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房讲论」Upper Room Discourse,由十三章三十一节开始,有学者认为这讲论是止于十四章三十一节,也有圣经学者认为这篇讲章停在十七章二十六节。第一派学者根据十四章最末后的一句话,「起来,我们走罢」,表示主和门徒将会离开共进晚饭的地方,以此判定主已完全了其讲论。第二派学者以十七章一节的记述,「耶稣说了这话」After Jesus said this (NIV),认为主耶稣在此才完结祂的讲论。相比之下,第一个讲法比较合理。 「楼房的讲论」是在最后晚餐后,是主耶稣在最后的晚餐后教训十一个门徒的讲论,相传这些事件是发生在马可的家中,即俗称「马可楼」。 1) 引言(约13:31至35) 暗中及明显的提示 主耶稣用尽各样方法,借着暗中及明显的提示,呼吁犹大悔改归正;但犹大卖主的心已十分坚决,便离开他的老师及同伴(13:30至31)。主知道祂快要被交在外邦人的手里,被罗马人钉在残酷的十架上。按人看来,这是极其羞辱的事情,但主以属灵的眼光来看,乃是极其荣耀的事(13:31,32),因为主快要为世人成就荣耀的救恩。父神与圣子共创这救恩,并且一同成就这救法,借这伟大的工程显出父与子的荣耀。 实践彼此相爱 在旧约里,神曾嘱咐其子民,要爱祂及爱他们的友邻。现今主耶稣把新的命令赐给门徒,乃要实践彼此相爱(13:34),表面看似乎没有什么特别;但仔细观察时,主乃是说「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在本质上,这彼此相爱的特质是有所不同的,信徒彼此相爱,应仿效主的爱。基督向世人所启示的,乃是无条件、无私的爱。 2) 门徒的疑问(约13:36至37;14:5,8,22) 彼得的疑问(13:36,37) 不明白 彼得不明白主耶稣的说话,是否要往别城去避开反对祂的宗教领袖呢(参考约11:54)?主便向彼得暗示,「你现在不能跟我去;后来却要跟我去。」意即现今祂走上的,是十架道路,乃是一条不归路。暂时不是彼得走上的时候,但终有一天他要走上为主殉道的路。 公然宣称 彼得公然宣称,主往任何地方他都要跟随,甚至愿意为主献上生命。主却清楚表示,彼得将会三次否认祂。 多马的疑问(14:5) 从这处记述及别处的经文,似乎都显显示多马的个性是多疑的(约20:25)。主那么清楚启示祂将会前往的目的地,多马竟说不知道祂往何处。从多马的问题里,便看出他多疑的个性,或许根本不明白主耶稣的意思。 腓力的疑问(14:8) 当主耶稣宣告,祂就是道路、真理、生命,借着祂人便可认识父神时,腓力便求告主,把父显给他们看,就心满意足了。其实主活在人间三十多年,已是把父表明出来(约1:18);换句话说,神已在肉身向人显现了(提前3:16)。可悲的是,腓力跟随了主已有一段时间,但从主的言行中,仍不能确实主真正的身份。难怪主耶稣对腓力的要求有点不满了(14:9)。基于如此,主便以三方面证明祂就是神在肉身的显现Theophanies:第一,看见祂就如同看见父(14:9下;西1:15,18;来1:1至4)。第二,基督与父原为一,是完完全全联合在一起的(14:10上)。第三,祂所作的就是父神所作的(14:10下至11)。 犹大的疑问(14:22) 加略人的犹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