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傳 16:11–24
11於是從特羅亞開船,一直行到撒摩特喇,第二天到了尼亞坡里。
12從那裡來到腓立比,就是馬其頓這一方的頭一個城,也是羅馬的駐防城。我們在這城裡住了幾天。
13當安息日,我們出城門,到了河邊,知道那裡有一個禱告的地方,我們就坐下對那聚會的婦女講道。
14有一個賣紫色布疋的婦人,名叫呂底亞,是推雅推喇城的人,素來敬拜神。她聽見了,主就開導她的心,叫她留心聽保羅所講的話。
15她和她一家既領了洗,便求我們說:“你們若以為我是真信主的,請到我家裡來住。”於是強留我們。
16後來,我們往那禱告的地方去。有一個使女迎著面來,她被巫鬼所附,用法術叫她主人們大得財利。
17她跟隨保羅和我們,喊著說:“這些人是至高神的僕人,對你們傳說救人的道!”
18她一連多日這樣喊叫,保羅就心中厭煩,轉身對那鬼說:“我奉耶穌基督的名,吩咐你從她身上出來!”那鬼當時就出來了。
19使女的主人們見得利的指望沒有了,便揪住保羅和西拉,拉他們到巿上去見首領,
20又帶到官長面前說:“這些人原是猶太人,竟騷擾我們的城,
21傳我們羅馬人所不可受、不可行的規矩。”
22眾人就一同起來攻擊他們。官長吩咐剝了他們的衣裳,用棍打;
23打了許多棍,便將他們下在監裡,囑咐禁卒嚴緊看守。
24禁卒領了這樣的命,就把他們下在內監裡,兩腳上了木狗。
1)「仔細察看」 “Eye”
iEXP 查經法
1 為何在腓立比城河畔有一個禱告的地方呢(徒16:12至13)?
2 被鬼附的使女指出保羅及同伴是為至高神傳講救恩的僕人,撒但豈不是為宣教士作正面的宣傳嗎(徒16:17)?
2)「小心解釋」“Expound” (E)
iEXP 查經法
神
在腓立比這外邦城邑裡,仍有些人是敬畏真神的;這位以賣紫色布疋維生的婦人,乃是其中一位的表表者(徒16:14)。
主
主親自打開這位敬畏真神婦人的心,叫她得以明白保羅所講的福音信息(徒16:14)。
賣紫色布疋的婦人(徒16:11至15)
1 婦人的家鄉
一)腓立比城
特羅亞是小亞細亞西岸的一個海港,位於現今土耳其的境內。與保羅同行的有西拉、提摩太及路加,他們由特羅亞啟程,最先抵達撒摩特喇(徒16:11)。撒摩特喇乃是愛琴海的一個島嶼,大約位於小亞細亞及希臘內陸兩地的中間。這隊宣教士抵達撒摩特喇,便在這島上暫住一天,然後才動身前往尼亞波利。他們再由那裡向內陸走,以腓立比城為他們的目的地。「頭一個城」,有譯本把它翻作「具領導地位的城市」,也有譯作「第一個區」。有些學者認為腓立比城沒有甚麼顯赫的地位;那麼,把它翻作首要的城是有困難的。自主前168年起,馬其頓便被羅馬人分為四個區域;故此,某些學者便斷言,這裡應翻作「第一個區」才是。可是,上文下理沒有如此的暗示。換言之,最恰當的翻譯是「具領導地位的城市」。腓立比是一個羅馬殖民地,那地的羅馬公民是享有特權的。按猶太人的慣例,有十個男士才可組成會堂。腓立比城沒有會堂的設立,而只在河畔有一禱告的地方;從此可見,那裡猶太人的人口是極少的。
二)謀生之地
在腓立比城內,有一位來自推雅推喇城的婦人,她的名字叫呂底亞,以販賣紫色布疋維生(徒16:14)。按昔日的風俗習慣,獨自出來謀生的婦人,一是居寡,或是未婚的。極有可能,呂底亞是一名寡婦。
三)她的祖籍
呂底亞是推雅推喇城的人;這城位於呂底亞省,即現今土耳其的境內(徒16:14)。
2 婦人的職業(徒16:14)
紫色布疋的顏料,來自某種的貝殼或植物的根部。那時,有些婦女已起來經商了;甚至為奴的婦人及男人,也可享有如此的權利。富有人家喜愛紫色布疋這種奢侈品,這乃是地中海超過一千年的文化。呂底亞經營販賣紫色布疋的生意,其消費者乃是尊貴人士及富有人家,而其利潤是十分可觀的。呂底亞的家足以容納幾位宣教士棲身(徒16:15),並且能讓腓立比初生的教會在其家中聚會,顯示這婦人是頗為富裕的(徒16:40)。
3 婦人的信仰
一)敬畏真神
呂底亞這位外邦婦人,一向是敬畏真神的;故此,她經常參加河畔的祈禱會(徒16:13至14)。
二)留心聽道
主開啟這婦人的心竅,叫她專注保羅所宣講的信息,藉此叫她蒙恩得救(徒16:14)。
三)接受浸禮
按照初期教會的慣例,信主的人是即時接受浸禮的。一家接受浸禮,究竟有沒有嬰兒在內呢?昔日的家是包括僕人的;意即是說,聽保羅講道後,呂底亞、家人及僕人也接受了浸禮。可是,嬰孩是無法可包括在內的,因為他們沒有悟性來相信福音(徒16:15)。
四)愛心接待
信主後,呂底亞便盡地主之誼,極力要求幾位宣教士留在其家中暫住,為要表明她是真心信主的(徒16:15)。
被巫鬼所附的使女(徒16:16至24)
1 使女的簡介
古希臘及羅馬人篤信徵兆及占卜。司令官在參與戰役及君王在作出重要決策前,沒有不先去求徵兆的。對於主人來說,擁有特異功能的女奴隸,實在等同擁有金礦一般。「被巫鬼所附」,意即被蟒蛇所附。蟒蛇為古希臘神話的那條蛇;在此,路加醫生要指出這使女是與邪靈有交往的。極有可能,這使女是被占卜的靈所附的,因而可為其主人賺取巨富(徒16:16)。
2 使女的叫喊
一)叫喊的地方
當宣教士再度前往那禱告之地時,這位被邪靈所附的使女,便出現在他們眼前。這使女高聲喊叫(徒16:17),指出保羅及其同伴皆是為至高神宣講救恩的僕人。在那裡一連幾天,這使女皆如此的叫喊。
二)叫喊的目的(徒16:17)
猶太人常稱耶和華為「至高神」;外邦人也以「至高神」這個名字來稱呼丟斯(或宙斯),也有異教徒稱猶太人的神為丟斯的。為何邪靈要藉使女的口來宣告保羅及同伴是至高神的福音使者呢?學者有以下不同的見解:
(1) 混亂真道
使女如此的喊叫,可以令人家錯誤地把鬼附的使女與基督的福音聯繫在一起,叫人把異教與真道混為一談。把真理混淆,乃是魔鬼一直慣用的技倆。
(2) 更為超越
藉著指出保羅及同伴的身份及使命,顯示使女內裡的靈是更為超然的。
3 使女得釋放
這位被鬼附的使女一連幾天的尖叫,叫保羅忍無可忍。保羅奉耶穌基督的名,吩咐污鬼從使女身上出來,因而叫這人得著釋放(徒16:18)。
4 使女的主人
一)捉拿宣教士
市集是昔日的中央公共廣場,即社交生活的中心。在羅馬殖民地裡,有兩個官員是專責料理當地事務的。使女的主人眼巴巴的目睹自己竟失去了生財的工具,便老羞成怒。在怒氣填胸下,他們便把保羅及西拉帶到市集去見首領,為要借助官長來對付這些宣教士(徒16:19)。
二)指控宣教士
(1) 擾民的行為
使女的主人指控宣教士在腓立比境內的活動,叫區民受到騷擾。他們特意指出兩人是猶太人,也許這是出於反猶太人的情緒。在昔日的社會裡,反猶太人主義是十分普及的(徒18:2;12至17)。
(2) 反羅馬常規
羅馬人不許信奉異教,這是官方的立場,但他們卻會以寬鬆的態度來處理之。假若在不影響羅馬人習俗的大前題下,他們是會容許羅馬人信奉別的宗教的。簡言之,這些人以反羅馬的罪名,藉此迫使官長來對付這些神的僕人(徒16:21)。
三)虐待宣教士
聽見這些控詞後,群眾便一同起來攻擊保羅及西拉了。官長不但不讓被告有任何答辯的機會,並且在群眾所施加的壓力下,作出了草率的裁決。官長下令把保羅及西拉的衣服脫去,然後以木棍來責打他們(參考林後11:25;16:22)。
在酷刑過後,他們便把保羅及西拉扔在監裡。極有可能,這監牢是寒冷、潮濕及黑暗的。木狗是以木材製成的刑具,它不但限制犯人的活動,也叫人受盡折磨。通常木狗有兩個洞,乃是用來把犯人的雙腿套鎖在其中的。
亮光
1 撒但的技倆
自古以來,撒但經常以混亂真道的手法來叫人無法可分辨真理(徒16:17)。
2 反羅馬行為
使女的主人把反羅馬的罪名加在保羅及西拉身上,叫他們兩人受盡皮肉之苦。在教會歷史裡,不少反對基督教的人士也把反政府的罪狀加在信徒身上,藉此叫他們受盡世上各種的凌辱(徒16:21)。
3)「盡心行道」“Exercise” (X)
iEXP 查經法
信主的過程
若不是主開導人心,罪人是決不會接受福音的(徒16:14)。
魔鬼的惡計
魔鬼經常以假亂真,並且把錯謬的見解注入純正福音之內;為此,屬神的兒女應當小心(徒16:17)!
4)「勇敢見證」 “Proclaim” (P)
通過操練真理,信徒必然可經歷神。當研經者經歷到神及明白真理後,我們便應效法初期教會的信徒勇敢的向非信徒及信徒作見證。通過口傳的方式,向未認識耶穌基督的朋友見證主是又活又真的神,也以此來建立主內信徒。iEXP查經法的第四步是「勇敢見證」 “Proclaim”。
iEXP 查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