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列举一些教会于世上的职责。
什么是教会最重要的职责呢?
1) 职责的焦点
福音不单超越民族、经济、教育、文化的限制(罗1:16;加3:28),也超越时空及地理的限制。这显出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人(罗1:16)。
教会的存在,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职责,也可算是最重要的职责,就是把基督的福音传讲。没有福音的传讲,就没有罪人归向主,地上就没有基督徒。地上没有信徒,亦即没有教会,这样怎能发挥教会应有的功能呢?
职责的类别
布道
在马太福音的末后及使徒行传的开始,主嘱咐门徒要把福音传开,直到地极。两段经文都是清楚表明,传讲福音是教会的责任;换言之,没有基督徒是被豁免的。
耶稣基督在地上设立教会,并且让她存留至今,为的是叫教会作祂的见证,以言与行来见证福音的真确性。
造就
在以弗所书内,我们发现神把恩赐赐下,为要借此造就信徒,使他们长大成人,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弗4:11至13)。除了布道之外,教会还有造就信徒的职责(参考哥林多后书第十四章)。
现今大部分教会设有主日学、团契及小组等,借此叫信徒得造就。教会应看重主日讲台的信息,让信徒得着真理的教导,使他们的灵命可进深。其它如专题讲座及特别聚会,也是使信徒得造就的媒介。
崇拜
崇拜源自旧约圣经,乃是古圣徒至今一直持守的真理。崇拜至高的主,不单是信徒的职责,也是信徒的记号及见证。
圣徒借着崇拜,站在受造的地位上向创造主发出感谢及赞美,把神配受的荣耀、尊贵、权柄,归给那坐宝座的主(启4:9至11)。
慈惠
照顾孤儿寡妇(提前5:4,8,16)
如果发现在教会内有一些果真没有亲属照顾的寡妇,教会就应承担起照顾她们的责任。此外,保罗还列举了一些细则,作为年轻牧者提摩太牧养教会参考的原则(提前5:9至16)。
在现今的世代里,某些国家已有颇为健全的保险、医疗及福利的制度,使孤儿寡妇得到保障;故此,如果教会居寡的信徒已得到外边的经济支援,这个重担就不应只落在教会的身上。总言之,教会只应照顾那些无依无靠的贫弱者。
有需要的信徒(雅2:2至3;2:15至16;约壹3:17)
雅各书教导我们,不应以外藐取人,也不可轻看那些贫穷人。此外,也不应只有说华美的话,而完全没有任何好行为,不愿照顾有需要的信徒。
不少教会内有许多物质穷乏的人,作为属神的教会,我们应承担责任来照顾他们的需要,不单使他们得着温饱,也叫他们体验到主的爱。
有需要的教会(徒11:27至30)
在使徒行传内,记载初期教会关怀别处信徒的需要,而保罗则花了不少精力及时间来关心有需要的耶路撒冷教会。
在处理这些慈惠的事宜上,我们不但发现众多地方教会有所参与,并且委派专人负责这些救援的工作(林后8:18至22)。
惩治
惩治的目的
除去恶酵(林前5:6至8)
有些信徒误解教会设立纪律惩治的原则,认为这是没有爱心的表现。保罗把罪恶比喻作酵,提醒哥林多教会要惩治犯罪的信徒,否则罪恶会沾污教会。
保护别人(加6:1;提前5:20)
惩治犯罪者,不但对当事人产生应有的作用;此外,也让别的信徒知道犯罪的恶果,产生警戒的效用,免得他们重蹈履辙,借此保护其它的信徒。
持守真理(多1:13)
严责犯罪的人,为要叫他们归回正途,使他们纯全无疵。惩治教会内的恶人,乃是教会领袖必须履行及持守的真理。
挽回弟兄(林后2:5至11)
借着惩治有关的人等,我们期望可挽回软弱的信徒。
惩治的态度
温柔的心(加6:1)
保罗提醒作纪律惩治的负责人,要存着温柔的心来处理,让我们知道,惩治的背后是要让人有转机,却不是要定人的死罪。
绝不妥协(多1:13)
处理教会内的惩治工作,负责的人绝不应因惧怕得失人而作出让步或妥协。
不存仇恨(帖后3:9至15)
我们应向犯罪者作出劝告,不应反目成仇,却仍要以当事人为弟兄来看待。
宽恕接纳(林后2:5至11)
在处理惩治的事情上,我们应存宽恕接纳的态度。我们虽不接纳这人的罪行败德,但若这人愿意悔改归正的话,我们便应宽恕及接纳他。
惩治的原则
不存偏见(提前5:21)
处理这些事宜,我们切勿存成见,行事也不可有偏心,这乃是纪律惩治非常重要的原则。
切勿急促(太18:15至20)
主耶稣论到处理惩治的守则时,提供了一些宝贵的原则,其中切勿急促,要按步就班来处理。
为要挽回(林后2:6至8)
如果光只有刑罚,而没有挽回的心,便失却了惩治背后的用意,因为其目的乃是要挽回犯罪跌倒的人。
惩治的群体
被指控的长老(提前5:19至20)
人皆软弱,连教会领袖也不幸免。教会的长老或监督是属灵的领袖,遇到犯罪的带领人,教会也不可姑息,要按真理来惩治他们。在此要留意的是,指控长老要有两三个见证人,意即切勿随便接受别人所提出的指控。
犯罪的信徒(太18:15至20)
我们应参照圣经的原则来处理教会内犯罪的信徒。
偶然被过犯所胜的人(加6:1)
有些人是惯性的犯罪,也有些是偶然被罪恶所胜。不论怎样,我们要处理这些过案,切勿视而不理,让它演变成毒瘤。
不按规矩而行的人(帖后3:6)
遇到有人在教会不按照规矩或真理而行,为着整体利益的缘故,我们必须要对症下药,彻底地根治这个问题。
假师傅(多1:10至16)
如果有人起来传讲错谬、异端的道,不但可叫人走迷,也会导致教会的分裂,其后果可以是非常严重的。对付假师傅,公开起来指责他们,宣告他们的错谬,乃是必须的。
挑启分争的人(多3:8至11)
有些信徒喜欢挑启分争,叫全教会受损。如有证有据下,我们必须指出这些人的罪行,并且对他们施与合宜的刑罚。
淫乱的人(林前5章)
神视奸淫为大罪,那么我们处理教会内部的奸淫事件,便应义不容辞了。
社关
争拗的地方
在基督教圈子里,对社会关怀的问题,皆有很不同的见解,产生不少的分歧。某些学者认为旧约先知阿摩司,奉召起来责备当时社会的不义,耶稣基督也关心贫苦有病的人,施行神迹,把他们医好,以此为他们赞成教会应作社会关怀的根据。有些基督徒则认为教会是属灵的群体,不应以教会的名义来参与政治及社会的服务。两派都坚持不下,认为自己的见解是最乎合圣经的讲法。
历史里的见证
在世界各地,教会设立了不少学校、学院、医院及服务社会的机构,对社会作出很大的供献,更宝贵的是,不少人是借着基督徒的爱心及见证归信基督的。
社关的重点
基督徒关心社会,不是单为改良社会,乃是借着这些福音的预工,预备及软化人的心,并且把握机会向人传福音。换句话说,推动社关的行动,其背后的目的应是为着见证福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