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出埃及記緒論

1) 寫作時間

在寫作時間方面,聖經學者主要有兩種說法:

1 在主前1446

學者認為所羅門王是在主前966年建聖殿的,並參考列王紀上6:1的記載,所羅門是於以色列人出埃及後建殿的,藉此推算,摩西是於主前1446年帶領百姓離開埃及為奴之地的(966+480)。如此推論,以色列人是在埃及第十八王朝離開當地的(主前1508至1314年),那麼,杜得模西士三世“Tuthmosis III”(主前1504至1450年),就是逼迫以色列人的王;而亞門諾斐斯二世“Amenophis II”(主前1450至1426年),乃是被神以十災擊打的君王了(參考2:15,23;3:10)。這種推算法是一般保守學者所接受的。

在主前1290

這種講法認為以色列人是在主前十三世紀時離開埃及地的,意即於主前1290年前後。這派學者以1:11所提及的「蘭塞」城,是以第十九王朝的開創者「蘭塞一世」“Rameses I”(主前1314至1312年)所命名的;故此,以此推算,欺壓以色列人的是塞提一世 “Seti I”(主前1312至1289年),容讓百姓離去的乃是蘭塞二世(主前1290至1224年)。並且這派學者以考古學家的發現,迦南地於主前十三世紀被許多外敵入侵,眾多城邑被燒毀,遺下戰爭的痕跡,便斷言這是約書亞及大軍入侵之故。贊成摩西是在1446年領百姓出埃及的學者,有以下幾方面的回應:

第一,「蘭塞」城 “Rameses”原可寫作 “Raamses”,而蘭塞王可寫作“Rameses”或“Ramesses”。那麼,「蘭塞」城不一定以君王的名稱命名,這城的存在可早於蘭塞王之前。

第二,戰爭所遺下來的痕跡,也可以出自非利士的軍隊,或由於約書亞的軍隊繼續征討迦南地之故。

第三,「蘭塞」(1:11)這名稱也許是後人加上去的,因為在創世記也有類似的事例(創47:11)。

2書卷作者

雖然新派學者以不同的論據,試圖推翻摩西五經是出自摩西的手筆,但「外證」及「內證」皆顯示五經是源自神人摩西的。

外證

自約書亞時代開始,出埃及記已被公認為摩西的著作(對比出埃及記20:25及約書亞記8:30至32)。許多聖經內的作者皆以這書卷為摩西的著作,如瑪拉基(4:4)、眾門徒(約1:45)、保羅(10:5),包括了主耶穌親身的見證(可7:10;12:26;路20:37;約5:46,47;7:19,22,23)。並且根據撒瑪利亞及猶太人的傳統,也以摩西為這書卷的作者。

內證

出埃及記內,有許多篇幅皆與摩西有關(15章;17:8至14;20:1至17;24:4,7,12;31:18;34:1至27)。書卷作者的慣常做法,在事件發生後,隨即把它記下,正是作者在其餘四本書卷(創,利,民,申)的處理手法。作者熟悉埃及地的風土人情,可見他是一博學者;此外,在書中看見文學的造詣及學問,顯示作者一定是一位大有學問的人。摩西在埃及宮中生活及接受高深的教育,以他的背景及修養,是記錄出埃及事蹟的首選人物。

3書卷名義

希伯來人以這書的首句,「他的名字」 “weelleh shemoth”為其書的名稱。中文及英文聖經則根據七十士譯本的譯名 “Exodos”取其名稱,這字翻譯作「出來」,正好是這書卷的主題,以色列人蒙神的恩待,藉摩西脫離埃及人的苦待,逃離苛刻的政權。

重要字眼

「救」(3:8,6:7…),「拯救」(6:6,14:30;15:3…)。這兩組字眼正好說出這書卷重要的內容。

書卷重點

一)釋放

頭五章經文主要論述以色列人被埃及人奴役及被神釋放的事件。以色列人寄居異鄉,最終被外邦政權所奴役,失去自由及人基本的尊嚴,但神卻興起神人摩西成為選民的拯救,釋放及讓他們得享自由。

二)律法

神將律法賜下,讓其選民獲知祂的旨意及標準。以色列國與世上的邦國有異,因為神把律法賜下,藉此叫他們可認識至高者的標準,並且以此進深認識這位宇宙獨一的大能者。

三)盟約

神與選民定下盟約,簡稱「摩西之約」或「西乃之約」,為六百多年前神與亞伯拉罕及其後裔之約的延續(參考19:7至8)。

四)同住

在出埃及記內,看見神拯救其子民的工作,不單如此,至高者更與卑微的人同居,神以雲柱火柱引導百姓,這是最好的明證了(40:34至38)。

4) 聖經地位

與創世記的關係

一)故事的延續

創世記的末後,告訴讀者雅各及家人移居了埃及,以約瑟死在異鄉為結束;出埃及記則告訴我們以色列人日後的際遇及經歷,這書是創世記的延續。

二)敗壞與救贖

創世記把人類始祖犯罪的過程及後果列舉出來;出埃及記卻把以色列人落在異鄉,深受埃及人欺壓同胞的苦況記述下來,由於選民向神呼求,神便藉摩西成為百姓的拯救者。

三)家庭與民族

創世記主要記載有關亞伯拉罕、以撒及雅各的事蹟,這是以色列人始祖的歷史,家中的長子便自然成為家庭的祭司。雅各的一家經過多年移居埃及後,人口增多,已由一個家庭演變成一國度,神釋放其子民後,揀選利未支派為事奉的代表,以亞倫的後人成為以色列國的祭司。在創世記看見家庭的祭壇,在出埃及記則出現了會幕的祭壇。

四)新人與新國

雅各是一極自我中心的人物,但神卻藉環境及他所遭的際遇模造這人的生命,雅各到年老髮白時,成為「新人」,因為生命被神雕砌後,進深的認識這位自有永有者。出埃及記把以色列成為一邦國的歷史清楚記錄下來,藉著神的拯救及保守,這民族竟成歷史一個「新國」。

2 與利未記的關係

出埃及記以神的榮光充滿會幕為終結,利未記的首句是「耶和華從會幕中呼叫摩西」,可見兩者是相連的。

與約書亞記的關係

出埃及記是記述以色列人離開為奴之地,約書亞記則記載選民進入應許地的實況。單單只有離開苦況,沒有進入神所賜豐富之地,是不最完全的,把兩本書放在一起看時,便發現神的心腸肺腑,祂不但拯救人,更領人進入豐富之地。

與加拉太書的關係

出埃及記把神釋放以色列人、使他們重獲自由的事件記述下來,這是在生活上重新得著自由;在加拉太書裡,告訴信徒一件難能可貴的事,就是信靠基督的人得著真正的自由,這是靈性的自由。

5) 神學觀念

究竟神的預知與神的預定有甚麼關係呢?

是神預知人會相信祂,因此祂預定人得救嗎?

甚麼是自由意志呢?神會介入的自由意志嗎?

在出埃及記內,神的救贖工作有甚麼特別之處?

神的預知與預定

是否神預定法老臣僕心裡剛硬呢(10:1)?是不是神預知法老及其下屬硬心不肯悔改,故此讓他們繼續硬心下去呢?

一)不是被動

神既是全知的,因此祂可預知一切事情,包括所有未發生的事故。若說基於神預知一切,意即知道人類的取向,才把結局定下來,稱之為神的預定,是極其不合真理的講法;因為這樣說,神在歷史中便是被動的,受造之物成為主動,事情由被造者所定及控制,那麼神便不是至高者,間接及直接地否定了神在歷史中的主權。

二)自由意志

神不是預定法老及臣僕剛硬不肯悔改,因為神絕對不會控制人的自由意志。法老剛硬不願悔改,是基於個人硬心之故,聖經如此說,為要表明神在歷史中掌權(10:1),祂仍是宇宙萬物中的主宰。這樣說法,意即神容讓法老硬心,不是指神要控制他的自由意志,以致他無法悔改。

三)人的自由意志

神給人類自由意志,祂可影響人的思想,但絕對沒有把其制肘,否則人就變成機械人,完全沒有自由;此外,若至高者控制了人的思想,任何決定皆不是出於自己的話,那麼,神便沒有資格來審判人了!

神的救贖

在神救贖的大行動中,看見祂的計劃十分周詳,在這救贖計劃中,願意人可復得昔日曾失落的榮耀及快樂。始祖因犯罪而虧缺了神的榮耀,並且不可再事奉神,現今以色列民再蒙神的應許,可成祭司,意即可復得祭司的職事(19:6),並且復得神榮耀的同在(40:34),還可得著神在律法的啟示,過著合神心意聖潔的生活(19:6),在地上愛神、愛人(出20:1至17;可12:30至31),這是律法的精義,顯出神的救恩是何等完備呢!

6) 書卷大綱

神的救贖(1:1至18:27)  
 蒙救贖的需要(1:1至22) 
  選民的增多(1:1至7)
  選民的苦楚(1:8至14)
  滅族的危機(1:15至22)
 神選召救贖者(2:1至4:31) 
  摩西蒙拯救(2:1至10)
  摩西的過失(2:11至22)
 選民的哀求(3:1至4:17) 
 摩西蒙呼召(4:18至26) 
 摩西被接納(4:27至31) 
 以色列蒙救贖(5:1至15:21) 
  摩西以言語挑戰法老(5:1至6:9)
  摩西以神蹟挑戰法老(6:10至7:13)
  摩西以十災挑戰法老(7:14至11:10)
  神藉羔羊拯救以色列(11:11至13:16)
  神以能力拯救以色列(13:17至15:21)
 在曠野蒙保守(15:22至18:27) 
  在饑渴中的保守(15:22至27)
  在饑餓中的保守(16:1至36)
  在饑渴中的保守(17:1至7)
  在戰爭中的保守(17:8至16)
  在混亂中的保守(18:1至27)
神的啟示(19:1至40:38)  
 舊約的啟示(19:1至31:18) 
  預備選民(19:1至25)
  啟示律法(20:1至26)
  典章內容(21:1至23:33)
  摩西登山(24:1至11)
  神的會幕(24:12至27:21)
  神的祭司(28:1至29:46)
  約的設立(30:1至31:18)
 子民的回應(32:1至40:38) 
  子民的毀約(32:1至1至6)
  摩西的代求(32:7至33)
  再次的懇求(32:34至33:23)
  再次的立約(34:1至35)
  百姓的遵從(35:1至40:33)
  榮光的彰顯(40:34至38)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