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主讲解比喻(太21:28至46)

28又说:“一个人有两个儿子,他来对大儿子说:‘我儿,你今天到葡萄园里去做工。’ 

29他回答说:‘我不去’,以后自己懊悔,就去了。

30又来对小儿子也是这样说。他回答说:‘父啊,我去’,他却不去。

31你们想这两个儿子,是哪一个遵行父命呢?”他们说:“大儿子。”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税吏和娼妓倒比你们先进神的国。

32因为约翰遵着义路到你们这里来,你们却不信他;税吏和娼妓倒信他。你们看见了,后来还是不懊悔去信他。

33你们再听一个比喻:有个家主,栽了一个葡萄园,周围圈上篱笆,里面挖了一个压酒池,盖了一座楼,租给园户,就往外国去了。

34收果子的时候近了,就打发仆人到园户那里去收果子。

35园户拿住仆人,打了一个,杀了一个,用石头打死一个。

36主人又打发别的仆人去,比先前更多,园户还是照样待他们。

37后来打发他的儿子到他们那里去,意思说:‘他们必尊敬我的儿子。’ 

38不料,园户看见他儿子,就彼此说:‘这是承受产业的。来吧!我们杀他,占他的产业!’ 

39他们就拿住他,推出葡萄园外杀了。

40园主来的时候,要怎样处治这些园户呢?” 

41他们说:“要下毒手除灭那些恶人,将葡萄园另租给那按着时候交果子的园户。” 

42耶稣说:“经上写着: ‘匠人所弃的石头, 已作了房角的头块石头。 这是主所做的, 在我们眼中看为希奇。’这经你们没有念过吗?

43所以我告诉你们:神的国必从你们夺去,赐给那能结果子的百姓。

44谁掉在这石头上,必要跌碎;这石头掉在谁的身上,就要把谁砸得稀烂。” 

45祭司长和法利赛人听见他的比喻,就看出他是指着他们说的。

46他们想要捉拿他,只是怕众人,因为众人以他为先知。 (太21:28至46)

1)「仔查看」 “Eye” 

iEXP 

1为何被祭司长及长老质询其权柄后,主耶稣分别讲出三个不同的比喻呢(太21:23;太21:28至22:15)?

2这些比喻是针对何人而发出的呢?

3为何税吏及娼妓能比宗教领袖先进天国呢(太21:31)?

4这节经文源自旧约圣经那里的地方呢?为何主耶稣引述这段经文呢(太21:42)?

2)「小心解“Expound” (E) 

iEXP 

两个儿子的比喻(太212832

比喻的重

主耶稣以三个比喻来回应宗教领袖的问题,借此指出他们问题的所在,并且解释他们弃绝其权柄的后果(太21:28至42;21:33至46;22:1至14)。通过第一个比喻,指出宗教领袖怎样抗拒父神的旨意(太21:31)。

昔日的背景

父亲要求儿子前往葡萄园作工是正常的;可是,当儿子拒绝前往的话,便会触犯犹太人于道德方面的守则。如此不顺命的儿子,可换来刑罚。

比喻的

命的大儿子

原先大儿子是不肯听从其父亲的;可是,他为到自己先前的决定而感到懊悔,并且最终顺从父亲的命令去葡萄园作工(太21:28至29)。

逆命的小儿子

最初小儿子是显得十分顺命的;可是,他只是信口开河,并没有遵行父亲的吩咐(太21:30至29)。

基督的问题

讲完比喻后,主耶稣便随即问道:「你们想这两儿子、是那一个遵行父命呢?」

袖的回

领袖很快便作出回应,指出大儿子才有遵行父亲的吩咐(太21:31)。

基督的回

听见领袖作出回答后,主便指出税吏及娼妓较宗教领袖更早可进神的国,并且在此仔细地交待其原因。「懊悔」,意即后悔、悔改的意思。「遵着义路」,乃是字面的字义,可以解作其行为是以义见称的。其实非常简单,税吏及娼妓听见施浸约翰的讲论,因而悔改信道。可是,宗教领袖听见施浸约翰的教训时,非但没有丝毫懊悔的表现,并且不肯相信他所传讲的信息(太21:31至32)。

恶园户的比喻(太213346

比喻的重

通过这个比喻,主耶稣严责以色列国怎样长期违抗神所差来的使者。百姓竟抖胆到一地步,甚至取掉神儿子的性命。为此,主便向领袖表明,行恶必换来可怕的后果(太21:43)。

比喻的特色

参照以赛亚书的讲论,葡萄园乃是象征以色列国的(赛5:1至2)。对于以色列国民来说,这是一个耳熟能详的象征。

昔日的背景

昔日的家主

在罗马帝国内,大部分郊野的地土是由富有的地主控制的。从中所得的收入,使他们可优闲地过活。普遍来说,他们的地土乃是由租户来耕种的,在埃及地多是由自由农民而在义大利大部分的地土上,多是由奴隶来耕种的。不论在社会或法律的权益上,园主是有权支配其园户的。甚至有一些传闻,论及园主雇用杀手来处决麻烦多多的园户。

收取的租金

园主多是在收割的时候收取租金的,通常是收成的百分二十五,或是事前酌定的数量(太21:34)。

多葡萄

在新约时代,于巴勒斯坦地的山头有许多的葡萄园,因而成为经济来源的支柱。富有人家买地开垦作葡萄园,在那时是非常普及的。

篱笆的用意

安设矮树篱或围墙的用意,乃是要防避野兽之用,免得其农作物受损。

酒池之意

压酒池是用石头制成的,里面有储存葡萄汁的池。在压酒池里有一出口,让葡萄汁流到大桶去。

比喻的

第一次的差遣

到了收割的时间,园主打发工人前往收取应得的租金;可是,这些凶残无道的园户竟恶待主人所差来的仆人。他们打了一个,杀了一个,用石头打死一个(太21:35)。在圣灵的感动下,马太的记载有别于别的福音书,他以浓缩的手法来记载这个比喻。

第二次的差遣

为这缘故,园主再次打发更多仆人前往,为要收取其应得的租金;可是,凶恶的园户竟再次以凶残的手法来对待他们(太21:36)。

第三次的差遣

园主误以为园户必会尊重其儿子,因而缴付他们拖欠的租金;故此,主人便差派其儿子前往那里去了。可是,这些不思悔改的园户,不但对小主人没有显出半点的敬意,更加是动了恶心,把这人杀死,目的是要侵吞这人的产业(太21:38至39)。

主耶问题

在完结这个比喻时,主耶稣使用拉比惯用的手法,便问道:「园主来的时候、要怎样处治这些园户呢?」

众领袖的回答

「要下毒手除灭那些恶人、将葡萄园另租给那按着时候交果子的园户。」自义的祭司长及长老带着愤慨的口吻来回答主耶稣的问题,无意之中竟自行宣告他们自己应得的刑罚。

比喻的教

房角石之意

房角石乃是建筑物最基本及不可或缺的部分,它能为其它部位定出正确位置及使其联成一直线。如果房角石切割得不好,或是把它错误地放置的话,便会影响整个建筑物的对称及平稳。有时建筑工人会弃绝一些石块,直至找到合适的为止。房角石有时乃是指建筑物顶部或最后的一块石头。极有可能,以赛亚书28:16的那块房角石乃是地基的石头,而诗篇118:22的乃是房顶的石头。对于犹太人来说,岩石乃是弥赛亚的名号之一。

言的应验

主耶稣引述诗篇118:22至23的话,借此宣告犹太人怎样弃绝其弥赛亚。由于犹太人期望弥赛亚能拯救他们脱离罗马的暴政,而与脱离罪恶并无关连;故此,便坚拒接受耶稣基督了。有学者指出,这里的房角石大有可能是房顶栏杆、户外楼层及城墙位于顶部的石块。如果房角石是太矮的话,粗心大意的人可以跨过围栏而掉下来;假若太轻或安置不稳的话,靠着它的人便会把它移动,使人从高处堕下,打在路经此地的路人。当人掉在这石块上便会立时粉身碎骨,而当这块石头打在人的身上时,人便会如沙尘一般的分散(太21:44)。换言之,两者的结局皆是非常可怕的。

「百姓」,原文是单数的,意即种族或民族。究竟谁是「那能结果子的百姓」呢?某些学者认为这是指外邦国而言的;可是,这种讲法不最完备,因为这里的用词是单数,而决不是指众多外邦国家而言的。由于犹太人的不信,神便把神国赐给信奉耶稣基督为弥赛亚的信徒(教会)。教会乃是由犹太人及外邦人所组成崭新的族裔,唯有教会才能结出果子。其实神没有完全弃绝犹太人,因为在末后的日子里,神仍然让犹太人有机会接受福音,得以认识耶稣基督是他们的弥赛亚(罗11:26至27)。

宗教袖的反

从主耶稣的比喻里,祭司长及法利赛人得知其信息是针对他们而言的,便想捉拿主耶稣;可是,由于群众的压力便放弃了这个念头(太21:45至46)。

普遍群

在众人的心目中,主耶稣只不过是一位先知而已(太21:46)。

不同的

凶恶园户以不同的手法来对待这三位仆人。用石头打死人,乃是希伯来人处决惯用的方法,为要刑罚犯了严重罪行的人。在历世历代中,神差派不少仆人(先知)前往百姓中,为要使他们悔改归正;可是,不思悔改的选民竟以严刑来对付神的仆人。

特的记载

面对宗教领袖的反对,主耶稣便以三个比喻来回应。独特之处,就是唯有马太福音独家报导第一及第三个的比喻。

3)心行道」 “Exercise” (X) 

iEXP 

宗教袖的悟性

从这些宗教领袖的回答,我们看见他们是明白事理的;可是,他们硬着心来拒绝耶稣基督(太21:41)。同样,懂得回答圣经问题的人,不等同他就是基督徒。

梗悖逆的园户

这些园户不但是凶残,也是极其顽梗悖逆的。他们理应向主人缴交租金;可是,他们竟以邪恶的方法来对付主人的仆人及儿子。在教会里,不少未信主的人起来攻击神的仆人,主要的原因是基于他们不肯接受福音的真理。从这比喻里,我们看见人性可怕的一面。

果子的百姓

犹太人不能结出属灵的果子,我们又如何呢(太21:43)?

4)「勇敢见证 “Proclaim” (P) 

通过操练真理,信徒必然可经历神。当研经者经历到神及明白真理后,我们便应效法初期教会的信徒勇敢的向非信徒及信徒作见证。通过口传的方式,向未认识耶稣基督的朋友见证主是又活又真的神,也以此来建立主内信徒。iEXP查经法的第四步是「勇敢见证」 “Proclaim”。

iEXP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