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在基督教圈子内有那些传福音的方法是值得商榷的呢?
真心悔改信主的人应有何表现?
1) 错误的传讲福音
贬低除罪的必要
在传福音的过程中,有些人强调福音可使人得着平安和喜乐。不错,福音可使人得着从天而来的平安和喜乐,但最重要的是,耶稣基督为世人的救赎主,把信靠者的罪完全除掉。
如果太过标榜福音能叫人得平安和喜乐的话,无形中便把罪人得着赦免的需要贬低,这是不恰当的。难怪有神学家说,不是缺乏平安或喜乐拦阻人进天堂,乃是罪阻挡人进神的国。
乃是因人而异的
福音只有一个,不论什么年龄、背景、职业、文化或肤色,普世各族各方的人,他们的属灵需要是一致的:乃是蒙神的赦免,得着永生的需要。
某些基督徒神学家或牧者,太过强化人个别的需要,因而贬低人类普世的需要。福音不是因人而异的,其本质及内容也一直没有变更。
贬低圣经的地位
某些信徒太高举自己信主的经历,甚至凌驾于圣经之上,间接贬低或否定神话语的权威。在灵恩派圈子里,有些人强调施行异能或说方言是得救的表征,无形中以经历取代了圣经的教训。
有些学者高抬学术的权威,不知不觉地把科学、考古学、文学、地理、历史等,变成解释福音的喉舌,把福音的地位贬低了。
以聪明来说服人
人的聪明算不得什么,没有人可单靠聪明来说服罪人信主。福音所宣讲的十字架,对犹太人来说是绊脚石,于外邦人中为愚拙(林前1:23)。
唯有圣灵感化人,人才会为罪、为义、为审判,自己责备自己(约16:8),意即圣灵才会叫人知罪。没有口才、技巧、智慧的信徒,不一定不会带领人归向救主,最要紧是有倚靠主的心,并且不折不扣的把福音传讲。
以外表来吸引人
有些教会以聚会的形式或内容来吸引人参加聚会,比如唱什么的诗歌、讲道的方式、敬拜的方式、特别的乐器等。我们不可不承认,实在没有一个绝对的路向来传福音,但假若人是故意或过分标榜外表形态的话,这就偏离了圣经的真理,没有高举耶稣基督,而高抬人的方法了(约12:32)。
高举方法来传道
善用方法可有助福音的广传,但太过依赖,就无形中低估了福音的能力。福音满有神的大能,叫罪人悔改归信救主。布道的方法不单帮助听道者能更清楚明白福音的信息,也让信徒知道怎样可把福音向人讲解。如果只强调人的方法而忽略圣灵的工作,这已偏离了福音的正轨。
2) 扭曲福音的内容
加上水礼
错误的见解
有人根据马可福音第十六章十六节,认为人必须接受浸礼(水礼)才可得救。
赞成浸礼叫人重生baptismal regenerationists的人,以使徒行传第二章三十八节为他们的根据地。
某些人引用使徒行传第二十二章十六节,断定浸礼(水礼)可以洗去人的罪。
反对的原因
古卷的问题
有些学者认为马可福音十六章第九节至二十节,于可靠的古卷内是没有这段经文的;故此,把教义建基在这节经文上,借此宣告浸礼叫人得救的道理,乃是有商榷的余地。
虽然以上这种讲法是不少现代圣经学者的看法,连不少福音派神学家或学者也持这种理论,但如此的讲法也有商榷的余地。有解经家亚伦高尔博士R. A. Cole在其马可福音的注释书内,认为假若没有马可福音第十六章九至二十节的经文,其完结就变得十分突然,不单在文笔方面有欠完整,并且在神学思路方面也欠缺完备。他认为有些抄写圣经的人故意把这段经文省略,不把它留在其抄本内。笃信圣经学者约翰贝根John Burgon,花了不少精力研究以上的问题,在其著作「圣马可福音最后的十二节经文」The last twelve verses of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St. Mark内,引述多方面的资料,指出最可靠的古卷内是有这十二节经文的。
经文的原意
施浸约翰的浸礼是「悔改的浸礼」,而基督徒却继续承接这种礼仪,但却把其意义的范围扩大。在使徒行传内,多次论到悔改的问题。悔改不单是头脑态度上的改变,乃是实际行为上的改变,坚决地远离恶行(徒3:19;8:22;17:30;20:21;26:20)。此外,悔改是源自神的恩典,意即不是神怜悯世人,罪人根本没法悔改(徒5:31;11:18;提后2:25)。
「奉耶稣基督的名受浸」(徒2:38),在昔日商业的用语来说,这是指「归在耶稣基督的帐目上」to the account of Jesus Christ’s,或在犹太的惯常用语,乃是「参照耶稣基督」with reference to Jesus Christ的意思。如此说法,让人知道「奉耶稣基督的名受浸」,表明信徒愿意效忠基督,以祂为主(罗10:9;林前12:3)。此外,基督徒的浸礼有另一层的意义,借着浸礼说明信徒得着圣灵的浸,成为神家里的一分儿(太3:11;约1:33;林前12:13)。
接受浸礼绝对不能叫罪恶得赦,也不会叫人重生或得救。在初期教会,浸礼与悔改结合在一起,让人知道一件事,就是真心悔改信主的人,必定会接受浸礼,借此宣告他是甘心乐意离开罪恶,归向救主耶稣基督的(徒2:38;22:16)。
误解悔改
人可以有悔改,但仍没法得着救恩。不少人为到自己的不是难过而悔改,但若没有归向耶稣基督的话,这人的结局仍是沉沦。换句话说,认罪悔改是要有正确的对象,如果只为其过错而改正,却不是为救主而作,一切都是徒然的。新约圣经所论到的悔改是与信靠耶稣基督结合在一起的(徒2:38;20:21),如果罪人只有悔改,却没有接纳耶稣基督为救主,这人仍未得着救赎。
字面的意思
在希伯来文圣经内,「悔改」主要含有「喘息」pant、「叹息」sigh、「呻吟」groan等,意即是为到自己所作的事情悲叹或难过。
在希腊文圣经内,其中一个与悔改有关的字眼是含有「改变其思想」的意思。可见悔改是与人的思想有关,如果罪人的思想没有改变,不觉得自己所作的是罪大恶极的话,人没法可悔改信主。
圣经的用法
在新旧约的用语中,我们发现悔改不是单单难过而已,真正的悔改是与思想有关,意即人为到自己的恶行而难过,并且这种思想于人心中会产生动力,使人全心全意的转离恶行(耶8:6;18:8;结24:14;珥2:13至14;拿3:9至10;太12:41)。
悔改的表现
真心悔改的人会为到自己的恶行显出极度的难过,并且怨恨或厌恶自己(路18:13至14;何14:1至2)。
立志悔改的人会在神面前认罪及求怜恤(太12:41;结18:30;14:6;赛55:7)。
一个诚心悔改信主的人会离开其恶行,即决意转离自己的过犯、偶像、可憎之事及恶念(徒26:20;撒上7:3;太3:8)。
悔改含有两个不同的层面:第一,转向神,信靠及事奉衪(帖前1:9)。第二,结出悔改的果子(路3:10至14)。
真心悔改信主的人,愿意听从圣经的吩咐,公开以浸礼来表明自己乃是诚心实意悔改的(可1:4;徒2:38;13:24)。
3) 耶稣基督的「福音」
福音原文的字义
起初是指「好消息的报酬」(原文编号2098),后来这字的意思演变作「好消息」。
圣经一贯的意思
神国和耶稣基督救恩的好消息(太4﹕23;9﹕35;24﹕14;26﹕13;可1﹕14;8﹕35;10﹕29;13﹕10;14﹕9;16﹕15;徒15﹕7,20,24;彼前4﹕17。)
在保罗书信里常论及基督的死、埋葬及复活(林前15﹕1至3)。
或是指对福音的解释(罗2﹕16;加1﹕7,11;2﹕2)。
何谓真神的福音(罗1﹕2至4)
「这福音是神从前借众先知、在圣经上所应许的、」(1:2)
「论到他儿子我主耶稣基督.按肉体说、是从大卫后裔生的、」(1:3)
「按圣善的灵说、因从死里复活、以大能显明是神的儿子。」(1:4)
福音里的应许(1﹕2)
「应许」的字义(原文编号4279)
有之前已经承诺或应允的意思。
借此看见神是信实的,没有背弃祂的承诺。
表明福音是神完备无缺的计划。
神亲自承诺
借着旧约圣经
在旧约里,神已应许了人救恩(基督或弥赛亚)﹕
基督的降生(赛9﹕6;弥5﹕2;路2﹕10至11)。
基督的被害(民21﹕9;约3﹕14;赛53章)。
基督的复活(诗16﹕10;徒2﹕31;13﹕33;诗110﹕1;徒2﹕34至35)。
借着神的先知(来1﹕1)
神通过祂的仆人,把神的救赎计划,清楚向人表明。
自有永有者借着祂的话及仆人,预告祂已为世人预备了耶稣基督。
福音里的基督(1﹕3至4)
在福音里,我们看见福音是介绍神的儿子耶稣基督;福音的中心,就是基督,换句话说,福音就是基督。简单而言,福音就是耶稣基督为罪人的救主,这是关乎世人大喜的信息。
基督是神的儿子(1﹕3;约20﹕31)
「儿子」(原文编号5207)
原文的字义
希腊文是huios。两种主要含意﹕
是指着神儿子与人的关系而论(路1﹕32,35;徒13﹕33)。
按本质而言,主耶稣基督拥有神儿子的本质(太14﹕33;16﹕16;约1﹕49;太27﹕54)。
新约的注解
主耶稣基督自称为神的儿子(约5﹕25;9﹕35;11﹕4),并且直接了当的表明自己有神的特性(约14﹕9)。
使徒约翰对主的称呼(约3﹕16至18;20﹕31;启2﹕18)。希伯来书作者对主耶稣为神的儿子有清楚的描绘(来1﹕2;4﹕14;6:6…)。并且表明主就是神。
通过圣经的介绍,神的儿子,即是神自己。
基督的神人二性(1﹕3至5)
「论到他儿子我主耶稣基督.按肉体说、是从大卫后裔生的、」(1:3)
「按圣善的灵说、因从死里复活、以大能显明是神的儿子。」(1:4)
「我们从他受了恩惠、并使徒的职分、在万国之中叫人为他的名信服真道.」(1:5)
基督的人性
「后裔」的字义「后裔」是sperma(原文编号4690),意即「种子」或「后裔」等意思。
表明与大卫肉身上的关系(参9﹕3,5;11﹕14)。
旧约里的预表
大卫的儿子是所罗门(撒下7﹕12至16)。
所罗门是预表主耶稣基督为平安的王(参太9﹕27;约7﹕42;亚3﹕8;路2﹕11)。
耶稣基督的神性
保罗借着两方面的资料,来说明主为神的儿子﹕
父神的证明(徒2﹕32)
神以复活的大能,显明主为神的儿子。
圣灵的证明(约15﹕26)
圣灵为主作见证,表明祂是神的儿子。「圣善」(原文编号42」的灵,可译作「圣洁的灵」或「使人成圣的灵」(请参考彼得前书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