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质疑主的身份(约8:21至59)
约翰福音 8:21至59 |
21耶稣又对他们说:“我要去了,你们要找我,并且你们要死在罪中;我所去的地方,你们不能到。” 22犹太人说:“他说‘我所去的地方,你们不能到’,难道他要自尽吗?”23耶稣对他们说:“你们是从下头来的,我是从上头来的;你们是属这世界的,我不是属这世界的。24所以我对你们说,你们要死在罪中;你们若不信我是基督,必要死在罪中。”25他们就问他说:“你是谁?”耶稣对他们说:“就是我从起初所告诉你们的。26我有许多事讲论你们,判断你们;但那差我来的是真的,我在他那里所听见的,我就传给世人。”27他们不明白耶稣是指着父说的。28所以耶稣说:“你们举起人子以后,必知道我是基督,并且知道我没有一件事是凭着自己做的。我说这些话,乃是照着父所教训我的。29那差我来的,是与我同在;他没有撇下我独自在这里,因为我常做他所喜悦的事。”30耶稣说这话的时候,就有许多人信他。31耶稣对信他的犹太人说:“你们若常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门徒。32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 33他们回答说:“我们是亚伯拉罕的后裔,从来没有作过谁的奴仆,你怎么说‘你们必得以自由’呢?”34耶稣回答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所有犯罪的,就是罪的奴仆。35奴仆不能永远住在家里,儿子是永远住在家。36所以天父的儿子若叫你们自由,你们就真自由了。37我知道你们是亚伯拉罕的子孙,你们却想要杀我,因为你们心里容不下我的道。38我所说的,是在我父那里看见的;你们所行的,是在你们的父那里听见的。” 39他们说:“我们的父就是亚伯拉罕。”耶稣说:“你们若是亚伯拉罕的儿子,就必行亚伯拉罕所行的事。40我将在神那里所听见的真理告诉了你们,现在你们却想要杀我!这不是亚伯拉罕所行的事,41你们是行你们父所行的事。”他们说:“我们不是从淫乱生的,我们只有一位父,就是神。”42耶稣说:“倘若神是你们的父,你们就必爱我,因为我本是出于神,也是从神而来,并不是由着自己来,乃是他差我来。43你们为什么不明白我的话呢?无非是因你们不能听我的道。44你们是出于你们的父魔鬼,你们父的私欲,你们偏要行。他从起初是杀人的,不守真理,因他心里没有真理;他说谎是出于自己,因他本来是说谎的,也是说谎之人的父。45我将真理告诉你们,你们就因此不信我。46你们中间谁能指证我有罪呢?我既然将真理告诉你们,为什么不信我呢?47出于神的,必听神的话;你们不听,因为你们不是出于神。”48犹太人回答说:“我们说你是撒马利亚人,并且是鬼附着的,这话岂不正对吗?”49耶稣说:“我不是鬼附着的,我尊敬我的父,你们倒轻慢我。50我不求自己的荣耀,有一位为我求荣耀、定是非的。51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人若遵守我的道,就永远不见死。” 52犹太人对他说:“现在我们知道你是鬼附着的。亚伯拉罕死了,众先知也死了,你还说‘人若遵守我的道,就永远不尝死味’。53难道你比我们的祖宗亚伯拉罕还大吗?他死了,众先知也死了!你将自己当作什么人呢?”54耶稣回答说:“我若荣耀自己,我的荣耀就算不得什么;荣耀我的乃是我的父,就是你们所说是你们的神。55你们未曾认识他,我却认识他。我若说不认识他,我就是说谎的,像你们一样;但我认识他,也遵守他的道。56你们的祖宗亚伯拉罕欢欢喜喜地仰望我的日子,既看见了,就快乐。” 57犹太人说:“你还没有五十岁,岂见过亚伯拉罕呢?” 58耶稣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还没有亚伯拉罕就有了我。” 59于是他们拿石头要打他,耶稣却躲藏,从殿里出去了。 |
淫妇
在约翰福音第八章内发生了一连串事件,首先有文士及法利赛人把一个行淫时被拿的妇人带到主的面前,目的是要试探基督,为要找着告祂的把柄(8:5至6)。主临危不乱,应变的手法十分机警及冷静,借着一句话:「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他.「使会众知罪,让他们不再只注视人家的过犯,也想起自己的罪来,叫人认识自己的本相。
主的宣告
接着主便宣告自己是世界的光(8:12),这样的言论叫法利赛人甚为不满,使宗教领袖及百姓有很大的反应,加上他们质疑主真正的身份,便说出以下的一翻话:「你是为自己作见证.你的见证不真。」(8:13)「你的父在那里。」(8:19)「他说我所去的地方、你们不能到、难道他要自尽么。」(8:22)「你是谁。」(8:25)「我们的父就是亚伯拉罕。」(8:39)「我们说你是撒玛利亚人、并且是鬼附着的、这话岂不正对么。」(8:48)「现在我们知道你是鬼附着的。」(8:52)「难道你比我们的祖宗亚伯拉罕还大么。他死了、众先知也死了.你将自己当作什么人呢。」(8:53)「你还没有五十岁、岂见过亚伯拉罕呢。」(8:57)
在整个被质疑的过程中,主对群众有以下的一些启示:
祂是真光(8:12)
祂就是普世的光,让人离开黑暗得着生命。
祂的见证人(8:14至19)
父神就是祂的见证人,连同自己在内,有两个合法的见证人,满足了律法基本的要求(8:17)。
祂是基督(8:23至29)
犹太人质疑主真正的身份,主没有隐瞒事实,表明祂就是(基督)。
教训之源(8:28至29)
主表明祂的教训源自父神,因为祂常作父所喜悦的事。
何谓真门徒(8:31至32)
真正的门徒会「遵行主道」(8:31),也「晓得真理」,并且会「得享自由」(8:32)。
何谓奴仆(8:36)
犹太人听见主说真理能使他们自由时,便认为主是指他们没有自由,是别人的奴仆;故此,极力反对自己是任何人的奴仆。主直接指出他们乃是罪的奴仆(8:34),因为儿子与奴仆是有分别的(8:35)。主显示他们没有自由,唯有祂才叫他们得着自由(8:36)。
谁的子孙(8:37至40)
究竟这群犹太人是谁的子孙呢?犹太人强调自己乃是亚伯拉罕的子孙,但主却反过来说,若他们自认是亚伯拉罕的子孙,必定会行亚伯拉罕所行的事(8:40)。他们也不是神的儿女,因为他们不爱基督(8:42)。借此证明他们乃是魔鬼的儿女(8:44)。犹太人与主对话的过程中,各人反应不一,有的否定祂的见证(8:13),有些讥讽祂(8:22),有些追查祂真正的身份(8:25),有些辩驳争论(8:39,41下),有人出言毁谤(8:48),也有人想拿石头打祂(8:59);但也有一些表示愿意相信主的(8:30)。
2) 质疑主能否治瞎眼(约9:1至41)
门徒的问题
门徒遇见一位生来瞎眼的人,便引发他们思想苦难与罪恶的问题。究竟是谁犯罪呢?是瞎子犯罪吗?或是父母犯罪,以致苦难临到这人的身上呢?
基督的回答
从主的回答里,表明这人的苦难,不是由于罪恶(9:3上),乃是有神的美意在其中(9:3下)。主表示要把握机会作工(9:4),再于宣告祂就是「世上的光」(9:5),意即通过神迹医治瞎子,显明祂的言论是千真万确的。
基督的医治(9:6至7)
主医治的方法十分特别,乃是用唾沫及泥涂在瞎子的眼睛上,并且吩咐他前往西罗亚池里去洗。瞎子蒙医治是基于主的言与行,也是由于他对主存着莫大的信心。
群众的反应(9:7至13)
看见神迹的人反应不一,有人显得非常诧异(9:8),也有人不大相信(9:9)。于是有人领瞎子去见法利赛人(9:13),或许有以下三个原因:向宗教领袖求证、询问意见或打算指控主。
瞎子被查问
瞎子有两次被法利赛人查问(9:14至23;9:24至34),在两次被追问中,连瞎子也希奇为何法利赛人竟然不信(9:25)。最后,宗教领袖更向瞎子施加压力(9:24),把他责备后(9:34),更把他赶走(9:34)。
3) 质疑主为好牧人(约10:1至21)
讲论的背景
这是主耶稣在约翰福音内,最后一次公开的讲论。在旧约,神常常以牧人及羊群来解释祂与以色列人的关系(诗23:1;80:1;赛40:11)。
讲论的内容
在这讲论中,主表明谁是真正属乎祂的羊(信徒)应有的特征,并且表明一个好牧羊人需要具备的条件。耶稣基督就是这位好牧人了。
羊应有的特征
认识牧人的声音(10:3,5)。
跟随牧人(10:4,5)。
听从牧人(10:8)。
好牧人的本质
认识羊群(10:3)。
领导羊群(10:4)。
拯救羊群(10:9,10)。
赐下丰盛(10:10)。
供应羊群(10:9)。
为羊舍命(10:15)。
遵从父神(10:18)。
众人的反应
众人听了主的宣告后有不同的反应(10:19至21),因此起了争论。有些人认为主是疯子,并且祂是被鬼附的,所以不应理睬祂;某些人从主的言论中发现祂实在有理,并且因为曾看见主使瞎子痊愈,故此认为这不是出自疯子或被鬼附者的言论。
4) 质疑主赶鬼的能力(路11:14至36)
众人的反应(11:14至16)
被鬼附的人
主耶稣医治了一位被鬼附以致不能说话的人。根据福音书的记载,邪灵能使人患上各类的病,如弯腰了(路13:10至17)、又瞎又哑(太12:22)、神经失常(路8:26至36)、哑吧(太9:22,23)及使人有自杀倾向等(可9:22)。
众人的反应
当众人看见主行神迹时都十分希奇(11:14),但有些人竟故说八道,认为主是靠鬼王别西卜的能力赶鬼的(11:15)。「别西卜」意即「巴力」或「苍蝇之主」,是昔日非利士人所敬奉的神明(王下1:2,3,6,16)。此外,有些人即时求主施行从天上而来的神迹(11:16),乃是为了试探主,在他们骨子里是存着不信的恶心的。
基督的答辩(11:17至26)
主耶稣通过三方面证明自己不是靠鬼王的力量赶鬼:
不合逻辑的
撒但以自己的力量胜过自己,是不合逻辑的,也是难以理解的(11:17至18)。
普遍人的见解
在以色列地,普遍人承认「驱魔人」的力量是源自神的,为何现今主赶鬼,众人却判定祂的力量是来自邪灵的呢(11:19至20)?
能克制邪灵
若主能赶鬼,那么祂的力量一定比鬼大才能克制邪灵,通过这简单的比方,主向这群敌视祂的人作了一个很明确的剖悉(11:21至22)。通过三个比方证明自己不是靠鬼王的势力赶鬼之后,主接着再说一个比喻,就是一个人身上的污鬼被赶逐后,若再一次被鬼附上的话,情况一定会更严重,因为先前的鬼会带了比自己更凶恶的七只来(路11:24至26)。这个比喻与先前所说的有什么相关呢?或许解经家有不同的见解,从上文下理,一般注重字面解经及保守的学者有以下两种的解法:第一,通过这比喻,主耶稣可能是指这个被鬼附的人,若蒙洁净后再被污鬼附身的话,他的光景一定会更凄凉。借着这神迹,这人会归向基督,承认祂就是弥赛亚,但假使这人离弃主的话,他的遭遇会更可怕。第二,或许主耶稣是指那些接受了施浸约翰悔改归回真理的人。他们得了洁净后,应静心等待神为犹太人预备的弥赛亚,但假若他们不愿归向救主基督,施浸约翰的工作便尽是图然,这些人末后的光景会更可悲。
妇人的反应(11:27至28)
有一个妇人听见主的宣告时,便大声说,「怀你胎的和乳养你的有福了。」主的回答却是听神话语并遵行者才是一个蒙福的人。
基督的总结(11:29至36)
在这事件中,主再次表示除了约拿的神迹外,意思是指祂从死里复活的神迹(路11:29至30),主这番言论在较早之前已发表过了(太12:22至50;可3:20至35)。犹太人存着不信的恶心求神迹,质疑主施行神迹的能力,现今主再次否定他们求神迹的要求,表明祂从死里复活是这世代最大的神迹,也是证明祂是神为犹太人及外邦人所预备的弥赛亚之神迹。
[1] 约8:21至10:21;路11:14至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