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君王与门训[1]

1) 徒的代价(路142535

路加福音 14:25至35
25有极多的人和耶稣同行。他转过来对他们说:26“人到我这里来,若不爱我胜过爱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门徒。27凡不背着自己十字架跟从我的,也不能作我的门徒。28你们哪一个要盖一座楼,不先坐下算计花费,能盖成不能呢?29恐怕安了地基,不能成功,看见的人都笑话他,30说:‘这个人开了工,却不能完工。’ 31或是一个王出去和别的王打仗,岂不先坐下酌量,能用一万兵去敌那领二万兵来攻打他的吗?32若是不能,就趁敌人还远的时候,派使者去求和息的条款。33这样,你们无论什么人,若不撇下一切所有的,就不能作我的门徒。34盐本是好的,盐若失了味,可用什么叫它再咸呢?35或用在田里,或堆在粪里,都不合式,只好丢在外面。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 

意志的降服(1426

在主耶稣教导作门徒应付上的代价时,说了一句很奇特的话,就是「人到我这里来、若不爱我胜过爱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门徒。」许多未信主的朋友觉得主耶稣这样的要求太高,是完全不合理的。不但非基督徒有这样的感受,甚至许多神的儿女也觉得太严厉,不是一般信徒可满足主的要求。当我们研究圣经时,发现「爱我胜过」,在希腊文是「恨」,意即作主门徒的条件,是要「恨」其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姐妹及自己的性命,这叫我们更难明白及接受,人怎可恨自己的亲人呢?人爱惜自己的性命,岂不是正常吗?从圣经的教导中,知道圣徒应爱人如己,若恨恶他们,便触犯了律法。此外,若要正确解释主的心意,一定要明白希伯来人的惯用语,原来「爱」与「恨」,在希伯来人中不单是指着人的情感,也是论到人意志的取向。举个实例,神明说祂爱雅各,恨恶以扫(玛1:2至3;罗9:13),如果以非希伯来文化的眼光来看,这是偏心、不公平的对待;但若我们明白犹太人怎样用「爱」和「恨」时,便知道这不是情感的取向,乃是意志的取向,意即神没有拣选以扫,却选中了雅各。在主耶稣这番言论中,表明作为门徒,一个首要的条件,就是「意志的降服」,换句话说,跟从主的人,要放弃拣选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姐妹及个人的意思,要专心的拣选主的旨意。这是作门徒非常重要及首要的条件。许多基督徒因为迁就至亲或个人的喜好,结果跟不上主的步伐,这是十分可惜的。

舍己的跟142733

钉十架是罗马人刑罚死囚一个极其残酷的方法,并且许多时候,罗马人更强迫死囚背负刑具,路经闹市前往刑场,缄默地承认罗马人的判决是对的,默认自己是犯错的。通过背负自己的十架,表明自己是主耶稣的门徒,公开承认主是对的,跟从主至死也是明智之举。公开否定自己,舍己的跟从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也是跟随主的实际行动。

算代价(142832

主耶稣以两个实际例子说明,作门徒要预先计算代价,正如建造楼房,要先作好筹算,计算自己的能力,否则工程一定不会完工。同样好比出兵征讨别的国家,作为一国元首必预先考虑及作周详的计划,才派兵出征,若没有可能战胜敌国的话,便趁早与敌人谈判,签署和约。弟兄姐妹,你信主至今,知不知道限随主要付上代价呢?若你向别人传福音,或作初信的栽培,也要向对方说明跟从主的代价。

有的本143435

盐理应是咸的,如果盐失去这样特征的话,便毫无用处,最终便被人弃掉。同样,主的门徒就应把自己的意志降服在主的跟前,并且公开舍己跟从主,也是一个正常的表征,若失去这些特质,这人已失去一个基督徒应有的本质了。

2) (路19128

神的心意(路19110

路加福音 19:1至10
1耶稣进了耶利哥,正经过的时候,2有一个人名叫撒该,作税吏长,是个财主。3他要看看耶稣是怎样的人;只因人多,他的身量又矮,所以不得看见,4就跑到前头,爬上桑树,要看耶稣,因为耶稣必从那里经过。5耶稣到了那里,抬头一看,对他说:“撒该,快下来!今天我必住在你家里。”6他就急忙下来,欢欢喜喜地接待耶稣。7众人看见,都私下议论说:“他竟到罪人家里去住宿。”8撒该站着对主说:“主啊,我把所有的一半给穷人;我若讹诈了谁,就还他四倍。”9耶稣说:“今天救恩到了这家,因为他也是亚伯拉罕的子孙。10人子来,为要寻找、拯救失丧的人。”

耶利哥是一个让旅客前往耶路撒冷竭息的中途站。旅客必须在耶利哥作好休息。耶利哥往耶路撒冷的旅程是十分艰辛,两地相距的高度有二千四百尺,路途多石及险要,步行约需六小时,加上许多盗贼在一带进行抢劫,因此人一定要养精蓄锐后才上路。

由于耶利哥是一个许多旅客必经的城市,故此许多税吏也在这城中向过路客征收税款。同样这是一个拥有许宗教领袖聚居的地方。

主耶稣快要上耶路撒冷了,很快便要骑着驴驹子进城,被世人钉在十字架上,未前往耶路撒冷前,祂先收纳撒该,并将神国的要义向门徒讲解(路19:11至28)。

的身量

撒该的个子十分矮小,相信矮小的身量成了他的标记,故此路加才把他个人的特征放在福音书内。

的追

撒该是税吏长,是管辖众多税吏的头目,税吏为人民所憎恶,相信撒该被厌恶的程度,比其他税吏有过之而无不及。从撒该的自我剖白中,看见他是拥有家财的。但似乎金钱不能使他满足,以致他前来寻问主耶稣。

主的热诚

从一些字眼中,「跑到前头」、「爬上桑树」、「要看耶稣」,便稍微看出撒该追寻主的热诚。深信他不是到来趁热闹,乃是打算进深的认识这位主。

的悔改

当主耶稣路经此地时,便呼叫撒该的名字,圣经的作者没有交待到是否主早已认识撒该,但从这里推想,主是未曾认识撒该的,由此看见主全知的大能。主对撒该说,「撒该,快下来,今天我必住在你家里。」对撒该这一个被同胞厌弃的人来说,一定产生很大的鼓舞,加上主直接呼叫他的名字,更使他倍感亲切,并且主耶稣要求到他的家中,表明主愿意完全接纳他;对比其他宗教领袖,视税吏与罪人同等,产生很大的对比。

主的心意

主的心意是寻找拯救失丧的人,借此建立神的国度。主耶稣收纳撒该,就是一个实例了。

的比喻(路191128

路加福音 19:11至28
11众人正在听见这些话的时候,耶稣因为将近耶路撒冷,又因他们以为神的国快要显出来,就另设一个比喻,说:12“有一个贵冑往远方去,要得国回来,13便叫了他的十个仆人来,交给他们十锭银子,说:‘你们去做生意,直等我回来。’14他本国的人却恨他,打发使者随后去,说:‘我们不愿意这个人作我们的王。’ 15他既得国回来,就吩咐叫那领银子的仆人来,要知道他们做生意赚了多少。16头一个上来,说:‘主啊,你的一锭银子已经赚了十锭。’ 17主人说:‘好!良善的仆人,你既在最小的事上有忠心,可以有权柄管十座城。’ 18第二个来,说:‘主啊,你的一锭银子已经赚了五锭。’ 19主人说:‘你也可以管五座城。’20又有一个来说:‘主啊,看哪,你的一锭银子在这里,我把它包在手巾里存着。21我原是怕你,因为你是严厉的人:没有放下的,还要去拿;没有种下的,还要去收。’22主人对他说:‘你这恶仆,我要凭你的口定你的罪!你既知道我是严厉的人,没有放下的,还要去拿,没有种下的,还要去收,23为什么不把我的银子交给银行,等我来的时候,连本带利都可以要回来呢?’24就对旁边站着的人说:‘夺过他这一锭来,给那有十锭的。’ 25他们说:‘主啊,他已经有十锭了。’26主人说:‘我告诉你们:凡有的,还要加给他;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27至于我那些仇敌,不要我作他们王的,把他们拉来,在我面前杀了吧!’ ” 28耶稣说完了这话,就在前面走,上耶路撒冷去。
錢幣名稱價值参考经文和合本译名
犹太钱币
舍客勒(金)15銀舍客勒相等四日工资代上21:25出30:24撒下24:24舍客勒金子舍客勒舍客勒銀子
他连得(金)Talent(銀)15銀他连得3000舍客勒6000得拉克码代上29:4代上29:4出38:27太18:24他连得银子他连得银子他连得银子银子
比加Beka半舍客勒出38:26比加
季拉1/20舍客勒出30:13季拉
波斯貨幣
达利克(金)Daric(銀)20銀达利克(8.41克)相等半個猶太銀舍客勒(560克)代上29:7拉2:69;8:27尼5:15达利克达利克(金子),达利克(金碗)舍客勒(代替达利克)
希腊钱币
得拉克码Drachma(銀)一日工資路15:8一块钱
第得拉克码Didrachma2得拉克码太17:24丁稅(又称圣殿税)
特他拉得拉克码Tetra-rachma4得拉克码太17:27一块钱Stater
小钱(铜)Lepton半个罗马铜钱(大錢/一文錢)可12:42路12:59小钱
弥那Mina100个得拉克码路19:13至25锭(銀子)
罗马货币
得拿利烏(銀)Denarius一日工资太18:28 太20:2七两银子(100denarius)一錢銀子
大钱(铜)Assarius1/16得拿利乌太10:29一分銀子
小钱(铜)Kodrantes, Quadrans,Aureus1/4大钱25得拿利烏太5:26太10:9一文钱金

讲论比喻的原因

当群众听见主说,「人子来、为要寻找拯救失丧的人。」加上主快要进入耶路撒冷(19:11),便误以为主很快在地上设立祂的国度,于是主便借一个比喻矫正他们错谬的见解。

近了

施浸约翰在传讲神的话语时,清楚宣告「天国近了」(太3:2),在主耶稣开始传道时,也传讲类同的话(太4:17)。基督在世时,若以色列人接受祂为王,承认祂是犹太人的弥赛亚,神的国便可早日建立在地上。但由于以色列人硬心,坚拒不肯接受主为王;因此,神的国便要延迟降临了。当法利赛人问及神的国何时临到时(路17:20),主对神的国加上一些新的注解,并且向门徒表明,在他们的年日中必看不见神国的显现(路17:22),因为神国降临的日子已延期了。主耶稣没有否定不再把国赐给祂的子民,也没有否认神国是将会凭肉眼看见的应许。在这比喻中,主要带出神国延期后的有关教训。

史事件

这教训或许与以色列历史的事件有关;故此,主借用历史事件来作为祂讲解比喻的内容。在主耶稣年幼的时候,希律的儿子亚基老(曾在主前4年至主后6年任犹太的藩王),远赴罗马请求凯撒亚古斯督把巴勒斯坦地部分的管治权交给他,故此他可成为犹太的藩王(太2:22),并且把宫殿建于耶利哥的旁边。由于人民不满亚基老管治,曾由人民发动,差派大使前往罗马,请求王把他们的地土变成罗马人的管治区。可见主所讲论的比喻,与这历史事件有极相似的地方。

比喻基本教

仆人

「一锭」银子即希腊货币的「一弥那」,相等一百个得拉克码,是当时一百日的工资。主人分别把一锭银子交给每一个仆人管理,这是一笔金额不小的款项。贵冑前往远方要得国回来,临别前把钱财交给十个仆人管理,随后十个仆人及国民有不同的反应。十个仆人中,只有两个仆人善用金钱,替主人赚取利润,但其中一个竟把钱包在手巾内,亳无进取之心。国民的反应叫人惊讶,因为基于恨恶贵冑,便差派使者随后去,好叫他不能得着管治权。主以自己为贵冑,国民就是那些恨恶祂的人,善于管理金钱的两位仆人,是那些忠心等候神国降临的人,那位把一锭银包在手巾的,是毫不在意神国会显现的人,其余那些仆人,就是一些根本完全没有理会神国显现的人。

比喻的重

通过这个比喻,主清楚表明祂将会得国归来,或许有点迟延,但这是必会实现的事情,提醒人要儆醒祂国度的显现。


[1] 路14:25至35;19:1至28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