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传 26:19–32
19亚基帕王啊,我故此没有违背那从天上来的异象,
20先在大马士革,后在耶路撒冷和犹太全地以及外邦,劝勉他们应当悔改归向神,行事与悔改的心相称。
21因此,犹太人在殿里拿住我,想要杀我。
22然而我蒙神的帮助,直到今日还站得住,对着尊贵、卑贱、老幼作见证。所讲的,并不外乎众先知和摩西所说将来必成的事,
23就是基督必须受害,并且因从死里复活,要首先把光明的道传给百姓和外邦人。”
24保罗这样分诉,非斯都大声说:“保罗,你癫狂了吧!你的学问太大,反叫你癫狂了。”
25保罗说:“非斯都大人,我不是癫狂,我说的乃是真实明白话。
26王也晓得这些事,所以我向王放胆直言。我深信这些事没有一件向王隐藏的,因都不是在背地里做的。
27亚基帕王啊,你信先知吗?我知道你是信的。”
28亚基帕对保罗说:“你想少微一劝,便叫我作基督徒啊?”
29保罗说:“无论是少劝,是多劝,我向神所求的,不但你一个人,就是今天一切听我的,都要像我一样,只是不要像我有这些锁链。”
30于是,王和巡抚并百妮基与同坐的人都起来,
31退到里面,彼此谈论说:“这人并没有犯什么该死该绑的罪。”
32亚基帕又对非斯都说:“这人若没有上告于凯撒,就可以释放了。”
1)「仔细查看」 “Eye”
iEXP 查经法
1 何谓那从天上来的异象呢(徒26:19)?
2 为什么非斯都听见保罗的见证时,认为他渊博的学问反叫他癫狂呢(徒26:24)?
3 为何亚基帕有如此的反应呢(徒26:28)?
2)「小心解释”“Expound” (E)
iEXP 查经法
父神
1 归向真神(徒26:20)
「悔改归向 神」,乃是其字面的意思,现代英文译本则把它意译作「停止犯罪归向神」。
2 神的帮助(徒26:22)
「然而我蒙 神的帮助」,新生活译本则把它译作「但是神保护我」。
3 向神祈祷(徒26:29)
「我向 神所求的」,含有对神所存着的愿望之意。
基督(徒26:23)
「受害」,这个原文词汇只在新约圣经出现了一次。如此的形容,为要表明经历痛苦乃是基督在世上必然的厄运。
向亚基帕作见证(徒26:19至23)
1 保罗的异象(徒26:19)
一)异象的意思
异象乃是不寻常的、想不到的看见(现象)。保罗的异象是源自天上的,意即属天显现的意思。
二)顺命的保罗
在此,保罗大胆的向亚基帕王作见证,表明他所得的异象是源自天上的,意即其本质是属天的(属神的)。在保罗前往大马色的路上,主耶稣主动的向他显现,把当作的事告诉他,如此的异象,把他完全改变过来。自此之后,保罗便忠于主的吩咐,尽心竭力地把基督的福音传开。
2 保罗的使命(徒26:20)
一)履行使命的地方
保罗最先在大马色城里见证基督,接着不断的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及外邦城邑里把福音传开。换言之,使徒保罗先后在不同的地方里来履行其使命。
二)履行使命的重点
悔改是思想及行为方面的改变,表明人是真心悔改的。保罗把其使命的重点简单的勾划出来,意即叫罪人悔改归向神是福音的焦点。
3 保罗被追杀(徒26:21)
在此,保罗郑重向亚基帕王表明,为要誓要顺从这天上而来的异象,他才被犹太人在圣殿范围里被捕,并且因而惹来杀身之祸。
4 蒙神的保守(徒26:22上)
虽然犹太人誓死要把保罗杀掉,但他却蒙神的保守直到如今。意思就是说,保罗得以向亚基帕王伸诉,也非偶然之事,这全属主的保守及安排。
5 保罗的信息(徒26:22下至23)
一)忠于旧约
再者,保罗要向亚基帕王说明,他向不同阶层所传讲的信息,乃是旧约圣经的应许及预言,意即他是从来没有离经背道的。保罗如此的说话,为要强调其信仰与犹太教是同出一辙的。既然犹太教已得到罗马人的认可;那么,基督的福音也应被视为合法的信仰。
二)旧约预言
在旧约圣经内,有多处经文记载弥赛亚受害及复活的预言(赛52:13至53:12;诗16:8至11)。弥赛亚被喻为外邦人的光(赛42:6;49:6),祂也照亮坐在黑暗中死荫里的犹太人(路1:79)。弥赛亚不但要受害,并且祂要征服死亡,成为得胜罪恶及死亡的主宰,显明祂就是全人类的救主(徒26:22下至23)。第二十三节的翻译应是如此:「就是基督必须受难,并且从死人中首先复活,把光明的信息传报给这人民和外族人。」(环球圣经新译本)这里的首先,不是指时间的次序,而是指地位而言。虽然耶稣基督不是首位得胜死亡的人物,但却是首位胜过死亡而不再尝死味的。
向非斯都作见证(徒26:24至25)
1 非斯都的反应(徒26:24)
一)癫狂的意思
在古代社会里,人断定癫狂是从神明那里而来,或是基于个人精神错乱所致。
二)不同的见解
非斯都以贬抑的口吻,认为保罗过度钻研圣经,因而导致他精神失常。麦克阿瑟认为,罗马知识分子决不会相信人死后复活,并且复生后更能向人说话。意思就是说,非斯都视保罗的言论是癫狂的。魏斯比则推想说,如果非斯认为保罗是疯狂的话,他决不会如此的恩待这位使徒,并且把他送往亚基帕王那里,使他有伸辩的机会。非斯都突然中断保罗的言论,也许他觉得如此的言论是有道理的,但却以借口来逃避之。
2 保罗的反应(徒26:25)
听见非斯都这样说话时,保罗即时有所回应,指自己并不是疯癫的,并且他是在清醒的状态里说真实话的。
对亚基帕的善劝(徒26:26至32)
1 放胆直言(徒26:26)
「在背地里作的」,意即在街角里说话;这是一句用来取笑人的说话,借此形容那些逃避公众目光的哲学家,指控他们的行为是暗昧的。在此,保罗更加大胆直言的表示,亚基帕也是熟悉旧约圣经教训的。
2 发出问题(徒26:27至29)
一)保罗的问题(徒26:27)
保罗把握机会追问亚基帕王说:「你信先知么?我知道你是信的。」
二)王即时反应(徒26:28)
为何亚基帕王会如此回应呢?究竟是戏弄、挖苦、反话、发怒或是出自真诚的认信呢?某学者则指出,亚基帕王以开玩笑的方式来逃避使徒保罗的问题。
三)保罗的心愿(徒26:29)
不论亚基帕的回答是出于真诚或戏弄的口吻,保罗的回答却是极其真诚的。他只有一个心愿,就是不论任何听他伸诉的人,皆能像他一样可蒙恩得救,但却不用为此失去宝贵的自由。
3 闭门商议(徒26:30至32)
一)众人的意见
听完保罗的伸辩后,亚基帕王及一切出席的人皆退堂商议,作出最后的裁决。在彼此商议时,他们皆认为保罗是没有犯过任何该死或该受刑罚的罪行。亚基帕王把他个人的见解告知巡抚非斯都,指出假若保罗是没有上告于该撒的话,他应是可以被释放的。
二)政治的因素
虽然亚基帕可以把保罗释放,但既然保罗已立定心意要上告于该撒,不容许他如此作的话,便有损该撒的威信了。保罗坚决要上罗马去,在那里上告于该撒,为要叫犹太人再无法指控他,因为他们是无法可向罗马政府挑战的。再者,保罗上诉该撒的决定,已叫审理权不再落在亚基帕及非斯都的身上了。
三)上诉的目的
为何保罗誓要上诉该撒?保罗如此作,为要向罗马政府表明,基督教是从来没有触犯煽动罪的。
亮光
1 光明磊落的信仰(徒26:26)
信奉基督的信仰不但能经得起考验的,并且其信仰的本质也是光明磊落的。
2 上诉该撒的目的
为何保罗坚决的要上诉该撒呢?也许旁人会感到不求甚解,觉得如此作并没有多大的意义。假若我们参考当时的背景,并且留意路加在文笔里所留下的伏线时,便可以找出保罗背后的动机。通过保罗的上诉,让罗马政府知道信奉基督的人是安分守己的百姓,并且他们是从来没有犯过任何煽动罪的。
3)「尽心行道」“Exercise” (X)
iEXP 查经法
顺命的保罗
自保罗蒙恩得救后,他便忠于主的呼召及托付直至死时;我们又如何呢(徒26:19)?
癫狂的保罗
当慕迪先生以卖鞋维生时,没有人称他为疯子。可是,当他起来全时间传福音时,人家便称他为「癫狂的慕迪」。慕迪与保罗一样,皆是为主大发热心的神仆。假若我们因福音之故被人称为疯子的话,我们也应以此为荣。
4)「勇敢见证」 “Proclaim” (P)
通过操练真理,信徒必然可经历神。当研经者经历到神及明白真理后,我们便应效法初期教会的信徒勇敢的向非信徒及信徒作见证。通过口传的方式,向未认识耶稣基督的朋友见证主是又活又真的神,也以此来建立主内信徒。iEXP查经法的第四步是「勇敢见证」 “Proclaim”。
iEXP 查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