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往各各他(太27:31至34;可15:20至33;路23:26至33;约19:16下至17) 古利奈人西门 古利奈是北非的一个地方,居住了大数的犹太人。西门是亚历山大及鲁孚的父亲(可15:21)。或许西门是归依犹太教的外邦人,适逢前往耶路撒冷过节(太27:31)。 诚然为人受苦 「各各他」 「各各他」是希伯来文(约19:17),意即希腊文的「髑髅地」,由于从远望去,这地方好像人的头骨,故此称为「髑髅地」。 残酷的死刑 十字架是十分残酷的死刑,罗马人是从迦太基人学回来的。罗马人不会以这刑具对付其公民,乃是借此刑罚奴隶及外族人。犹太人刑罚死囚的方法,是用石头把罪犯处决。在历史中有五类不同的十架来刑罚犯人,钉主耶稣的类别,称之为「希腊式」(或称crux commissa)。在钉十架前,会把犯人的衣服脱光,然后把衣服瓜分。行刑的人会首先把直梁打稳在地,然后把死囚的双手以绳子捆着,随后把钉子钉穿犯人的手腕。之后才把死囚挂在直梁上,再以钉子分开或一同把脚钉上。这残酷的死刑,叫死囚慢慢受着痛苦才死亡,或许会维持两至三天的时间。 诚然担当我们的罪恶 被钉在十架前,兵丁给主耶稣送上「苦胆调和的酒」(太27:34),马可则称为「没药调和的酒」(可15:23)。有学者认为马太是根据诗篇69:21的预言,故此称之为「苦胆调和的酒」。没药是有止痛的功效,让被钉十架的死囚可减少痛苦。主耶稣只尝了一点的止痛剂,却没再继续喝下去,祂拣选在清醒的状态下接受十架的苦难,正如在旧约的预言,弥赛亚诚然担当我们的罪恶(赛53:4)。 应为圣城哀哭(路23:28至31) 妇女为祂号啕痛哭 有许多百姓跟随主前往刑场,其中有好些妇女为祂号啕痛哭。「号啕」(原文编号2875),意即「捶胸以表哀恸」。「痛哭」(原文编号2354),原文含有「悲痛」或「悲伤」的意思。 主耶稣的提醒 主耶稣看见妇女为祂哀恸的情景时,却提醒她们不用为祂悲哀,却要为圣城耶路撒冷哀哭,因为耶路撒冷将受刑罚,叫居民饱受战火的痛苦。在以色列人中,能生养孩子是蒙福的表征。日子将至,「不生育的」、「末曾怀胎的」、「末曾乳养婴孩的」,主称之为有福,可见这是反常的现象,却要带出将来的刑罚是何等可怕。这灾难或许有两重的意思。第一层的意思,是指到在主后七十年,罗马人大举攻击圣城,引致饥荒,甚至出现吃人肉的事件。加上在短短数日内,死伤无数,是极其可怕的情景。第二个的意思,是指到犹太人把他们的弥赛亚王交给外邦人,如同把青绿的树木烧毁;将来神的审判临到反叛及敌挡主的世代中,好像把枯干的树木烧毁,那情景会更为可怕。 主与罪犯同列(路23:32至33;太27:38;可15:27;约19:18) 主耶稣被钉在十架上,分别在左边及右边,有两个死囚与祂一同受刑。主耶稣与罪犯同列,应验了以赛亚书的预言(53:9)。 2) 君王被钉死 前三小时(太27:35至44;可15:24至32;路23:34至43;约19:18至27) 衣物瓜分(太27:35;可15:24;约19:23至24) 兵丁把主耶稣的衣物,或许包括了头巾、外衣、腰带及凉鞋,分为四分。这些物品在价钱上是大同小异的。由于主的里衣是没有缝儿的,故此兵丁以抽签的方法,夺取了主的里衣,应验了在旧约的预言(约19:23至24;诗22:18)。主耶稣在十架上,可能是一丝不挂,这是人世间极大的羞耻,何况是对这位住在高天之上的万王之王呢! 被钉的时间(可15:25) 主耶稣是在巳初被钉在十架上的,「巳初」在原文是「第三小时」。犹太人以日出日落为计算时间的方法,约在早上六时,就是日早的时间。那么主是在早上九时被挂在十架的。根据约翰福音19:14的记载,主耶稣是在「午正」被解到彼拉多处,接受这位巡抚的审查。和合本的译法是不最准确的,因为学者假设约翰福音是采取了犹太人计算时间的方法。原文是「第六小时间」,若以罗马人的时间计算法,极有可能主是在早上六时被彼拉多审询的。之后主被兵丁讥讽及虐待,及至早上九时就被人钉在十架上。 被判的罪状(太27:37;可15:26;路23:38;约19:19至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