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何谓神的福音

你认为在基督教圈子内有那些传福音的方法是值得商榷的呢? 真心悔改信主的人应有何表现? 1) 错误的传讲福音 贬低除罪的必要 在传福音的过程中,有些人强调福音可使人得着平安和喜乐。不错,福音可使人得着从天而来的平安和喜乐,但最重要的是,耶稣基督为世人的救赎主,把信靠者的罪完全除掉。 如果太过标榜福音能叫人得平安和喜乐的话,无形中便把罪人得着赦免的需要贬低,这是不恰当的。难怪有神学家说,不是缺乏平安或喜乐拦阻人进天堂,乃是罪阻挡人进神的国。 乃是因人而异的 福音只有一个,不论什么年龄、背景、职业、文化或肤色,普世各族各方的人,他们的属灵需要是一致的:乃是蒙神的赦免,得着永生的需要。 某些基督徒神学家或牧者,太过强化人个别的需要,因而贬低人类普世的需要。福音不是因人而异的,其本质及内容也一直没有变更。 贬低圣经的地位 某些信徒太高举自己信主的经历,甚至凌驾于圣经之上,间接贬低或否定神话语的权威。在灵恩派圈子里,有些人强调施行异能或说方言是得救的表征,无形中以经历取代了圣经的教训。 有些学者高抬学术的权威,不知不觉地把科学、考古学、文学、地理、历史等,变成解释福音的喉舌,把福音的地位贬低了。 以聪明来说服人 人的聪明算不得什么,没有人可单靠聪明来说服罪人信主。福音所宣讲的十字架,对犹太人来说是绊脚石,于外邦人中为愚拙(林前1:23)。 唯有圣灵感化人,人才会为罪、为义、为审判,自己责备自己(约16:8),意即圣灵才会叫人知罪。没有口才、技巧、智慧的信徒,不一定不会带领人归向救主,最要紧是有倚靠主的心,并且不折不扣的把福音传讲。 以外表来吸引人 有些教会以聚会的形式或内容来吸引人参加聚会,比如唱什么的诗歌、讲道的方式、敬拜的方式、特别的乐器等。我们不可不承认,实在没有一个绝对的路向来传福音,但假若人是故意或过分标榜外表形态的话,这就偏离了圣经的真理,没有高举耶稣基督,而高抬人的方法了(约12:32)。 高举方法来传道 善用方法可有助福音的广传,但太过依赖,就无形中低估了福音的能力。福音满有神的大能,叫罪人悔改归信救主。布道的方法不单帮助听道者能更清楚明白福音的信息,也让信徒知道怎样可把福音向人讲解。如果只强调人的方法而忽略圣灵的工作,这已偏离了福音的正轨。 2) 扭曲福音的内容 加上水礼 错误的见解 有人根据马可福音第十六章十六节,认为人必须接受浸礼(水礼)才可得救。 赞成浸礼叫人重生baptismal regenerationists的人,以使徒行传第二章三十八节为他们的根据地。

7救赎论的进程(三)

什么是成圣呢? 你认为信徒可以一次得救就永远得救吗?请列举一些赞成或反对的原因。 1) 成圣 成圣的定义 成圣乃是神在信徒身上不间断的工作,使他们成为圣洁。对神来说,圣洁是指信徒拥有神真实的样式bearing an actual likeness to God。成圣是一个过程,好让自己的道德标准可达至神律法的要求。这个进程是由信徒重生得救开始,一生没有间断的。可以说,成圣于信徒的工作,乃是由耶稣基督开始,然后借着圣灵来完成的。 此外,成圣可含有两层不同的意义: 第一,含有分别出来,为神所属的意思(出13:2;彼前2:9)。 第二,成圣可指道德的美善或属灵的价值,这个意思不单指信徒是分别出来,是属耶稣基督的,并且应好好的管理自己;意即活出纯洁及美善来。 成圣的真理 成圣不是人的工作,乃是源自神的工作(帖前5:23)。 从多处经文里,让我们看见成圣乃是一种继续不止息的过程(腓1:6,15;加3:9,10;徒2:47;林前1:18;林后2:15;帖后2:12)。 重生与成圣不同,犹如婴孩的诞生与婴孩成长的区别(帖前3:13;彼后3:18;彼前1:23;约壹3:9)。 基督徒在追求长进的过程里,期望可治死罪的欲望,并且可全心全意的顺从基督,依从祂的标准(约17:17;林后10:5;腓2:12,13;彼前2:2;约15:3;弗5:1)。 圣灵进入圣徒的内心,引发他们走上成圣的道路(约14:17,18;15:3至5;罗8:9,10;林前1:2,30;加5:16;弗5:18)。 成圣与称义有关的地方乃是信心(徒15:9;罗1:17)。 信心的对象乃耶稣基督自己。祂是教会的元首,借着与祂联合信徒得着生命(林后3:18;弗4:13;约壹3:3)。 即使信心最微小的信徒也可蒙主称义。成圣的程度则与信心成正比(参考太9:29;路17:15;罗12:2;13:14;弗4:24;提前4:7)。 成圣绝对不是依照一个指定的定律,不间断的向前迈进的;并且圣徒没法可于今生达至完全成圣的地步(参考帖前5:23)。 基督徒的成圣,是有先后之分的。灵魂的成圣,乃可在今生达成;而身体的成圣,则要留待于身体复活时才可成就(腓3:21;加3:4;来12:14,23;约壹3:2;犹24;启14:5)。 错谬的讲法

6救赎论的进程(二)

什么是与基督联合呢? 何谓重生? 归正有何意义? 何谓信心? 悔改是什么? 1) 与基督联合Union with Christ 圣经的宣告 隐喻的讲法 以房屋与根基的联合为比喻(弗2:20至22;加2:7;彼前2:4,5)。 以夫妻的联合为比喻(罗7:4;林后12:2;弗5:31,32)。 以枝子与葡萄树为比喻(约15:1至10;罗11:24)。 以肢体与头的联合为比喻(林前6:15,19;12:2;弗1:22,23)。 以人类与亚当的联合为比喻(罗5:12,21;林前15:22,45,49)。 直接的讲法 信徒是藏在基督里(约14:20;罗6:11;8:1;林后5:17;弗1:4;2:13)。 基督是藏在信徒里(约14:20;罗8:9,10;加2:20;林前10:16)。 「父」与「子」皆藏在信徒里(约14:23,10;约壹4:16)。 基督徒可享有生命,是基于与耶稣基督联合之故,犹如耶稣基督与父神联合,得着生命一般(约6:53,56,57;林前10:16,17)。 所有的信徒均在耶稣基督里合而为一(约17:21至23)。 基督徒是有分于神的性情(彼后1:4)。 基督徒与主成为一灵(林前6:17;罗8:26)。 联合的本质 从反面来说

5救赎论的进程(一)

圣徒蒙神救赎的过程是怎样的呢? 什么是神的呼召? 1) 拣选 圣经清楚表明神要拯救某些人,这乃是出于祂至高无上的旨意(可13:27;路18:7;徒13:8;罗9:11至16;弗1:4,5,9,11;西3:12;帖后2:13)。 神拣选这些人,背后有祂特殊的心意(罗8:27至30;彼前1:1,2;创18:19;出2:25;诗1:6;何13:5;鸿1:7;摩3:2;太7:23;罗7:15;林前8:3;加4:9;帖5:12,13;罗11:2;彼前1:20;弗1:4;罗8:28至30)。 神的拣选出自神的恩典,与人的行为完全没有关系(弗1:5至8;2:8;提后1:9)。 父神已把某些特选的人,赐给衪儿子作为产业(约6:37;17:2,6,9;弗1:14;彼前2:9)。 基督徒得以与基督联合,乃是出自神旨意(约6:44;10:26;林前1:30)。 唯有那些被记在生命册上的人,才可蒙拯救(腓4:3;启20:15;21:27)。 借着神仆宣讲真理,蒙拣选的人便附从主的用人,借此归向基督(徒17:4;18:9,10)。 这群特选的人必须接受从神而来的呼召(罗8:28,30;9:23,24;11:29;林前1:24至29;加1:15,16)。 这些人蒙神拯救,不是出于人意,乃是出自神的旨意(约1:13;约壹4:10;雅1:18)。 罪人可以悔改,乃是出于神的恩典(徒5:31;11:18;提后2:25;诗51:10)。 信徒得以成为圣洁,在行事为人上有善行,也是出自神的恩典(弗1:4;2:9;彼前1:2)。 2) 呼召 神的呼召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为众人而设的,第二类则特为选民而设的。 呼召的类别 普及的呼召 神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如话语、圣灵等来发表衪的呼召。 特别的呼召 特别的呼召是专为信徒而设的,这种呼召是有效的,在本质上也是特殊的。简单而言,神呼召人归向衪,一定是大有功效的,绝对不会失败。 有关的疑难 反对者的见解 有人认为神的普及的呼召是欠缺诚意的,他们持以下的两个主要见解: 罪人没法去顺从神的呼召。

4蒙拣选的真理

什么是蒙神拣选? 是不是神预先知道某些人会相信衪,所以就拣选他们成为衪的子民呢? 神的拣选与「宿命论」有何分别? 神拣选人归向衪的过程,有没有干涉人的自由? 1) 主要的学派 具远见的拣选Foresight Election 某些神学家接受这种讲法,意即神预先知道谁会认罪悔改归向基督,于是便拣选他们。换句话说,这样的拣选是有附带条件的,如果人不肯接受救恩,神就不会拣选他们。此外,这种讲法,推断人是作主动的,不是至高的神。如此的理论及推断,是没有圣经的根据及不合理的。 组织性的拣选Corporate Election 著名新正统派的神学家巴特Karl Barth也是接受这种讲法的。他主张拣选是以基督为主的,然后才到群体性的拣选,最后才是个别的拣选。由于这种学说,有些人指控巴特为「普救论」Universalism的倡导者。 接受类似讲法的福音派学者,或许也受到巴特的影响。他们相信神首先在基督里拣选了一个群体,就是教会,随后个别以信心接受才成为这个群体的一分子。 个别性的拣选Individual, Pretemporal Election 根据某些神学家,认为这乃是神永恒的工作,神按照自己的主权,作衪所喜悦的,拣选一些人得着祂特殊的恩典及救赎,而完全不是基于这些人的先决条件。 这样的见解,说明神的救恩是没有附带条件,乃是在创世之前所决定,并且全是出自神的恩典。 2) 有关的词汇 拣选Election 神的拣选强调衪自由的选择,借此使人得着拯救。在圣经内,我们明显看见神自由的作决定,完全没有受到任何限制来拣选人(林前1:27至28;弗1:4)。此外,又看见神拣选个别的人(帖后2:13);让我们看见神的拣选是没有条件及属于个别性的。 在时间方面,神于创立世界之前就拣选得救的人(弗1:4),如此作是有神特别的用意,乃是让属祂的人活出圣洁(西3:12;彼后1:10)。 预定Predestination (proorizo) 在原文里,这个词汇乃是「预先定下划分出来」mark

3蒙救赎的果效

何谓「因信称义」? 律法与救赎有何关系呢? 成为神的后嗣有什么意义? 1) 被神称为义Justification 称义的定义 在希伯来文及希腊文里,「称义」皆有一个共同的意思,指到宣布一个和好的判决,意即宣告人为义。这个概念是被宣告为义,而不是成为义。虽然其字眼只是带出宣告为义,而不是成为义,但参照圣经的一贯意思,神不单称罪人为义,并且祂使我们成为义,以致罪人可蒙恩得拯救。 称义的难题 面对有罪的人,神可有三个不同的处理方法: 神定罪人有罪。 神作出妥协,放下自己义的标准来收纳如此样子的罪人。 神可以使他们成为义人。 若神是行使第三个方法时,那么人之所以被称为义,不是抽象的概念,乃是神实际的叫人成为义。 称义的方法 神使罪人成为义,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中包括以下五个非常基本的步骤: 称义的计划 神的义在律法以外已经显明出来(罗3:21),让我们知道人不是靠行为来称义(徒13:39),在神的计划里已定下罪人可怎样被称为义的计划。 称义的条件 罪人可被怎样称为义?方法十分简单,就是以信心接受耶稣基督所成就的救法(罗3:22)。神已将救赎的方法向世人显示,人没法靠自己来讨神的喜悦,进而得到神的称许。得救之法不是以行为来换取的,乃是以信心来接受神的礼物,因而被神称义。 称义的代价 耶稣基督以流血舍身为救赎罪人及称人为义之代价,如果没有基督的牺牲,人根本没法可救(罗3:24至25)。 称义的地位 当罪人愿意接受基督为救主时,他便被放置在基督里,如此就叫这人得著称义,站在被称为义的地位上(罗8:1)。 称义的宣告 借着耶稣基督在我们里面的义,不但满足神自己公义的要求,也叫神宣告我们为义(罗3:26)。神所视为义的,没有人可以挑战,也没有人可以不接受(罗8:31至34)。 称义的证明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