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没有错误的书

普遍人认为圣经在那些范筹里出现问题?换句话说,他们认为圣经在何处有错误呢?

什么是圣经无误呢?

若基督徒不相信圣经是无误的话,这会导致什么危机呢?

你认为圣经在西方国家有什么影响呢?

1) 反圣经无误的理由

方面的错误

宇宙

反对的人认为圣经作者对宇宙持有错误的观念,推断作者误导人,使人相信地球乃是宇宙的中枢;其实科学已证明地球只不过是太阳系中的一个星球而已。

经为学书

这派的学者视圣经为一本科学书,他们纯綷以科学的眼光来剖释圣经。圣经乃是一本讲解救恩的书,并不是科学课本;此外,人之所以不接受圣经无误,乃是基于在中古时代,天主教教皇公然引用传统,并且毫不考虑的反对当时科学的证明。这并不是圣经的问题,乃是人为在解释圣经的错谬。

史方面的错误

不符合史事

不少学者认为圣经的历史记载有问题,意即不符合世界历史的事实或本身的记载有矛盾的地方。

经学者的回

其实古代的历史记载是不完整的,即使历史学家也无法找到有关的史实;此外,相对来说,古人以较粗略的方法来记叙历史,不像现代人那么精密。

引用文的错误

错误引用旧约

他们断定新约作者断章取义,错误的引用旧约圣经的经文,以求达到作者写作的目的。

经学者的回

相信圣经为无误的基督徒,认定神的灵感动及引领作者,让作者引经据典而绝对不是胡乱的引用经文。

错误

反自然定律

这派人士认为在宇宙中有一个永不改变的定律,什么人也不可把它变易,万物均要伏在其中,故此,神迹是违反自然定律的。

经学者的回

这类人不信神是超越万有的主,亦不接受祂绝对有能力可施行奇事。神在救赎的工作里,为要向人显明及证实自己,有时会把自然律搁置一旁而使用其超自然的能力。

道德准的错误

有人误以为旧约是赞成多妻及休妻的,其实他们乃是一知半解,并且没有念好新约圣经,主耶稣明明指出,神设立婚姻的原意,乃是一夫一妻的,神容许休妻也是基于人硬心的缘故(太19:5,6,7,9)。

2) 界的各种定

错误的定

者的

有学者指出,圣经虽没有误导人的成份,但却非没有错误的。他们相信圣经含有历史及科学上的错误,却在信仰及实践上没有差错。

洛桑会议

在洛桑会议中,他们对圣经有如此的宣告:「所有被肯定的为无误」 “inerrant in all that it affirms” 。这个定义非常「模棱两可」,其弹性实在十分大,任由读者自由演译,也让接受圣经为无误者可以包容,并且可满足反对者的要求。

正确的定

神学家来利 “Charles Ryrie” 在圣经无误的定义上,加上一句,「逐字、绝对、不会误导、没有错误、无限的默示」 “verbal, plenary, infallible, inerrant, unlimited inspiration” 。

杨格 “E. J. Young” 认为圣经拥有免去错误的能力,它不会生发任何的错谬,其教训与真理一致。

3) 经无误及其解

不同

圣经作者均有不同的背景及知识水平,神却可借着他们写出不同的书卷。圣经无误并不是否定了个人的写作手法及风格。

不同字眼

在符类福音(马太、马可、路加)内,我们发现在同一事情上,于不同的记载却有不少的差异。原因非常简单:主耶稣是操亚兰文的,而门徒则以希腊文写福音书;因此在拣选字眼上略为不同。此外,作者所处的立场也可有差距,以致所写出来的内容也有差异。虽然如此,圣灵却保守及带领作者,使他们使用合宜的字眼,以致忠于事实,且没有错误。

不同引述

于古代,在引述人家的著作时,并没有逐字引述的习惯。在当时的世代中,逐字引述是差不多没有可能的。第一,基于主耶稣是操亚兰文,把祂所说的译作希腊文一定有差异;第二,引述旧约时,打开笨重的经卷来寻找有关的经节实在不是易事;第三,并不是所有人均可阅读到旧约经卷;因此,不同的引述并非奇事。

不同

「我是 “I am the door” 的句语,在同一段里,却接着的说,「我是好牧人」 “I am the good Shepherd” (约10:9,11),这在英文文法中与惯常的文法有异,因为门是物件,而牧人是人物。在约翰福音十四章二十六节,主论及圣经时,「灵」在希腊文是中性的,即没有性别,但主竟称圣灵为「他」,以男性的代名词来记述。这样不合文法的做句,在希伯来及希腊文里,乃是可以的。故此,在原文圣经内,含有不少不规则文法的句语,乃因为圣经作者要表达一些不寻常的真理所致。不寻常的句子虽不合文法,但圣经却是无误的。

留待解

至今圣经内还有多处未可确实其意思及真确性的,要留待语文学家及考古学家的努力,但这并不表示圣经是有错误的。

有矛盾

圣经不会错误教导人家的,也绝对不会生发矛盾的。矛盾的地方是可以解释的,而这并非表示圣经是出了问题。

4) 经无误的重要性

怀疑圣

不相信圣经是无误的人,会演变成怀疑圣经,最终会不信圣经乃是神的说话,可见圣经无误这个关口是十分重要的。

信仰危机

不信圣经的人会改变他对不同事物或观念的看法,甚至会严重影响其个人的生活及操守。不信圣经为无误者,直接眨低神的能力;神既是满有大能的,祂一定可保守作者在写作圣经时没有任何的差错。接受圣经有错误的基督徒,会陷在信仰的危机中,叫他们怀疑神的说话,以致不肯单纯接受主的应许及安慰等,最终使他们陷在灵性的幽谷里。不信圣经无误的人以个人的理智及经验来回应信仰,最终可导致以下的危机。

道德崩的危机

神学家古登 “Wayne Grudem” 说:「如果我们否定圣经无误的话,一个严重的问题便会产生:我们可否效法神,但却在小事上刻意说谎呢?以弗所书五章一节告诉我们要效法神,但否定圣经无误而仍称圣经为神所默示的话,便意味着神在有些关乎圣经重要的宣言方面,乃是故意说虚谎的话。如果神这样作没有问题的话,为何对我们来说是错的呢?」

信仰崩的危机

神学家古登 “Wayne Grudem” 再说:「第二,如果否定圣经无误,那么我们便开始思想,我们是否真的相信神所说的一切话呢?」对于怀疑或不信圣经无误的信徒,他们可以有以下一连串的结论:一,否定亚当为历史人物及其堕落。二,否定约拿先知的经历之事实。三,设法解释某些旧约及新约的神迹。四,否定摩西为摩西五经的作者。五,相信以赛亚书有两个或以上的作者。六,以轻率的态度或怀抱解放神学,给罪恶及救恩有新的定义。罪是社会性过于个人性的,救恩为政治性及暂时性的,并不是属灵及永远的。

威崩的危机

古登 “Wayne Grudem” 指出说,如果我们否定圣经无误,在本质上我们的思想就成为更高真理的标准,凌驾在神的话语之上。我们使用思想来判断某段神的话语,并且宣告它们是有错的。其实如此作,乃是表明我们所认识的真理,至少在这些范围方面,比神所晓得的更清楚、更准确。罗拔百烈查 “Robert Bratcher” 是前美国圣经公会副研究员,也是翻译《给现代人的福音》之圣经译本的翻译员,并且是美南浸信会所按立的牧师。在美南浸信会一个大会中,他的讲题是《现今教会的圣经权威》,他的讲论被人引述说:「只有故意或在理智方面不诚实的人,才会宣称圣经是无误及可靠的。那些爱真理、敬畏神、尊敬基督的信徒不应犯这种异端的罪。授予圣经拥有无误及可靠的特质,乃是把它偶像化,变相地把它成为假神了。」

的危机

古登 “Wayne Grudem” 说:「第四,假若我们否定圣经无误,我们必须说圣经在微小的细节是错的,并且在某些教义上也是如此。」神学家来利 “Charles Ryrie” 指出否定圣经无误可导致以下的情况:一,对奸淫的严重性有宽松的见解。二,对同性恋的严重性有宽松的见解。三,对离婚及再婚有宽松的见解。四,以『文化』来解释某些圣经的教训,例如有关妇女及公民责任的教训。五,倾向以现代心理学的眼光来看圣经。基于否定圣经无误的真理,在基督教阵营中,竟有学者起来支持同性恋者,不但引来不少争论,并且最终叫某些宗派分裂。以下是一些例证。

支持同性

庇特查 “William Norman Pittenger” 以四个神学性的论据来支持同性恋者:一,他说爱乃是支配及量度人类行为的特质。二,他断言由于全人类有10%至15%的是同性恋者,那么必定是有神学的关联性在其中的。三,他降低特定的旧约及新约经文,视之为缺乏文化上的中肯性,或缺乏真理,因而断定它是没有权威的。四,他强调由于神的创造是多元化的;故此,男男女女表达爱的方式,也是多元化的。

国长老宗的会议

美国长老宗于2002年召开大会,在是否按立同性恋者的动议上投票。这个问题极具争论性,已经使北面海岸区的会众彼此争论,并且可以使这拥有二百五十万名会友的宗派分裂。

救世议决

受到保守宗教人士的猛烈批击下,美国救世军高层的领袖突然改变了最初的决定。他们把最新的政策改变过来,原先他们是会替西区同性恋的雇员之伴侣购买医疗保险的。批评此事的人宣称,如此作乃是变相支持同性别的婚姻。救世军于二零零一年十一月在电台作出如此的宣布,因而受到「家庭焦点」创办人多逊“James Dobson, founder of Focus on the Family” 严厉的批评。历咸上校 “Col. Philip Needham” 为救世军在西区的秘书长,原先他是这样的辩护说:「这个决定是反映我们对雇员及其近亲的关心。」在文件上,他表明这个原先的决定是「根据有力的伦理及道德的推理,这是反映近年间在家庭结构方面是在剧变中。」

圣公会内部的争论

新派的圣公会人士一直争取同性恋者如同夫妇一样,不单得到牧师的祝福,并且可在教会里举行婚礼。圣公会联会上次在丹佛市召开大会,是早在1979年了。那时他们宣布活跃的同性恋者,或是有婚外情的男女,成为神职人员是不合宜的。自此,内部自由派的活跃人士,包括祭司及主教在内,试图扭转这个的决定。在近年间,活跃分子更争取同性恋者可在教会内结婚,并且得着牧师的祝福。再者,更恐怖的是,现今在圣公会位于麻省剑桥市的神学院内,已有公开承认同性恋者的教授及学生。相信同性恋的势力会在这宗派内愈来愈庞大,他朝一日,或许他们是会接受按立同性恋的牧者及同性别的婚姻的。

5) 经无误的最大

神的品格

殷保罗 “Paul Enns” 说:「说圣经包含错误,无疑是对神的一种指摘。如果说说圣经含有错误,这等于说神是有过失、神是会犯错的。」

三段 “Syllogism”

「神是真实的(罗3:4),圣经是神所呼出的(提后3:16);因此圣经也是真实的(因为圣经是由真实的神呼出的)。」

6) 旧两约的真确性

作者为见证

为旧约见证

四福音的作者是为旧约圣经作见证的,假若能证明他们是一群诚信可靠的见证人,便可帮助证实新旧两约的真确性了。

大能的见证

新约圣经作者皆是大有能力的见证人。意即他们所见证的事,具有确实的知识。

察及研究

在见证的事情上,他们均可有观察及研究的机会。

清醒的头脑

他们拥有清醒的头脑,并且可自行分辨,决不会自欺欺人。

身的经历

他们所身处的环境中,叫他们有深刻的印象,有助其见证。

见证

他们均是信实的见证人。以下有几点可作证明的:

危害

他们所作的见证会直接或间接的危害自己的权益。举个实例说,作者要为主作见证时,便会遭到当时犹太人的反对及逼迫。

极高道德

作者所写下的内容,拥有极高道德标准,他们尊重真理及教授真理,实在看不到他们有骗人的动机。

勇敢忠的心

他们讲论这些真理时,毫不避讳,不怕人的为难,忠于事实的告诉别人,这可反影他们是诚信可靠的人。

彼此相相成

福音书是彼此相辅相成的。彼此的记载略有不同,显示几位作者并没有串谋;而当中相符的地方,却多不胜数。

作者都是独立的见证人,没有互相抄袭窜改的可能。

更加完

记叙事件上的分歧及差异,是可以有合理解释的,并且可叫人对事件有新的亮光及见解,更完备了解整件事。

信的心

这班都是真心跟随耶稣基督的人,笃信这些事件的真确性。

角度

福音书的作者以四个不同的角度来看基督的言行与人格,把其历史事迹更清楚及准确地向读者交待,在历史里可算史无前例。若人不相信四福音的记载,那么更不应接受世上的历史,因为世上许多事件只是出自一个人的手笔。

容与经验相符

福音书里的内容与人的经验相符,没有产生任何的矛盾。比方说,普遍世人皆承认自己有罪,福音书的作者清楚宣告这个信息,并指引人认识赦罪的救主。

有任何矛盾

作者所作的见证与间接事实及情况相符。福音书内的故事与昔日的历史事实相符,并没有矛盾。简单来说,以上的五点,可足以证明福音书内的见证是千真万确的,且表明作者是诚信可靠的见证人。

基督为见证

在地上始事奉

面对试探时,主引用旧约的说话来胜过魔鬼的引诱(太4:,7,10;申8:3;6:13,16)。

在地上束事奉

在十字架上,主说了七句话,称之为「十架七言」,七句中就有五句引述自旧约(路23:34;赛53:12;路23:43;赛53:10,11;太27:46;诗22:1;约19:28;诗69:21;路23:46;诗31:5)。

在首次公开讲

主耶稣首次公开讲道时,引用旧约里的话(路4:16至19;赛61:1,2)。

撒都人的

主指出撒都该人的问题,就是他们不明白圣经,即旧约的教训。

旧约证明其行

在安息日主耶稣吃麦穗的事情上,祂引用大卫在旧约内的事件,证明这是合理的(太12:1至8)。被人指控在安息日治病的事件上,祂引述以赛亚书内的话语(太12:9至21)。基督洁净圣殿的过程中,也以旧约的话向人表明神设立圣殿的目的(太21:13)。当人家称颂主时,祂表明这正好应验了旧约的预言(太21:16)。

旧约事件

造的事

主耶稣相信创造的事实(可10:6)。

方舟

基督相信挪亚方舟的事迹(太24:38)。

得妻子

主接受罗得妻子为历史的人物(路17:32)。

所多

主视所多玛为历史中的一个罪恶城(路17:29)。

基督相信约拿被大鱼所吞吃的史实(太12:40)。

罗门及示巴女王

神的儿子引用所罗门及示巴女王的事迹(太12:42)。

尼尼微

尼尼微悔改归正的故事,主也以它为史实(太12:41)。

主相信乃缦的大痳疯蒙医治,是千真万确的事情(路4:27)。

以利及撒勒法

以利亚及撒勒法穷寡妇的记载,主相信它为历史(路4:25,26)。

主绝对相信摩西曾在旷野中举起铜蛇的事迹(约3:14)。

首次婚娶

主耶稣接受人类的首次婚娶,不视它为神话(太19:5至7)。

主宣告在历史中,众多先知被杀害,其中一位无辜者就是亚伯(路11:51)。

以色列人的先祖

主耶稣相信亚伯拉罕、以撒及雅各为以色列人的先祖(太22:31,32)。

烧荆棘的异象

摩西在火烧着的荆棘中目睹耶和华的使者,主耶稣肯定这异象的真确性(路20:37)。

主引证以色列人在旷野里曾吃吗哪为历史的事件(约6:31)。

撒迦利

耶稣基督相信撒迦利亚被人杀害的历史(太23:35)。

表示律法必须应验

主耶稣曾表示律法必须应验(太5:18),并且圣经的话是不可废掉的(约10:35)。根据统计,主耶稣所发表的言论里,有超过十分一的内容是直接或间接的引自旧约圣经。

为见证

简单来说,世上有历史学家、犹太人的宗教经典及会议等,均可指出新约或旧约圣经的可信性,这些都是有力的见证。

考古科学为见证

世上不少人反对圣经,视它为神话及谬论,但从过去历史在考古学上的发现,不但没有推翻圣经为神的话语,反而更加证明圣经的真确性,实在是奇妙。

7) 旧两约的超然性

超然的教

连贯

材、精神及目的的连贯

圣经的作者虽然众多,写作时间也相距甚远,但其题材、精神及目的却是一致的。

据的连贯

作者所提出的教训或论据,没有基于时间的改变而被后人反对及遭废掉,并且相关的内容更彼此连系,成为一个体系。所倡导的教训或论点,均超越昔日时代的宗教、道德及理想,直到如今,仍居带领的地位上。当将作者的著作排放在一起并细心察看下,其内容是一致的,并没有任何矛盾。

适切性

问题

圣经谈论心灵的问题时,显示有独特及深入的剖释,可见对这范筹的事情是非常熟习的。

人心的

神的话直接审判人的心灵,指出人的不是,揭示人心的败坏。

其中所谈及的内容,可满足人的心灵,带给人无限的平安、喜乐及安慰。

超然性

与别的经书不同,世上其它经典试图以人的智慧来解释一些深奥难明的道理,但圣经却保持缄默。

圣经内有许多深奥难明的真理,无穷无尽,多不胜数,涉及的范围也十分广,足以证明这书是从神而来的。

超然的道德

合性

人类通常误会及疏忽的事件,均有记在圣经内。圣经综合地把人在道德方面应付上的责任列举出来,让人知晓。

属灵

圣经论到神不单察看人的外表,更注重人内心的动机及心态。

单纯

综合圣经所有的教训,可以简单扼要的说,其总纲是爱神爱人。

用性

新旧两约不约而同的强调罪人的无助,人皆无法自救,唯有借着神所设立的救恩,人才可蒙恩得救赎。圣经不是一本空谈理论的书,乃是一本实用性的经典著作。

8) 旧两约的流通性

福音在第一世纪很快便被传开,使多人接受新旧两约内的启示,显出这书卷不是人的著作,乃是真神的手稿。

异教的文化竟在短短的三个世纪内被基督教所取代,这是世人公认的奇迹。

在基督教信息的传递中,遇上许多的拦阻及逼迫,但它不单可屹立不倒,且有效的进入人心,实在是奇事。基督教的信息被三方面人士的质疑或排斥:

被知分子的怀疑

历世历代里基督教的信仰被许多知识分子质疑及反对,例如批判圣经的可信性、耶稣基督的复活及神性等,在初期教会时也不例外。

百姓的偏及憎

犹太人极其厌恶基督徒,在初期教会时以色列人视之为妖言惑众的道理,至今也没有改变。

政府不施行逼迫

罗马帝国曾多次逼迫基督徒,试图把其信仰压制及消灭,不但没有成功,反间接叫基督教更加兴盛。

叫人信服的信息

所传的信息是难叫人信服的,并且为福音作见证的人也有其缺欠的。

被人轻视道人

传福音的人大多是无学的小民,多被人轻视,难以说服人。这福音是叫人信靠一位犹太人,被钉在十架,三日后从死里复活,祂不单是犹太人期待已久的弥赛亚,也是世人的救主。可以接受这救恩的人,断不是出自人的能力,乃是圣灵在人心里奇妙的工作。

惹人反感的信息

圣经的信息是叫人承认自己的罪恶,否定自我,并且要付上代价来跟随主,这是极容易叫人反感的。福音的信息排它性很强,且宣告耶稣基督乃是唯一的主及救主,实在容易令人排斥。

9) 旧两约的影

文化的影

视个

圣经注重个人的问题,并且对症下药的剖释及帮助人解决问题。

彼此相

尤其是新约圣经内的教训,直接教导信徒要彼此相爱,因为互为肢体,要履行彼此相爱的真理。西方人守望相助的精神,也是由于多年受基督教思想的薰陶所致。

神圣生命

圣经强调人生命的独特及宝贵,这种思想也间接或直接影响那些接受基督教为信仰的国家。

圣洁心

圣经注重人的圣洁,圣洁不是单单一些行为的表现,乃是源自人内心的。

神圣家庭

神是设立家庭的主,圣经也有教导基督徒如何享有一个合神心意的家庭模式(弗5:22至33;6:1至4),让信徒参照。基督教注重家庭的观念也可在西方文化内看到。

之道

圣经一夫一妻的制度种植在西方国家的文化内,以致现今文明国家也遵行这个模式。

知行合一

圣经不是一本纯理论的书籍,乃是强调知行合一的道理,人听道后应行道,不可把所听闻的放在脑海里,要付诸实践。

对个人的影

人道德方面的改

基督教所强调的真理,乃是注重人内心世界的,假使人的心愿意悔改归正,接受耶稣基督为救主时,其心思意念便会改变,并且促使这人在道德观方面有所改变。

道德方面的改

圣经注重个人的改变,改变后的人可影响他的世代,生发出震撼力,带来改革。基督教的信息便成功地改变历世历代的人,带来新的改革。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