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千禧年国度

你对千禧年有什么认识呢? 试从旧约圣经内找出有关千禧年的经文。 1) 千禧年的意义 历史背景 旧约的应许 以赛亚预告神的得胜,也论到子民蒙救赎后向神发出的颂赞(赛25:1至27:13),先知用了三章的篇幅来清楚描绘千禧年的景况。 基督的应许 当为基督铺排道路的施浸约翰完结其任命后(太4:12),在正式开始其事奉前,主耶稣随即起来说:「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太4:17)。在差派十二位使徒外出传道时,祂吩咐他们如此说:「随走随传,说:『天国近了!』」(太10:7)。又当差遣七十位信徒出外传道之际,再次嘱咐他们说:「『神的国临近你们了。『就是你们城里的尘土粘在我们的脚上,我们也当着你们擦去。虽然如此,你们该知道神的国临近了。』」(路10:9,11)。 选民的拒绝 马太福音可分为三大段落 君王的介绍及证明(太1:1至11:1)。 君王被人反对(太11:2至16:12)。 君王最终被人拒绝(太16:13至28:20)。马太福音的写作对象是犹太人,作者首先向读者交待耶稣基督为以色列人期待已久的弥赛亚,随即便介绍选民怎样的反对祂,最终是完全的拒绝,不肯接受祂为弥赛王。 耶稣基督承诺把国度赐给以色列人,但基于百姓的硬心,因拒绝承认基督为王而错失国度的应许;故此,国度的应许因百姓的不信,暂时被中止过来,把神国降临的日期押后(太21:42至43;徒28:23至29)。 再次承诺 虽然以色列人不肯接受基督为王,也叫他们错失国度这宝贵的机会,但神没有放弃他们。主再次将国度的应许放在百姓的跟前,让他们可作决定,把握机会接受这个礼物。主耶稣清楚表示,为着选民的缘故,在大灾难期间他们可再次得闻天国的福音(太24:14;启7章;11章)。 应验盟约 亚伯拉罕之约 神应许亚伯拉罕其子孙必成为大国(创12:1至3;13:16;15:5;17:7;22:17;22:18),也可拥有自己的地方,这些应许将会在千禧年的国度完全应验。 大卫之约 在千禧年国度里,我们可以看见大卫王能再次拥有国位,并且坐在这宝座上的君王,祂的国位是直到永远的(代下13:5;撒下7:12至16;23:5)。 巴勒斯坦之约 神曾应许以色列人地土,至今还没有应验,但在千禧年国度里这应许必定会完全实现(赛11:11至12;65:9;结16:60至63;36:282至9;39:28;何1:10至2:1;弥2:12;亚10:6)。 新约 神在新约内应许人新心、赦罪及圣灵的充满,将来必会应验在千禧年的国度里(耶31:31至34;11:18至20;结16:60至63;37:26;罗11:26至29)。神必照着应许的内容,大大的赐福以色列人。

9基督徒被提(一)

有些神学家认为不是所有的基督徒皆会被提,有些要留在地上经过大灾难。你同意吗? 在千禧年前派的阵营里,学者对教会被提有四种见解,分别是「部分被提」Partial Rapture、「灾前被提」Pretribulational Rapture、「灾中被提」Midtribulational Rapture及「灾后被提」Posttribulational Rapture。那一种讲法最符合圣经的教导呢? 1) 教会被提的类别 无千禧年派 无千禧年派视基督再来与教会被提为同一事件,两者没有任何分别。 千禧年后派 与无千禧年派一样,这个神学派别同样视基督再来与教会被提为同一事故。 千禧年前派 在这个神学阵营里有四个不同的见解,分别是「部分被提」 Partial Rapture、「灾前被提」Pretribulational Rapture、「灾中被提」Midtribulational Rapture及「灾后被提」Posttribulational Rapture。 2) 部分被提的见解 基本定义 部分被提的倡导者参照新约的几处经文(路21:36,腓3:20;多2:13;提后4:8;来9:28)便断定儆醒等候是信徒被提的基本条件,唯有这些基督徒才可被提。此外,他们认为教会被提不是一次过的事件,在大灾难期间可有多次的被提。意即那些「得胜者」Overcomers才会被提。 支持学者 彭顿D.M. Panton、史百克Austin Sparks、歌伐Robert

7末世论的大纲

按你个人见解,在教会被提前世上的列国会不会发动另一场世界大战呢? 敌基督只有一位吗? 圣经作者用什么特别的词汇来形容敌基督呢? 使徒约翰称变节的教会为「大淫妇」,为何他如此形容这假教会呢? 1) 教会时代完结的征兆 离经背道的事必增多 真理方面 否定三位一体(约壹2:22至23) 22谁是说谎话的呢?不是那不认耶稣为基督的吗?不认父与子的,这就是敌基督的。 23凡不认子的,就没有父;认子的,连父也有了。(约壹2:22至23) 在近代教会历史里,有不少异端先后崛起,其中有多人熟识的末世圣徒教会及耶和华见证人会,他们皆否定正统教会所接受三位一体之真理的。 否定道成肉身(约壹2:22;4:3;约贰7) 3凡灵不认耶稣,就不是出于神,这是那敌基督者的灵。你们从前听见他要来,现在已经在世上了。(约壹4:3) 7因为世上有许多迷惑人的出来,他们不认耶稣基督是成了肉身来的,这就是那迷惑人、敌基督的。(约贰:7) 普遍异端教派否定三位一体的真理,不少也不相信耶稣基督为神的儿子,只相信祂为凡人,不接受神人二性的真理。 否定基督再来(彼后3:4) 4主要降临的应许在哪里呢?因为从列祖睡了以来,万物与起初创造的时候仍是一样。(彼后3:4) 圣经清楚预告,耶稣基督必定再次以肉身在人世间显现,降临在地上作主作王,但竟有异端反对这种讲法。 生活方面(提后3:1至5) 1你该知道,末世必有危险的日子来到。 2因为那时人要专顾自己、贪爱钱财、自夸、狂傲、谤讟、违背父母、忘恩负义、心不圣洁、 3无亲情、不解怨、好说谗言、不能自约、性情凶暴、不爱良善、 4卖主卖友、任意妄为、自高自大、爱宴乐、不爱神, 5有敬虔的外貌,却背了敬虔的实意,这等人你要躲开。(提后3:1至5) 使徒保罗表示在末世里必有危机出现,于世人的私生活里显露出来,这不单是未信主的朋友之问题,连信徒也被这些罪恶所捆绑,证明人心是何等的败坏。

5末世论的学派(四):时代论前千禧年派

圣经有没有提到「新以色列」这个词汇呢? 神有没有让教会取代了以色列国的地位呢? 神与亚伯拉罕立约有何特别之处(创12:1至3;创15:18至21)? 1) 时代论前千禧年派的定义 这个学派根据字义释经法,相信神对以色列人(亚伯拉罕及大卫)的应许是没有附带条件的,并且必须应验。此外,时代论前千禧年派Dispensational Premillenialism断定教会被提后,地上便有七年的灾难期,接着耶稣基督就降临在地上,建立千禧年的国度,表明神对以色列人的应允是实现的,然后圣徒才会步进永远的世代去。 2) 时代论前千禧年派的历史 初期教会的信念:众所周知,千禧年派雄霸首三世纪的神学界,初期教父如帕皮亚Papias、巴拿巴Barnabas、游斯丁Justin、爱任纽Irenaeus、特土良Tertullian、提阿非罗Theophilus、他提安Tatian、居普良Cyrian、希格士坡斯Hegesippus、丢尼修Dionysius、希坡律陀Hippolytus、拉坦提乌Lactantius、米利图Melito、亚波伦那流Apollinaris等为千禧年论的信奉者。 被人取替的原因 君士坦丁在主后312年宣布基督教为国教,使信徒期待主再来的热切冷却起来,故基督再来于世上设立国度的学说,不再为人所重视。 新兴的寓意释经颇得民心,使天国在人心的思想叫人受落,按字面解经则少人问津。 研究末世论的兴趣大减,普遍信徒视自己已处于撒但被捆绑的年代,因为基督教已成为东罗马帝国的国教,千禧年论不再为时尚的释经立场了。 近代历史的复兴 在宗教改革的初期,那时正是千禧年后派兴起的同一期间,有一不太显眼的现象开始萌芽,人家逐渐接受千禧年前派的主张。这种思潮的起步虽十分缓慢,但渐渐有具影响力的学者加入,叫这神学的大本营得以兴旺。其中知名度较高者有:本革尔Johann Albrecht Bengel (1687-1752)、史提尔Steir、亚尔弗得Henry Alford(1810-1871)、朗格Johann Peter Lange(1802-1884)、麦尔Meyer、浮撒Andrew Robert Fausset(1821-1910)、波拿尔Bonar、威利John Charles Ryle(1816-1900)、特格勒斯Samuel Prideaux

4末世论的学派(三):历史性前千禧年派

按你个人的见解,教会会否经过七年的大灾难吗?请找出经文来支持你的看法。 教会被提与基督再来有何分别?请说明。 1) 历史性前千禧年派的定义 历史性前千禧年派 Historic Premillennialism有别于时代论前千禧年派Dispensational Premillenialism。简单来说,历史性前千禧年派视教会被提及基督再来为同一事件,并且相信教会必须经过大灾难期,接受灾后被提的讲法。 2) 历史性前千禧年派的解经 不同之处 历史性前千禧年派的解经路向,与时代论前千禧年派略有不同。历史性前千禧年派强调不把教会及以色列加以区别,也不一贯使用字义解经的原则。 列举例子 赖特George E. Ladd说,按照本身的历史背景而言,以赛亚书五十三章的内容根本与弥赛亚无关,也不是一段弥赛亚的预言,但它却在基督生平的亮光启示下,被解释为弥赛亚的预言;故此,「按字面意义的释经是行不通的」。 新约把旧约预言应用在新约教会的身上,视教会为属灵的以色列。其中一个例子,是罗马书九章二十五至二十六节,那里保罗引述何西阿书一章九至十节及二章二十三节,本来是谈论以色列人的,但在新约中却是指作教会。 其它例子还有罗马书二章二十八至二十九节,四章十一节,四章十六节,加拉太书三章七、二十九节及希伯来书八章八至十二节(引述耶利米书三十一章三十一至三十四节),使用「灵意释经学」Spiritualising Hermeneutic之下,把教会当作属灵的以色列。 3) 历史性前千禧年派的信念 大灾难 教会的命运 由于他们不接受神对以色列及教会有两个不同的计划,故他们断定教会必须经过大灾难。倡导历史性前千禧年派的学者赖特George E. Ladd坚持说,教会必须经过大灾难乃是初期教会的看法。再者,他根据基督再来的几个希腊文词汇,断定没有被提及基督再来的分别。 支持的论据 灾后被提才是初期教会的信念,而灾前被提只不过近代学者的发明。 虽然教会在大灾难期间仍存留在地上,她所经历的苦难是试验,而不是神的忿怒。

3末世论的学派(二):后千禧年派

你认为世界是愈来愈进步吗? 冯着现象来解释末世的事件有没有危险之处呢?    1) 后千禧年派的定义 两位后千禧年派 Postmillennialism的神学家博纳Loraine Boettner及史特朗Augustus Strong对这学说阐明以下的定义。 借着广传福音及圣灵在个别内心的工作,叫世界基督化,然后基督便会再来,叫世上在地上可享有一段很长的公义及平安之阶段,称之为千禧年。在基督再来之际,随即便有普及的复活及审判,因而引进天堂及地狱。 有关千禧年的见解,史特朗有以下的一些体会:「所以我们最好还是认定启示录二十章四至十节的这一段经文的文字,是高度隐喻性的文字,它所指的,不是已死圣徒身体之事先复活,乃是战斗教会日后的一个时期,殉道者的灵魂,在圣灵之特别影响力下,会再度出现,真宗教会因而大得甦醒与复兴,以致教会中人深知自己在基督里大有能力,就能把内恶和外恶的一切力量打倒了,这是前所未有的绝大胜利。」 2) 后千禧年派的崛起 宗教改革(或称为更正运动)后有一种新兴末世论的学派兴起,取代奥古斯丁的「无千禧年派」,神学家称之为「后千禧年派」。由于「无千禧年派」没有符合时代的需要,也不能满足历史的事实,故神学家需重新评估这个理论。 3) 后千禧年派的信念 神的圣经 这个派别有笃信圣经的学者,也有否定圣经真确性的新派学者,这些新派人士鼓吹单靠人力便可步进荣美的境地。 神的能力 相信圣经的后千禧年派学者,断定神的能力必能使全世界各地有大量人信主,意即大使命可完全落实于地上。 神的教会 普遍这派学者认为教会于末世里扮演重要的角色,不但大使命可落实在地上,也借着教会的介入及推动使千禧年得以实现在大地。 基督再来 他们相信基督借着肉身的显现,再次亲临在地上,完结千禧年的阶段。主复临地上后,随着便有复活及审判的事件发生。 千禧年国 长短 后千禧年派学者不相信千禧年是实际一千年的时间,它可以短过一千年,也可长过一千年;换句话说,千禧年是指一段时间,而却不是实际的一千年。可见他们是不完全以字面意义来理解圣经的。 开始 有学者认为它会渐渐的出现,但有人断定它会突然的开始,随即世人便会步入另外一个境界,这段日子以公义见称。 特征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