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请继续向下看)
Amazon Music
https://music.amazon.com/podcasts/cc37ca77-9049-4a9b-bd84-e2697b06db4e
Apple Podcasts
Spotify
傳道書 7:1–4
1名譽強如美好的膏油;人死的日子,勝過人生的日子。
2往遭喪的家去, 強如往宴樂的家去, 因為死是眾人的結局, 活人也必將這事放在心上。
3憂愁強如喜笑, 因為面帶愁容,終必使心喜樂。
4智慧人的心,在遭喪之家; 愚昧人的心,在快樂之家。
美國喜劇演員傑里賽恩菲爾德 Jerry Seinfeld說:「大多數的研究指出,人最懼怕的是作公開的演說,第二則是死亡。所以對一般人來說,如果你必須參加葬禮,你死在棺木內比致悼詞更好。」
在傳7:1至4內,傳道者把人生的事例作比較,指出甚麼是更好的。
1) 有價值的死勝過無價值的生(傳7:1)
「膏油」的用途
1名譽強如美好的膏油;人死的日子,勝過人生的日子。
「膏油」,乃是橄欖油的意思。在古代的以色列國,它的用途十分廣泛:一,飲食用途。二,用在奉獻及敬拜生活上。三,用在君王及祭司的就職典禮上。四,化妝的香膏及香料的成份。五,它有藥用的功效。六,點燈的燃料。
「人生的日子」
「人生的日子」,意即出生的日子。傳道者把「人生的日子」與「美好的膏油」聯繫在一起,表示這人出生後的日子皆是吉利的,意思是說,擁有快樂及財富,可是,愚昧及邪惡可以叫這人的一生蒙上污點,這樣是極之虛空的。馬來諺語:「寧可帶著美名死去,好過擁有惡名而活著。」通過以上的例證,讓我們看見人的名譽是十分重要的。
究竟人怎樣才可擁有美好的名聲而離世呢?
全人類皆犯了罪,在神眼中是罪人,沒有美名。即使行為極其正直的人,總有其瑕疵之處。為此,神便設立拯救世人的方法,藉著耶穌基督在十架上的救贖,人便因接受神兒子的名而成為神的兒女。約翰福音說:12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賜他們權柄,作神的兒女。(約1:12)耶穌基督的名字不只是一個稱號那麼簡單,祂的名是包括祂的品格,或是指祂整個的人。故此,基於主耶穌的名字,凡相信祂為救主的人,基於祂尊貴的名字及生命而叫我們的名字得以被記在神的生命冊上。不最完全的人之名字竟可記在祂的冊上,乃是藉著耶穌基督的寶血,這是出自祂的恩慈及憐憫。藉著耶穌基督的美名,叫基督徒也享有美名,這是新約聖經給世人的啟示。
「膏油」與「名譽」
「膏油」,可以用在殮葬上,也可用在宴會上。雖然「膏油」,乃是昂貴及叫人十分嚮往的物品,但傳道者卻強調它不及人的名譽。「膏油」容易變質,即使好的「膏油」也能變質。新生嬰兒長大後,他可以成為好人或壞人。當人一直擁有良好聲譽直至死時,那麼他便可確保他的聲譽了。如果人的一生換來良好的聲譽,那麼在他去世的那一天別人必定前來向他致敬。在離世時擁有名譽,這是有價值的死。即使人在出生時便享有富貴榮華,但隨著這人的卻是愚昧及邪惡的話,這是無價值的生。簡單來說,有價值的死勝過無價值的生。
無價值的生
有價值的死,乃是死而無憾的。有些名人擁有名利,但可借晚節不保,借用傳道者的見解,他們的一生是虛空的,意即無價值的。比爾寇司Bill Cosby是美國著名的諧星,在未被人揭發他強姦、迷姦、兒童性虐待及不當的性行為前,他是受同行及觀眾尊敬的人物。未被他迷姦前,某受害者視這人為「父親的父親」,當事發後才知道他是衣觀禽獸。
在許多年前,香港無線電視有一位女記者名叫林美香,在直擊報導新聞後,她總是說:「無線記者林美香。」那時,不少人便以她的名字來開玩笑。廣東人稱「香」為死,「臨尾香」是事情到最後出問題或失敗。比爾寇司Bill Cosby有錢有名,但卻是「臨尾香」。
死亡的出現
蘇格蘭歷史小說家及詩人華特司各特爵士Sir Walter Scott (1771–1832)說:「也許它跚跚來遲,或是很快到達,最終死亡必然臨到。」
不論遲或早,死亡至終臨到我們眾人的身上。擁有美好的聲譽的人無法逃避死亡,自出生後便擁有歡樂及富足的人也必要死。假若自少便享有歡笑及財富的人,而他是與愚昧結伴同行,叫他的一生沒有好的聲譽,這人的一生是遠遠不及在死時擁有美好名聲的人。
死亡的途徑
英國醫生及作家托馬斯布朗爵士 Thomas Browne (1605–1682)指出導致死亡有一千扇門,他感謝神只讓人死一次。
有些人是患重病而離世,某些卻是遭意外身亡,而少數則是無苦無痛的離開人世。不論是以甚麼的形式來經歷死亡,死亡是一定會臨到世人的身上。問題的是,我們是怎樣的過我們的一生呢?當我們死時,我們有沒有好的名聲呢?
信徒的喪禮
作為牧者,我曾替不少離世的信徒主持安息禮拜,也前往不少喪禮及追思禮拜。叫我印象很深刻的有兩個聚會,其中一個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牧人的追思禮拜,數千人前來追憶這位牧者對教會的供獻。另外一個是一位年輕牧者的安息禮拜,雖然他事奉的時日很短,但他的影響力卻很深。兩人死時皆擁有美好的名譽,如此的人生是十分有意義的。
死亡的見解
羅馬作家、哲學家及政治家塞內卡Lucius Annaeus Seneca, the Younger (4? BC–65 AD)說:「死亡對某些人是刑罰,對某些人是禮物,對某些人是恩寵。」
是的,各人死亡原因皆有異。借用這位哲學家的說話,死亡對基督徒是恩寵,因為離世與基督同住,乃是好得無比的。不錯,基督徒與世人沒有多大的差異,他們也必須經歷死亡;但不同之處,基督徒只不過是返家而已。藉著耶穌基督的美名,叫信徒也得著美名,此外,當基督徒真誠的過他們的信仰生活,他們必定在世人面前換來好的名聲,並且他們為主所作的一切美事必定蒙祂的記念。
2) 往遭喪的家勝過往宴樂的家(傳7:2至4)
守靈與派對的比較
傳道者鄭重聲明說,守靈比派對更好。原因十分簡單,這叫前往守夜的人反省生命是何等的短暫(傳7:2)。
憂愁與喜笑的比較
「憂愁」遠勝「喜笑」,因為前往守夜的人,在那裡反思,如此憂愁的場合叫他學習到有價值的課題,因而叫他便成熟。相反地,派對是「吹水」的場合,是及時行樂及有酒今朝醉的地方,不錯,宴會可以帶來快樂,但卻對參予者的品格及生命是沒有絲毫的幫助的(傳7: 3)。
美國小說家
美國小說家多克托羅 E. L. Doctorow (1931–)說:「死亡只不過是訃聞。任何人的死,包括我們的在內,只是昨日的新聞。」
英國女演員
英國演員伊蒂絲埃文斯女爵士Edith Evans (1888–1976)在臨死一星期前,接受了英國廣播公司的訪問,她說:「死亡已是我的鄰舍了。」
各位,人生是十分短暫的。各位,當下次你去守夜或參加喪禮時,要趁機反省自己過去的所作所為,並且立志珍惜餘下的時光。假若有機會參加宴會,切勿只顧吃吃喝喝及「吹水」,而應存感謝的心來享受歡樂的時光。
智慧與愚昧的比較
4智慧人的心,在遭喪之家; 愚昧人的心,在快樂之家。
「智慧人」,曉得在憂傷的場合中學習人生的功課,在哀悼死者時反思死亡的意義。相反的是,「愚昧人」的心被囚禁在短暫的歡笑中,他只顧面前的快樂,因而忽略探索人生的意義(傳7:4)。
現代人十分注重享樂,這樣的享樂主義是極其自我中心的。傳道者叮囑讀者,要抓緊機會來思想生死的問題,而切勿只顧陶醉在目前及短暫的享樂。
英國小說家
英國小說家福斯特 E. M. Forster (1879–1970) 說:「死亡毀滅人,死亡的概念卻救了他。」
英國政治家
安東尼阿什利柯柏 Anthony Ashley Cooper是第七位沙夫茨伯里伯爵 Earl of Shaftesbury。他出身名門望族,在名校哈羅公校及牛津大學接受教育,並獲取傑出的成績。現今他的名字得以銘記在歷史內,因為他樂意服事人之故,並且他以捨己及委身的態度來渡過他一生。為何他能發出如此燦爛的光輝呢?當他還在哈羅公校裡唸書時,看見貧人安葬的情景,這人甚麼都沒有便離世了。為著紀念他,在某牆璧上刻有如此的說話:「當他還是哈羅公校的男孩子,他目睹貧人羞恥及沒有尊嚴的葬禮,這樣促使他願意將一生獻上,幫助窮貧及被欺壓的人。」
各位,安東尼阿什利柯柏是智慧人,當他目睹貧人的死是叫有所反省及行動。人生是短暫的,如果你還是未認識主耶穌的話,請你把握機會來認識救主耶穌基督吧!
信徒們,讓我們珍惜我們有限的青春及精力,讓我們好好善用一生來事奉的主!
英國詩人
弗朗西斯哈維格Frances Havergal (1836-1879),她所寫的聖詩對基督教有很大的貢獻。其父親是一位聖公會牧師,也是一位有音樂修養的音樂家,一共寫了約一百首聖詩。在其父親的教導下,叫她熱愛追尋知識。他的女兒分別在英國及德國的寄宿學校唸書,在那裡學了多種現代語文 ,此外還有希臘文及希伯來文。哈維格這位詩人,不但活在神的話語裡,神的話語也經常是她的同伴。在她生命最後的一天裡,她要求其朋友唸賽亞書四十二章給她聽。當朋友唸到第六節時:「我耶和華憑公義召你,必攙扶你的手,保守你,…。」女詩人便停止其女朋友繼續唸下去,並且細聲說:「『召』,『攙扶』,『保守』,我可以根據這樣回家了。」不錯,根據以上的話,她便回天家去了。各位,你從這位詩人的離世有甚麼領受呢?當活在世上時,這位女詩人珍惜她可以事奉神的特權及福分,她寫了一首詩,名叫「獻己於主」:第一節的歌詞說:「我一生求主管理,願獻身心為活祭;我雙手為主作工,因被主慈愛感動,因被主慈愛感動。」(生命聖詩第458首)
人的渺小
各位未信主的朋友,人生在世的年日是十分短暫的,時間不會復返。神讓我們看見時間的飛逝,藉此讓我們認識自己的渺小,並且知道掌管時間的是神自己。
神的救法
由於世人皆犯了罪,為此我們的肉身均要經歷死亡。人不單是血肉之軀,我們還有永遠活著的靈魂。當人離世時,人的靈魂便會離開這個世界。
人是神創造的傑作,我們本是屬於祂的。由於神是聖潔沒有瑕疵的,故此有罪的人是無法靠近祂的。假若要重投父神的懷抱,祂一定要為世人預備重返祂身邊的方法。
神是我們天上的爸爸,由於祂深愛我們,便想盡辦理讓我們可在虛幻的人生裡得以認識祂,故此,藉著耶穌基督降世,釘死在十架上,三天後從死裡復活,讓我們知道祂才是生命的主宰,並且祂在世上預備各種機會好叫我們可認識祂。你現今收聽這福音信息,便是證明父神正要尋找你重返祂的懷抱了。
各位朋友,你願意把你的生命交給主耶穌基督嗎?
各位基督徒,深信你身旁還有親友及同事是未認識主耶穌的,你們願意被父神使用,承擔福音使者的工作嗎?
更好的是什么?(一)2.0
(简体:请继续向下看)
传道书 7:1–4
1名誉强如美好的膏油;人死的日子,胜过人生的日子。
2往遭丧的家去, 强如往宴乐的家去, 因为死是众人的结局, 活人也必将这事放在心上。
3忧愁强如喜笑, 因为面带愁容,终必使心喜乐。
4智慧人的心,在遭丧之家; 愚昧人的心,在快乐之家。
美国喜剧演员杰里赛恩菲尔德 Jerry Seinfeld说:「大多数的研究指出,人最惧怕的是作公开的演说,第二则是死亡。所以对一般人来说,如果你必须参加葬礼,你死在棺木内比致悼词更好。」
在传7:1至4内,传道者把人生的事例作比较,指出什么是更好的。
1) 有价值的死胜过无价值的生(传7:1)
「膏油」的用途
1名誉强如美好的膏油;人死的日子,胜过人生的日子。
「膏油」,乃是橄榄油的意思。在古代的以色列国,它的用途十分广泛:一,饮食用途。二,用在奉献及敬拜生活上。三,用在君王及祭司的就职典礼上。四,化妆的香膏及香料的成份。五,它有药用的功效。六,点灯的燃料。
「人生的日子」
「人生的日子」,意即出生的日子。传道者把「人生的日子」与「美好的膏油」联系在一起,表示这人出生后的日子皆是吉利的,意思是说,拥有快乐及财富,可是,愚昧及邪恶可以叫这人的一生蒙上污点,这样是极之虚空的。马来谚语:「宁可带着美名死去,好过拥有恶名而活着。」通过以上的例证,让我们看见人的名誉是十分重要的。
究竟人怎样才可拥有美好的名声而离世呢?
全人类皆犯了罪,在神眼中是罪人,没有美名。即使行为极其正直的人,总有其瑕疵之处。为此,神便设立拯救世人的方法,借着耶稣基督在十架上的救赎,人便因接受神儿子的名而成为神的儿女。约翰福音说:12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赐他们权柄,作神的儿女。(约1:12)耶稣基督的名字不只是一个称号那么简单,祂的名是包括祂的品格,或是指祂整个的人。故此,基于主耶稣的名字,凡相信祂为救主的人,基于祂尊贵的名字及生命而叫我们的名字得以被记在神的生命册上。不最完全的人之名字竟可记在祂的册上,乃是借着耶稣基督的宝血,这是出自祂的恩慈及怜悯。借着耶稣基督的美名,叫基督徒也享有美名,这是新约圣经给世人的启示。
「膏油」与「名誉」
「膏油」,可以用在殓葬上,也可用在宴会上。虽然「膏油」,乃是昂贵及叫人十分向往的物品,但传道者却强调它不及人的名誉。「膏油」容易变质,即使好的「膏油」也能变质。新生婴儿长大后,他可以成为好人或坏人。当人一直拥有良好声誉直至死时,那么他便可确保他的声誉了。如果人的一生换来良好的声誉,那么在他去世的那一天别人必定前来向他致敬。在离世时拥有名誉,这是有价值的死。即使人在出生时便享有富贵荣华,但随着这人的却是愚昧及邪恶的话,这是无价值的生。简单来说,有价值的死胜过无价值的生。
无价值的生
有价值的死,乃是死而无憾的。有些名人拥有名利,但可借晚节不保,借用传道者的见解,他们的一生是虚空的,意即无价值的。比尔寇司Bill Cosby是美国著名的谐星,在未被人揭发他强奸、迷奸、儿童性虐待及不当的性行为前,他是受同行及观众尊敬的人物。未被他迷奸前,某受害者视这人为「父亲的父亲」,当事发后才知道他是衣观禽兽。
在许多年前,香港无线电视有一位女记者名叫林美香,在直击报导新闻后,她总是说:「无线记者林美香。」那时,不少人便以她的名字来开玩笑。广东人称「香」为死,「临尾香」是事情到最后出问题或失败。比尔寇司Bill Cosby有钱有名,但却是「临尾香」。
死亡的出现
苏格兰历史小说家及诗人华特司各特爵士Sir Walter Scott (1771–1832)说:「也许它姗姗来迟,或是很快到达,最终死亡必然临到。」
不论迟或早,死亡至终临到我们众人的身上。拥有美好的声誉的人无法逃避死亡,自出生后便拥有欢乐及富足的人也必要死。假若自少便享有欢笑及财富的人,而他是与愚昧结伴同行,叫他的一生没有好的声誉,这人的一生是远远不及在死时拥有美好名声的人。
死亡的途径
英国医生及作家托马斯布朗爵士 Thomas Browne (1605–1682)指出导致死亡有一千扇门,他感谢神只让人死一次。
有些人是患重病而离世,某些却是遭意外身亡,而少数则是无苦无痛的离开人世。不论是以什么的形式来经历死亡,死亡是一定会临到世人的身上。问题的是,我们是怎样的过我们的一生呢?当我们死时,我们有没有好的名声呢?
信徒的丧礼
作为牧者,我曾替不少离世的信徒主持安息礼拜,也前往不少丧礼及追思礼拜。叫我印象很深刻的有两个聚会,其中一个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牧人的追思礼拜,数千人前来追忆这位牧者对教会的供献。另外一个是一位年轻牧者的安息礼拜,虽然他事奉的时日很短,但他的影响力却很深。两人死时皆拥有美好的名誉,如此的人生是十分有意义的。
死亡的见解
罗马作家、哲学家及政治家塞内卡Lucius Annaeus Seneca, the Younger (4? BC–65 AD)说:「死亡对某些人是刑罚,对某些人是礼物,对某些人是恩宠。」
是的,各人死亡原因皆有异。借用这位哲学家的说话,死亡对基督徒是恩宠,因为离世与基督同住,乃是好得无比的。不错,基督徒与世人没有多大的差异,他们也必须经历死亡;但不同之处,基督徒只不过是返家而已。借着耶稣基督的美名,叫信徒也得着美名,此外,当基督徒真诚的过他们的信仰生活,他们必定在世人面前换来好的名声,并且他们为主所作的一切美事必定蒙祂的记念。
2) 往遭丧的家胜过往宴乐的家(传7:2至4)
守灵与派对的比较
传道者郑重声明说,守灵比派对更好。原因十分简单,这人叫前往守夜的人反省生命是何等的短暂(传7:2)。
忧愁与喜笑的比较
「忧愁」远胜「喜笑」,因为前往守夜的人,在那里反思,如此忧愁的场合叫他学习到有价值的课题,因而叫他便成熟。相反地,派对是「吹水」的场合,是及时行乐及有酒今朝醉的地方,不错,宴会可以带来快乐,但却对参予者的品格及生命是没有丝毫的帮助的(传7: 3)。
美国小说家
美国小说家多克托罗 E. L. Doctorow (1931–)说:「死亡只不过是讣闻。任何人的死,包括我们的在内,只是昨日的新闻。」
英国女演员
英国演员伊蒂丝埃文斯女爵士Edith Evans (1888–1976)在临死一星期前,接受了英国广播公司的访问,她说:「死亡已是我的邻舍了。」
各位,人生是十分短暂的。各位,当下次你去守夜或参加丧礼时,要趁机反省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并且立志珍惜余下的时光。假若有机会参加宴会,切勿只顾吃吃喝喝及「吹水」,而应存感谢的心来享受欢乐的时光。
智慧与愚昧的比较
4智慧人的心,在遭丧之家; 愚昧人的心,在快乐之家。
「智慧人」,晓得在忧伤的场合中学习人生的功课,在哀悼死者时反思死亡的意义。相反的是,「愚昧人」的心被囚禁在短暂的欢笑中,他只顾面前的快乐,因而忽略探索人生的意义(传7:4)。
现代人十分注重享乐,这样的享乐主义是极其自我中心的。传道者叮嘱读者,要抓紧机会来思想生死的问题,而切勿只顾陶醉在目前及短暂的享乐。
英国小说家
英国小说家福斯特 E. M. Forster (1879–1970) 说:「死亡毁灭人,死亡的概念却救了他。」
英国政治家
安东尼阿什利柯柏 Anthony Ashley Cooper是第七位沙夫茨伯里伯爵 Earl of Shaftesbury。他出身名门望族,在名校哈罗公校及牛津大学接受教育,并获取杰出的成绩。现今他的名字得以铭记在历史内,因为他乐意服事人之故,并且他以舍己及委身的态度来渡过他一生。为何他能发出如此灿烂的光辉呢?当他还在哈罗公校里念书时,看见贫人安葬的情景,这人什么都没有便离世了。为着纪念他,在某墙璧上刻有如此的说话:「当他还是哈罗公校的男孩子,他目睹贫人羞耻及没有尊严的葬礼,这样促使他愿意将一生献上,帮助穷贫及被欺压的人。」
各位,安东尼阿什利柯柏是智慧人,当他目睹贫人的死是叫有所反省及行动。人生是短暂的,如果你还是未认识主耶稣的话,请你把握机会来认识救主耶稣基督吧!
信徒们,让我们珍惜我们有限的青春及精力,让我们好好善用一生来事奉的主!
英国诗人
弗朗西斯哈维格Frances Havergal (1836-1879),她所写的圣诗对基督教有很大的贡献。其父亲是一位圣公会牧师,也是一位有音乐修养的音乐家,一共写了约一百首圣诗。在其父亲的教导下,叫她热爱追寻知识。他的女儿分别在英国及德国的寄宿学校念书,在那里学了多种现代语文 ,此外还有希腊文及希伯来文。哈维格这位诗人,不但活在神的话语里,神的话语也经常是她的同伴。在她生命最后的一天里,她要求其朋友念赛亚书四十二章给她听。当朋友念到第六节时:「我耶和华凭公义召你,必搀扶你的手,保守你,…。」女诗人便停止其女朋友继续念下去,并且细声说:「『召』,『搀扶』,『保守』,我可以根据这样回家了。」不错,根据以上的话,她便回天家去了。各位,你从这位诗人的离世有什么领受呢?当活在世上时,这位女诗人珍惜她可以事奉神的特权及福分,她写了一首诗,名叫「献己于主」:第一节的歌词说:「我一生求主管理,愿献身心为活祭;我双手为主作工,因被主慈爱感动,因被主慈爱感动。」(生命圣诗第458首)
人的渺小
各位未信主的朋友,人生在世的年日是十分短暂的,时间不会复返。神让我们看见时间的飞逝,借此让我们认识自己的渺小,并且知道掌管时间的是神自己。
神的救法
由于世人皆犯了罪,为此我们的肉身均要经历死亡。人不单是血肉之躯,我们还有永远活着的灵魂。当人离世时,人的灵魂便会离开这个世界。
人是神创造的杰作,我们本是属于祂的。由于神是圣洁没有瑕疵的,故此有罪的人是无法靠近祂的。假若要重投父神的怀抱,祂一定要为世人预备重返祂身边的方法。
神是我们天上的爸爸,由于祂深爱我们,便想尽办理让我们可在虚幻的人生里得以认识祂,故此,借着耶稣基督降世,钉死在十架上,三天后从死里复活,让我们知道祂才是生命的主宰,并且祂在世上预备各种机会好叫我们可认识祂。你现今收听这福音信息,便是证明父神正要寻找你重返祂的怀抱了。
各位朋友,你愿意把你的生命交给主耶稣基督吗?
各位基督徒,深信你身旁还有亲友及同事是未认识主耶稣的,你们愿意被父神使用,承担福音使者的工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