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崇拜?
崇拜有什么地方借得信徒留意呢?
普遍基督徒怎样看主日崇拜?
1) 崇拜的意义
英文的古字
追溯英文「崇拜」的源头,这个字眼本来是一个复合字,基本的意思是「有价值」,在演变的过程里,才加上「区别」、「信誉」或「尊严」的意思,到十三世纪才被宗教的圈子所使用。
简单来说,英文「崇拜」Worship这个字眼,意即「配受崇拜」worthship的意思。
基本的概念
虽然圣经没有给崇拜一个非常清晰的定义,但从新旧约有关崇拜的片段,让我们看见,个别信徒不但可随时随地的敬拜神,也应齐集在一起,把主日分别为圣的献给主,全会众集合在一起来崇拜神。换句话说,崇拜可在私下或公开的场合来进行。
重要的是,崇拜是发自圣徒的内心,对神的所是及所作,产生敬畏及感谢,存着爱主的心来敬拜主。崇拜应源自爱主的心,承认自己乃是受造之物,应将荣耀颂赞来归给主,因为祂配受我们的敬拜。
原文的字义
在新约圣经内有多个字眼是与崇拜有关的,在此抽出两个具代表性的字眼,借此了解崇拜的真义。
「敬拜」proskuneo(原文编号4352)
在和合本内,把它分别译作「拜」、「下拜」、「礼拜」、「敬拜」等(太2:2;路4:7;约4:20;徒7:43)。希腊文这个字眼,由两个字眼组合而成,第一个是「朝向」pros-towards,第二个是「吻」kuneo-to kiss,借此表示敬礼或尊敬。有学者认为这种的「吻」,乃是指亲吻地土,代表对神明的尊敬。
「礼拜」latreuo(原文编号3000)
中文圣经分别把它翻译作「事奉」、「敬拜」、「供奉」、「礼拜」及「供职」等(太4:10;腓3:3;来8:5;来9:9;来13:10)。基本的意思,是「服事」、「给予宗教上的服事或尊敬」。
2) 崇拜的重点
以「灵」来崇拜
意即崇拜不应被时空及环境所局限,神的儿女可在不同时间或地点来敬拜无处不在的主。
崇拜应是发自内心,不应是形式化的(来4:12)。
崇拜是个人与神的接触,因为神是灵体,可与每一个信徒相交。
以「诚实」来崇拜
神恨恶虚假的敬拜(赛1:10至17;玛1:7至14;太15:8至9);故此,信徒应存真诚的心来敬拜事奉衪。
通过约翰福音第四章二十三节(原文编号225)的记载,让基督徒看见敬拜是要用心灵和诚实的。
3) 崇拜的内容
圣经
在布道工作上:初期教会使徒强调向未信主的人讲解福音,叫他们知道耶稣基督就是弥赛亚,在公开的场合及聚会中,也是如此(徒4:2;13:5;17:2;林前14:23至24)。
在建立信徒上:初期教会很重视持守及讲解真理,神的仆人以真理来建立信徒(徒2:42;11:26;林前14:26;帖后2:5;提后4:2)。
祷告
初期教会
信徒在私下及公开的聚会祷告(徒4:24;6:4;10:9;12:5;13:3;提前2:1至8),可见他们是极其重视祷告的生活。
现今教会
在现今教会的主日崇拜内,主席带领会众以祷告来敬拜神;此外,在聚会内基督徒也作默祷,其中包括自省、认罪、感谢、赞美及代求等。不少教会于崇拜内设有牧祷的时间,由牧师带领会众为到教会或个别的需要,一同献上祷告。
唱诗
诗歌的类别
初期教会所唱颂的诗歌中,有不同的类别,在此使徒保罗提到有三大类别,就是「诗章」psalms (NIV)、「颂词」hymns (NIV)、「灵歌」spiritual songs (NIV)(西3:16)。有学者认为「诗章」是指大卫的诗篇,唱颂诗篇乃是犹太人于会堂崇拜的传统;而他认为「诗章」乃是基督徒所创作的作品。至于「诗歌」方面,陈终道牧师则认为这是指「属灵的歌曲」,与世俗的有异,他进一步来推断,「灵歌」乃是人把诗篇或神仆的颂词,配上乐谱或音乐,用来歌唱称美神。
唱诗的目的
借着唱诗,信徒不但可歌颂赞美神,并且通过诗歌的歌词,属神的人可得着教导。有解经家认为诗歌含有教导的作用,其中包括两种不同的重点。第一层,乃是正面的教导,把教训种植在人心里。第二层,乃是劝戒,相对来说,却是负面的,其中强调警告。
教会的争拗
在教会历史里,有些教派强调新约没有明说崇拜可使用任何乐器;故此,他们坚持在聚会唱诗应没有任何乐器的伴奏才合乎真理。没有明说并非禁止使用,如果太过强化这是绝对真理的话,就未免矫枉过正了!
奉献
教会的习俗
在初期教会历史的记载里,已清楚表明信徒有奉献的习惯(徒11:27至30;林后八至九章)。
奉献的心态
奉献者应存着爱神的心,按着自己的能力,存着甘心乐意的心,尽力的奉献(雅2:15至17;约壹3:17至18;林后8:5;8:11至12;林后9:7;林前16:2)。
团契
初期教会的生活
信徒强调团契或相交的生活(徒2:42),表明他们彼此间拥有密切的关系。凡物公用,证明他们是互相关怀、彼此相爱的。
设立主餐的目的
初期教会的主餐,不单借此叫他们可记念主耶稣,并且通过这个聚会,信徒与信徒之间,可有相交的机会。故此,现今有些过着独居生活的基督徒,绝少与别的信徒交往,乃是欠缺肢体相交的生活。
4) 崇拜的日子
主日的始源
犹太人的习惯
依照旧约的指示,以色列人严守安息日。换句话说,他们视星期六为分别为圣、敬拜事奉的日子。
基督徒的习惯
新约圣经明说,主耶稣乃是在七日的头一日复活,意即星期日就是主从死里复活的大日子(太28:1;可16:2;路24:1;约20:1,19;徒20:7;林前16:2)。虽然犹太人是在安息日里作敬拜的,但基督徒则与他们有别,把崇拜放在七日的头一日里举行,因为主日乃是记念主复活的日子。
主日的活动
记念及庆祝耶稣基督战胜死亡,祂是复活的救主。
聚集在一起,信徒一同敬拜事奉主(来10:25;林前3:16)。
作好准备,把金钱献给主(林前16:2)。
守主的餐,借此记念祂(徒20:7)。
主日的反思
信徒忘记守主日
世人视星期日为争取休息、吃喝消闲、处理家务、逛街看戏的日子。但可悲的是,在不少所谓基督教国家里,信徒已被世界同化,不少神的儿女已不大打紧要坚持上礼拜堂了!
不守主日的恶果
主日乃是记念耶稣基督战胜死亡,成就救恩的日子。基督徒齐集在一起,在主日敬拜事奉主,乃是一种公开见证主的方式或宣告。如果基督徒无缘无故的不守主日,就没法有效的见证主;此外,也错失了一同敬拜主的福分及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