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传 18:1–17
1这事以后,保罗离了雅典,来到哥林多。
2遇见一个犹太人,名叫亚居拉,他生在本都;因为革老丢命犹太人都离开罗马,新近带着妻百基拉从意大利来。保罗就投奔了他们。
3他们本是制造帐棚为业。保罗因与他们同业,就和他们同住做工。
4每逢安息日,保罗在会堂里辩论,劝化犹太人和希腊人。
5西拉和提摩太从马其顿来的时候,保罗为道迫切,向犹太人证明耶稣是基督。
6他们既抗拒、毁谤,保罗就抖着衣裳说:“你们的罪归到你们自己头上,与我无干!从今以后,我要往外邦人那里去。”
7于是离开那里,到了一个人的家中,这人名叫提多犹士都,是敬拜神的,他的家靠近会堂。
8管会堂的基利司布和全家都信了主,还有许多哥林多人听了,就相信受洗。
9夜间,主在异象中对保罗说:“不要怕,只管讲,不要闭口。
10有我与你同在,必没有人下手害你,因为在这城里,我有许多的百姓。“
11保罗在那里住了一年零六个月,将神的道教训他们。
12到迦流作亚该亚方伯的时候,犹太人同心起来攻击保罗,拉他到公堂,
13说:“这个人,劝人不按着律法敬拜神。”
14保罗刚要开口,迦流就对犹太人说:“你们这些犹太人!如果是为冤枉或奸恶的事,我理当耐性听你们。
15但所争论的,若是关乎言语、名目和你们的律法,你们自己去办吧!这样的事我不愿意审问。“
16就把他们撵出公堂。
17众人便揪住管会堂的所提尼,在堂前打他。这些事迦流都不管。
1)「仔细查看」 “Eye”
iEXP 查经法
1 为何革老丢要驱逐犹太人出罗马呢(徒18:2)?
2 为何哥林多城内有许多神的百姓呢(徒18:10)?
3 管会堂的是何许人呢(徒18:17)?
2)「小心解释」“Expound” (E)
iEXP 查经法
基督
保罗用尽九牛二虎之力,为要向犹太人同胞证明耶稣就是弥赛亚(基督)(徒18:5)。
真神
提多犹士都是敬拜神的,如此的描述,为要表明他是一位追寻认识真神耶和华的外邦人(徒18:7)。
保罗遇见犹太同胞(徒18:1至3)
1 哥林多简介
自主前二十七年,哥林多已成为亚该亚省的首都。这主要都市拥有各种各样的人口,分别有希腊人、罗马人、亚洲人及众多的犹太人。全城人口有二十万自由人及五十万奴隶。亚赛罗底特庙(爱的女神)建在亚克罗玻利上,位于哥林多城一千五百呎之上。每天晚上,庙里的一千名女祭司(庙妓)从山上下来,在城里进行非法的勾当。由此可见,哥林多是一个淫乱之都。
2 亚居拉夫妇
一)亚居拉的出生地
离开雅典后,保罗便抵达哥林多,在这里遇见一位名叫亚居拉的犹太人。这人生在本都,乃是小亚细亚省北部的省分。
二)夫妇离开罗马城
在主后四十九年,革老丢下命把犹太人逐出罗马。对于此事,二世纪的罗马历史学家史维都尼亚斯指出,那时犹太人经常为到琪督而骚动。由于「基督」“Christus”与「琪督」“Chrestus”的发音极为相似;极有可能,基于犹太人坚拒耶稣为基督之故而经常产生动乱。如此惯常出现的骚乱却换来反犹太人的情绪,最终迫使罗马君王革老丢把他们驱逐出境。
三)夫妇二人的职业
(1) 犹太人的习俗
按照犹太人的习俗,父亲是会把其手艺传授给其男孩子的。犹太拉比身兼两职,因而叫他们能免费讲学。
(2) 中东地的背景
在古代的社会里,同行的人不会彼此竞争,有别于现今的世代。通常他们住在镇上的同一区域内,在那里成立同业工会。一般来说,商会信奉某位守护神,并且在定期的宴会里,他们一同吃祭物。如此异教的商会,叫犹太教徒不与他们交往。能与同业的犹太人相遇,乃是快乐的事情。为到自己的工作,工匠会感到自豪,但却受到上流人士所歧视。
(3) 制造帐棚之意
虽然帐棚可用山羊毛来编织,但帐棚大多数是以皮革来制造的。极有可能,保罗、亚居拉及百基拉皆是从事皮革行业的。
四)夫妇二人的信仰
(1) 乃是信徒
某学者指出,亚居拉及百基拉应是基督徒,因为那时在罗马已有教会了(罗1:7至8)。他们两人从来没有被列在哥林多城归信基督的名单内。再者,假若是保罗带领这两位重要人物信主的话,他们信主的经过一定会被记录下来。
(2) 难以确定
我们无法可知道亚居拉及百基拉遇见保罗时,他们是不是基督徒;因为亚居拉被称为犹太人,但这并不表示他是认识基督的。我们也不可说,保罗与两人同住,皆因他们是信徒。他与两人同伙,乃是因为他们是制造帐棚的。根据上文下理的记载,我们实在难以确定他们两人是否基督徒。
五)使徒保罗的同伴
基于亚居拉及百基拉从事制造帐棚的事业,保罗便就近(「投奔了」)他们,成为他们合作的伙伴(徒18:2至3)。
保罗在会堂里辩论(徒18:4至6)
1 安息日的惯例
按照保罗的惯例,每一个安息日他皆会前往会堂,与犹太人及希腊人理论,试图说服他们来归信基督(徒18:4)。
2 迫切见证基督
一)与同工会合
在此,路加论到西拉及提摩太从马其顿前来,与保罗在哥林多城会合,再次一同承担布道的工作(徒18:5)。
二)迫切的态度
保罗以迫切的态度来传道,为要让同胞认识耶稣基督就是弥赛亚(徒18:5)。
三)被同胞坚拒
「抗拒」,直译是列成战阵之意。面对同胞的拒绝,并且加上对基督的亵渎,保罗便抖着衣裳说,把犹太人的血归在他们自己的头上。「抖着衣裳」,新现代译本意译作「抖下衣裳上的尘土」。某学者指出,如此的行动是把可能会在会堂粘附在衣裳上的尘土,把它全部抖下来。有学者进而解释,这是断绝相交之意。如此的举动及说话,分别有两个不同的意思。「你们的罪归到你们自己头上」,意即是说,他们所遭的审判是咎由自取的。再者,借着如此的宣告,保罗表明他不用为到犹太人所遭的审判负上任何的责任,并且将会转往外邦人那里去作工(徒18:6)。
保罗在会堂外布道(徒18:7至8)
1 外邦人信主
提多犹士都住在会堂的附近。保罗离开会堂后,便转向这位敬畏神的外邦人那里去,最终引领了他信主。由于罗马人通常有三个不同的名字;故此,有学者推断该犹是他另外的一个名字(徒18:7;林前1:14)。
2 犹太人信主
会堂崇拜的细节及各方面的活动,乃是由几位长老负责的。全权负责崇拜的人,称为主席、主任长老或主管会堂的人。虽然路加没有交待到保罗传福音的细节,但却把其结果告知读者。普遍犹太人坚决的拒绝福音;难能可贵的是,会堂的主席基利司布及其家人竟归信了基督(徒18:8)。
3 其他人信主
保罗不但引领提多犹士都、基利司布及全家信主,还有一些没有提及名字的哥林多人,也接受了救恩。这些外邦信徒信主后,便通过接受浸礼来见证他们归向救主的决心(徒18:8)。
保罗在夜间得异象(徒18:9至11)
1 得异象的时间
保罗遭同胞在会堂内反对后,便随即转往会堂以外的范围来布道,并且换来明显的果效。就是于这期间,主便在夜间于异象中对保罗讲话了(徒18:9)。
2 这异象的内容
从异象的内容来看,也许在哥林多展开布道的过程里,保罗为到工作的艰辛而感到惧怕。某学者更加指出,这个异象是含有三个不同命令及应许的:
一)三个命令
不要怕;只管讲;不要闭口(徒18:9)。
二)三个应许
有我与你同在;必没有人下手害你;因为在这城里我有许多的百姓(徒18:10)。这些百姓是仍未得救的非信徒,但他们却是蒙神拣选的。简言之,他们至终是可得着拯救的。
3 这异象的影响
得见这异象后,保罗便留守在哥林多城里,把神的道教导该地的居民(徒18:11)。
保罗被犹太人对付(徒18:12至17)
1 保罗被捕的时间
在迦流作亚该亚方伯的时候,犹太人便一同起来攻击保罗,把他拉到公堂的审判座位去(徒18:12)。迦流是哲学家塞尼加的兄弟。由于方伯的任期是两年,颇为肯定的是,这事件是发生在主后五十一或五十二年期间的。
2 保罗被控的罪名
经过事先商议后,犹太人便一同起来把罪名强加在保罗身上,指他劝人不按着律法来敬拜神(徒18:13)。
3 迦流作出的判决
保罗还未开口答辩之际,方伯迦流便宣告判词,表明他决不会审理言语之争,并且即时把这些滋事分子逐出公堂(徒18:14至16)。
4 所提尼被人毒打
由于管会堂的基利司布信了主(徒18:8);故此,犹太人便要拣选别人来取代其位置了。也许管会堂的所提尼是控方的律师,由于无法成功地检控保罗,因此犹太人迁怒于他,在那里即时把他毒打(徒18:17)。
亮光
1 异象(徒18:9至11)
在使徒行传内,先后分别论到保罗目睹六个不同的异象。特别之处是每一个异象皆在保罗事奉之重要关头里出现。
2 毒打
虽然所提尼惨被人毒打,但日后他却信了主,并且能得以成为保罗的同工(徒18:17;林前1:1)。
3)「尽心行道」“Exercise” (X)
iEXP 查经法
神的百姓(徒18:10)
神已作出拣选,预定某些哥林多人能得着救恩。首先,传福音乃是我们信徒的责任;再者,通过传扬福音的过程,我们可成为流通的管子,让蒙神拣选的人得着拯救之福气。
忠心事奉
哥林多城可算是一个品流复杂的社会,在那里宣教绝不是易事。保罗得见异象后,便忠心留守在哥林多城里工作,这是我们应该学效的(徒18:11)。
4)「勇敢见证」 “Proclaim” (P)
通过操练真理,信徒必然可经历神。当研经者经历到神及明白真理后,我们便应效法初期教会的信徒勇敢的向非信徒及信徒作见证。通过口传的方式,向未认识耶稣基督的朋友见证主是又活又真的神,也以此来建立主内信徒。iEXP查经法的第四步是「勇敢见证」 “Proclaim”。
iEXP 查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