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仔细查看」 “Eye”
iEXP 查经法
1 「云柱」及「火柱」如何领导以色列人呢(13:20至21)?
2 为何神要使法老的心仍然刚硬,借此显出祂的荣耀呢(14:4)?
3 什么是「特选的车」(14:7)?
4 什么是哀求?为何以色列人看见埃及军队赶上来之际,向神发出哀求呢(出14:10)?神的子民又怎样埋怨摩西(14:11至12)?摩西有何回应(14:13)?
5 当敌军要追捕以色列人之际,耶和华有何反应?嘱咐摩西作什么呢(出14:14至20)?
6 「神的使者」是谁(14:19)?
7 神在什么时分把海水分开?神把海水分开的过程中,有什么特别之处(14:14至31)?又在何时合起来?以色列人有何反应?
8 从摩西及选民的颂歌中,他们对神有什么的认识呢(15:1至19)?妇女们也作了什么来回应神的拯救(15:20至21)?
2)「小心解释」“Expound” (E)
iEXP 查经法
1 「云柱」及「火柱」如何领导以色列人呢(13:20至21)?
「云柱」在日间发挥其作用,让百姓凭着肉眼,可知道神的带领,在路上蒙主的指引。「火柱」在晚上发出光亮,照明百姓的道路。「火柱」所发出的光辉很特别,因为它只照亮以色列人的那一边,在埃及人的那一边却完全没有光亮,而且「火柱」所发出的光辉及晚上的漆黑,总不可相近(14:20)。
出埃及记所记述的「红海」,是否与现今的一样呢?
经过三千五百多年的环境及地理上的变迁,加上出埃及记没有充裕的资料及数据;故此,学者至今也不能最确实断定昔日以色列人渡红海的位置。埃及位于非洲的东北面,神的选民所居的歌珊地是在埃及的东北,靠近西乃半岛(现今普遍译作西奈半岛)的西北面。埃及地及西乃半岛于北面连接在一起,南部则隔有苏彝士运河,乃是于十九世纪才开凿的。现今的红海从西乃半岛南部伸展至阿拉伯的南也门,约有二千公里,海峡最阔的地方有三百五十公里,歌珊地与它分隔太远,加上以色列人的人数约有二百万,渡过这处的机会一定不高。在出埃及记的十四章内,只交待百姓渡过一个「海」,在原文 “yam”是一个笼统的字眼,也许可指作「湖」、「海」、「河道」等(参考赛19:5),甚至也可解作任何水域,因为地中海亦可称为 “yam”,唯有出埃及记十三章第十八节、十五章第四及二十二节,才称这处为「红海」 “yam sup”,但这字眼正确的翻译应是「芦苇海」(参考2:3,5)。在旧约时代,「芦苇海」的用法十分普遍,一方面可指「阿卡巴湾」(王上9:26),指「苏彝士湾」(民33:10),不一定是指以色列人曾渡过的那水域(14:2)。此外从埃及人的文献中,发现兰塞城附近有一个名叫「芦苇湖」的地方,极难断定它的位置,但从地理环境来推考,这地方极有可能是昔日的苏彝士地峡,即今天苏彝士运河的所在地。在悠长的岁月中,学者经过多年的研究,分别提供以下四处地点:
一)
这派学者认为,红海即现今苏彝士港附近的苏彝士湾口,这处的潮汐受北风及东风影响很大。若这湾口在古时的水位较现今高,苏彝士湾应深入陆地,靠近苦湖 “Bitter Lakes”;故此,以色列人大有可能在此渡过。但考古学者所提供的资料,让我们看见苏彝士湾及阿卡巴湾的水位,在三千多年内也没有大变,因此可说,歌珊地离这处实在太远了。
二)
苏彝士地峡中部的田撒湖 “Lake Timsah”附近,靠近现今的伊斯玛里亚城 “Ismailiya”。这地点虽较近歌珊地,也接近疏割,地理位置较为合宜。但从圣经的记述中,以色列人曾在以倘安营后(出13:20),便转回到比哈希录及巴力洗分,位于密夺及海的中间安营(14:2)。以倘位于旷野边界,位置虽未能确定,但极有可能是一个埃及人的驻防处。神的选民未能顺利通过,才向北或南折回。田撒湖的说法与这些情况不相符,何况这湖面积不大,有时只是一片沼泽。
三)
位于曼萨拉湖 “Lake Menzaleh”的南部。从地势而论,昔日的水域比现今的的广阔,以色列百姓需跨海而过。这处极有可能是芦苇海。巴力洗分为今天的泰狄夫尼 “Tell Defneh”。
四)
有些学者则认为芦苇海位于西乃半岛北岸及地中海,只隔着一道狭长沙堆的萨尔邦尼斯湖“Lake Sirbonis”,也即现今的巴达威尔湖 “Lake Bardawil”。这湖虽长满了芦苇,但若说神以强烈东风吹来,把水分开,然后以色列人在狭长的沙堆经过,与圣经的记载有许多不吻合的地方。
2 为何神要使法老的心仍然刚硬,借此显出祂的荣耀呢(14:4)?
「耶和华使埃及王法老的心刚硬」(出14:8),意即神容让这外邦君王的心刚硬,任凭他食言,可见这位法老王完全没有悔改的心。神并不是没有慈怜,祂多次给法老认识祂的权能,显示祂就是耶和华,乃是全地的主宰,但法老目睹神的大能,仍执迷不悟,不肯悔攻,最终自讨苦吃,甘心拣选灭亡之路。法老以人的方法对付以色列人,在这群手无寸铁,没有优良武器的百姓中,神却以祂所彰显的大能消灭敌军,明显看见,希伯来人得蒙保守,完全是出自至高者的看顾,从这救赎的行动中,显出神的荣耀来。
3 什么是「特选的车」(14:7)?
「特选的车」,有英文圣经译作「最好的马车」“the best chariots” (NIV)。在古埃及,军队使用极其优良的战车。根据资料显示,埃及地的特选战车,通常由两至四只马匹拉动,由三位兵士乘在其上。其中一位是驾马车的,主要的职责是驾驶,很少需要在战场上作战,另一位则是保护驾车者,第三位则是战车上的作战者。埃及法老王差派其精锐的军队,使用六百辆特选的战车,来追捕手无寸铁的以色列人,可见法老王拦阻神的选民离开埃及的决心。
4 什么是哀求?为何以色列人看见埃及军队赶上来之际,向神发出哀求呢(出14:10)?神的子民又怎样埋怨摩西(14:11至12)?摩西有何回应(14:13)?
一)百姓的哀求
「哀求」(原文编号6817),在希伯来文中,含有「大声悲哀地呼求」的意思,借此可见,当以色列民目睹敌军的前来,心中显得十分悲哀,因为恐怕性命难保,故此立时向神发出呼求。
二)百姓的怨言
(1) 没有存感激的心
百姓对摩西不但没有存感激的心,并且还埋怨他,他们不满神的仆人背后有两个主要的原因:第一,难道死在旷野比死在埃及地好?第二,难道死在埃及比事奉埃及人好(14:11,12)?
(2) 贪生怕死
从百姓的怨言中,发现他们贪生怕死,宁可存留生命作奴隶,也不向往作一个为信仰牺牲的自由人。此外,这些百姓完全没有恩情,一方面对神的仆人没有存半点感激的心,也对神的拯救,没有丝毫的感谢。这群以色列人,只有举目看当时的环境,却没有静观神的工作,可见他们毫无属灵的洞察力,对神完全没有信靠的心。
三)摩西的回应
(1) 不要惧怕(14:13)
惧怕可以使人失去理性,在歇斯底理的情况下,人会胡乱作出判断及作一些反常的事情。若众多的以色列人,失控的四处乱奔,以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时,事情会变得更糟糕,也许会彼此践踏,以致有多人死伤。摩西不愧为领袖,面对敌军的迫近,仍可安慰百姓,显出他有大将之风。
(2) 只管站住(14:13)
「只管站住」,即吩咐百姓应冷静下来,不要胡乱的走动,这是控制混乱场面及群众一个非常美好的方法。
(3) 看神救恩(14:13)
「看耶和华今天向你们所要施行的救恩」,摩西提醒神的子民,不应只看环境,乃要仰望神,等候祂工作,让神来接管大局。
(4) 只管安静(14:14)
若以色列人的人数有二百多万的话,在惊恐中,群众中必定会发出尖叫或哀哭,这些消极及使人灰心失意的声音,一定使民的心也消化起来。整顿军心、吩咐百姓要安静、不要作声,是必须作的。
(5) 消灭敌军(14:13)
摩西向百姓应许及保证,神必为其子民出头,把所有追捕以色列人的埃及军队消灭。
(6) 为民争战(14:14)
在这次被埃及人追捕的行动中,摩西代表神发言,宣告神必为子民作战。
5 当敌军要追捕以色列人之际,耶和华有何反应?嘱咐摩西作什么呢(出14:14至20)?
一)神的质询
「你为什么向我哀求呢?」(14:15)圣经没有交待摩西在何时向耶和华发出哀求,或许是基于群众压力的驱使,才有这行动。无论如何,摩西实在为势所迫,由于百姓向他大发怨言,使他向神发出哀求。神这样说,也暗示摩西在神面前的祷告,是存着抱怨的心情;故此,主才向他作这样的质询。从这事例中,看见神所重用的仆人,也有其人性的软弱。
二)神的应许
(1) 海水分开(14:16)
神向摩西所应许的,让神人可把海水分开,如此作是违反了自然的定律,确实是人类历史中的创举。
(2) 行在干地(14:16)
即使海水分开后,若众多妇儒要走在泥泞中,实在是苦事。神不单叫海水分开,并且使湿滑的海床变成干地,一方面看见神的大能,此外,也看见主对其子民无限的怜爱。
(3) 彰显荣耀(14:17,18)
在中文圣经和合本内,短短的两节经文中,「荣耀」竟出现了两次之多。神在这次拯救的行动中,要显出祂的荣耀来。在整本圣经内,神施行神迹有一主要目的,乃是借此叫人看见祂的荣耀,并且可认识祂为耶和华。
(4) 保守百姓(14:19,20)
在应许中,神向摩西保证,一定会保守其子民。「神的使者」,即「云柱」及「云火柱」(14:19,24),乃是「耶和华」本身(14:24)。神以「云柱火柱」引导百姓,也从前边转往后面立住,这样说,乃是说明耶和华不单是百姓引路的主宰,也是在后边荫庇他们的看守者。
二)神的嘱咐
在这救赎大行动中,神吩咐摩西向海伸杖(14:16),海水便会分开。杖只不过是死物,完全没有神秘的力量。摩西却依照神的指示来作,完全没有质疑神的指引,显出神人对主的顺服及信心。
6 「神的使者」是谁(14:19)?
普遍福音派的解经家皆认为「神的使者」(14:19)、「灭命的」(或根据英文圣经译作「灭命者」“destroyer”)、「耶和华的使者」(创16:7;18:13;出3:2),均是指耶稣基督未成为肉身前,向人显现的一些例证。从这些经文的上文下理来看,许多皆暗示或明示这使者就是耶和华。
7 神在什么时分把海水分开?神把海水分开的过程中,有什么特别之处(14:14至31)?又在何时合起来?以色列人有何反应?
一)海水分开的时间
「晨更」(出14:24),有学者认为这大约是早上三时至黎明的时分,也有别的学者认为希伯来人把晚间分为三更,「晨更」乃是早上二时至六时。神在「晨更」时分,攻击埃及军队,使他们大大混乱(14:24),借此推断,神是在较早的时间使海水分开,是在凌晨时分施展祂的大能的。
二)海水分开的过程
摩西向海伸杖,神便以大东风使海水分开,海水在子民的左右作了墙垣,海也即时成了干地,好让百姓走在干地上。
三)海水复合的时间
圣经的记载是,摩西再次向海举杖,到天一亮海水再次复合起来(14:27),把所有的埃及人淹死。
四)以色列民的反应
借着这次的行动,众百姓看见耶和华所施的大能,便对神产生敬畏的心;此外,也使他们对神及其仆人摩西,生发信服的心(14:31)。
8 从摩西及选民的颂歌中,他们对神有什么的认识呢(15:1至19)?妇女们也作了什么来回应神的拯救(15:20至21)?
一)选民的歌颂(15:1至9)
(1) 耶和华是战士(15:3)
以色列人目睹耶和华显出大能,灭绝追捕他们的埃及军队后,便向祂歌唱,借诗歌表扬及歌颂这位至高之主。诗人以耶和华为战士,但以色列人起来争战,结果百姓大获全胜。其中作者对这位战士分别有不同的认识。
(2) 与民的关系
1/ 个人的主(15:2)
百姓蒙恩得着拯救,全会众经历神救赎之恩,不但如此,神的恩惠及能力,个别也能体会得到。诗人称耶和华为「我的力量」、「我的诗歌」、「我的拯救」、「我的神」,并且他的回应是,「赞美」及「尊崇」祂。
2/ 父亲的主(15:2)
耶和华乃是亚伯拉罕、以撒及雅各的神,现今以色列民亲尝神拯救的大能,体验到他们先祖所跟随及事奉的乃是耶和华。
3/ 至高的主(15:11)
以色列人在这次经历中,认识耶和华比一切外邦神明还大,祂就是耶和华,祂就是宇宙万物的主宰,因为没有神明像祂是「至圣至荣」、「可颂可畏」及「施行奇事」的主。
4/ 永远的王(15:18)
诗人对耶和华有非常独特的认识,乃是永远的君王,因为祂可掌权直到永永远远。耶和华就是自有永有者,祂的权能是直到永永远远的。
5/ 慈爱的主(15:13)
在这次救赎大行动中,百姓深深经历及体会神是一位慈爱的主宰,祂不单满有能力,并且在祂里面有丰盛的慈爱。
6/ 引导的主(15:14)
神以祂的慈爱引导百姓,看见祂是看顾子民的至高者;此外,神引导百姓进入祂的「圣所」(出15:13),意即神赐给子民流奶与蜜的应许地(参考出埃及记15:17),借此看见神是守约施慈爱的,祂也是一位信实者。
(3) 战士的介绍
作者以拟人法来介绍耶和华神的作为及本身,分别以「右手」、「鼻」及「膀臂」来显示神的大能。
1/ 神的右手(15:6,12)
希伯来人视右边为尊贵的表记;故此,诗人多次论及神的右手。神的右手「施展能力」、「显出荣耀」,借祂的大能,灭绝以色列人的敌人。
2/ 神的鼻孔(15:8)
神「鼻中的气」,指用来分开海水的大东风(14:21),鼻孔所吹之气,可分开海水,借着拟人法的描写,带出神无比的威力。
3/ 神的膀臂(15:16)
诗人述说神的作为时,当拯救行动的消息传至外邦时,使外族人的心消化,也叫他们战竞起来(15:14,15),因为耶和华是满有大能的主宰。
二)妇女的回应(15:20至21)
米利暗是摩西的姐姐,被称为女先知,拿着鼓带领妇女跳舞歌颂,借此称颂神大能无比的作为。
3)「尽心行道」“Exercise” (X)
iEXP 查经法
4)「勇敢见证」 “Proclaim” (P)
通过操练真理,信徒必然可经历神。当研经者经历到神及明白真理后,我们便应效法初期教会的信徒勇敢的向非信徒及信徒作见证。通过口传的方式,向未认识耶稣基督的朋友见证主是又活又真的神,也以此来建立主内信徒。iEXP查经法的第四步是「勇敢见证」 “Procla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