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救赎论的派别

什么是「赎价」?

耶稣基督为谁付上「赎价」呢?

1) Ransom Theory or Ransom to Satan Theory

始人

这个见解是由教父俄利根Origen(主后185-254年)所始创的,古教父奥古斯丁也接受这种讲法。由于初期教会不少教父也接受这学说,所以有学者称这为「教父论」Patristic Theory。

其理

俄利根认为魔鬼于争战中把人掳掠作战利品,罪人便成为撒但的俘虏,必须向牠付上赎价。

错谬

虽然圣经没有明说赎价是交给谁,但这说法是极不合理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始祖犯罪乃是直接的得罪神,意即达不到神圣洁的要求,惹动衪的怒气,而不是叫魔鬼生气。

魔鬼乃是被造之物,没有权力来释放罪人,唯有神才拥有这种至高无上的权力。

若基督的牺牲及救赎便叫撒但直接受惠,这样未免把恶者抬举得太高了。参照圣经的亮光,十字架乃是对魔鬼所施与的一种审判,而不是代赎。

2) 「重述要点论 Recapitulation Theory

始人

发明这学说的人是古教父爱任纽Irenaenus(主后130-202年),他是里昂 Lyons的主教。

其理

爱任纽推断耶稣基督于世上生活时,如同亚当一样,经历他全世上各种不同的阶段,包括面对犯罪的经历,唯一不同的是基督没有犯罪。

错谬

虽然耶稣基督被称为「末后的亚当」(林前15:45),可是主完全没有与罪恶接触或相遇(约壹3:5;约8:46)。

借着主的死,换来世人的救赎,而不是借着祂在世的生活。换句话说,这种学说是有不足之处,因它忽略了基督救赎所带来的功效。

3)  Satisfaction Theory or Commercial Theory

始人

坎特伯里的安瑟伦Anselm(主后1033-1109年)提倡此说,近代也得着许多苏格兰神学家的同意及接纳,并且美国普林斯顿学派Princeton School 亦持这种见解。

其理

罪人抢夺了神的荣耀,借着耶稣基督的死,神把预先储存的功德赐给我们,这是远超过我们所想所求的。人必存着信来接受。

此外,主耶稣的死不单满足了神对人的要求,也担当了该受的刑罚;故此,神学家称之为「满足论」。

错谬

由于这种理论过分地强调神的怜悯,便有意无意地贬低了神别的属性,如公正及圣洁等。

此外,它也忽略了基督顺服神的一生,亦忽略了主替代罪人所受的苦难。它的焦点只放在耶稣基督为罪的刑罚而死,如同天主教所强调的道理一般,有罪者便须忏悔,这样才可满足所违犯神的罪。

4) 「道德影响论 Moral Influence Theory

始人

爱伯纳 Peter Abelard(主后1079-1142年)为此理论的倡导者,他是法国的哲学家及神学家。后来被近代的新派神学家所接受,如德国的士来马赫 Schleiermacher及凡立赖尔 Ritsche,美国的杨格 Young及布殊力 Horace Bushnell。

其理

爱伯纳及现代一些新派神学家,断定基督的死只有显明神爱的作用,并没有赎罪的功能。通过祂的死,目的是要说明人来领悟及接受神的爱,进而悔改信靠神。

错谬

这个理论只重视道德的层面,视基督的死只与爱有关,忽略了神的圣洁,并且强调人的感动乃是悔改的主要成因。

圣经明说耶稣基督的死是含有代替的意味(太20:28),那么罪人被神称为义,不是单单本于神的爱,也是有别的意义在其中了。

5) 「榜样论 Example Theory or Martyr Theory

始人

十六世纪波兰学者苏西尼F. Socinus(主后1539-1604年),是近代的「唯一神教派」Unitarians(反对三位一体真理的教派)也接受这种极其错谬的理论。

其理

这位学者认为耶稣基督的死只不过是崇高殉道者的死而已,与救赎无关,如此却树立了一个美好牺牲及博爱的榜样。苏西尼指出这是顺服的榜样,基督顺服以致于死,借着祂的见证叫感化世人效法祂的榜样,并且推断基督的门徒为到老师的死以犹太教献祭的词汇大事渲染,把祂的死与救赎扯上关系。他认为人若因基督的榜样而在道德上有所改变,这才是「救赎」。

错谬

这个理论不单与新约圣经的教训有很大出入,并且有许多犯驳的地方:

苏西尼只视耶稣基督为一位常人,否定衪的神性。

这人否定救赎的重要性,但圣经明确指出罪人需要得着救赎(罗3:24)。

他视基督为世人的榜样,但使徒彼得却指出耶稣基督的受苦乃为信徒的榜样,提醒属神的子民要跟随衪的脚踪行(彼前2:21)。

6) 「管治 Governmental Theory

始人

格柔丢Hugo Grotius(主后1583-1645年)为荷兰的政治家、法理学者、神学家及作家。在亚米纽Arminius及加尔文Calvin神学理论之争中,比较接受亚米纽的学说,认为人拥有自由接受或拒绝神的恩典。

他倡导这种学说,为要与苏西尼的学说抗衡,针对「榜样论」的错谬。歌迪斯的理论试图在苏西尼派及改革宗The Reformers 的中间,提出折衷的学说。现今不少新派神学家也接受这种学法。

其理

格柔丢认为神不用人付上同等的赎价就可饶恕人的罪,神接纳基督的死之表征,便满足衪管治之律的要求,并把律法的要求暂时放下,使罪人得着赦免。

错谬

第一,格柔丢视神可以随时转变的,意即祂恐吓人要施与刑罚,但却没有执行出来。

第二,他认为神赦罪不用为罪作出任何偿还的代价。圣经明说,神要求挽回祭才可平息衪的怒气(罗3:24;约壹2:2)。此外,新约作者清楚表明基督的代赎乃是必须的(林后5:21;彼前2:24)。

7) 渐灭败 Gradual Expiate Depravity

始人

创始人为爱德华艾云Edward Irving(主后1792-1834年),他是大公使徒教会The Catholic Apostolic Church或艾云教会Irvingite Church的负责人。他于苏格兰出生,于1815年得到苏格兰长老会讲道的牌照License to preach,成为多马参马斯Thomas Chalmers的助手。在1822年他前往英国伦敦牧养一间小型教会,由于得到群众的喜爱,招引一大批人前来听他讲道,尤其是上流社会人士。随后开始出版书籍,大大提升他的知名度。及后醉心研究恩赐、方言、预言、医治及叫死人复活,被教会解雇,并且被苏格兰长老会吊消牧师的资格。于1832年宣称根据初期教会使徒的模式,创办大公使徒教会。爱德华艾云始创这种古怪的理论,但跟随者不多。

其理

艾云相信世人从亚当而来的败坏,已在耶稣基督的生平里逐渐被对付,而基督在十架上的死,便将人类最起初的败坏完全彻底灭绝,导致人可与神和好如初,与原先一样,条件就是接受这份礼物。

错谬

圣经只字没有提到罪人乃是逐渐与神和好的,反而清清楚楚表明,借着耶稣基督在十架上,就败坏掌死权的魔鬼,把人从死亡的权势救拔出来(来2:14至15)。

8) 戏剧论Dramatic Theory

始人

区伦Gustav Aulen(主1879-1978后)乃是瑞典的神学家,于1915年得着博士的学位。于1913至1933年于神学院内任教神学,其后于1933至1952年,担任主教一职,直至退休为止。此外,他也是一位极力支持合一运动的学者,推动大合一的运动。

其理

在1930年的论文里,发表「赎价论」Ransom Theory or Ransom to Satan theory的现代版本,大意来说,就是借着基督的死,胜过邪恶的势力。

错谬

耶稣基督不单征服了邪恶的权势,并且叫接受救恩者得着赦免及拯救,成为神的儿女(约1:12;3:16;约壹5:12;5:13)。

9) 「巴特 Barthian Theory

始人

巴特Karl Barth为瑞士的神学家(主后1886-1968年),乃是新正统派神学的创始人。

其理

简单及浓缩来说,基督的死主要是显示神的爱及恨恶罪恶的启示。

错谬

这理论太过强调基督的榜样及其感化的力量而忽略了其救赎性。偏离圣经的教导是最大的偏差。

10) 「代刑Penal Substitution Theory

始人

源自法国宗教改革家约翰加尔文John Calvin(主后1509-1564年)。这位法国籍的改革家很具影响力,他所创立的学院、所着的圣经注释及经常与人通讯,深深影响法国、荷兰、苏格兰及英国人,叫他们起来改革,延续更正运动的火花。

其理

始祖亚当夏娃犯罪,祸害其后人。唯有借着无罪的基督,替代世人背负罪的刑罚,这样才可解决及根治罪的问题。这种见解才符合圣经真理,为普遍福音派教会所接受。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