜的盼望。傳道者絕對不是人死如燈滅的倡議者,他如此說話,乃是要強調存活在今生是有價值的,相反的是,當人死後,甚麼已注成定局,人已無法扭轉世上任何的事情了。 牧師與司機 有傳道人死後,在天堂遇見一位紐約計程車司機,發現這人比自己所得的地位更高。為這緣故,他便向聖彼得投訴:「我不明白,我把我整個生命獻給我的會眾。」聖彼得便解釋說:「以果效來作出賞賜,乃是我們的政策。牧師,每當你講道時有甚麼發生呢?」這位牧師便承認說,在他每次講道時皆有人睡覺。聖彼得便回應說:「正是如此,但人家乘坐這人的計程車時,他們不但是清醒的,並且還祈禱呢。」 以上虛構的故事,乃是諷刺紐約計程車司機的駕駛是十分危險的!雖然以上故事只是換來心中一笑,但它卻是仍有意思。它可以提醒人應把握今天而活,因為各人在世上所做的事情是有價值的。 各位主內弟兄姊妹,我們在世上怎樣過活,乃是成為我們換取將來永恆賞賜的根據。 被蛇咬的人 鮑勃及馬里昂鮑爾斯 Bob and Marion Bowers是蘇丹內地會的醫療宣教士。有一次,他們兩人要搶救一位被蛇咬傷的男人。在第三世界國家,蛇咬是常見的, 並且可以是致命的。雖然經過搶救,但這位男人卻昏迷不醒。在正常情況下,他是可以在被蛇咬的第一天內死亡的;可是,在第五天時,他神蹟地能醒過來。在這天的下午裡,聖經學院的神學生前來與病人分享福音。當聽見真理後,這男子便接受耶穌基督為他的救主。在當天的半夜裡,這人因心臟問題而離世。 智慧的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