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传 13:24–41
24在他没有出来以先,约翰向以色列众民宣讲悔改的洗礼。
25约翰将行尽他的程途说:‘你们以为我是谁?我不是基督;只是有一位在我以后来的,我解他脚上的鞋带也是不配的。’
26弟兄们,亚伯拉罕的子孙和你们中间敬畏神的人哪,这救世的道是传给我们的。
27耶路撒冷居住的人和他们的官长,因为不认识基督,也不明白每安息日所读众先知的书,就把基督定了死罪,正应了先知的预言。
28虽然查不出他有当死的罪来,还是求彼拉多杀他。
29既成就了经上指着他所记的一切话,就把他从木头上取下来,放在坟墓里。
30神却叫他从死里复活。
31那从加利利同他上耶路撒冷的人多日看见他,这些人如今在民间是他的见证。
32我们也报好信息给你们,就是那应许祖宗的话,
33神已经向我们这作儿女的应验,叫耶稣复活了。正如诗篇第二篇上记着说: ‘你是我的儿子, 我今日生你。’
34论到神叫他从死里复活,不再归于朽坏,就这样说: ‘我必将所应许大卫那圣洁 可靠的恩典,赐给你们。’
35又有一篇上说: ‘你必不叫你的圣者见朽坏。’
36大卫在世的时候,遵行了神的旨意,就睡了,归到他祖宗那里,已见朽坏;
37惟独神所复活的,他并未见朽坏。
38所以弟兄们,你们当晓得:赦罪的道是由这人传给你们的。
39你们靠摩西的律法,在一切不得称义的事上信靠这人,就都得称义了。
40所以,你们务要小心,免得先知书上所说的临到你们。
41主说: ‘你们这轻慢的人要观看、要惊奇、要灭亡, 因为在你们的时候,我行一件事, 虽有人告诉你们, 你们总是不信。’ ”
1)「仔细查看」 “Eye”
iEXP 查经法
1 徒13:39是否意味着遵行某些律法可使人部分称义呢?
2 『你们这轻慢的人要观看、要惊奇、要灭亡.因为在你们的时候、我行一件事、虽有人告诉你们、你们总是不信。』(徒13:41)是出自那一卷书呢?
2)「小心解释」“Expound” (E)
iEXP 查经法
基督(徒13:25;13:27)
基督,即受膏者之意,乃是旧约弥赛亚的同义词。施浸约翰清楚表明自己的身份,坦诚地指出他不是基督。在此,保罗毫不避讳的指出耶路撒冷的居民及其官长,乃是杀死基督的凶手。
父神
父神叫耶稣基督战胜死亡,如此的应许早已记载在旧约的诗篇内(徒13:33)。现今保罗引述这处的经文,为要表明神的应许得着应验了。
讲章的对象(徒13:26)
亚伯拉罕的子孙,即犹太人;而敬畏神的人,则是慕道的外邦人或完全归信犹太教的外邦人。在彼西底的安提阿之会堂里(徒13:14),有犹太人及非犹太人前来聚会;现今,保罗却把握机会向他们讲道。
讲章的重点(徒13:24至38)
1 先锋施浸约翰
一)先锋的工作
保罗清楚表明,施浸约翰乃是为耶稣基督铺排前路的先锋。如此的计划,以赛亚先知早已预告了(赛40:3至5)。施浸约翰所宣讲的信息,其焦点是放在悔改上,即心思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当听众真心悔改的话,便会接受浸礼的形式来表明其心里的决定(徒13:24)。
二)先锋的见证
施浸约翰一生忠心事主,最后以殉道来行完其人生的旅程。当他快将离世前,他明说自己不是基督,而只是其先驱而已。在其见证中,他坦然承认,即使替弥赛亚脱去凉鞋,也是不配的(约1:20,27)。在昔日的社会里,替主人脱鞋是最下贱奴隶之工作;借此我们看见施浸约翰是何等的谦卑(徒13:25)。
2 以色列的问题
一)本可蒙恩
保罗坦然向听众表示,救世之道不单是为犹太人而设,同样也是为外邦人预备的(徒13:26)。那时普遍以色列人的问题是,即使他们看见及听见弥赛亚的作为及恩言,也仍硬着心肠不肯接受。
二)不认识主
在群众面前,保罗指出耶路撒冷居民及首领的问题,他们不但不能认出耶稣基督就是他们列祖所等候的弥赛亚,并且他们对于先知的预告更是一窍不通。故此,犹太人才把主耶稣交给外邦人,把祂定了死罪(路23:34;太27:22至23;徒13:27)。
三)杀害基督
主耶稣被人捉拿后,先后被宗教人士及政治领袖审问,共有六次之多。而基督站在彼拉多面前接受审讯,则有两次。虽然彼拉多无法可定主耶稣的罪,但犹太人却坚决的要求,要把他们的眼中钉除掉(徒13:28)。
3 弥赛亚的见证
一)复活的见证(徒13:29)
「既成就了经上指着他所记的一切话」,是指到犹太人怎样弃绝弥赛亚,正如旧约圣经所预言的;「就把他从木头上取下来、放在坟墓里。」则指出亚利马太的约瑟或尼哥底母为主耶稣安葬之爱心行动。耶稣基督得胜死亡,从死里复活的事实,并非空谈。神命定其儿子复活,并且耶稣基督也特意向其跟随者显现。保罗郑重表明这些目击证人,在当时仍活着,于民间继续为基督作复活的见证人(徒13:30至31)。
二)圣经的见证
(1) 诗篇第二篇(徒13:33)
保罗先后引述三处旧约的经文,为要指出弥赛亚乃是一位被神高升、战胜死亡及复活的主。「叫耶稣复活了」,可译作「高举耶稣」。这节经文溯源自诗篇第二篇(诗2:7),犹太人视它为一首关乎弥赛亚的诗篇。弥赛亚为受膏的君王,如此的预言,必会在千禧年时代里得着完全的应验。故此,这里预言的重点是基督的高升,而不是聚焦在其复活的事迹上。
(2) 先知以赛亚书
昔日,神把蒙福的应许赐给大卫的后裔,承诺必会坚固其国位直到永远(撒下7:13,16)。神清楚向大卫表明,弥赛亚必会由大卫而出(撒下7:12至17)。再者,弥赛亚决不可被死亡拘禁;否则,祂的国位便不可直到永远了。换言之,弥赛亚必定是一位永活的君王(赛55:3;徒13:34)。
(3) 诗篇第十六篇
犹太人视诗篇十六篇为另外一首关乎弥赛亚的诗。『你必不叫你的圣者见朽坏。』(诗16:10;赛13:35)这里的圣者,决不是单单指大卫而言,因为大卫不但被死亡所胜,并且其肉身也是朽坏的。这说话乃是预指耶稣基督为永活的弥赛亚;唯有祂的肉身才不会见朽坏的。
三)保罗的解释(徒13:36至38)
保罗对大卫的一生有这样的评价:他是一位按照神的旨意来服事他那个世代的人。有时,圣经是用睡觉来形容死亡的。这位遵行神旨意的王,与其列祖一样,不能逃避死亡的追击,最后也难逃一死;并且其身体如常人般的朽坏(徒13:36)。可是,耶稣基督这位大卫的后人(徒13:23),神却叫祂战胜死亡,使其肉身得着复活(徒13:37)。通过指出耶稣基督是没有被死亡拘禁的,保罗进而作出结论,说明主耶稣就是赦罪的源头(徒13:38)。
4 神百姓的回应(徒13:38至41)
一)信主的果效(徒13:38至39)
(1) 律法的功用(徒13:39)
1/ 译本的比较
骤眼看来,读者会误以为律法也有叫人称义的功用。但是从其它英文译本中可看到原文的真正意思。如新美国标准译本把它译作:「并且借着祂,所有相信的人可从一切的事情上得着自由,就是摩西律法不能叫你自由的。」(徒13:39)
2/ 学者的见解
对于三十八至三十九节的解释,圣经学者各持己见,无法达至共识。神学家殷保罗对称义有以下的见解:「称义是神恩典的恩赐(罗3:24),当人相信基督,义就临到他身上(罗4:251)。称义的基础乃是基督的死(罗5:9),而不是出于行为(罗4:5)。称义的途径是借着信心(罗5:1)。透过称义,神得以保持祂的公义及标准,又能与罪人建立沟通,因为基督的公义已归给他们。」
3/ 律法的功用
保罗清楚的指出,神把律法赐下,为要叫人知罪(罗3:20)。再者,遵行律法并不可叫人称义,其主要的功用乃是要把人引往基督那里去(加2:16;3:24)。
(2) 赦罪与称义(徒13:39)
这里的称义,含有两个不同的意思:一,证明是正确或正直的;二,或宣告是正直的。称义乃是一个法律的词汇,意即宣告无罪。借着基督的死亡及复活,叫相信的人可罪得赦免及称义。
二)不信的后果(徒13:40至41)
(1) 先知的警告
耶稣基督既然是弥赛亚,叫相信的人罪得赦免及称义,这是信靠基督所带来的福气及果效。接着,保罗便提醒会众不信之后果,免得先知论到的后果临到他们的身上(徒13:40)。
(2) 上主的警告
保罗在此发出的警告,乃是记载在哈巴谷书一章六节内的(徒13:41)。昔日,基于犹大国的败坏及悖逆,神便借着先知向百姓发出警告,预告他们将会面对亡国的厄运。至于保罗在这里所指的灭亡是什么,他并没有作进一步的交待。有人认为这是预告耶路撒冷于主后七十年被毁的事情;但更有可能这里是指出弃绝神儿子所带来永远的刑罚。
亮光
1 圣经的运用
保罗在其讲章内,多处引述不同的旧约经卷。由此可见,保罗在未归信基督前的训练,神也使用(徒13:33,34,35)。
2 大卫的一生
从旧约圣经内记载关乎大卫的片段里,看出他有不少错误的地方。在此,保罗却指出大卫是一位遵行神旨意的人(徒13:36)。人皆有罪,但大卫却一生立定心意来遵行神的旨意。
3)「尽心行道」“Exercise” (X)
iEXP 查经法
信主前的装备
保罗能熟读圣经,深信与他在未信主前的装备有关。让我们以神的话来教导及装备我们的子女,为要叫他们日后更能被神使用。
不可避重就轻
不错,保罗把信主的福气向听众陈明,但他也有把不信的恶果说得一清二楚。信徒们,当我们向别人讲解福音时,也切勿避重就轻,不把不信的恶果向人交待。
4)「勇敢见证」 “Proclaim” (P)
通过操练真理,信徒必然可经历神。当研经者经历到神及明白真理后,我们便应效法初期教会的信徒勇敢的向非信徒及信徒作见证。通过口传的方式,向未认识耶稣基督的朋友见证主是又活又真的神,也以此来建立主内信徒。iEXP查经法的第四步是「勇敢见证」 “Proclaim”。
iEXP 查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