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耶稣的死有何意义呢?
为何主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的教义那么重要呢?试从圣经内找出基督战胜死亡的证据。
基督于地上的生活是研究祂生平的焦点,借此证明拿撒勒人耶稣为神所预备的弥赛亚。福音书的作者试图证明耶稣基督乃是应验了神于旧约里对人的应许;故此,经常引用旧约的经文。单单在马太福音书内就有129处引自旧约的地方,好像:「是要应验主借先知所说的话」(太1:22;2:5;2:15;2:17;2:23)或类似的话就经常出现在经卷内。虽然四本福音书的特色各有不同,但其重点也是为要向人证明耶稣基督乃是世人的救赎主。
1) 基督的话语
马太福音的重点
对比其它福音书,马太福音五分之三的内容是耶稣基督的言论,可见这本福音书非常重视主的话语,其中也包括一些极其要紧的言论,如「登山宝训」中(5至7章)「我告诉你们」等字句(5:20,26,34,39;6:5…),也满布这几章经文内,为要显出基督言论的权威。
耶稣基督的全知
在「撒种的比喻」内,看见耶稣基督的全知,祂深知各类人对福音道种不同的反应(太13)。此外,于橄榄山上主亦清楚预告末后的事件,证明祂是全知的主(太24,25章)。并且主于临别赠言的讲论里,清晰地宣告及讲解有关圣灵的工作,说明祂拥有预知的能力(约14至16章)。
耶稣基督的权威
话语的权柄
在主的言论里,不但多次表明祂是弥赛亚,也明说其教训的权柄是源自父神(约12:49),并且直接表示祂是从父所差来(约17:8)。
话语的内涵
主所说的话就是生命(约6:63,68),其话语也显出神的智慧来(太13:54),甚至使不信者惊讶(可6:2;路4:22)。
2) 基督的工作
应验旧约
在以赛亚先知的预言里,清清楚楚表明弥赛亚是一位医治者,祂可使瞎眼的看见,耳聋者得听见,哑巴能说话,瘸子能行走(赛29:18;32:3;35:5至6;参考番3:19)。主耶稣于世上施行众多的神迹,使多人得着医治,说明祂是医治者,应验旧约的预言。
千禧国度
主耶稣所施行的神迹,不单应验旧约的预言,并且把一幅图画放在我们的面前,让我们可预先目睹千禧年国度内的景像,借此了解主在其中的管治及所施与的大能。
身份证明
约翰福音内的七个特选神迹,分别指出主是弥赛亚,亦同时证明祂就是神的儿子(约20:30至31)。
3) 基督的被拒
虽然耶稣基督明说祂是弥赛亚,但却遭多人的拒绝。主耶稣在世上,以言语及行动来证明祂的身份,却换来群众的反感及弃绝。主肉身的兄弟不最接受祂,误以为祂是要显扬名声(约7:3至5)。犹太人及其宗教领袖也不肯接受祂的言论(约7:30,44;8:59;11:47至53),甚至主钉十架的整个过程里,也遭各人的冷眼、讥讽、顶撞及坚拒(太26:67;26:68;27:13;约19:7;太27:5;太27:39至40;路23:36;太27:41至43;27:44)。更可悲的是,即使主耶稣胜过死亡,从死里复活后,犹太人也不肯相信;甚至经祭司长及长老商议后,造谣说主并没有复活,其尸体乃是被门徒偷走的(太28:11至15)。
4) 基督的死亡
旧约的预告
耶稣基督为弥赛亚,为世人的罪牺牲及死亡;旧约的经文早已预告这极其重要的历史事件(诗22:1;22:6至8;22:16至18;69:21;赛50:6;53:4至7;但9:26;亚13:7)。
新约的解释
主耶稣向门徒宣告自己的死亡(太17:22,23;约16:6,7),而新约作者则在各处详尽解释有关基督死亡的属灵含意(约壹2:2;多2:11;提前2:6;4:10)。
基督的死亡
其重要性
据亨利泰臣Henry Thiessen的研究心得,于四福音内关乎主耶稣地上最后三天的生活,占了福音书的五分之一。另一位学者,则发现有关基督死亡的节文,合共出现了175次,而新约圣经共有7,959节;换句话说,每五十三节经文就有一节与基督的死有关。
独特果效
借着耶稣基督的死亡,罪人可信靠祂而得蒙救赎(弗1:7;加3:13;启5:8至12)。
通过基督的牺牲,信徒可被称为圣(加1:14;来10:10;10:19至20)。
主耶稣借着死败坏掌死权的魔鬼,使信靠祂的人也可高唱得胜的凯歌(来2:14;西2:15;约壹3:8;启12:9至11)。
5) 基督的复活
复活的重要
神的灵感动大卫,写出诗篇十六篇,预告弥赛亚必战胜死亡(诗16:10),使徒彼得更引用这处经文,证明耶稣基督乃是复活的救赎主(徒2:31至32)。
耶稣基督复活乃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及基础(林前15:17),这信息也成为基督徒的盼望。
这是显出父神的大能,祂叫其儿子从死里复活,战胜死亡,败坏掌死权的魔鬼(罗1:4;来2:14)。
主耶稣被献成为罪人的赎罪祭,祂必须经过死亡,并且父神叫祂从死里复活,这乃是神所定的救法及计划(罗3:21至31;4:17至25;5:6至11)。
复活的证明
基督的墓穴
门徒偷走老师尸身的讲法或耶稣基督没有死亡的谬论,至今也有人传讲及相信。这些讲法不堪一击,因为他们完全不明白昔日的历史及背景。罗马人的军纪十分严格,绝对不会容许有马马虎虎的军人,他们一定会牢牢的看守墓穴。此外,主耶稣没有死亡的讲法是不合理的,因为罗马人绝对不会那么马虎,容让一个还未死的人离开刑场(参考约19:33);即使祂还没有断气,也无法可解开裹尸布,并且推开大石而逃跑(约19:39,40;太27:60)。
裹尸的布条
用来裹尸的布条十分完整,绝对不可能是人偷走尸体或耶稣基督自行挣开布条的结果(约20:7)。这是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的助证。
基督的显现
门徒所见的基督,绝对不可能是幻觉,因为主从死里复活后,曾多次向他们显现(路24:13至35;林前15:5至8)。
门徒的突变
门徒目睹他们的老师被被罗马军兵捉拿时,便起来逃命,本来是一群贪生怕死,胆小如鼠的人,竟因基督的显现,变成刚强壮胆,不怕强权及死亡的人(徒4:19至21),一生传扬基督,显出主耶稣基督复活的大能。
于主日敬拜
犹太人以星期六为敬拜的日子,视这日为安息日。但基督徒却把敬拜的日子迁往星期日,视这日为主日,因为这是记念基督复活的日子。
教会的存在
教会屹立至今,不被强权及任何势力的改变,这绝对不是人的作为,乃是神的手搀扶着教会。此外,教会的存在完全依据基督复活的真理,这乃是初期教会至今被信徒传讲的真理(徒2:24至32;3:15;4:2)。
6) 基督的升天
新旧两约的陈述
旧约的预告
在旧约内分别有两处有关耶稣基督复活后升天的预告(诗68:18;弗4:8;诗110:1;徒2:34)。
新约的记载
主耶稣明确指出祂将返回父神的跟前(约7:33;14:12,28;16:5,10,28),并且有两处是直接与升天有关的(约6:62;20:17)。
于新约内,有关基督复活后升天的经文多不胜数,满布新约的书卷(可16:19;路9:51;24:51;徒1:6至11;弗4:10;提前3:16;来4:14;彼前3:22)。
基督升天的描述
地点
路加福音指出基督升天的地点,就是伯大尼的对面(路24:50),参照使徒行传的记载,这乃是位于橄榄山那边的伯大尼(徒1:12,22)。
方法
参照使徒行传的讲法,耶稣基督乃是驾着云彩慢慢地上升的(徒1:9),绝对是肉眼可见的。
应许
正当门徒依依不舍、定睛望天之际,两位天使向门徒应许,耶稣基督怎样离开,也会怎样归来(徒1:10至11)。
基督升天的难题
耶稣基督升天是超越大自然的定律,不再被地心吸力所捆绑。此外,主公开驾着云彩而去,乃是归回天父那里(约20:17),而不是指将来的事情。
基督升天的意义
基督的升天完结祂于地上降卑受苦的阶段;衪归回天父那里,被提升为万有的主宰,正式成为教会的元首(腓2:9至11;弗4:8至9)。
在福音书内基督所说的话语 | |||
福音书 | 节数(英王钦定本) | 字数 | 百分比 |
马太 | 1,071 | 644 | 五分之三 |
马可 | 678 | 285 | 七分之三 |
路加 | 1,151 | 586 | 近一半 |
约翰 | 879 | 419 | 不夠一半 |
合共 | 3,779 | 1,934 | 約一半 |
神于新旧两约的作为 | |
基督的作为 | 神的作为 |
平静风浪(太8:23至27) | 诗107:29 |
医治瞎子(約9:1至7) | 诗146:8 |
赦罪(太9:2) | 赛43:25;44:22 |
使人复活(太9:25) | 诗49:15 |
喂饱五千人(太14:15至21) | 珥2:22至24 |
基督施行的神迹与千禧年之意义 | ||
神迹 | 千禧年的意义 | 预言 |
使水变酒(约2:1至11) | 喜乐及欢欣 | 赛9:3,4;12:3至6 |
喂饱五千人(太14:15至21) | 富裕及充足 | 赛30:23至24;35:1至7 |
行走在水面上(太14:26) | 超越自然定律 | 赛30;41 |
捕鱼(路5:1至11) | 于动物界的权柄 | 赛11:6至8 |
平静风浪(太8:23至27) | 控制自然环境 | 赛11:9;65:25 |
医治瞎子(太9:27至31) | 没有肉体及灵性的瞎眼 | 赛35:5 |
使死人复活(太9:18至26) | 长寿:信徒的永生 | 赛65:20 |
约翰福音内的特选神迹 | |
神迹 | 意义 |
使水变酒(2:1至11) | 质 |
医治大臣之子(4:46至54) | 空间 |
医治三十八年之病者(5:1至18) | 时间 |
喂饱五千人(6:1至14) | 量 |
行走在水面上(6:16至21) | 大自然 |
医治瞎子(9:1至4) | 不幸 |
叫死人复活(11:1至44) | 死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