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問題
1 「今夕吾軀歸故土,他朝君體也相同」有甚麼意思?
意思是說,我現今已離世,閣下將來的遭遇也相同呢!
2 你認為這句說話出自甚麼地方呢?
它是香港跑馬地墳場入口處的一句對聯。
思考個案
以下是一些非基督徒與基督徒對死亡及生命的看法,試從他們的經歷分享你個人的見解。
個案一
在加拿大奧沙華市Oshawa,有一位八十七歲老翁布魯斯先生James Bryce的屍體被放在家中足足有一年之久,當警方向他六十二歲的兒子杜格拉斯查問有關原因時,他兒子的回答內容有兩方面的重點:第一,他不能忍受與父親分開;第二,他沒有錢替老父辦理身後事。
在這個案中,你認為兒子對死亡有甚麼特別的看法呢?
個案二
拿破崙是世上傑出的將領,在1821年他被放逐到聖海崙拿島St Helena渡過餘生,臨死前,對莫泰蘭伯爵Count Montholan說:「我英年早逝,我的身體會歸回塵土,成為蛀蟲的食物,這是被稱為偉大拿破崙的命運。」英女皇伊利沙伯一世,在1602年臥病在床,對女僕人說:「你可以驅走死亡嗎?我願意用我所有的家財來換取一刻的時間。」
你認為兩位世上的政治人物對死亡有甚麼特別的感受呢?
個案三
沙華J.B. Schafer是美國人,自稱為玄學大師(玄學是形而上學,是哲學的支流,專門探討存在的問題。)他開辦美國玄學院,自稱永不死亡,並且得了長生不老的秘訣,有四、五千位門生。當他五十七歲時,因厭世便在車房用廢氣自盡。
為何人會厭世呢?生命真是那麼痛苦嗎?
個案四
在上海有一位被稱為「嗐教授」的朋友,他學問非常好,有許多著作,但覺人生極之虛空。他年少時,以為大學畢業後心裡便會滿足,但誰知也是虛空,他以為出國留學能解決問題,誰知在德國得博士學位後,更覺人生極之無聊!他視財富如過眼雲煙,人是等待死亡,遇到開心或悲痛的事,都以悲嘆來回應。有一天,同事與他遊花園,同事問他:「這樣的景色我想沒有可嗐之處了!」博士回答:「一切都好,但是好景不常呀!」
你認為嗐博士對生命抱甚麼態度呢?
個案五
臺南有一位姓戴的博士,極力推廣無神主義,有牧師向他傳福音,但他極之反對。牧師想了一辦法,鼓勵他用時間去研究非基督徒及基督徒臨離世時之表現,結果戴博士用了三年時間,發現非基督徒死時普遍大喊大叫,而基督徒臨離世時是極之安詳,滿有平安及喜樂,最後他信了主耶穌,並且改了名字叫戴神庇,離世時對妻子說:「主要領我去了,你不要怕,我們在天堂再會罷!」
戴博士接受了主耶穌為救主後對死亡有甚麼改觀?
請讀帖撒羅尼迦前書4:13至14。
13論到睡了的人,我們不願意弟兄們不知道,恐怕你們憂傷,像那些沒有指望的人一樣。
14我們若信耶穌死而復活了,那已經在耶穌裡睡了的人,神也必將他與耶穌一同帶來。 (帖撒羅尼迦前書4:13至14)
個案六
英國有位愛連牧師Joseph Alleine,在世只活了三十四年,為信仰的緣故,被逼迫及下監,臨死前說:「我衰殘的身軀必會改變,好像基督榮耀的身體一樣,在復活的日子必定是榮耀的日子。」
為何他覺得死亡是件光榮的事呢?
請花點時間思想一下哥林多前書15:42至44的經文。
42死人復活也是這樣:所種的是必朽壞的,復活的是不朽壞的;
43所種的是羞辱的,復活的是榮耀的;所種的是軟弱的,復活的是強壯的;
44所種的是血氣的身體,復活的是靈性的身體。若有血氣的身體,也必有靈性的身體。 (哥林多前書15:42至44)
死亡與復活是今生與來生的比較。現今的身體乃是衰殘的,但將來信徒的身體卻是完美沒有瑕疵的。
個案八
聖經註釋家亨利馬太Matthew Henry,是十七世紀神重用的僕人,他離世前曾說:「一生可事奉神,與祂相交,是今生最舒適的生活。」
有一次被人打劫,但在他的日記中卻充滿了感謝的話,第一件感恩的事,今次是第一次被人打劫,第二件感恩的事,強盜只取去金錢,沒有取去我的性命;第三件感恩的事,雖然被強盜全數取去,但金額不算大;第四件感恩的事,我是被劫,而不是打劫人。
從這些資料看來,你覺得亨利馬太對生命有甚麼看法呢?
請讀詩篇63:3的內容,你認為詩人對生命持甚麼態度呢?
3因你的慈愛比生命更好, 我的嘴唇要頌讚你。 (詩篇 63:3)
為何基督徒不怕死亡呢?請唸約翰福音3:6及11:25的經文,嘗試在經文內找出基督徒不怕死的原因。
16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 (約翰福音 3:16)
25耶穌對她說:“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 (約翰福音 11:25)
內容總結
未信耶穌基督的朋友與基督徒對生命、對死亡有不同的看法,原因是因為基督徒認識苦難是短暫的,死亡不是永別,乃是暫別;跟隨基督的信徒認定生命是神所賜與的,是有價值的,並且深知道這肉身離開塵世,會進入永遠的福樂!
1)「仔細察看」 “Eye”
iEXP 查經法
哥林多前書15:42至44
42死人復活也是這樣:所種的是必朽壞的,復活的是不朽壞的;
43所種的是羞辱的,復活的是榮耀的;所種的是軟弱的,復活的是強壯的;
44所種的是血氣的身體,復活的是靈性的身體。若有血氣的身體,也必有靈性的身體。 (哥林多前書15:42至44)
1 甚麼是復活呢?
2 血氣的身體與靈性的身體有何分別呢?
2)「小心解釋」“Expound” (E)
iEXP 查經法
比較今生與來生
42死人復活也是這樣:所種的是必朽壞的,復活的是不朽壞的;
43所種的是羞辱的,復活的是榮耀的;所種的是軟弱的,復活的是強壯的;
44所種的是血氣的身體,復活的是靈性的身體。若有血氣的身體,也必有靈性的身體。 (林前15:42至44)
死亡與復活是今生與來生的比較。現今的身體乃是衰殘的,但將來信徒的身體卻是完美沒有瑕疵的。
3)「盡心行道」“Exercise” (X)
iEXP 查經法
在這次討論裡,你有甚麼得著呢?你可怎樣應用這些真理呢?請嘗試活學活用,把這些真理應用在日常生活裡,如有甚麼經歷或對神及信仰有嶄新的體會,請在下次聚集時與組員分享。
4)「勇敢見證」 “Proclaim” (P)
通過操練真理,信徒必然可經歷神。當研經者經歷到神及明白真理後,我們便應效法初期教會的信徒勇敢的向非信徒及信徒作見證。通過口傳的方式,向未認識耶穌基督的朋友見證主是又活又真的神,也以此來建立主內信徒。iEXP查經法的第四步是「勇敢見證」 “Proclaim”。
iEXP 查經法
在研經後,基督徒應嘗試把真理應用在日常生活、家庭生活及教會生活裡,並且求神讓你經歷祂話語的真實及神的大能。在家庭祭壇、小組聚會及社交場合裡,把握機會向未信主及信徒分享自己的經歷及見證福音的大能,也藉此建立信徒的生命。
在查考經文後,慕道的朋友可以存一個開放的心向神禱告,為要嘗試經歷這些真理的可信性。無論遇到甚麼難題或經歷,慕道者可嘗試禱告,並在下一次查經時與各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