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傳 20:1–12
1亂定之後,保羅請門徒來,勸勉他們,就辭別起行,往馬其頓去。
2走遍了那一帶地方,用許多話勸勉門徒,然後來到希臘。
3在那裡住了三個月,將要坐船往敘利亞去,猶太人設計要害他,他就定意從馬其頓回去。
4同他到亞西亞去的,有庇哩亞人畢羅斯的兒子所巴特,帖撒羅尼迦人亞里達古和西公都,還有特庇人該猶,並提摩太,又有亞西亞人推基古和特羅非摩。
5這些人先走,在特羅亞等候我們。
6過了除酵的日子,我們從腓立比開船,五天到了特羅亞,和他們相會,在那裡住了七天。
7七日的第一日,我們聚會擘餅的時候,保羅因為要次日起行,就與他們講論,直講到半夜。
8我們聚會的那座樓上,有好些燈燭。
9有一個少年人,名叫猶推古,坐在窗台上困倦沉睡。保羅講了多時,少年人睡熟了,就從三層樓上掉下去;扶起他來,已經死了。
10保羅下去,伏在他身上,抱著他說:“你們不要發慌,他的靈魂還在身上。”
11保羅又上去,擘餅,吃了,談論許久,直到天亮,這才走了。
12有人把那童子活活地領來,得的安慰不小。
1)「仔細察看」 “Eye”
iEXP 查經法
1 究竟猶推古是少年人或是童子呢(徒20:9,12)?
2 猶推古果真死了嗎(徒20:9)?
2)「小心解釋」“Expound” (E)
iEXP 查經法
離開以弗所後(徒20:1至5)
1 往馬其頓去(徒20:1至2)
「勸勉」,可譯作鼓勵或勸告。這次騷亂得以平靜後,保羅便傳召以弗所城的信徒前來,勉勵他們一番後,才離他們而去。離開以弗所後,保羅便往馬其頓及亞該亞去(徒20:1;參考徒19:21;林後2:12,13)。參照哥林多前後書及羅馬書的記載,保羅計劃前往馬其頓(希臘的北部)及亞該亞(希臘的南部)去,為要收集餽贈耶路撒冷貧窮信徒的捐款(林前16:5至8;林後8至9章;羅15:25至28)。
2 前往希臘去(徒20:2至3)
一)抵達馬其頓
騷亂後,保羅便離去以弗所,朝向馬其頓及亞該亞去(參考徒19:21)。他期望能與提多在特羅亞會合,從而得知哥林多教會的情況;可是,提多卻沒有前來(林後2:12至13)。最終兩人得以在馬其頓相遇,並且由提多帶來的好消息,叫保羅感到欣慰(林後7:5至7)。
二)抵達哥林多
探望完馬其頓各處的教會後,保羅便抵達希臘或亞該亞,在那裡過了三個月的時間,也許這就是哥林多城了。就是在這段時間裡,他寫了羅馬書,讓羅馬信徒得知他要前往耶路撒冷之目的,然後才前往羅馬去(徒15:22至29)。保羅原先曾兩度計劃前往哥林多(林後1:15至16),但結果只去了一次,留在那裡有三個月的時間(徒20:3;林前16:5至6)。
3 往亞西亞去(20:3至5)
一)計劃前往敘利亞
極有可能,保羅是計劃在堅革哩(哥林多城的港口)坐船前往敘利亞的;可是,如此的計劃被哥林多的猶太人獲悉後,他們便打算除滅這眼中釘。由於前往耶路撒冷過逾越節的朝聖者人數眾多,也許猶太人計劃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方法,在船塢或船上把保羅扔在水裡。
二)繞道前往敘利亞
特羅亞位於亞西亞省,乃是每西亞(區域)的一個重要城市。當獲悉猶太人的惡計後,保羅便把原先的計劃改變了;他決定由馬其頓繞道前往敘利亞。保羅把同工分為兩隊,一隊先前往亞西亞省的特羅亞,他自己則稍後才與同伴會合。在馬其頓的腓立比城裡,路加再次加入保羅的陣營,成為宣教隊伍的成員之一(徒20:5)。先頭部隊有庇哩亞人所巴特(羅16:21)、帖撒羅尼迦人亞里達古(徒19:29;門24;西4:10)、西公都、特庇人該猶、提摩太、亞西亞人推基古及特羅非摩等。
特羅亞的事件(徒20:6至12)
1 離開腓立比城(徒20:6)
路加重返保羅身邊後,便隨同保羅及提多離開腓立比,坐船前往特羅亞,在那裡與其他同工會合,並且留在該地有七天之久。
2 特羅亞的聚會(徒20:7至12)
一)時間
以計算時間的方法來說,猶太人與羅馬人均有很大的差異。猶太人是以日落為定位,而羅馬人則視黎明為新一天的開始。「七日的第一日」,如果是根據猶太人計算時間的方式,這裡是現今的星期六;假若以羅馬人的方法,這就是星期日了。按照路加醫生的慣例,他常用猶太人的年曆,但卻採用了羅馬人計算時間的方式(參考徒3:1;路24:1)。換言之,保羅是在星期日裡與特羅亞信徒一同聚會的。停留在亞該亞七天後,保羅便要離開那裡。為這緣故,保羅便在起行的前一個晚上,與信徒一同聚會,講解真理直至夜深了(徒20:7)。
二)形式
在初期教會裡,信徒會一同共進愛筵,然後才一起守主餐。司徒德認為聚會被打擾,因而無法舉行愛筵及主餐;故此,猶推古從死復活後,保羅才重返聚會處舉行愛筵及主餐(20:7,11)。可是,如此的講法,並不能附合上文下理的意思。魏斯比推斷說,第七節指的是主餐,而第十一節則是普通的飯餐。馬素也是持類同的見解,意思就是說,保羅已與信徒共享愛筵及主餐了(徒20:7),但由於飢餓之故便擘餅來吃(徒20:11)。
三)地點
位於一座三層高的樓房內,保羅與當地的信徒共享愛筵及主餐,並且與他們一同探索真理。猶推古從三樓之高處墮下,難怪性命也不保了(徒20:8至9)。
四)環境
保羅並不是自言自語的講道;在原本的文字裡,讓我們看見保羅是採用對話方式的(徒20:7,9)。由於燈燭是不斷燃燒的,因而叫氧氣的含量減低,加上所發出的氣味及熱力,並且聚會人數眾多,實在很容易叫人昏昏欲睡。
五)人物
少年人乃是介乎二十四歲至四十歲的男子(徒20:9);而童子則是年幼的孩子或青年人,它也可解作僕人之意(徒20:12)。某學者估計說,猶推古大概是一位年約八至十四歲的男孩子。窗臺是空氣最流通及最清涼之處,可是猶推古仍不能勝過睡意。原文動詞的時態告訴我們,猶推古是漸漸睡著的。路加醫生憑著其專業知識,判斷從高處墮下來的猶推古已經死亡。至於為何保羅知道猶推古的靈魂還沒有離開其身體,我們卻無從溪考了。雖然聚會被中斷了,但保羅卻臨危不亂;重返樓頂後,保羅便繼續講解真理直到天亮,才離信徒而去。如此的奇事,實在叫許多人得著安慰(徒20:10至12)。
亮光
1 神的名字
在這段經文裡,隻字沒有提到神的名字;可是,我們卻可看見神奇妙的保守及作為。為何保羅得知猶太人的惡計?雖然路加沒有交待,但我們卻深信這是出於神的保守。再者,猶推古的復活,也顯明是神奇妙的作為。
2 路加醫生
對於猶推古的打盹,路加醫生卻用醫學的眼光來仔細的分析(熱力、群眾、燈燭、半夜、長時間等),顯出作者個人寫作的風格。
3)「盡心行道」“Exercise” (X)
iEXP 查經法
神的保守
神保守保羅的性命;祂也叫猶推古復活,顯明神是看顧及保守其兒女的。
人的軟弱
人皆是軟弱的,聽道時打盹是可以諒解的,但切不可養成習慣。
4)「勇敢見證」 “Proclaim” (P)
通過操練真理,信徒必然可經歷神。當研經者經歷到神及明白真理後,我們便應效法初期教會的信徒勇敢的向非信徒及信徒作見證。通過口傳的方式,向未認識耶穌基督的朋友見證主是又活又真的神,也以此來建立主內信徒。iEXP查經法的第四步是「勇敢見證」 “Proclaim”。
iEXP 查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