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仔细查看」 “Eye”
iEXP 查经法
把自己奉献给神作活祭与之前十一章的内容有什么关系呢(罗12:1至2)?
为什么劝导基督徒要服从掌权者呢(罗13:1至7)?
爱的精髓是什么呢(罗13:8至14)?
2)「小心解释」“Expound” (E)
iEXP 查经法
神义的揭示(罗1至8章)
神义的辩证(罗9至11章)
*神的主权(罗9:1至33)
*神的救法(罗10:1至21)
*神的恩典(罗11:1至30)
神义的应用(罗12至16章)
在一至八章内,保罗向读者揭示了神是义者,通过介绍福音的真理,表明祂是义者,接着的三章圣经内,使徒从历史的角度,以拣选以色列家、救恩转向外邦人及在末后的日子以色列人会全家归主为实例,辩证神的作为是正确的,祂是宇宙万物的义者。
在最后的一大段里,神的仆人向收信者表明,既已蒙恩及称义,应通过行事为人,彰显神的义行来。十二至十六章是真理实践的篇幅。
圣徒的责任(罗12至13章)
1) 个人的奉献(罗12:1至2)
1所以弟兄们,我以神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你们如此事奉,乃是理所当然的。
2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叫你们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 (罗12:1至2)
献上为活祭(罗12:1)
把身体奉献(罗12:1)
使徒保罗以图像化的说话来带出奉献的真理。「将身体献上」,这绝对不是指信徒只把肉身奉献便可以了,乃是指全人的呈献给神。
保罗的善劝(罗12:1)
「劝」(原文编号3870)
含有严肃及慎重的劝告、恳求等意思。
「慈悲」(原文编号3628)
是众数,显示神的慈悲是众多及丰富的。使徒不以强权来迫信徒,乃以神诸般丰富的慈悲劝勉读者。留意保罗在十二章第一节所用的连接词是「所以」,这连接词把头十一章的经文串连起来,提醒信徒要因为神怜悯世上所有的罪人,为他们设立救恩,称凡信靠基督的人为义,由罪人变成神的儿女,并且可享有众多的恩典,因此我们当把自己献上!
合理的服事(罗12:1)
「理所当然」(原文编号3050),希腊文含有合理、根据理由合逻辑的意思;中文圣经和合本把原文的意思准确的翻译出来。
奉献的果效
蒙神悦纳(罗12:1)
原文「喜悦」(原文编号2101)含有喜悦或悦纳的意思。把自己献上为活祭,是蒙主悦纳的,神乐意接纳这种人的献身。
敬拜高峰(罗12:1)
原文词汇
「事奉」(原文编号2999),分别含有事奉神、根据利未记的法则来服事神及敬拜或施行神圣的服事的意思。
最高境界
不少人只把崇拜局限在主日里,但敬拜的神的最高峰,乃是将自己献上,作为活生生的祭物!
心意更新(罗12:2)
不效法
在此,保罗劝勉信徒不要效法(原文编号4964)这世界,意即不要学效世人败坏生活的模式,乃要积极的、正面地让心意更新而变化,察验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
要更新
「更新」(原文编号342)
这是质量的更新,它不但有更新意思,亦含有成为更优胜的意思。如此的改变,乃是源自圣灵的工作,把信徒的思想改变过来。圣灵就好像编写电脑程式的人,把程式改写一般 reprogram 。
「变化」(原文编号3339)
可以解作改变成新的形状、变化或变像等基本意思。英文「蜕变」 metamorphosis ,乃是源自这个希腊文动词的。变化不是一次过的,而是一生之久的追求及成长。同样是,「变化」是圣灵在信徒生命里不断的工作(弗5:18;西3:10)。
神及人的配合
似乎保罗提论到心思意念的更新,好像是单靠信徒个人的努力,但其实使徒的意思是,献上自己是我们应有的回应和责任,当如此行时,信徒的心思意念便会起了很大的变化。一个献身者,必然会愈来愈认识神的良善及明白祂至高的旨意。
2) 肢体的生活(罗12:3至21)
3我凭着所赐我的恩,对你们各人说:不要看自己过于所当看的,要照着神所分给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
4正如我们一个身子上有好些肢体,肢体也不都是一样的用处。
5我们这许多人,在基督里成为一身,互相联络作肢体,也是如此。
6按我们所得的恩赐,各有不同:或说预言,就当照着信心的程度说预言;
7或作执事,就当专一执事;或作教导的,就当专一教导;
8或作劝化的,就当专一劝化;施舍的,就当诚实;治理的,就当殷勤;怜悯人的,就当甘心。
对自己应有正确的评估(罗12:3)
三个词汇
保罗在此用了三个特别的字眼,就是「看」 phronein 、「过于所当看」 huperphronein 及「看得合乎中道」sōphronein 。3 For by the grace given to me I say to everyone among you not to think of himself more highly (「过于所当看」原文编号5252)than he ought to think(「看」原文编号5426), but to think with sober judgment(「看得合乎中道」原文编号4993), each according to the measure of faith that God has assigned. (English Standard Version)
「看」
应该这样思想 ought to think 。
「过于所当看」
骄傲的想 to over-think, to think above, thus to proudly think 。
「看得合乎中道」
正确的思想 to be in one’s right mind 。
真理应用
这三个不同的看见,乃是与基督徒和睦同居的秘诀。人不单对自己有正确的看见,也要对别人有正确的看见。由于基督徒在教会内,看自己太重要,却轻看及藐视别人,以致神的家充满嫌隙及纷争!
对别人应有正确的评估(罗12:4至8)
保罗不敢以个人的见解教导信徒,乃以神所赐给他的恩指教读者。在神的家里生活,首先要有正确的看见,接着才有合宜的操守及行为。
基督与信徒合一的真理(罗12:4至5)
信徒的关系非常密切,彼此互为肢体,是不可分割的,是连于元首基督的;在此,基督徒若要认识及实践肢体的生活,合一的真理是极其要紧的。
按所得的恩赐事奉真神(罗12:6至8)
凡信靠基督者都蒙神赐下恩赐,恩赐要正确使用的。使徒保罗教导信徒如何准确的运用神所赐给信徒独特的恩赐。
按信心说预言(罗12:6)
在初期教会,由于当时的需要,神赐下说预言的恩赐给基督徒,作为提醒信徒之用。说预言的基本原则,是要按信心的程度,相信保罗的意思是,当说预言时,要清楚知道并深信这是出自主,否则便不应把它说出来。
专一的作执事(罗12:7)
「执事」(原文编号1248)可译作服事,如神委派推广及传扬信仰的人、基督徒慈惠服事的岗位、预备及派发食物的服事等。
专一的作教师(罗12:7)
神所赐其中的一种恩赐是教导的恩赐,他们的职事就是教导人明白真理及应用神的话(原文编号1321及1319)。
专一的作劝化(罗12:8)
神的家里,有些神将劝勉人的恩赐加给某些肢体,使他们成为劝勉之子。
诚实的作施舍(罗12:8)
「施舍」(原文编号3330)
可解作「给予」 to impart 。有施舍恩赐的弟兄姐妹,应诚实(原文编号572)去作。这字含有真诚、心思上的诚实、无私、存不偏见及无私的慷慨等意思。
大公无私
保罗的教导真有独特的看见,作为施赠者,首要的条件就是大公无私。
殷勤的作治理(罗12:8)
「治理」(原文编号4291)
可解作监管、监护及看顾的意思。作为神家的治理者,要勤勤力力的去照顾群羊的需要。
甘心的怜悯人(罗12:8)
「甘心」(原文编号2432)可解作甘心乐意或作好准备的心。怜悯人是随时的、是常作准备的,并且怜悯人应是出自甘心的。
自处及共处应有的操守(罗12:9至21)
9爱人不可虚假;恶要厌恶,善要亲近。
10爱弟兄,要彼此亲热;恭敬人,要彼此推让。
11殷勤不可懒惰。要心里火热,常常服事主。
12在指望中要喜乐,在患难中要忍耐;祷告要恒切。
13圣徒缺乏要帮补,客要一味地款待。
14逼迫你们的,要给他们祝福;只要祝福,不可咒诅。
15与喜乐的人要同乐;与哀哭的人要同哭。
16要彼此同心,不要志气高大,倒要俯就卑微的人。不要自以为聪明。
17不要以恶报恶。众人以为美的事,要留心去做。
18若是能行,总要尽力与众人和睦。
19亲爱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宁可让步,听凭主怒。因为经上记着:主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
20所以,你的仇敌若饿了,就给他吃;若渴了,就给他喝。因为你这样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头上。
21你不可为恶所胜,反要以善胜恶。 (罗12:9至21)
基督徒有私人的时间去面对神及自己;也有社交及教会团契的生活,在此保罗提供了一些信徒自处及与人共处的秘诀。
自处的真理
在个人独处中,保罗提醒信徒要有以下的操守:
殷勤不懒惰(罗12:11)
基督徒应有殷勤作工的心及行动,在教会的事奉上或在工作的岗位上都有这种美好的操守。
常火热事主(罗12:11)
保罗没有教导人如何可火热事主,但服事主应有的心态及表现是火热的。在个人自处中,应常常检讨自己属灵的状态。
指望中喜乐(罗12:12)
基督徒是活在指望中的人,我们是满有盼望的人;因此,信徒们应常常存着欢喜快乐的心面对前面的日子。
患难中忍耐(罗12:12)
神的儿女走世上的路,难免遭遇患难和困苦,但我们要学习忍耐,借着倚靠主的恩忍受这些难处。
祷告要恒切(罗12:12)
恒切祷告就是基督徒得的胜秘诀之一,当圣徒甘愿多以祷告倚靠主,以祈祷来支取天上的动力时,我们必能殷勤不懒惰,心里也会火热的事奉主,并可在指望中喜乐,更加有忍耐的力量面对各样的患难!
共处的真理
彼此相爱的真理(罗12:9至10)
不可虚假(罗12:9)
「爱」(原文编号26) agape ,这是崇高及无私的爱。「不可虚假」(原文编号505),原文含有真诚、真确、没有假装的意思。基督徒与同伴相处,切不可戴上假面具,以真诚的态度来爱人是最为重要的。
恶要厌恶(罗12:9)
希腊文「厌恶」(原文编号655),意即不喜欢、厌恶、存着惧怕;让我知道圣徒恨恶罪恶或恶事应有的态度。简言之,在教会生活里,爱人是要根据圣经真理,而决不可同流合污的。
善要亲近(罗12:10)
「亲近」(原文编号2853),含有用胶粘合、绑紧、连结等意思。意即基督徒亲近美善的事,应与美善事情结伴,与它有紧密的关系。
彼此亲热(罗12:10)
「亲热」(原文编号5387)含有父母与子女或夫妻之间彼此的爱情,热切或热情的爱。「爱」(原文编号5360)Philadelphia ,可解作弟兄姐妹的爱或新约时代基督徒互为弟兄姐妹的爱。如此的爱,说明基督徒应持如此的本质或态度来彼此相爱。
要恭敬人(罗12:10)
彼此相爱的秘诀是要存恭敬的心对待别人。对待弟兄姐妹要恭恭敬敬,要尊重对方及其感受,这才是彼此相爱。
彼此推让(罗12:10)
原文圣经
希腊文的「要彼此推让」(προηγέομαι proēgéomai原文编号4285)含有往前引路、往前带领及往前作领袖的意思;中文圣经却把原文的精綷扼要的演译出来。这里的意思,不是把自己放在人家之前,或自视为最重要,而是把人家放在首位。
人的问题
信徒不能彼此相爱的原因之一,是不够谦让,人人都想在教会作带领、作领袖,于是彼此不能互相接纳,引来磨擦及不和!
帮助圣徒的真理(罗12:13)
在这节圣经出现了两个字眼: koineneo (原文编号2841)及 chreia (原文编号5532)。 Koineneo 有进入团契或相交里,成为一分享者或同伴的意思。而 chreia 则含有需要及需用的意思。因此,和合本及某些译本就把这节圣经意译化。
款待客人的真理(罗12:13)
英王钦定本在此用了 hospitality (原文编号5381),希腊文含有对陌生人的爱、好客或殷勤款待的意思。基督徒应款待客人,尽地主之谊,让人可感受到基督的爱。
为义受苦的真理(罗12:14)
另一功课基督徒需学习的,是为义受苦的真理;若有人逼迫你,作为神的儿女,应为他祝福,而不是咒诅(太5:44;路6:28)。这功课不易学习,但若明白了迦略山上的爱,便会尝试学习忍让,并且会为他的对头人难过,继而会为他祷告求恩。
同享喜乐的真理(罗12:15)
当信徒看见人家经历开心的事情,正常的反应是与他一同快乐,与他一同分享喜乐。
共负忧患的真理(罗12:15)
基督徒互为肢体,当有弟兄姐妹有眼泪、有忧愁时,我们应与他们一同难过,一同流泪;这是对别人最大的支持及安慰(林前12:26;腓2:17)。与人家一同流泪,胜过千言万语,带给受苦者莫大的安慰。
操练同心的真理(罗12:16至21)
这段落可算是保罗教导信徒操练同心的言论;基督徒是一家人,若不同心,根本很难同走天路,不能有效的事奉及见证主的名。学习同心,有以下几点须留意的:
不要志气高大(罗12:16)
原文的词汇
「不要志气高大」,在希腊文里是由几个不同字眼组合而成的。一,其中一个字就是「心思」 mind (原文编号5426),这个字本身可有三种不同的用法,其中就是「感到」 to feel 或「认为」 to think 。二,「高大」,英王钦定本译作「高的东西」 high things 。这个原文词汇(原文编号5308),意即「极高」或「高」的意思;用作比喻,则是「杰出」及「崇高」的意思。简言之,信徒要学习放下傲慢、骄傲的态度,这样才可与别人同心。
难操练同心
志气高大的人很难操练同心,因为他们自以为是,这是自我中心的表现,他们不懂或不喜欢听人家的意见,也不会体贴别人的感受。
俯就卑微的人(罗12:16)
原文词汇一
「俯就」 (原文编号4879),可解作「一起」 together 或用作比喻,含有被某事物吸引,以致失去自己一般。英文可译作 to be carried away with 。罗马书这处的意思,是指人不被人的卑微所动,反被他所吸住,如同降服在这人的面前一样。基于同情心的驱使,信徒便会进到卑微者中,与他们结伴同行。
原文词汇二
「卑微」,在原文指其地位是低、卑微的。
真理应用
神家里有些人是出身寒微的,他们学识不高、理解能力也可能很低,但为要同心同行,许多时间是要减慢步伐,多聆听他们的意见及知道他们的感受,那么,信徒与信徒之间的隔膜,便可减低一点。为要达至同心同行,这些代价是必须付出的!
不要自以为聪明(罗12:16)
若信徒自以为聪明,便很容易落在骄傲里,不能自拔,并且这种人比较容易轻看别人,会把对方的意见及看法拒于门外,只看重自己的一套,结果就成为同心很大的阻碍!
要小心和谨慎(罗12:17)
虽说要同心同行,但同心是要有属灵原则的;基督徒不能单为了同心,就放下圣经的原则而去迁就对方;因为众人以为美的事,并不一定是美事,否则我们便与众人同流合污了!
尽力与人和睦(罗12:18)
保罗的教导十分周详,顾及到各方面的环境及需要。若是可行,意即在不违反真理下,我们应尽力与别人和睦相处。这样才能达至同心同行的真理。
宁愿学习吃亏(罗12:17,19至21)
在实践同心真理的过程中,少不免有误会或磨擦,但若人甘心乐意吃亏的话,问题就可迎刃而解了!
不要以恶报恶(罗12:17)
在神家里充满蒙恩的罪人,基督徒也有罪性,会犯罪伤害别人的;因此,紧记不要以恶报恶。若在教会内以恶报恶,我们便失去见证,并且问题会更恶化,最后信徒之间也会失去同心。
不要自己伸冤(罗12:19;申32:35)
遇上这样的事故,基督徒不用为自己出头或伸冤,只将事情交托仰望,主必为我们主持公道。
宁愿为主让步(罗12:19)
肯吃亏的第一步,是甘愿让步;若信徒愿意放下自己,为主的缘故宁可让步的话,教会便会减少许多不必要的纷争。
学习以善胜恶(罗12:20至21;箴25:21至22)
背景
保罗引用箴言25:22的话。有学者认为,箴言书是借用埃及人昔日处治犯人的一种手法,罪犯要把一盆炭火放在头上,表示觉悟及悔改的意思。
解释
一,通过善行,基督徒叫他们的对头人感到羞愧及自责,因而叫人悔改及信主。二,保罗的总意是提醒信徒,切勿以恶报恶,应以德报怨,如此叫对头人的思想改变过来;故此,人与人之间的怨恨,自然便会化解了!
服从掌权者(罗13:1至7)
1在上有权柄的,人人当顺服他,因为没有权柄不是出于神的,凡掌权的都是神所命的。
2所以抗拒掌权的,就是抗拒神的命;抗拒的必自取刑罚。
3作官的原不是叫行善的惧怕,乃是叫作恶的惧怕。你愿意不惧怕掌权的吗?你只要行善,就可得他的称赞,
4因为他是神的用人,是与你有益的。你若作恶,却当惧怕,因为他不是空空地佩剑。他是神的用人,是伸冤的,刑罚那作恶的。
5所以你们必须顺服,不但是因为刑罚,也是因为良心。
6你们纳粮也为这个缘故,因他们是神的差役,常常特管这事。
7凡人所当得的,就给他;当得粮的,给他纳粮;当得税的,给他上税;当惧怕的,惧怕他;当恭敬的,恭敬他。 (罗13:1至7)
认识权柄的源头(罗13:1至2)
首先我们要认识权柄的源头,一切权柄是源自神,基本来说,基督徒是不应反政府的,保罗郑重声明,抗拒政府的权柄,是抗拒神的权柄。当然当政权禁止人信奉基督或传扬真理时,我们便绝对不能接受,因为这是违反神的旨意的(徒4:18至19)。
设立掌权者的原因(罗13:3至4)
保障市民的权益(罗13:3至4)
为何神赐与这些人世上的权柄呢?神让这些世上的君王、长官拥有权柄,为要保障大众市民基本的权益。
刑罚违法的恶人(罗13:3至4)
基督徒不用怕有权势的长官,因为若尽了市民的责任,必受他的赞赏(罗13:3)。世上的掌权者是为了刑罚恶人而设的,叫违法者受当得的报应。
履行公民应有的责任(罗13:5至7)
背景
保罗写这段书信时,有学者认为当时的人极有可能是违反地上的法律,不肯交税项,与政府对峙。
真理
保罗提到信徒应接受及遵守地上合理的法律,有以下四个主要原因:一,掌权者的权柄源自神(罗13:1);二,违抗者必受罚(罗13:3,5);三,信徒是必须顺服的(罗13:5);四,也是为良心的缘故(罗13:5)。基督徒应有良知,明白一个国家提供的服务、福利及保障等,所有市民应有责任付出代价去得着这些权益的。
紧记的真理(罗13:8至14)
8凡事都不可亏欠人,惟有彼此相爱,要常以为亏欠,因为爱人的就完全了律法。
9像那不可奸淫,不可杀人,不可偷盗,不可贪婪,或有别的诫命,都包在爱人如己这一句话之内了。
10爱是不加害与人的,所以爱就完全了律法。
11再者,你们晓得现今就是该趁早睡醒的时候,因为我们得救,现今比初信的时候更近了。
12黑夜已深,白昼将近;我们就当脱去暗昧的行为,带上光明的兵器。
13行事为人要端正,好像行在白昼;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邪荡,不可争竞嫉妒。
14总要披戴主耶稣基督,不要为肉体安排去放纵私欲。 (罗13:8至14)
保罗提及有关信徒应活出神的义来,当中论及有关圣徒的责任;最后,他在这处有小小的结论,让信徒知道及紧记,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真理是属神的子民要持守的。
爱人如己(罗13:8至11)
爱有正反两方面:包括积极及消极两方面的真理。
常以为亏欠(罗13:8)
「亏欠」(原文编号3784)
可指作欠债的意思。
真理
保罗在此教导信徒,不可亏欠别人,但唯一的儥务可亏欠别人的,是欠人爱的债项;要紧记自己常亏欠爱的债项。当我们思想到亏欠别人那么多爱心时,便会尽力及设法偿还了。
不加害于人(罗13:9至10)
不同译本
中文和合本参照其它圣经译本( RV , RSV , NEB , NIV 等译本),把「不可作假见证」(第九诫)删除了。(9 For this, Thou shalt not commit adultery, Thou shalt not kill, Thou shalt not steal, Thou shalt not bear false witness, Thou shalt not covet; and if there be any other commandment, it is briefly comprehended in this saying, namely, Thou shalt love thy neighbour as thyself.(罗13:9,英王钦定本))虽然许多现今学者认为英王钦定本所参考的古卷不最可靠,但仍有学者从学术的角度,证明英王钦定本所使用的古卷是最可靠的 Textus Receptus 。为何人会作假见证呢?因为人自我中心,以自己的利益为大前题,茫顾别人的利益,以致随便说谎,这是没有爱心的表现。「不可贪婪」(第十诫),真心爱别人,便不会贪求别人的东西。
十诫要义
十诫的要义是爱神和爱人(太22:37至40;可12:28至31)。
爱的功课
爱的功课有正反两面的,「不可奸淫」(第七诫),说明若人真正爱自己的妻儿或丈夫的话,便不会犯奸淫叫自己的爱人痛苦。「不可杀人」(第六诫),人若爱人,便不会伤害他人的身体。「不可偷盗」(第八诫),人若对他人有心,便不会伤害别人的利益,以致偷取别人的物品或好处。
披戴基督(罗13:11至14)
留意在此保罗所用的连接词「再者」(罗13:11),表明这是除了实践彼此相爱外,是在使徒心里第二件看重的事,即是有关基督徒必须披戴基督的道理!
睡醒的原因(罗13:11)
11再者,你们晓得现今就是该趁早睡醒的时候,因为我们得救,现今比初信的时候更近了。 (罗13:11)
得赎的日子已近
保罗提醒基督徒要从沉睡中起来,原因就是信徒得赎的日子愈来愈近了,意即人生十分短暂,各人将会很快的朝见主,在祂的面前得着荣耀的身体。
全然成圣的日子
罪人信靠主耶稣,罪得着赦免,灵魂得着救赎,这只不过是福音的部份内容;圣经还明说,信徒必得着荣耀的身体,保罗称之为「全然成圣」(林前15:35至54;帖前5:23)。
睡醒的呼吁(13:11)
单单在第十一节,「现今」的字眼已出现了两次。保罗又提及「该趁早」。使徒保罗向在罗马的基督徒作出重要的呼吁,就是叫他们现今就要醒起来,也要该趁早的睡醒,不要再沉睡。
睡醒的比方(罗13:13,14)
保罗借着比方 analogy ,来说明基督徒从灵性沉睡中应有的表现:一,「行事为人要端正,好像行在白昼;」(罗13:13)二,「总要披戴主耶稣基督,不要为肉体安排去放纵私欲。」(罗13:14)
脱衣的比方
「我们就当脱去暗昧的行为」(罗13:12)。保罗以脱衣服为例子,说明何谓真正心灵的甦醒。假若信徒果真从灵里的沉睡梦醒的话,一定会决心把暗昧可耻的行为除去。
穿衣的比方
「带上光明的兵器」(罗13:12)及「总要披戴主耶稣基督」(罗13:14)「兵器」有英文圣经译本翻译作「军装」 armor (NIV and NKJV)。保罗提醒信徒要从睡梦中醒来,并且要穿上光明的军装。使徒所用的比方,嘱吩信徒「总要披戴主耶稣基督」(13:14),把主耶稣基督如同作衣服一般的穿上,意即要在行事为人上彰显基督,让别人知道自己乃是基督徒。这就与先前保罗所讲的话,「行事为人要端正、好像行在白昼」(罗13:13),有类同的意思,信徒的一举一动,要光明正大,绝不可暗瞒可耻。
睡醒的表现(罗13:12,13,14)
12黑夜已深,白昼将近;我们就当脱去暗昧的行为,带上光明的兵器。
13行事为人要端正,好像行在白昼;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邪荡,不可争竞嫉妒。
14总要披戴主耶稣基督,不要为肉体安排去放纵私欲。 (罗13:12至14)
极重要的连接词
留意在此保罗所用的连接词「再者」(罗13﹕11),表明这是除了实践彼爱相爱外,这是在使徒心里第二件看重的事,即是基督徒必须披戴基督了!在第十四节里的「总要」,在新英王钦定本及新国际译本却翻作「更应该」rather ,带出一个极重要及宝贵的教训,就是基督徒切勿为肉体安排,去放纵私欲,对信徒而言,披戴基督是最合宜的。
行为端正的定义
原文「端正」 (原文编号2156),有「合宜的举止」 seemly manner 及「端庄」的意思。
严禁邪恶的行为
「不可荒宴醉酒」。「荒宴」 komos(原文编号2970),这希腊文词汇是源自希腊神明「歌莫斯」 Comus,乃是宴乐及享乐的神。有学者的研究,这是于晚上进行的游行,那些喜欢狂欢作乐及喝得半醉的人,在晚宴后拿着火炬及奏着音乐,于男女朋友的面前,唱歌作乐,敬奉异教「巴克斯」 Bacchus神或其它神明。「巴克斯」,别名「狄安尼斯」 Dionysus ,乃是希腊神话中的神明,它是「宙斯」 Zeus 的儿子,乃是酒和植物的神 god of wine and vegetation 。现今这字眼是用来描写那些直至夜深才结束的饮宴及狂欢宴乐。「醉酒」(原文编号3178),即酩酊大醉的意思。荒宴与酒精经常连在一起,彼此不能分开。
「不可好色邪荡」。「好色」(原文编号45) koite ,可以指「奸淫」或「在同居中合法或非法的性关系」。「邪荡」(原文编号766),可作「不受仰制的情欲」、「在道德上不受控制」、「淫荡」等意思。
披戴主耶稣
得救的起步点
在加拉太书内,使徒保罗告诉我们,当基督徒接受救恩时,他们便开始披戴基督了(加3:27)。
活出耶稣基督
14总要披戴主耶稣基督,不要为肉体安排去放纵私欲。 (罗13:14)
这节可算为罗马书12:1至13:13的总结。借着耶稣基督的救赎,信徒不但因信称义,并且因而被称为圣徒。因信称义是信仰的起歩点,基督徒应愈来愈像恩主,为成圣生活付上代价。在每天的行事为人里,信徒应活出耶稣基督,意即流露新生命的样式来。
3「尽心行道」“Exercise” (X)
iEXP 查经法
4)「勇敢见证」“Proclaim” (P)
通过操练真理,信徒必然可经历神。当研经者经历到神及明白真理后,我们便应效法初期教会的信徒勇敢的向非信徒及信徒作见证。通过口传的方式,向未认识耶稣基督的朋友见证主是又活又真的神,也以此来建立主内信徒。iEXP查经法的第四步是「勇敢见证」“Proclaim”。
iEXP 查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