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太24:1至25:46 1) 門徒的問題(太24:1至3) 發問的原因 問題 希律於主後20年開始興建聖殿,於主後64年才完成這龐大的工程。有人談論聖殿,因為它是以美石及供物妝飾的(路21:5)。主耶穌聽見後,便承接說下去,預告日子將至,聖殿會被全然拆毀,沒有一塊石頭會留在別的石頭上(路21:6)。因此,門徒便追問下去,何時會發生這事呢(路21:7)? 背景 人只顧聖殿這建築物的宏偉及美麗,主卻預告這座建築物悲慘的收場。主以屬靈的眼光來看這座建築物存在的價值。在神的目光中,聖殿已失掉其屬靈實際,沒有存在價值了。路加福音的記述非常特別,在未談論聖殿將來的結局前,把窮寡婦用來養生的兩個小錢獻上的感人見證放進去,成為一個強烈的比較。由於聖殿已失去成為人民敬拜及事奉的中心,最終被神厭棄,但窮寡婦所作的,在人看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卻被主所看重及記念。 發問的時間 這事件是發生於主後30年左右,主耶穌快要被掛在十架前的「受苦週」內。 發問的人物 當門徒聽見老師發表了這番驚人的言論後,都想知道聖殿被拆毀的時間性。馬可把四位門徒的名字記下來,他們就是彼得、雅各、約翰及安得烈(可13:3),他們暗暗的請教主耶穌,盼望更詳盡的了解整件事情。 問題的內容 若參考馬太福音,門徒所發問的問題中有兩個重點。第一,就是他們極其關注主「降臨」的時間性。第二,乃是世界終結時的徵兆。 「降臨」 「降臨」(原文編號3952),分別含有「在場」、「到達」、「來臨」及「降臨」等意思。 「末」 「世界的末了」的「末」字(原文編號4930)“sunteleia”,在希臘文含有「結局」的意思(太13:9,40,49;24:3;28:20;來9:26)。在猶太人的末世觀裡,含有兩個主要的時代。第一個時代,就是等候彌賽亞降臨的時代。第二個時代,乃是以色列得享神所應許之福的時代。 舊約的註解 參考撒迦利亞書對這方面的註解,發現當彌賽亞降臨及設立其國度之先,耶路撒冷會首先被圍攻(12:1至3;14:1至3)。接著聖城會被徹底的摧毀,並且大部分的居民會被殺害(13:8至9)。 針對以色列 這段有關末世的記載,是主要針對以色國而言的。在此並沒有提及任何有關「教會被提」(「信徒被提」)的經文。主耶穌在此講及選民末後的景況,卻沒有交待教會在末後日子裡的情況。若要了解教會何時被提,可參考哥林多前15:51至52及帖撒羅尼迦前4:13至17。 屬靈的教訓 主的回答 在主的回答中,把末世最重要的要點提醒門徒。在末後日子中,神的子民應「謹慎」(太24:4)及「儆醒」(太24:42,43;25:13;可13:34,35,37)。 「謹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