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兵丁受贿说谎(太28:11至15) 这些看守坟墓的人,把所遇见的事情,告知祭司长。经过祭司长及长老商议后,他们以金钱贿赂兵丁,告诉他们要作假见证,让众人误以为,当他们在睡梦中时,斗徒暗暗来把尸体偷走,并且向他们作保,即使巡抚知道他们是失职,也不会有任何问题(太28:11至15)。可悲是这群犹太人领袖,听见兵丁的回报,应正面反省及思想,究竟他们定意钉在十架上的耶稣是弥赛亚吗?他们不但没有正视这问题,反而想出恶计来。时至今日,许多敌挡基督的犹太人,也以基督的尸体被门徒偷走的说法,来否定主为胜过死亡、复活的主宰。 2) 主在以马忤斯路上向两位门徒显现(可16:12至13;路24:13至32) 耶路撒冷与以马忤斯 耶路撒冷与以马忤斯相距的路程约有二十五里(路24:13),大概是七英哩或十一公哩。由于主耶稣变化了形像后,才向革流巴及其同伴显现;故此,两人皆不能认出这是主。革流巴误以为主乃是在耶路撒冷过逾越节的一位旅客(路24:18)。从两位门徒的口中,看见他们对主耶稣均有以下的认识:第一,相信拿撒勒人耶稣乃是神的先知。第二,从主的言行中,看见神的大能,借此印证祂的身份(路24:19)。第三,见证主乃是被祭司长及官府所处决的。第四,耶稣乃是拯救以色列民的主(路24:21)。第五,从妇女及门徒的口中,得知主耶稣的坟墓是空的(路24:22至24)。 有关弥赛亚的经文 主耶稣看见他们只有头脑上的一些数据,却不能把这些资料加以连贯起来,从中知道及接受祂就是基督,便从旧约中有关弥赛亚的经文加以讲解,使两人明白圣经(路24:27)。 认出祂真正的身份 快要扺达以马忤斯时,由于日头已平西了,两人看见与他们同行的人,没有迹象停下来,便极力把祂留下。正当主擘饼祝谢之际,两人才认出祂真正的身份,随即便从他们的中间消失了。 3) 两位门徒向使徒报喜讯(路24:33至35) 虽然革流巴及同伴发现这人是基督,时间已是晚上了,并且从耶路撒冷至以马忤斯,要步行数小时,但两人竟急不及待的返回圣城,向使徒报告好消息。 4) 向十位门徒显现(路24:36至43;约20:19至25) 向彼得显现 革流巴及同伴赶回耶路撒冷,立刻找着使徒及同伴,告诉他们在以马忤斯遇见复活主奇妙的经历。路加没有清楚交待主在何时向彼得显现(24:34;林前15:5)。主先向彼得显现,也没有解释其原因。彼得曾三次否认主,陷在灵性最低落的幽谷里,或许主借此扶助及坚固彼得。 主耶稣的显现 使徒及跟随主的门徒处于极其害怕的状态下,恐怕因跟随这位拿撒勒人耶稣被犹太人捉拿,因此在晚上隐闭的情况下秘密的聚集(约20:19)。正当革流巴及同伴交待他们的见闻时,主耶稣便显现于他们的中间(路24:36)。这次主耶稣向门徒显现有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表明祂是有身体的,并且借着与他们坐席及吃饭,证明祂不是鬼魂(路24:37),借此证明祂身体的复活(约20:20)。并且再次提醒信徒,在地上有一重要职事,就是蒙祂差派,作为复活的见证人(约20:21)。主说完这话,便向他们吹一口气,以动作及说话来预告,门徒必得着从上头而来的圣灵(约20:22)。圣灵还没有降下,直等到五旬节时,主所应许的圣灵从天而降,使信徒得着属天的能力,在地上有效的为主作见证。在此主预告一件重要的真理,就是赦罪的真理,借着主耶稣的血,成就了这「新约」(太26:28)。从约翰福音这处经文的字面上来看,似乎带出使徒有赦罪的特权,但若从有关经文来看,直接否定了这个讲法。凡接受主耶稣与人所立的约,借着祂在十架上所成就的救恩,人就可蒙赦免。主的意思,乃是根据以上的原则,视乎人对福音的回应,使徒便可宣告谁可蒙神的赦罪。有学者的见解,认为这是指使徒的工作之一,就是赦免或留下人家的罪(约20:23)。这不是指他们拥有赦罪的特权(参考马可2:5至7;徒10:43),乃是说有宣告罪得赦免或留下的权柄。因为「赦免」及「留下」,皆是法庭常用语,含有宣告罪状、罪证成立的意思。 多疑的多马 由于多马不在,没有目睹主的显现;故此,不肯相信同伴的见证。他更要求亲身的经历,若不是亲眼看见,并且亲身摸过主手上的钉痕及探入祂的肋旁,绝不会相信他们的说话(约20:24至25)。 5) 向十一位门徒显现(约20:26至31) 主耶稣这次的显现,从经文的内容看来,主要是为了多马的缘故。多马疑心十分大,不肯相信众人话。主耶稣显现时,就邀请多马来探祂的伤痕,并且加上一句话,就是「不要疑惑,总要信」,可见是主要针对多马的弱软个性而作的,借此看见主对人显出何等慈怜。多马没有亲手来检查主的伤痕,目睹复活的基督,他便承认主就是他的主及神了。主加上注解,就是没有因看见主而相信的人,是格外的蒙恩的。证明主就是基督及神的儿子的证据已记在圣经内,人从神的说话中,便可认识基督了。 6) 向七位门徒显现(约21:1至25) 七个门徒 主耶稣向七个门徒显现,他们分别是彼得、多马、拿但业、约翰、雅各及另外两位门徒(21:2)。在这段经文中,作者把焦点放在彼得的身上。约翰福音的作者把彼得率先带领其余六人打鱼的事件记录下来(21:3);并且把主三次查问彼得对主的爱之事件放在一起,深信主这次向七位门徒显现,主要是为彼得而设的。 彼得的带领 门徒目睹主复活后,没有随即的为主作见证;彼得反而重操故业,并带领其余六人这样作。也许彼得及门徒有肉身上的需要,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以门徒亲眼看见复活的基督,他们的回应似乎有点冷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