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工人的比喻(太20:1至16)

1因为天国好像家主清早去,雇人进他的葡萄园做工,

2和工人讲定一天一钱银子,就打发他们进葡萄园去。

3约在巳初出去,看见市上还有闲站的人,

4就对他们说:‘你们也进葡萄园去,所当给的,我必给你们。’他们也进去了。

5约在午正和申初又出去,也是这样行。

6约在酉初出去,看见还有人站在那里,就问他们说:‘你们为什么整天在这里闲站呢?’ 

7他们说:‘因为没有人雇我们。’“他说:‘你们也进葡萄园去。’ 

8到了晚上,园主对管事的说:‘叫工人都来,给他们工钱,从后来的起,到先来的为止。’ 

9约在酉初雇的人来了,各人得了一钱银子。

10及至那先雇的来了,他们以为必要多得,谁知也是各得一钱。

11他们得了,就埋怨家主说:

12‘我们整天劳苦受热,那后来的只做了一小时,你竟叫他们和我们一样吗?’ 

13家主回答其中的一人说:‘朋友,我不亏负你,你与我讲定的不是一钱银子吗?

14拿你的走吧!我给那后来的和给你一样,这是我愿意的。

15我的东西难道不可随我的意思用吗?因为我作好人,你就红了眼吗?’ 

16这样,那在后的将要在前;在前的将要在后了。” (太20:1至16)

1)「仔查看」 “Eye” 

iEXP 

1已初、午正、申初及酉初是什么时间呢(太20:3,5,6)?

2为何有人整天在那里闲站呢(太20:6)?

3一钱银子约值多少呢(太20:2)?

4不论工作多少时间,各工人所得的工资是一样的,这岂不是不合理吗(太20:8至10)?

2)「小心解“Expound” (E) 

iEXP 

背景

有圣经学者认为,太19:30及20:16如同括号一般,把这段经文的主题勾划出来。绝大部分的犹太人相信,一切事情会在审判日里弄清楚,最终外邦人会被践踏,而犹太人则会被高升的。

比喻

主耶稣明说这个比喻是关乎天国的,意味着葡萄园就是天国了(太20:1)。

天父

根据以上如此的逻辑推理,园主是天父自己(太20:8)。

基督

运用同样的原则,这比喻内论及管事的(管工),应是指基督而言(太20:8)。

比喻的背景

上文下理的背景

这个比喻与十九章紧贴在一起。在较早之前,彼得表明自己已为基督撇下一切,并且想知道将来他可得着的赏赐。现今主耶稣便借助这个比喻,借此解答门徒的问题。

巴勒斯坦的背景

不论是为葡萄园开垦荒地、修剪、或收割,其工作是极其艰辛的。为这缘故,园主必须聘请额外的工人来工作。在失业率高企的情况下,加上政府没有提供任何的保障,也没有工会为工人争取权益;故此古时的雇主是可为所欲为的。

工作

每逢夏天,不论是新或旧的葡萄,必须经过修剪来提高收成的。最后及最重要的工序,乃是在九月尾的收割。

工人

由于工人数目不足,园主必须向外边的城镇及乡落聘用临时的工人。这些工人没有一技之长,属于社会中最低阶层的人,许多与乞丐没有太大的差异。他们没有固定的职业,因而经常转工。这些工人常常留连在市集里,等待人家聘用他们作工。由于没有特殊的技能,加上急需工作的缘故,因此这些人常常被雇主欺压。

基于神怜恤穷人及受压迫者,祂把命令赐给其子民,提醒他们切勿欺负别人(利19:13;申24:15)。

比喻的重

中心思想

切勿试图解释比喻的每一个细节,因为最为重要的,乃是其中心思想或焦点的所在。

乃是救恩

神必赏赐各信徒的行为(林前3:8;约4:36),这是必然的事情。可是,神决不会一视同仁,把同样的赏赐赐给各人,否则这就有欠公允了。故此,我们可以这样说,这个比喻的重点是救恩,而不是事奉。

神的恩慈

雇主收纳更多人前往其葡萄园工作,没有考虑到迟来工人能带给他实际的效益,显出雇主对穷人是存着慷慨及慈怜的。通过这个比喻,说明神是极其慷慨的,远超人世间所谓公平的概念。罪人能得着救恩,决不是基于人的条件或其它外在的因素,乃是全属神的恩典。

比喻的细节

时间

清早

「清早」,大概是早上六时左右,即犹太人开始工作的时间。

已初

乃是早上九时正。

午正

原意是第六个小时,即中午的时分。

申初

下午三时的意思。

酉初

意即第十一个小时,乃是现今下午的五时。

晚上

参照第十二节,这里的晚上是下午的六时左右。

家主

工人的时间

家主分别在早上六时、九时、中午十二时、下午三时及五时聘用工人,而酌定工资是一钱银子(太20:1,3,5,6)。

工人的工

一钱银子,即一个得拿利乌,乃是罗马人的货币。一钱银子是罗马军人每天的工资,对于没有特殊技能的工人来说,乃是非常优厚的待遇。此外,根据犹太人的法例,工人是在工作后的那天获取工资的。支付一钱银子,乃是园主对第一批工人的承诺(太20:2)。

付合理的工

至于雇用第二、第三、第四及第五批的工人,主人则没有明说工资的金额(太20:4,5,6)。园主只向这些工人承诺,他会公平的对待他们,把合理的工资支付他们(太20:4)。

呼工人朋友

这里所用的「朋友」,不是密友,乃是普通朋友而已。园主以友善的态度,但确实让工人知道,他们以质询的口吻来说话,实在是越轨的行动(太20:13)。

人慷慨的主人

位于地中海一带的有钱人,他们会经常把厚礼送给贫人,因而被人称为乐善好施,借此提高自己在众人中的声望。对于迟来的工人,园主仍以一钱银子为酬劳,显示他为人是十分慷慨的。

工人

困的工人

根据背景资料显示,那时作散工的,多是租地耕种的农夫,他们只有细小的耕地;或是没有从父亲那里承受到地土的儿子,他们只有一小块的土地;或是丧失耕地的人,前往四处寻找工作。简言之,在古时没有固定工作的工人,乃是十分贫困的。

站的工人

市集乃是主人与工人聚集的地方,他们在那里讨价还价。「闲站」,不是懒惰之意,意即还未被人聘用(太20:6,7,9)。

工人的信心

除了首批进入葡萄园的工人外,主人是没有与其它几批工人酌定工资的(太20:4,5,6,7)。工人凭信接受,园主是不会亏侍他们的。

埋怨的工人

最早前往葡萄园工作的工人,在烈日当空之下工作了十二小时。当他们目睹最迟前来工作的人,也是与他们获取同样的工资时,便大发牢骚(太20:8至12)。对这批工人的反应,园主表示这是不合宜的。主人没有亏负他们,因为劳资双方已预先作出协议,同意工资的金额是一钱银子的(太20:2,13)。至于园主随意恩待其它迟来的工人,没有违背与首批工人的承诺;故此,首批工人是无权过问的。

的工人

「红了眼」,其原意是「邪恶的眼睛」。如此的讲法,乃是一种普遍的成语,意即「吝啬的眼睛」。这样的句语,要显出埋怨者拥有嫉妒的眼睛,而园主却有慷慨的眼睛。

结语

类似的说话出现在19:30,学者皆有不同的见解:

变为富有

有学者引用拉撒路及财主,指出在人生完结时,贫者反会成为富者。可是,这并不附合上文下理的意思。

民与外邦人

教父认为这是指犹太人及外邦人而言的;可是,经文没有明确的说明。

徒彼此

有人指出这谚语是与门徒争论谁为大有关;可是,如此的讲法较为附合十八章的上文下理,过于十九章的内容。

小孩子的信心

这句谚语要显明神的恩典是远超过一切富有的、强盛的及显赫的人,让拥有小孩子一般信心的人,得以进入神的国里(太19:13至15)。现今马太再使用类同的结语,为要表明神的恩典能使在后的成为最先前的(太20:16)。

不正确的心

在较早之前,彼得自夸他及其同伴已撇下一切来跟从主,因此想知道将来的奖赏是什么。从问题的背后可看出他持有不最纯真的心态,意即跟随主的动力是根据回报而却不是源自爱主的心(太19:27)。通过这个比喻,主耶稣让门徒知道最先进入神国与较迟进入的信徒,两者均可得着救恩,决不会因更早得救而换取较大的赏赐。

不合理的慷慨

园主把同样的工资赐给数批的工人,这和公平与否无关。雇主如此作,显出他对待员工的慷慨是不合常理的!

3)心行道」 “Exercise” (X) 

iEXP 

神的恩典

假若我们把视线放在工资的话,所得的结论便会是不公平的。可是,这个比喻的焦点是神的恩典,而绝对不是公平与否。

神的救恩

1工人的自

园主让人有机会可进入其葡萄园工作,但决没有强迫人家这檥作。同样,神决不会强迫人来接受耶稣基督为救主的(太20:1)!

2与被

救恩是神作主动的,祂亲自呼召人进入其国度里,而人获取救恩是处于被动的地位上的(太20:1)。

3救恩的

人怎样可得着救恩?神不但呼召人接受其救恩,并且祂亲自厘定这救恩的细则(太20:2)。

4站的工人

没有固定工作的人,他们的生活是艰辛的。对于那些闲站的人,园主没有不顾而去,也让他们有作工的机会(太20:3,6),使他们得着生活的需用。神怜悯世上无依无靠的人,让他们能得着救恩的好处。

5的呼召

园主先后五次呼召工人前往其葡萄园作工,不但叫人得著作工的机会,并且借此可换取各人应得的酬劳(太20:9)。照样,神在不同的时代里,不止息的呼召人悔改归正,让人可得着拯救。

6主的信

在这个比喻里,我们看见园主是信实的,他履行先前所出作的承诺(太20:10)。主既是信实的,必能拯救信靠祂的人到底。

慷慨的

园主不但没有剥削工人的权益,并且更厚待迟来作工的工人,显示他为人是十分慷慨的(太20:15)。通过这个比喻,主耶稣要让门徒知道,神以恩典来对待各人,不论早或迟,各人皆可得着这宝贵的救恩。

4)「勇敢见证 “Proclaim” (P) 

通过操练真理,信徒必然可经历神。当研经者经历到神及明白真理后,我们便应效法初期教会的信徒勇敢的向非信徒及信徒作见证。通过口传的方式,向未认识耶稣基督的朋友见证主是又活又真的神,也以此来建立主内信徒。iEXP查经法的第四步是「勇敢见证」 “Proclaim”。

iEXP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