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耶稣在诸城中行了许多异能,那些城的人终不悔改,就在那时候责备他们说:
21“哥拉汛哪,你有祸了!伯赛大啊,你有祸了!因为在你们中间所行的异能,若行在推罗、西顿,他们早已披麻蒙灰悔改了。
22但我告诉你们,当审判的日子,推罗、西顿所受的比你们还容易受呢!
23迦百农啊,你已经升到天上?将来必坠落阴间,因为在你那里所行的异能,若行在所多玛,它还可以存到今日。
24但我告诉你们:当审判的日子,所多玛所受的,比你还容易受呢!”
25那时,耶稣说:“父啊,天地的主,我感谢你!因为你将这些事向聪明通达人就藏起来,向婴孩就显出来。
26父啊,是的,因为你的美意本是如此。
27一切所有的,都是我父交付我的。除了父,没有人知道子;除了子和子所愿意指示的,没有人知道父。
28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
29我心里柔和谦卑,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这样,你们心里就必得享安息。
30因为我的轭是容易的,我的担子是轻省的。” (太11:20至30)
1)「仔细查看」“Eye”
iEXP 查经法
1哥拉汛、伯赛大、推罗、西顿是什么地方呢(太11:21)?
2为何主耶稣要提到所多玛呢(太11:23)?
3父神故意把某些事情向聪明通达人隐藏起来,但却向婴孩显明出来,何解(太11:25)?
4何谓安息(太11:28)?
5为什么主耶稣要以轭及担子来作比喻呢(太11:29,30)?
2)「小心解释 」“Expound” (E)
iEXP 查经法
漠不关心
主耶稣视迦百农为自己的城镇,在那里多次广泛的行神迹及讲道,乃是一个天独厚的地方;可是,那里的居民却对主显得漠不关心(太11:23)。我们现今的基督徒,有何反省呢?
基督的轭
主耶稣的轭是容易的,祂的担子是轻省的(太11:30)。我们愿意成为祂的门生,效法祂听从父神的旨意来过活吗?
基督的异能(太11:20)
原文圣经
不少英文译本是根据原文圣经的原意,以连接词「然后」为这节经文的开始。马太福音写作的手法,多数与时间的先后次序无关(路加10:12至15的上文下理有别这里的地方)。如此的记述,乃是根据逻辑推理的,因为马太十至十二章的主题是论到基督怎样被人弃绝的。
原文词汇
在此,只有论及主所施行的「异能」,并没有交待祂有没有传讲真道。「异能」,可解作「大能行动」。另一个在福音书经常出现的字眼(约20:30),「神迹」(原文编号4592),即「记号」或「预兆」之意。后者通常与祂个人及其话语结合在一起,因所行的神迹而使人生发出信心。而「异能」则有所不同,其重点是非常基本的,当人看见主所施行的「大能行动」时,便在心灵里首先产生一自然印象。虽然「异能」不能叫人产生信心,但它们应使人想到大能的神,因而生发出悔罪及恐惧来。由于连以上基本的反应都没有,其它神话语所能够带出的果效,更不用谈了。主耶稣所施行的异能,乃是与人的反应成为反比例的。人家亲身看见弥赛亚的大能,但却无动于衷,这实在是人类的悲哀(太11:20)。
基督的讲论(太11:20至30)
责备的话(太11:20至24)
「责备」,乃是极其严厉的字眼。我们看到柔和卑谦的基督另外的一面,当人显得漠不关心、毫无悔意时,祂便会严厉责人(太11:20)。主耶稣是神,拥有全知的能力。假若在推罗及西顿施行异能的话,那里的人是应该悔改的(太11:21)。主知道一切的可能性;可是,祂却没有如此作,这与祂的主权扯上直接的关系。
责备的原因
「责备」(原文编号3679),可解作责骂或斥责。如此的谴责,被责怪的人是明显有错的。「悔改」(原文编号3340),在这里字面的意思是「他们改变思想」,意即基于罪及义的缘故,人在思想及态度上作出完全的改变,以致其生命产生变化。主耶稣在这些城市内施行神迹奇事;可是,亲眼目睹的人竟没有任何适切的回应,并不愿意在祂面前作出彻底的悔改。
被责备之地(太11:20至24)
有祸的城邑(太11:20至22)
以色列境内
哥拉汛,位于迦百农北面约四公哩之外,乃是加利利海沿岸的小镇。伯赛大(以色列地有两个伯赛大),位于加利利海的北面,其亚兰文的意思是“鱼业之家”(太11:21)。
外邦的城邑
推罗,乃是腓尼基的海港。西顿,乃是古代腓尼基主要的城邑,不但有城墙的保卫,并且是一个港口。它拥有两个港口,称为大西顿及小西顿。对加利利的犹太人来说,推罗及西顿是异教、外邦人的腐败及无价值之缩影。即使以外邦人的标准来看,两个海港城市皆是道德败落及不敬虔的,人民放肆的参与敬拜巴力的活动。由于某推罗王是极其骄傲及邪恶;故此,以西结先知更借用他来描绘撒但(结28:11至15)。由于推罗过分充满强暴、亵渎、不义、贪婪及奸淫,因而被主毁灭。在众罪行中,他甚至使神的国民成为奴隶(摩1:9)。
有祸的城邑
悔改迹象
「麻」是由骆驼短毛编织成粗糙的布料,人家把它紧贴在身上,以此代表伤心或悲伤。把灰撒在头上,或坐在其上,或躺在其上,或辊在其上,均带出情绪极度激昂的意思。
不肯悔改
弥赛亚特意在哥拉汛及伯赛大境内施行异能;可是,当地的居民竟没有适切的回应,更谈不上有任何悔改的迹象,难怪主耶稣严责这两个城邑,并且宣布他们是有祸的(太11:21)。
将来的审判
关乎将来的审判,主耶稣已预先作出假设,在其中提出三个重要的神学性主张。当祂施行审判时,以色列人将要受到更严厉的处分。有关审判的重点则列举如下:
作为审判的主,祂知道或许会发生的事情。
神没有向所有人发出启示,这与公平无关,因为祂根本没有欠人任何的东西。
在地狱或天堂里,其痛苦或快乐的程度是有分别的。
下阴间之城(太11:23至24)
加利利大都汇
迦百农,位于加利利海的西边,乃是巴勒斯坦最繁荣及人口众多的城市,并且有大道贯穿此地。
古代的罪恶城
所多玛,位于西订谷的一个古城(创14:10)。由于其罪恶滔天,被神以天火所剿灭。由于神所施与的毁灭甚大,至今也无法找到它及邻近一带的城邑。
得天独厚之城
主耶稣视迦百农为自己的城(太9:1),意即以此地为自己的大本营。祂不但在迦百农多次施行神迹,并且屡次在邻近的区域讲道。简言之,迦百农在众多城市中,可算是得天独厚的。
没有悔改之城
有圣经学者认为迦百农的遭遇,其典故是源自以赛亚书十四章十五节的。与自我自大的巴比伦一样,得天独厚的迦百农最终要下到阴间。“阴间”(原文编号86):可解作坟墓、死亡、地狱的意思(太11:23;16:18;路10:15;16:23;徒2:27;2:31;启1:18;6:8;20:13;20:14)。在圣经的用语上,阴间多数是指恶人死后的居所,乃是一个极不舒适的地方(路16:23;启20:13,14)。迦百农的居民似乎从来未逼迫过主耶稣,甚至很少有人起来批评祂。再者,我们没有看见过迦百农人起来讥讽、嘲笑、赶逐、或追杀主耶稣;可是,他们的罪过比以上的罪过更差劲。这不是强暴的罪行,也不是不道德的罪行,却是漠不关心的罪。
赞美的话(太11:25至27)
神的美意
不少学者视「聪明通达人」为法利赛人及文士,但根据其上文下理之脉络来说,它的含义应是更广泛的。这里的焦点决不是教育的程度,正如「婴孩」不是指年龄或身量的大小而言。「聪明通达人」,乃是自满及自视聪敏的代表,而「婴孩」则是乐意受教的人。虽然基于自满自足的缘故,使位于哥拉汛、伯赛大、迦百农的犹太人拒绝接受耶稣基督为弥赛亚,但主耶稣却没有气馁,反公然的赞美父神。神恨恶自高自大的人,却乐意赐恩给谦卑的人(赛2:12;雅4:6),这乃是祂一直没有改变过的旨意(太11:26)。
神的授权
「交付」(原文编号3860),参照英译本的意思,含有委托的意味。父神不单把知识赐予基督,乃是将一切权柄交给祂(太28:18)。唯有父神认识圣子,正如人要借着基督才可认识父神一样。此外,假若基督不甘愿显明父神的话,人就根本无法可认识天父(太11:27)。为所得到的特权,主耶稣向父神献上感谢的话。
主的邀请(太11:28至30)
邀请的群体
「劳苦」(原文编号2872),变得疲累或疲倦之意。意思是说,基于负重担叫人变成疲乏不堪。「担重担」(原文编号5412),其字面的意思是「被挤在一起的人」,它可解作负重担之意。主耶稣向劳苦担重担的人发出邀请,让这样的人可得着出路。
享安息之法
「安息」(原文编号373),意即人经劳动后,借着休息使体力得着恢复。参照这个原文的动词,有学者认为它的意思可解作「我使你休息,使你复原」。得着安息之法十分简单,只要承认自己是劳苦担重担的人,来到主耶稣面前便可得着复原了(太11:28)。
享安息之因
负主的轭
轭的意思
「轭」(原文编号2218),乃是木制的栅或框,系在两头动物的头或颈上,使牠们有效的拉着犁、耙、或货车。
古代背景
在旧约圣经内,有时轭用来象征欺压的(赛9:4;58:6;耶27至28章),但它亦有正面的意思,可用在事奉神的事情上(耶2:20;哀3:27)。在稍后的时期,犹太人乐意背负「律法的轭」,因为它是代表顺服律法之意。由于在古代的社会里,轭是顺服的比喻。故此,学生是被视为负轭之人,因为他是受教于老师门下的。某古犹太人文献内说:「把轭放在颈项上,使你的心灵得着教导。」
轭的意义
「我的样式」(原文编号1700),其原意是我或我的。简言之,得着安息之因,乃是因为我们愿意顺服主耶稣,即听从祂的教导。
主的心境
「柔和」(原文编号4235),即温和、温顺、温柔之意。「谦卑」(原文编号5011),含有谦卑及谦逊之意。面对艰辛的环境,叫人透不过气来。在此,主耶稣的焦点不是环境,乃是心境。我们的主在世上时,为世人终日劳碌奔波,但祂的心境仍能保持平静及有力。主耶稣的心境是柔和谦卑的,这不但是信徒应学效的榜样,也是我们应竭力追求的品格。拥有如此的心灵状态,才是有效地胜过劳苦重担的秘诀。
特别的轭
「容易」,乃是不少英文圣经的翻译。法利赛人的轭是沉重的,因为他们用人意解释律法,变相使它成为人世间的规条。可悲的是,法利赛人的门生误以为可靠死守律法而得救,这不单成为他们的重担,更加叫他们苦不堪言。主的轭是容易的,不是因为它的要求较低,乃因祂是按照父神的旨意来负轭的。成为主耶稣的门生,并且依据祂负轭的原则来过信仰生活,我们便能体会到主的轭是容易的,祂的担子是轻省的(太11:30)。
严厉的基督
「责备」,乃是极其严厉的字眼。我们看到柔和卑谦的基督另外的一面,当人显得漠不关心、毫无悔意时,祂便会严厉责人(太11:20)。
预知与主权
主耶稣是神,拥有全知的能力。假若在推罗及西顿施行异能的话,那里的人是应该悔改的(太11:21)。主知道一切的可能性;可是,祂却没有如此作,这与祂的主权扯上直接的关系。
3)「尽心行道」“Exercise” (X)
iEXP 查经法
漠不关心
主耶稣视迦百农为自己的城镇,在那里多次广泛的行神迹及讲道,乃是一个天独厚的地方;可是,那里的居民却对主显得漠不关心(太11:23)。我们现今的基督徒,有何反省呢?
基督的轭
主耶稣的轭是容易的,祂的担子是轻省的(太11:30)。我们愿意成为祂的门生,效法祂听从父神的旨意来过活吗?
4)「勇敢见证」“Proclaim” (P)
通过操练真理,信徒必然可经历神。当研经者经历到神及明白真理后,我们便应效法初期教会的信徒勇敢的向非信徒及信徒作见证。通过口传的方式,向未认识耶稣基督的朋友见证主是又活又真的神,也以此来建立主内信徒。iEXP查经法的第四步是「勇敢见证」“Proclaim”。
iEXP 查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