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传 15:1–22
1有几个人从犹太下来,教训弟兄们说:“你们若不按摩西的规条受割礼,不能得救。”
2保罗、巴拿巴与他们大大地纷争辩论;众门徒就定规,叫保罗、巴拿巴和本会中几个人,为所辩论的上耶路撒冷去见使徒和长老。
3于是教会送他们起行。他们经过腓尼基、撒马利亚,随处传说外邦人归主的事,叫众弟兄都甚欢喜。
4到了耶路撒冷,教会和使徒并长老都接待他们,他们就述说神同他们所行的一切事。
5惟有几个信徒是法利赛教门的人,起来说:“必须给外邦人行割礼,吩咐他们遵守摩西的律法。”
6使徒和长老聚会商议这事。
7辩论已经多了,彼得就起来说:“诸位弟兄,你们知道神早已在你们中间拣选了我,叫外邦人从我口中得听福音之道,而且相信。
8知道人心的神也为他们作了见证,赐圣灵给他们,正如给我们一样;
9又借着信洁净了他们的心,并不分他们、我们。
10现在为什么试探神,要把我们祖宗和我们所不能负的轭放在门徒的颈项上呢?
11我们得救乃是因主耶稣的恩,和他们一样,这是我们所信的。”
12众人都默默无声,听巴拿巴和保罗述说神借他们在外邦人中所行的神迹奇事。
13他们住了声,雅各就说:“诸位弟兄,请听我的话。
14方才西门述说神当初怎样眷顾外邦人,从他们中间选取百姓归于自己的名下;
15众先知的话也与这意思相合。
16正如经上所写的: ‘此后,我要回来, 重新修造大卫倒塌的帐幕, 把那破坏的,重新修造建立起来。
17叫余剩的人, 就是凡称为我名下的外邦人, 都寻求主。’
18这话是从创世以来显明这事的主说的。
19所以据我的意见,不可难为那归服神的外邦人;
20只要写信吩咐他们禁戒偶像的污秽和奸淫,并勒死的牲畜和血。
21因为从古以来,摩西的书在各城有人传讲,每逢安息日在会堂里诵读。”
22那时,使徒和长老并全教会定意从他们中间拣选人,差他们和保罗、巴拿巴同往安提阿去。所拣选的就是称呼巴撒巴的犹大和西拉;这两个人在弟兄中是作首领的。
1)「仔细查看」 “Eye”
iEXP 查经法
1 为何那时仍然有人起来倡导基督徒是应受割礼的呢(徒15:1)?
2 为何雅各要禁止外邦人吃血呢(徒15:20)?
2)「小心解释」“Expound” (E)
iEXP 查经法
外邦人的主(徒15:3,17)
「归主」(徒15:3),即离开偶像、归向真神之意。这里的主,即旧约耶和华之意(徒15:17)。耶和华不单是希伯来人的神,也是外邦人的主宰。
上主的心意(徒15:18)
雅各引述旧约的话,显示外邦人归向主,乃是主的心意。
神的同在(徒15:4)
保罗及巴拿巴在各处布道,不但带领了不少犹太人同胞信主,许多外邦人也蒙恩得救,这是神与他们同在及同工的证明。
神的拣选(徒15:7)
在此,彼得论到神的拣选,叫以色列人得以成为祂的子民。
神的知道(徒15:8)
神乃是一位知道人心的主,祂能洞察人心里一切的隐情。
神的眷顾(徒15:14)
眷顾,其字面的意思是探望之意。神没有偏待人,祂不单眷顾以色列人,也看顾外邦人。不但如此,外邦人也可成为神的选民。
耶路撒冷大会的时间(徒15:1至2)
关乎耶路撒冷大会是何时召开的问题,学者均有不同的见解。候活马素为一位博览群书的学者,在其注释书内则列举了四种不同的见解。如有兴趣,可参考其详尽的比较及解释。马素称第一种为传统的见解,乃是笔者所采纳的理论。这个历史性的大会,大概是在主后五十年举行的。使徒行传十五章及加拉太书二章一至十节的记述乃是同一件事件,理据列举如下:
1 被差派的人
前往圣城求助的人,大致是相同的。
2 争论的内容
两处争论的内容,两者皆是相同的。
3 争论的人物
两处挑启争端的人物均是那些人物。
4 争论的结果
争论后所带来的结果是相同的。
耶路撒冷大会的成因(徒15:1至2)
1 伪师的出现
来自犹太省的假师傅(参考加拉太书2:1至10),在安提阿城内教导信徒,唯有遵行割礼的人才可得救。也许他们的信念,乃是源自创世记17:14及出埃及记12:48至49的记述,因而叫他们倡导遵守割礼才可被称为义的教义。
2 两派的激战
听见伪师把福音真理扭曲了,以行为称义(割礼)来取代因信称义的教训,保罗及巴拿巴便与奉行割礼的倡导者大大的辩论。
3 教会的决定
由于两派坚持己见,两者意见分歧,因而叫教会作出议决,委派保罗及巴拿巴前往耶路撒冷教会去,请示使徒及长老,要从他们口中得着最终的判决。
4 求助及请示
在初期教会的过渡期里,使徒乃是举足轻重的人物。由于对救恩的见解,安提阿教会内部有严重的分歧。为这缘故,信徒(教会)便差派保罗及巴拿巴前往耶路撒冷教会去,求助及请示那时教会最有资格及权威的领袖(徒15:2)。
耶路撒冷大会的细节
1 首次的会面
当保罗及巴拿巴抵达耶路撒冷后,便与教会和使徒并长老会面,分享他们过去于宣教的体验,但论到外邦基督徒享有不受割礼的自由时,便遭到那些奉行割礼者的反对(徒15:4至5)。
2 私下的约见
在第五及第六节之间,应有一段空隙的时间(徒15:5,6)。就是在这狭缝里,保罗及巴拿巴与雅各、彼得、约翰于私下会面,一同探讨外邦人应否受割礼的问题。提多为一个实际案例,因为他仍是一位还未受割礼的外邦基督徒(加2:1至3)。
3 再次的会面
经过私下会面后,保罗及巴拿巴便再次与全教会聚集,一同探讨外邦信徒应否受割礼的问题(徒15:6)。
耶路撒冷大会的前夕(徒15:3至5)
1 宣教士路经之地(徒15:3)
安提阿教会便打发保罗及巴拿巴外出,叫他们启程前往昔日教会的中心(耶路撒冷教会)去。保罗及巴拿巴沿途路经腓尼基及撒玛利亚,在信徒面前述说外邦人归信基督的好消息,众人听见皆感到快慰。值得留意的是,那时奉行割礼的人皆属小数,而大部分信徒均是接受因信称义的福音的。
2 宣教士返回圣城(徒15:4至5)
一)向教会报告(徒15:4)
两位宣教士把过去的工作陈明在全教会面前;可是,当人家听见外邦基督徒信主后不再奉行割礼时,便招来很大反对的声音。
二)反对的声音(徒15:5)
在新约时代的犹太教里,有三大个阵营,他们对救恩有以下的见解:
(1) 法利赛教门
法利赛人认为人是靠遵行律法来得救的。
(2) 希伯来教门
得救是在乎神与人所立的盟约,意即唯有犹太人及改信犹太教的人才可得救。
(3) 犹太主义者
这派人士相信教徒是靠遵行律法而被神称为圣洁的,如此是讨神喜悦唯一的方法。反对的声音来自几位前法利赛教门的人,因为他们深信人是靠行为得救的。
耶路撒冷大会的讲员(徒15:6至22)
1 众领袖的商讨(徒15:6至7)
使徒及长老再次齐集一起,为到这件极其重要的事情进行讨论,而信徒也有列席在其中的(徒15:12,22)。如此的辩论,持续了一段颇长的时间(徒15:7)。或许会众亦有参与在其中,因为如果他们是一直保持缄默的话,就没有必要交待到他们稍后是默默无声了(徒15:12)。
2 使徒彼得的话(徒15:7至11)
一)引述事实
彼得把自己过去的经历,以简单扼要的方式来陈明在教会面前。昔日神怎样使用他,叫外邦人相信福音。如此的事实,乃是有参透人心的神可为外邦人作见证的(徒15:7)。神没有分彼此,不但赐下圣灵给犹太人,也赐给外邦人,显明神是一视同仁的。借着信靠基督,外邦人也可得蒙洁净,这乃是铁一般的事实(徒15:8至9)。简言之,外邦人是借着信靠弥赛亚而得到神的接纳,而断不是基于礼仪或行为的。
二)他的请求
犹太人视神的律法或祂的国为轭;大部分人不会视律法为重担,而视它为恩赐。对犹太人来说,背负律法的轭是正面的;但彼得表明它无法可叫人得救。彼得指出,既然犹太人自己也无法遵守律法,那么就切勿把同样的轭强加在外邦人身上了,因为得救是在乎信靠耶稣基督(徒15:10至11)。
3宣教士的见证(徒15:12)
彼得说话完毕后,便由巴拿巴及保罗作见证,讲述神在外邦人中的作为。
4 领袖雅各的话(徒15:13至21)
一)确立彼得的言论(徒15:13至18)
(1) 他的地位
雅各是耶稣基督肉身的兄弟,也是雅各书的作者。极有可能,他乃是耶路撒冷教会最高位的领袖,因而才可以主持大局,作出最后的裁决。
(2) 引述先例
雅各确立彼得先前所发表的言论,并且指出他乃是首位前往外邦人的使者。换言之,保罗及巴拿巴在外邦人的工作,乃是有先例可援的(徒15:14)。
(3) 引述旧约
1/ 大卫的后人
以色列亡国后,大卫的子孙就不再接续为王了。可是,在末后的日子里,神必叫大卫倒塌的帐幕重新建立起来(摩9:11至12)。这位大卫的后人,就是耶稣基督了。
2/ 旧约的预告
雅各引述阿摩司的预言,为要表明外邦人归信耶和华,乃是早已记载在旧约圣经内了(摩9:11至12)。现今神借保罗及巴拿巴带领外邦人归信主,乃是没有什么希奇之处。
二)雅各个人的见解(徒15:19至21)
(1) 结论之一
最后,雅各为到自己的言论作出总结。既然神的旨意是要叫外邦人蒙恩得救的话;那么,犹太基督徒就不应难为外邦人了。
(2) 结论之二
在圣灵的指引下,领袖最终得到解决的方法。雅各定意把这些细则记录下来,把这信件交给外邦信徒。由于不论在巴勒斯坦地或异地的会堂里,犹太人不但诵读摩西律法,也严格遵守其条例。假若外邦基督徒连一些基本条例也都不遵守的话,便会冒犯当地的犹太人了。故此,雅各便要求外邦基督徒,务必遵守以下四条非常基本的条例(徒15:21):
1/ 偶像的污秽(敬拜偶像)。
2/ 各种的淫行(包括奸淫、同性恋、与兽行淫、近亲通婚等)。
3/ 勒死的牲畜(被勒死的牲畜,体内仍有血液,因而被犹太人视为不洁)。
4/ 不可以吃血(血是生命(申12:23);并且血能赎罪(利17:11))。
5 全教会的议决(徒15:22)
经商议后,全教会议决差派巴撒巴的犹大和西拉为特使,与保罗及巴拿巴一同前往安提阿教会。我们无法可清楚了解巴撒巴的犹大之身份,但在保罗第二次宣教旅程中,西拉乃是与他一同上路的同伴。
亮光
1 靠行为得救
假师傅所倡导的教导,乃是别的福音,因为他们要求人靠行为来换取救恩(徒15:1)。
2 喜乐的测试
当腓尼基及撒玛利亚信徒听见外邦人归主的消息便感到欢喜(徒15:3);唯有真实的信徒才会为到别人得救而感到高兴的。
3)「尽心行道」“Exercise” (X)
iEXP 查经法
别的福音
在耶路撒冷举行这个教会会议,乃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会议。假若判决错误的话,便把因信称义的福音扭曲了。我们切勿轻看于教会内举行的会议,因为其影响力可以是十分深远的。
主席之责
雅各懂得怎样主领会议,叫全教会作出合神心意的决定。主领会议的信徒,应多从雅各身上学习呢!
4)「勇敢见证」 “Proclaim” (P)
通过操练真理,信徒必然可经历神。当研经者经历到神及明白真理后,我们便应效法初期教会的信徒勇敢的向非信徒及信徒作见证。通过口传的方式,向未认识耶稣基督的朋友见证主是又活又真的神,也以此来建立主内信徒。iEXP查经法的第四步是「勇敢见证」 “Proclaim”。
iEXP 查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