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倘若你的弟兄得罪你,你就去趁着只有他和你在一处的时候,指出他的错来。他若听你,你便得了你的弟兄;
16他若不听,你就另外带一两个人同去,要凭两三个人的口作见证,句句都可定准。
17若是不听他们,就告诉教会;若是不听教会,就看他像外邦人和税吏一样。
18我实在告诉你们:凡你们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们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
19我又告诉你们:若是你们中间有两个人在地上同心合意地求什么事,我在天上的父必为他们成全。
20因为无论在哪里,有两三个人奉我的名聚会,那里就有我在他们中间。”
21那时,彼得进前来,对耶稣说:“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当饶恕他几次呢?到七次可以吗?”
22耶稣说:“我对你说: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个七次。
23天国好像一个王要和他仆人算账。
24才算的时候,有人带了一个欠一千万银子的来。
25因为他没有什么偿还之物,主人吩咐把他和他妻子儿女,并一切所有的都卖了偿还。
26那仆人就俯伏拜他,说:‘主啊,宽容我!将来我都要还清。’
27那仆人的主人就动了慈心,把他释放了,并且免了他的债。
28那仆人出来,遇见他的一个同伴欠他十两银子,便揪着他,掐住他的喉咙,说:‘你把所欠的还我!’
29他的同伴就俯伏央求他说:‘宽容我吧!将来我必还清。’
30他不肯,竟去把他下在监里,等他还了所欠的债。
31众同伴看见他所做的事,就甚忧愁,去把这事都告诉了主人。
32于是,主人叫了他来,对他说:‘你这恶奴才!你央求我,我就把你所欠的都免了。
33你不应当怜恤你的同伴,像我怜恤你吗?’
34主人就大怒,把他交给掌刑的,等他还清了所欠的债。
35你们各人若不从心里饶恕你的弟兄,我天父也要这样待你们了。” (太18:15至35)
1)「仔细查看」 “Eye”
iEXP 查经法
1为何人不听劝时,之后要带两三个人前往见他呢(太18:16)?
2何谓「捆绑」与「释放」呢(太18:18)?
3天父果真是有求必应吗(太18:19)?
4十两银子值多少钱(太18:28)?一千万两银子又如何(太18:24)?
2)「小心解释」“Expound” (E)
iEXP 查经法
赦罪的教训(太18:15至20)
犯罪的弟兄
单独的处理
弟兄之意
弟兄,乃是家庭成员之一,即信徒之意,也是先前所论到的「小子」及「羊」。
得罪之意
「得罪」,其原意是「不中目标」,意即达不到神的标准。
解决之法
「指出他的错来」,意即使他的错得以暴光或显露出来。值得留意的是,如此的行动要在私下进行。如果这人听从劝告的话,便可赢得弟兄的心(太18:15),意味着这人甘愿认罪、悔改,并且与你重修旧好。
小组的处理
假若这弟兄不思悔改,接着的步骤便要以小组的形式来处理(太18:16),这个原则是源自旧约圣经的(申19:15)。通过两三人的见证,要揭露这人的罪行,使他不可不承认。
教会的处理
新约背景
在古时,会堂不单是祷告及研习的场所,也是社区中心,人家可在那里刑罚于社区内犯错的成员。刑罚可包括公开的责打,几种不同层次的逐出社区,而经过最严重的惩治后便会被犹太同胞视为外邦人。
教会之意
由于圣灵还没有降临;故此,教会还未曾正式的出现。在此主耶稣预先把处理教会惩治的原则告知门徒,让他们日后懂得如何去处理。
处理之法
「就看他像外邦人和税吏一样」(太18:17),这是犹太人用来形容排斥的惯用语。主耶稣的意思是说,要视这样不思悔改的人为局外人。
教会的特权
权柄的来源
教会的权柄是源自天上的父(太18:19),并且依据主所指定的法则来办理时,更加有主的同在(太18:20)。
权柄的特点
属灵的权柄
教会所拥有的权柄,乃是属天或属灵的权柄(太18:18)。
祷告的权柄
第十九节的两个人,第二十节的两三个人,第十六节的两三个见证人,三者应联在一起来解释,而决不可把它断章取义来解释祈祷的。若两三个人聚集在一起,同心合意祷告的话,不但蒙天父的垂听及应允(太18:19),基督也应许与他们同在(太18:20)。这不但说明他们是享有祷告的权柄,父神也借此亲自印证他们的见证是真的(太18:16)。简言之,他们能处理教会内部惩治的事情,是因为父神授权他们如此作的。
赦罪的权柄
背景
「天」乃是犹太人用来取代耶和华神的名称。而「在天上也要捆绑」,或「在天上也要释放」,在拉比的眼中,视之为在神话语启示下的禁止或准许之意。再者,「捆绑」与「释放」,乃是在法院中宣判有罪及无罪的比喻。由于拉比拥有解释圣经的权柄,因而可成者执法者。
特权
「捆绑」与「释放」(太16:18),在原文是将来式的句语。由此可见,地上的教会还未曾正式诞生。在将来的日子里,教会必能拥有这种执法的特权,行使在纪律惩治的事情上。
教会的职责
在执行纪律惩治的过程里,教会必须履行三方面的职务:
要有原则
依据基督的吩咐及原则来处理;换言之,要参照圣经所定下的准则。
要有祷告
「同心合意」,即彼此同意。换言之,在处理内部问题时,教会要同心合意的祷告。
要有团契
教会要过着团契的生活。
赦罪的比喻(太18:21至35)
彼得的问题
背景
拉比教导被人冒犯的人,饶恕其弟兄三次便可以了。
问题
借着彼得的问题,主耶稣便以一个比喻来教导门徒有关饶恕的真理。
基督的比喻
重点
通过这个比喻,主耶稣教导门徒饶恕别人是不应以次数来计算的,乃是要彻彻底底从心里饶恕人的(太18:22,35)。
币值
「一千万银子」,原文是一万他连得。在某段时间里,一他连得的银相等于六千得拉克玛,或是普遍巴勒斯坦工人六千日的工资。那么,一万他连得就约等于六千万天的工资。「十两银子」,即一百得拿利乌,乃是一百天的工资。
故事
主人
在算账的过程中,主人发现有人竟欠下巨款,总值六千万天的工资。本来主人要求这人把他的妻儿及一切交出来,借此来补偿他的损失。由于这欠债的人苦苦的哀求,使主人动了慈心,不但释放了欠债者,并且免他清还一切的债项(太18:24至27)。
同伴
谁不知,这人被释放出来时,竟遇见他的同伴。由于其同伴欠他一百天工资的债项,这人便掐着同伴的喉咙,要求他清还一切。其同伴伏在地上,苦苦的哀求,要求这人多给一点的宽限期。可是,这债主竟然不肯,更加把其同僚扔在监中。别的同伴目睹整件事情的经过,便忧忧愁愁的告诉他们的主人。
恶仆
主人获悉后,便大动肝火。这恶仆先前得到主人大大的怜悯,现今却没有丝毫怜恤同伴的心。基于这个缘故,主人便要把他送到官府去接受刑罚,直至还清一切债项为止(太18:21至34)。
总结
借着这个比喻,主耶稣提醒众人,要从心里饶恕我们的弟兄,因为他们已得着天父的赦免(太18:35)。我们被人冒犯,这是难免的,最要紧是要饶恕人。此外,在处理教会惩治的过程中,饶恕也是决不可少呢!
处理个人的过节
处理个人的恩恩怨怨,要先在私下进行,切勿即时就把它公之于世(太18:15)。
赦免别人的过犯
饶恕人是从心里发出,意即要彻彻底底,决不可拖泥带水(太18:35)。
自以为属灵
从彼得的提问,可看到他是有点自觉超级属灵了(太18:21)。
舞弊的仆人
每年罗马人向巴勒斯坦地征收八百他连得的税项,而这人却欠下一万他连得的债项,相信这仆人一定是做假账来欺骗取其主人了。
3)「尽心行道」 “Exercise” (X)
iEXP 查经法
教会惩治
教会内部是有纪律处分的。可是,要依从主耶稣所留下的原则来办理。
真心饶恕
我们既蒙了父神的饶恕,也理应从心底里宽恕得罪我们的人(太18:35)。
4)「勇敢见证」 “Proclaim” (P)
通过操练真理,信徒必然可经历神。当研经者经历到神及明白真理后,我们便应效法初期教会的信徒勇敢的向非信徒及信徒作见证。通过口传的方式,向未认识耶稣基督的朋友见证主是又活又真的神,也以此来建立主内信徒。iEXP查经法的第四步是「勇敢见证」 “Proclaim”。
iEXP 查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