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旅程 301:末世

Apple Podcast Link: https://podcasts.apple.com/ca/podcast/kenneth-thumb-ministry-%E8%AD%9A%E7%B4%84%E7%8F%A5%E4%BA%8B%E5%B7%A5/id1561351698 Spotify Podcast Link: 当回望过去时,十个人有九个人总是对自己的过去感到有点遗憾的,为此他们便展望将来,盼望未来的日子会更好;可是,明天会更好吗?谁可晓得未来呢? 有圣经学者说:「大多数人的本能对未来是感到好奇的。我们是倾向未来的。不知什么缘故,明天比昨天是更具吸引力和魅力的。」 圣经有谈及「末世」,究竟它有什么意思呢? 1) 末世的定义 末世论则是神学的课题,专门探讨末后的事情。「末世」,可以是指整个现今教会时代(来1:2;彼前1:20;约壹2:18),而在其它经文里,它是意味着教会时代最末后的日子(提前4:1;提后3:1;彼后3:3;犹18)。 2) 末世的预兆 究竟在圣经的启示里,有什么特别的征兆呢?在教会时代的末后日子里,明显可见的是离经背道的事件会愈来愈多。 道德沦汒(太24:37;创6:1至4) 「挪亚的日子怎样,人子降临也要怎样。」(太24:37)。参照创世记第六章的经文内容,神的儿子,意即属神的子民也贪恋拥有美貌的女子。从圣经的启示中,我们看见挪亚时代的人十分淫乱,在末世的时代人也是如此。 罪恶增多(太24:12) 「不法的事」可译作「不合律法的事」或「不合法律的事」。这是指出那时人无法无天,任意而行。在末世的时代里,邪恶的事情是会不断发生的。 天灾人祸(太24:7) 「多处必有饥荒地震」,这意味着在末后的日子里各处皆出现天灾人祸。地球暖化是一个铁一般的事实,它对整个生态环境已造成很大永久性的破坏。在末后的日子里,人类缺水缺粮是必然会出现的,加上众多地震带来的破坏,人的前景是十分暗淡的。 政局动荡(太24:6) 若末世是充满了「打仗和打仗的风声」,相信那时的政治局势是一定极不稳定的。现今北韩不断扩张军力,并且肆无忌惮的发展核武器,因而与邻国及美国等国家的关系十分恶劣,为此美国更声言不惜以武力来解决问题,这是「打仗和打仗的风声」了。 血腥战乱(太24:7) 在主耶稣再来前,「民要攻打民,国要攻打国」必然会发生。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死伤者甚众,何况在将来的日子里,先进的军备一定会叫更多平民百姓和军人死伤。 异端邪说(太24:5)

生命旅程 301:仇敌

Apple Podcast Link: https://podcasts.apple.com/ca/podcast/kenneth-thumb-ministry-%E8%AD%9A%E7%B4%84%E7%8F%A5%E4%BA%8B%E5%B7%A5/id1561351698 Spotify Podcast Link: 「有人的地方便有问题。」这话是十分真确的。走遍全世界,我们皆听见在教会内有明争暗斗的事件,为何基督徒也会彼此争斗呢?原因之一,乃是人性的软弱。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基于魔鬼撒但在背后的工作。魔鬼是谁?为何牠要对付世人呢? 当彼得年长时,他叮嘱信徒说:「务要谨守,儆醒;因为你们的仇敌魔鬼,如同吼叫的狮子,遍地游行,寻找可吞吃的人。」(彼前5:8) 各位亲爱的信徒,我们身旁的信徒决不是我们的敌人。基督徒的敌人只有一位,乃是魔鬼及牠的差役。基督徒如何可胜过撒但的引诱及攻击呢?让我们先来认识牠的本源。 1) 认识仇敌的本源 堕落的天使 未堕落前,魔鬼是贵为天使长。当牠堕落之后,圣经常称牠为撒但及魔鬼。 「撒但」 意即「反对」或「对敌」。这个词汇在全本圣经里出现了52次,而在旧约只有4次。通过这个名称,让我们看见撒但是与神和人敌对的(代上21:1;伯1:6;诗109:6;亚3:1;太4:10;林后2:11;提前1:20;彼前5:8;启12:9;20:2)。 「魔鬼」 含有「攻击」或「毁谤」的意思(太13:39;约13:2;弗4:27;6:11;启12:9;20:2)。「魔鬼」这个名称在圣经内出现了55次,神的说话先后介绍魔鬼向人作出没有间断的攻击,再者,牠也是一位善于毁谤人的恶者。 撒但的堕落 两处重要的经文 有两处经文提到有关撒但堕落的,分别是以西结书二十八章及以赛亚书十四章,但某些圣经学者却认为这两处不是论到撒但。这派解经家相信以西结只是谈论神对推罗王的审判,而以赛亚书则是论述论神向巴比伦王所施行的审判;可是,另外一派学者则持不同的见解,他们仔细研究的结论是经文有另外一层的意思,就是通过当时两位满有权势的君王来描述撒但的败落。 以赛亚书的描述 明星 这处论到撒但的别名「路西非尔」“Lucifer”,中文圣经和合本把它意译为「明亮之星,早晨之子」(赛14:12)。 我要 在这段经文内,论到五个「我要」,解释撒但堕落的因由(赛14:12至14)。

生命旅程 301:追求

Apple Podcast Link: https://podcasts.apple.com/ca/podcast/kenneth-thumb-ministry-%E8%AD%9A%E7%B4%84%E7%8F%A5%E4%BA%8B%E5%B7%A5/id1561351698 Spotify Podcast Link: 什么是追求呢?当用在男女身上时,它是指两者之间的爱慕交往。对基督徒来说,信徒应在属灵生命或信仰上努力探求,这是我们经常谈及的属灵追求。究竟神的儿女应追求什么呢? 1) 追求的内容 追求认识真神 真理教导 「我们务要认识耶和华、竭力追求认识他‧他出现确如晨光、他必临到我们像甘雨、像滋润田地的春雨。」(何6:3)先知何西亚劝勉以色列人要竭力追求认识神,竭力追求认识神也应是基督徒追求的方向和心态。由于神是丰富无比的,祂的智慧也是测不透的,故此信徒理当穷一生的力量去认识祂。认识神不仅是头脑上的知识,也是一种实际的行动,意即通过遵行神的旨意及敬拜祂等实际的行动,信徒借此来认识祂是何等圣洁、良善及信诚。 实际行动 重温在〈生命旅程201〉所谈及的的神观,求主让你可在日常生活里体验神各种不同的属性。 追求认识主基督 真理教导 「只是我先前以为与我有益的、我现在因基督都当作有损的。不但如此、我也将万事当作有损的、因我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我为他已经丢弃万事、看作粪土、为要得着基督.并且得以在他里面、不是有自己因律法而得的义、乃是有信基督的义、就是因信 神而来的义.使我认识基督、晓得他复活的大能、并且晓得和他一同受苦、效法他的死.或者我也得以从死里复活。这不是说、我已经得着了、已经完全了.我乃是竭力追求、或者可以得着基督耶稣所以得着我的。」(腓3:7至12)保罗在大马色路上遇见主耶稣基督,叫他换来脱胎换骨的经历(徒9:1至9)。自始之后,他不断的经历主耶稣的同在及作为,并且他亦立志一生的追求认识及事奉祂。这里的「认识」,乃是「借着经历来认识」之意。在此,保罗所论及的认识,决不单是头脑的认识,而是包括生命的经历。主耶稣基督不但是信徒的救主,也是他们生命的主宰。在世上,主留下美好的榜样,叫属祂的人可效法及依循。 实际行动 在仔细念四福音时,让我们留意主耶稣生平的点滴,并且祷告求父神可让我们在日常生活里多经历基督,如同保罗一样,能时常感受到祂常靠近我们的身旁(提后4:17)。 追求及善用恩赐 真理教导:(林前14:1;弗4:11至13) 「你们要追求爱、也要切慕属灵的恩赐、其中更要羡慕的、是作先知讲道。」(林前14:1)哥林多前十三章是一段「插话」“digression”,把林前12:31及林前14:1连接在一起。在林前14:1,保罗便指出「作先知讲道」是更大的恩赐。使徒保罗提醒信徒要重视属灵恩赐;「切慕」,意即热切地渴望。简言之,使徒教导信徒要渴望获得属灵恩赐。「他所赐的有使徒、有先知.有传福音的.有牧师和教师.为要成全圣徒、各尽其职、建立基督的身体.直等到我们众人在真道上同归于一、认识 神的儿子、得以长大成人、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弗4:11至13)神赐下恩赐给基督徒之目的,乃是借着恩赐叫教会得着造就和益处,因此追求得着属灵的恩赐,不是为了信徒个人的益处,乃是为了整体的益处。通过善用神所赐下的恩赐,信徒以此来建立一个荣神益人的教会。基督徒不单追求属灵恩赐,也要恰当地运用它。 实际行动 基于圣灵是接照祂的心意来赋予神儿女各种不同恩赐的(林前12:11),故此,基督徒不必禁食祷告来祈求属灵恩赐。当人愿意决志信靠耶稣基督为救主时,神的灵已把恩赐赐给他们。最重要的是,信徒要发掘自己的恩赐,并且懂得怎样有效运用它。 追求与众人和睦

生命旅程 301:生活

Apple Podcast Link: https://podcasts.apple.com/ca/podcast/kenneth-thumb-ministry-%E8%AD%9A%E7%B4%84%E7%8F%A5%E4%BA%8B%E5%B7%A5/id1561351698 Spotify Podcast Link: 假若你是刚刚受浸加入教会的,让我在此恭喜你。你满意你接受浸礼后的生活状况吗?你有没有与你认识的信徒分享过呢? 对于某些信徒来说,融入教会是极不容易的。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牧者、教会领袖及信徒皆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各人的属灵程度均有差距,加上各人的背景不同,还有各人的学历及文化均有很大的差别,那么新信徒或初转会的信徒怎样可才投入这间教会的生活呢? 对新加入教会的成员,普遍的教导是鼓励他们要恒常与会众于主日一同敬拜神,学习事奉、奉献及参予小组或团契生活;以上可算是教会生活的精髓。 1) 教会生活 信徒相交生活有什么地方需要留意呢?使徒约翰教导信徒说:「我们将所看见,所听见的,传给你们,你们与我们相交,我们乃是与父并祂儿子耶稣基督相交的。」(约壹1:3)約翰壹書所使用的「相交」(約壹1:3),它的原意含有「友谊」“Fellowship”、 「交谊 」“Communion”或「交往」“Intercourse”等意思。「相交」,意即相互的交谊;中文圣经和合本如此翻译,乃是与其原意十分相近的。在华人教会内设有团契,乃是信徒彼此交谊的组织。在教会里生活,基本上可分为两个层面,就是与神、与人有相交的生活,用现今的术语来说,信徒与神和人都应有团契生活。 与人相交 基督徒不单是与神有相交的生活,与人也需有团契的生活,但与信徒交往中,要留意以下几个重点。 彼此接纳(罗14:1;15:7) 思考问题 让我问你们两条问题:一,在教会内,为何有些基督徒不愿意接纳别的信徒呢? 二,有什么方法可促进彼此接纳呢? 真理教导 谦卑是圣经所教导的美德之一,这是基督徒毕生必须学习的功课。为何某些基督徒不接纳别的信徒呢?骄傲及不够谦卑是拦阻他们学习彼此接纳的障碍物。耶稣基督是我们学效的对象,祂不但甘愿纡尊降贵,并且乐意接纳世上所有人;故此,信徒彼此接纳的基础是建基在主耶稣谦卑的品格上(可10:45)。在圣经内,教会被称为神的家,那么若要有美满教会生活,信徒必须要首先学习接纳教会每一个成员。保罗提醒位于罗马的教会说:「信心软弱的、你们要接纳、但不要辩论所疑惑的事。」(罗14:1)「所以你们要彼此接纳、如同基督接纳你们一样、使荣耀归与 神。」(罗15:7) 实际行动 没有人是完全的,我们各人皆有软弱及丑习的。举例说,在教会聚餐中,我们看见某些信徒在排队轮候食物时争先恐后,并且在拿取膳食时他们有如饿鬼一般,毫不顾及其他用膳者的需要。各位,让我们学效主耶稣,以真诚的接纳别人的软弱及丑习。 彼此饶恕(弗4:32) 思考问题 什么是饶恕呢?信徒怎样才能够有力量去饶恕人呢? 真理教导

生命旅程 201:礼仪

Apple Podcast Link: https://podcasts.apple.com/ca/podcast/kenneth-thumb-ministry-%E8%AD%9A%E7%B4%84%E7%8F%A5%E4%BA%8B%E5%B7%A5/id1561351698 Spotify Podcast Link: 假若有长者对你说:「我现今已八十多岁,随时可以死,故此我要尽快受洗,借此洗去我的罪及换取永生。」作为基督徒,你会怎样回应这位老伯伯呢? 普遍教会每月一次在崇拜举行主餐,而出席人数远比平日多,你怎样诠释这种现象呢? 主耶稣郑重的吩咐信徒去遵守浸礼及主餐(太28:19;林前11:25),当然两者皆不会叫人得救或使人的灵命更进步。既然这两个均是十分重要的礼仪,故此我们应细心去明白其中的要点。 1) 浸礼 受浸的真义 你认为浸礼本身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呢?究竟浸礼是一种礼仪或是一种见证呢?浸礼不单是礼仪,也是公开的见证,向人、向天使、向主并向魔鬼宣布一件事情,现今你已完全属于主耶稣了。浸礼是基督徒宣告自己乃是归属主耶稣基督的行动,表示自己已与祂联合在一起,永远不会分开。使徒保罗教导罗马基督徒说:「所以我们借着浸礼归入死、和他一同埋葬.原是叫我们一举一动有新生的样式、像基督借着父的荣耀、从死里复活一样。我们若在他死的形状上与他联合、也要在他复活的形状上与他联合.因为知道我们的旧人、和他同钉十字架、使罪身灭绝、叫我们不再作罪的奴仆.因为已死的人、是脱离了罪。我们若是与基督同死、就信必与他同活.因为知道基督既从死里复活、就不再死、死也不再作他的主了。他死是向罪死了、只有一次.他活是向 神活着。这样、你们向罪也当看自己是死的.向 神在基督耶稣里、却当看自己是活的。所以不要容罪在你们必死的身上作王、使你们顺从身子的私欲.也不要将你们的肢体献给罪作不义的器具.倒要像从死里复活的人、将自己献给 神.并将肢体作义的器具献给 神。」(罗6:4至13)简单来说,浸礼是与基督合一,那么与主耶稣合而为一是怎样的一回事呢?通过浸礼,基督徒宣告以下三个不同事实:一,我们已经与主耶稣同死。二,我们已经与主同葬。三,我们已经与祂同活。 与主同死(罗6:5) 通过浸礼,信徒表明他们是真心归向主耶稣的,并愿意甘心乐意的跟随祂,公开见证现今活着的不再是他们的老我,而他们是却享有祂所赐的新生命的。另外,与主同死含有与主一同受苦的意味。我们清楚知道主所踏上的十字架路,乃是一条苦路,为此,我们也借浸礼来立志,表明自己也愿意为主受苦!未信主的朋友不明白主的爱及真理,故此他们作出误解基督教的举动,或甚至是敌视的行为,这是可以理解的。昔日我曾在职场工作,那时我还是初信的基督徒,不少同事在我面前对基督教冷嘲热讽,并且有意无意的取笑及欺凌我,这叫我十分难受,但相比主耶稣为信徒所忍受心灵及肉体的痛苦,实在算不得什么。 与主同葬(罗6:4) 死人是没有丝毫生命迹象的,他们对世上一切的事情已再没有任何反应了。浸礼是极具意义的,通过全人被浸入水中,象征这受浸者已与主耶稣一同埋葬。使徒说:「借着浸礼归入死,和祂一同埋葬」,意思是说,借着浸礼来宣告基督徒的旧我已被新我取替,提醒圣徒要活出信徒新生的样式,行事为人应与所蒙的恩相称!假若有人叫你生气,请你静下来,再次确认你的旧我已死。当你想到自己是已死的人时,死人怎会有任何反应呢? 与主同活(罗6:4) 信靠主耶稣的人是拥有新生命的,意即我们不但拥有永恒的生命,也享有新生命的特质,意即对事物有崭新的见解及体会。昔日未认识主时,我们觉得撒谎没有问题,但现今因真理圣灵的同在,我们便知道诚信是信徒应有的操守。通过接受浸礼,表明人若与主同死,必与主一同复活,并且享有从祂而来属天的生命。 受浸的条件 基么人才可以接受浸礼呢?条件如下: 愿意相信福音的人(可16:16) 浸礼或水礼对未信主的人是丝毫没有意思的,因为他们还未认识耶稣基督是救主。接受浸礼最基本的条件是,人必须清楚认识自己的信仰,并且愿意在众人面前承认自己是跟随基督的人。 愿意真心悔改的人(徒2:38) 信靠耶稣基督是包括认罪、悔改及接受祂为救主的。悔改是一种行动,反映人对神及罪的见解已有所改变。意思是说,在未信主前,他是与神背道而驰的,但现今他却愿意把他的人生方向转变过来,并且存顺服的心来跟随主。

生命旅程 201:道路

Apple Podcast Link: https://podcasts.apple.com/ca/podcast/kenneth-thumb-ministry-%E8%AD%9A%E7%B4%84%E7%8F%A5%E4%BA%8B%E5%B7%A5/id1561351698 Spotify Podcast Link: 何谓神的旨意呢?神的旨意或谕令是祂的永远计划,意即主在宇宙中于过去、现在及将来所决定及执行所有的事件。神的旨意有两个不同层面:一,神绝对的旨意“The Directive Will of God”;二,神容许的旨意“The Permissive Will of God”。前者是指神在宇宙万物中完全主动的作为,比方如创造万有(创1:1)、掌管万物(但4:35)、兴起君王及邦国(但2:21)及选召人得着救恩等(弗1:4)。后者的意思是说,虽然神能决定万事,但祂容让某些事情发生,却没有违反祂最初所定的计划。罪恶及错误的决定,并不是源自神,而人必须为到所作的付上全责。值得一提的是,假若神预定人犯错或犯罪的话,祂就没有资格来审判人。 唯有全智的神才知道什么是对世人及万物最好的安排,并且祂晓得以最好的方法来达成这些事情,这就是神的旨意之精粹了。对神的儿女来说,我们是有责任去明白及寻求祂的旨意。 「約伯回答耶和華說、我知道你萬事都能作、你的旨意不能攔阻。誰用無知的言語、使你的旨意隱藏呢。我所說的、是我不明白的‧這些事太奇妙、是我不知道的。」约伯知道无人可拦阻神的旨意,这是他深深体会的经历(伯42:1至3)。人之所以不能明白主的旨意,乃是由于本身的软弱,而不是神的旨意高深莫测。首先,让我们了解神有什么心意是已清楚显明的。 1) 神向信徒显明的旨意 脱离罪恶(加1:4) 「基督照我们父 神的旨意为我们的罪舍己、要救我们脱离这罪恶的世代.」假若在公共交通工具上遇见陌生人,他不但向你主动打招呼及闲聊起来。你心里便想:「这是不是神的心意去向这人传福音呢?」传福音一定是神的心意,因为神期望所有人皆可离开罪恶来归向祂。神不愿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这是神永恒不变的旨意! 得着丰富(弗1:11至12) 信徒甲说:「某某人的说话伤害了我。」信徒乙说:「我无力面对家中的问题。」信徒丙却无病呻吟。在教会圈子里,随处可见的是伤兵,这是信仰的危机,显出不少信徒的灵性已出现大小的问题。使徒保罗对以弗所教会说:「我们也在他里面得了基业、这原是那位随己意行作万事的、照着他旨意所豫定的.叫他的荣耀、从我们这首先在基督里有盼望的人、可以得著称赞。」主希望属祂的人可以得着基业,意思是指到天上各样属灵的福气(弗1:3),神深愿信徒拥有一个丰盛的生命。 圣洁生活(帖前4:3) 不少世人认为男欢女爱是正常不过的,不少家长认同人不风流枉少年的讲法,甚至假若男女同意的话,他们接受一夜情也是合理的。再者,许多年青人包括不少信徒也有婚前性行为的经验,可是,这绝对违反神的心意。保罗叮嘱信徒说:「神的旨意就是要你们成为圣洁、远避淫行.」神希望祂的儿女能过圣洁的生活。你有没有一个愿意离开罪恶,圣洁地为主而活的心呢?

1 2 3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