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列举圣灵一些重要的工作。
恩赐与才干有何分别?
1) 在创造万有的工作
创世记第一章二节的「运行」可解作「孵育」,意即圣灵运行在受造之物的中间,并且把生命赐下。
旧约还有几处的地方论到圣灵于创造万物有分,直接参与在创造宇宙万有的工程里(诗104:24至26;伯26:13)。
2) 在基督身上的工作
童贞女怀孕生子
马太福音第一章二十节:「因她所怀的孕是从圣灵来的。」马太福音书的作者清楚表明童女怀孕生子的因由,不是出自约瑟,乃是源自圣灵的工作。
此外,路加福音第一章三十五节所用的「临到」及「荫庇」,两个词汇亦与情欲无关,借此带出约瑟不是主耶稣的生父,表明基督是没有地上的父亲的。
为耶稣基督作证
主耶稣明确表示圣灵的降临,是要为祂作见证(约15:26);「作见证」,即是为某人作证。
圣灵为到耶稣基督的教训作见证,亦证明基督是从父神而来,并且所说的皆是从神而来的真理(约15:26至27)。
圣灵膏抹主基督
证明耶稣基督就是以色列人的弥赛亚及君王(约1:31;对比撒上16:6至13)。
接受圣灵的膏抹后,耶稣基督开始祂的公开事奉(徒10:38)。
借着膏抹叫主耶稣的事奉得着能力(路4:18)。
神以圣灵的膏抹来印证耶稣基督是神的儿子(太3:17)。
基督被圣灵充满
正如旧约以赛亚书的预告,耶稣基督的一生与圣灵有密切的联系(赛11:2;42:1)。在耶稣基督受浸时,圣灵如同鸽子降下,天父在天上宣告祂就是神的爱子(太3:17)。此外,主耶稣在面对魔鬼试探的事情上,路加福音有特别的记载。路加医生强调主耶稣被圣灵充满后,才被圣灵引到旷野接受魔鬼的试探(路4:1)。
论到主耶稣基督被圣灵充满,这与弥赛亚完全遵行神的旨意有关。基督不求自己的好处,并且完全拣选遵行父神的旨意。路加福音书这次的伏笔,为要证明基督乃是合神心意的弥赛亚王。
与基督的死有关
圣灵在基督被献为祭的事上,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来9:14)。在以赛亚书的预告里,耶稣基督被称为耶和华的「仆人」(赛42:1),最终这位义仆要为世人的罪孽牺牲,成为众人的赎罪祭(赛52:13至53:12)。
耶稣基督的复活
圣灵不单与基督的死有关,并且在基督复活的事情上,亦有祂的参与(罗1:4;8:11)。
3) 在圣经默示的工作
使徒彼得清楚表示圣经内的一切预言是出自圣灵感动的;故此,信徒不应胡乱解释(彼后1:21)。
使徒保罗在提摩太后书内表示圣经是神所默示,成为信徒生活的指南(提后3:16)。
此外,我们看见福音书内列明不少主耶稣的言论及工作,福音书的作者忠实的把主的言行记录下来。在参照彼得、保罗及福音书作者的见证下,让我们看见圣经乃是父神、基督及圣灵的结晶品。
4) 在信徒身上的工作
地位方面
重生得救
圣灵叫人得着新的生命,祂是生命的赐予者。人的生产带来肉身的生命,属灵的重生却带来属灵的生命,借着圣灵的工作,叫信徒在肉身上得着灵性的再造(多3:5;彼前1:23;约3:6)。
使人成圣
圣灵叫人分别为圣,站在成圣的地位上,使人得蒙主的拯救(帖前2:13;林前1:30;来10:14至15;彼前1:2)。
生活方面
帮助信徒
「保惠师」parakleton由两个希腊文组合而成,一个是「在旁」,另一个是「呼叫」,两者合起来,含有「被叫来在旁边施予帮助的一位」。作为信徒的保惠师,圣灵被呼召到信徒的旁边,成为他们随时的帮助。
为人代祷
信徒皆是软弱的,不懂得怎样祷告,圣灵便站在我们的旁边,亲自以说不出来的叹息,替我们祷告(罗8:26)。
赐下恩赐
恩赐的定义
第一个是「属灵的事」或可译作「关于灵的事」pneumatikos。这个词汇用来强化「属灵恩赐」的本质及源头,表明恩赐不是天赋的才干。
第二个字眼是「恩赐的赐予」。这个词汇强调「属灵的恩赐」不是与生具来的能力,乃是神赋予信徒的一种恩赐。换句话说,「属灵的恩赐」是属后天信主而来的恩赐,普通人是没法可拥有的。
恩赐的目的
神把恩赐赐给基督徒,为要叫信徒完成其属灵的事奉(林前12:11)。
神把恩赐赏赐给教会,叫信徒得着这特殊的装备来建立教会,使教会成长及迈向成熟(弗4:11至13)。
恩赐的类别
使徒(弗4:11)
恩赐与职分的区别
严格来说,使徒的职分只落在十二位使徒及保罗的身上(路9:1;太10:1;林后12:12;徒1:21至22;林前15:8至9)。「使徒」这个词汇,是由两个字眼连合在一起的。一是「从」apo(from),一是「差遣」stello(to send)。合起来看,可解作「奉差遣」。
使徒的恩赐
有学者认为,唯有十二使徒才拥有使徒的职分及恩赐。神把「使徒恩赐」赐下,为要叫他们奠定教会信仰的根基(弗2:20)。一方面,教会信仰的基础已经立定;另一方面,再没有人可满足使徒行传一章二十一至二十二节提出作使徒的资格,所以可以肯定说,教会再没有使徒这样的职分或恩赐了。
先知(弗4:11;罗12:6;林前12:10)
在广义来说,凡为神作出口作宣讲真理的人,可被称为先知。在狭义来说,先知不单只替神宣讲真理,并且预告将来,而他作出一切的宣告或预言,乃是源自神的启示。在这世上,再没有先知这种的恩赐,因为新约圣经已集成一书,把神的启示告知世人;此外,教会信仰的根基已立定,神不用再把别的真理向人揭示了。
神迹(林前12:10)
神把施行神迹的能力赐给其仆人,为要借此印证他们所传讲信息的真确性。当新约圣经正典已经完成,神的话语便取替神迹的地位。可以说,神仍在世上每一个角落按着祂的旨意来施行神迹,但却没有把施行神迹的恩赐特别赋予某一个信徒。
医治(林前12:9,28,30)
保罗早期拥有医治的恩赐,但后期这恩赐却没有广泛地使用在以巴弗提、提摩太及特罗非摩的身上(徒19:11至12;腓2:27;提前5:23;提后4:20)。至于保罗,他身上也有一根的刺,没有获痊愈(林后12:8至9),可见不是神的心意叫所有信徒均获得医治。自新约圣经正典出现后,神就再没有把医治的恩赐广泛地赐下,反而让圣经取代医治这种恩赐,叫圣经继续为耶稣基督作见证。
方言(林前12:28)
新约的方言是当地一些的语文(徒2:6,8,11)。
哥林多前书及使徒行传所记载的方言是一样的,没有理由可证明哥林多前书所说的方言是天使的话语。
对比使徒、先知、传福音的、牧师和教师的恩赐,方言是较为逊色,可算是较小的恩赐(林前12:28;弗4:11)。
方言作为一个「证据的恩赐」sign gift,是短暂性的恩赐(林前13:8)。「终必停止」的一句话,是用「中间语态」middle voice,这是要说明,「这些恩赐会自动停止」。方言是向未信主的犹太人作见证的,当他们参与基督徒的聚会之际,听见有人以别国的语言来说话,显明神乃是在信徒的中间,引导他们相信耶稣基督是弥赛亚(参考以赛亚28:11至12;林前14:21至22 )。当方言的功用完结后,它便会自动停止。
翻方言(林前12:10)
意即信徒拥有替别人翻译方言的本领,把方言翻译成当地的语文。
传福音的(弗4:11)
拥有传福音恩赐的人,能有效地带领人归信主耶稣。也有学者认为他们能清楚宣讲救恩的真理,并且多采用巡回布道的形式来事奉。
牧师和教师(弗4:11)
这不是两种不同的恩赐,乃是一种的恩赐。拥有这样恩赐的信徒引导、守卫、保护及供应群羊的需要;此外,他们也善于教导。
教师(罗12:7;林前12:28)
善于教导的人,不一定是拥有牧师职衔的教牧同工,或是拥有「牧师和教师」恩赐的人。拥有这种恩赐的人,不单爱慕主的话语,也善于讲解,让人得着建立及造就。
执事(罗12:7)
「执事」diakonia可译作「服事」。拥有这种恩赐的人,善于为人服务。
帮助人的(林前12:28)
有人认为帮助人的恩赐与执事的恩赐是同样的恩赐,其原意是「替代别人做事」antilempsis。
信心(林前12:9)
信徒不应单凭眼见,各人都应凭信而行(来11:1);但拥有如此恩赐的信徒,比普通的基督徒更有信靠神的心。
劝化的(罗12:8)
「劝化」parakalon是「来从旁给予援助」的意思。这样的信徒能帮助别人,使这人能运用其意志来作出适切的行动。
辨别诸灵(林前12:10)
初期教会还未得着完全的启示,即新约圣经正典还未集合成书,神借着先知把其心意告知信徒,但为着确保信徒所接收的启示是源自神,神便把「辨别诸灵」的恩赐赐给教会,让他们可知道谁是神的先知,谁是伪师(约壹4:1;林前14:29;帖前5:20至21)。
怜悯人的(罗12:8)
某些信徒特别拥有「怜悯人的恩赐」,关怀贫困的人。
施舍(罗12:8)
「施舍」metadidous是「与别人分享」的意思。在教会内,有些信徒乐善好施,甘心乐意与人共享物质的丰富。
治理(罗12:8;林前12:28)
保罗在罗马书十二章八节所指的,是作带领的人。原文含有「站在前面」,意即那些作带领及管治的长老(帖前5:12;提前5:17)。哥林多前书十二章二十八节的词汇,意即「在船上掌舵」kubernesis。换句话说,治理者乃是团契、教会的「掌舵人」。
智慧(林前12:28)
这不是一般的智慧,乃是与神启示有关的智慧。当圣经正典完成后,这种特殊恩赐也相继停止了。
知识(林前12:8)
这类恩赐与智慧的恩赐有紧密的关系,它们叫人能清楚明白使徒及先知所发表的启示,并有效地向人传递开去。这种恩赐与「基础恩赐」有莫大的关连,那么这种恩赐也应在教会历史中消失了。
圣灵的浸
错谬的见解
上一代浸信会神学家莫伦斯E. Y. Mullins视「灵浸」为加入地方教会的浸礼,其过程却正如哥林多前十二章十三节所说,有圣灵的引导。
另一位现代浸信会神学家慕迪Dale Moody相信在浸礼中神把圣灵赐下,视之为「灵浸」。
灵恩派及现代「第三波」的倡导者,认为伴着「灵浸」的有说方言、施行神迹及异能等。
著名的福音派学者多雷R.A. Torrey 及布道家慕迪D.L. Moody对「灵浸」这真理有误解,不幸被人错误地引用。多雷认为人信主时未经历「灵浸」,也在慕迪的传记中,说慕迪的「灵浸」是在信主后才得到的。
灵浸的特点
在五旬节圣灵降临后,信徒在信主时便可经历「灵浸」(徒1:5;11:15至16)。
所有基督徒也可经历得到的,没有人是例外的(林前12:13),这是圣灵奇妙的工作,把人浸入基督的身体内。
「灵浸」绝不是经历,乃是历史的事实,当人认罪悔改信主一刻,便借着「灵浸」归入基督的身体(教会)。
圣灵印记
背景
古代人以印记赋予文件的效力;印记使掌权者的权力转移得以生效;印记赋予权力,以保障某些东西;印记可证明文件的效用,如离婚书等。
重点
圣灵的印记强调「物主身份」,说明信徒是属主的人,而圣灵就是那「印记」(林后1:22)。
圣灵内住
圣灵的内住是神的恩赐,把其圣灵赐给所有信徒,没有人是例外的(约7:37;徒11:16至17;罗5:5;林前2:12;林后5:5)。
借着圣灵内住在人心,表明我们是得救的人。换言之,没有圣灵内住的人是一个灭亡之子(罗8:9;犹19;林前2:14)。
犯罪的基督徒,圣灵也仍住在其心中。问题就是,经常犯罪的人叫圣灵忧伤,神厌恶这样的信徒。
圣灵充满
特点
圣灵充满是神作主动,为要成就祂的旨意(路1:15,41,67;徒2:4;4:8;4:31;9:17;13:9)。
信徒广泛地受着圣灵的管治及影响下,称之为圣灵充满(路4:1;徒6:3,5;7:55;11:24;13:52)。
表现
结出属灵果子的九种特质(加5:22至23),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弗4:12)。
被圣灵充满的人一定关注抢救灵魂的工作,必然会参与布道的事工(徒2:4;6:3,7;11:24)。
他必定是一个明白及愿意遵行神旨意的人(弗5:17)。
被圣灵充满的人,其生命一定充满颂赞(弗5:19)。
拥有美好的家庭生活,夫妻儿女能和睦相处,遵照真理来实践主的教训(弗5:22至6:4)。
5) 天赋与恩赐的比较
天赋 | 恩赐 |
借着父母神把这些天赋赐下。 | 神所赐的。 |
在出生时便拥有。 | 信主重生后才拥有。 |
叫普罗大众受惠。 | 叫教会受惠。 |
信徒必须将它奉献给神,为神的荣耀而使用。 | 信徒必须为神的荣耀而使用。 |
6) 灵浸与圣灵充满的比较
灵浸 | 圣灵充满 |
在信徒的一生中只会出现一次。 | 重覆的经历。 |
在五旬节圣灵降临前未曾出现过。 | 在旧约内也有如此的记载。 |
所有基督徒必经的历程。 | 信徒不一定会经验到的经历。 |
没法可还原的事实。 | 可失去的经历。 |
在地位上有所改变(成为神的儿女)。 | 在能力上有所改变。 |
在接受耶稣基督为救主便会发生。 | 信徒可不断经历圣灵的充满。 |
除了信主外,并无别的条件。 | 与顺从神或真理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