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於路司得的事奉〈一〉(徒14:1至10)

使徒行傳 141–10 

1二人在以哥念同進猶太人的會堂,在那裡講的,叫猶太人和希臘人信的很多。

2但那不順從的猶太人聳動外邦人,叫他們心裡惱恨弟兄。

3二人在那裡住了多日,倚靠主放膽講道,主藉他們的手施行神蹟奇事,證明他的恩道。

4城裡的眾人就分了黨:有附從猶太人的,有附從使徒的。

5那時,外邦人和猶太人並他們的官長一齊擁上來,要凌辱使徒,用石頭打他們。

6使徒知道了,就逃往呂高尼的路司得、特庇兩個城和周圍地方去,

7在那裡傳福音。

8路司得城裡坐著一個兩腳無力的人,生來是瘸腿的,從來沒有走過。

9他聽保羅講道,保羅定睛看他,見他有信心,可得痊愈,

10就大聲說:“你起來,兩腳站直!”那人就跳起來,而且行走。

1)「仔細察看」 “Eye”

iEXP 查經法

1 保羅及巴拿巴在以哥念作工有果效,是基於甚麼因素呢(徒14:1)?

2 為何路加醫生稱巴拿巴為使徒呢(徒14:4)?

3 呂高尼的路司得及特庇是甚麼地方呢(徒14:6)?

4 保羅從那裡得知這位傷殘人士是擁有信心的呢(徒14:9)?

2)「小心解釋」“Expound” (E)

iEXP 查經法

主的大能

在此,路加醫生再次指出,主乃是神僕人倚靠的對象。保羅及巴拿巴的勇氣及大能乃是源自至高之主,顯出人並沒有甚麼可誇之處(徒14:3)。

主的恩道

藉著專一的倚靠主,神僕不但有膽量為主宣講真理,並且主藉保羅及巴拿巴來施行神蹟奇事,叫人家可信服主的恩道(徒14:3)。

於以哥念的事奉(徒1415

於會堂的事奉(徒1412

一)多人信主(徒141

(1) 簡介以哥念

1/ 地理

以哥念位於托魯斯山脈的山腳,離開地中海約有一百二十英哩。它是亞細亞中南部的城市,乃是呂高尼省之首都。由於有幾條主要大道貫通這個城市,乃是四通八達之地。由於以哥念的地土肥沃,加上水源充足,因而其農產品是十分豐富的。

2/ 別名

以哥念位於土耳其的境內,現今人家稱它為哥亞。

3/ 文化

以哥念為一個文化的大溶爐。其先祖是弗呂家人,自古以來一直居住在那裡。隨後,希臘人及猶太人在西流基時代(主前312至65年)遷陡到那裡。在較遲的年日裡,羅馬人才把這城變為其殖民地。

4/ 宗教

以哥念人奉行弗呂家人的宗教,他們所信奉的是一位女神,並且所有的祭司皆是太監。

(2) 以哥念會堂

保羅及巴拿巴在以哥念的會堂裡講道,因而叫許多猶太人及外邦人信主(徒14:1)。他們如此的講道,便帶來很大的果效。直譯本忠於原著,沒有加上任何字句來解釋這個叫人振奮的現象。生命譯本是如此翻譯:「在以哥念境內,保羅及巴拿巴一同前往該會堂去,以如此有能力的講道,叫猶太人及外邦人相信。」

二)遭人反對(徒142

(1) 聳動

「不順從」,即不服從的意思。某些猶太人聽道後,他們不但不信,並且起來煽動某些外邦人,為要借助他們的力量來反對這兩位宣教士。

(2) 惱恨

「惱恨」,含有叫人氣憤或叫人生發出苦毒的意思。簡言之,這些猶太人的心腸十分毒辣,藉著毒害外邦人的思想,為要借助別人的力量來對付自己的同胞。

於該城的事奉(徒1435

一)見證真道

(1) 倚靠上主

在原文聖經內,於第三節內有一個連接詞。新國際譯本把譯作「如此」,新英王欽定本則翻作「因此」,而現代英文譯本卻把它省略了。這個連接詞把之前的兩節聯繫在一起,關乎這小段的經文,可有以下三種不同的解釋:

1/ 環境之故

如此的逼迫,換來更多傳道的機會。

2/ 神的工作

人家的反對反映神正在人心裡工作,因而帶來更多講道的機會。

3/ 倚靠上主

基於宣教士勇於為主作見證,並且藉著聖靈的加力;因此,在反對的浪潮裡,兩位神僕仍然能繼續作工。按個人的見解,以上的解釋(第三個)較為合理。在反對福音的情況下,保羅及巴拿巴兩人仍不斷倚靠主,勇敢地在逆境裡繼續留守多時,為要爭取見證主的良機。

(2) 神蹟奇事

1/ 神蹟奇事」的字眼

「神蹟奇事」,乃是兩個不同的字眼。「神蹟」,乃是藉著神蹟來帶出教導;而「奇事」則是藉著神蹟來叫人生發出畏懼的心。

2/ 神蹟奇事」的目的

主的恩道,即主恩典的信息。主把施行神蹟奇事的能力賜給兩位宣教士,為要叫人家接受救恩之道。

二)兩大黨派

(1) 附從猶太人的黨派

兩位宣教士在以哥念宣教一段日子後,居民分成了兩個黨派:一批附從不信的猶太人,另外一批卻附從兩位宣教士(徒14:4)。

(2) 附從宣教士的黨派

為何路加稱巴拿巴為使徒?原因非常簡單,這裡的用語(徒14:4),純粹要指出巴拿巴是一個奉差遺的人而已(使徒的名義,就是奉差遺)。聽聞福音後,城內有部分的人接受了保羅及巴拿巴的教訓。

三)慘被逼迫

群眾想用石頭來打兩位宣教士,由此看見,幕後的黑手是猶太人,因為用石頭打人,乃是猶太人用來刑罰褻瀆者的手法(徒14:5)。

於路司得的事奉(徒14610

離開以哥念(徒1467

保羅及巴拿巴得知猶太人的惡計後,便逃往呂高尼的路司得、特庇及鄰近的地方,繼續把福音傳開。在此,路加醫生卻特別記述保羅在路司得醫治瘸子的事跡(徒14:8至10)。昔日路司得及特庇兩個市鎮正確的位置,至今已難以確定。這兩個城市,至今仍然屬於加拉太省的一部分(土耳其境內)。自主前六年,路司得已成為羅馬的殖民地,而特庇則是羅馬帝國位於東南部邊彊的城市。兩個市鎮皆是極具影響力的中心。

前往路司得(徒14810

一)宣講真理

路司得離開地中海約有四十五英哩,與以哥念相隔只有二十五英哩;但在文化及政治方面,與特庇則較為相近。羅馬的道路網把路司得、以哥念、特庇及鄰近地區連接起來。由於路司居民皆是羅馬公民;在文化方面,他們較為強調自己本地及羅馬的文化,以此與鄰近希臘城市抗衡。大有可能,在路司得的猶太人之數目很少,因而沒有會堂。可是,保羅及巴拿巴仍把握機會在街上傳道。在街上公開講學,乃是昔日哲學家慣常使用的方式。某學者指出,保羅在路司得街上的講道,不一定是正式的講學,乃是在市集與普羅大眾交談而已(徒14:9)。

二)瘸腿的人

保羅及巴拿巴抵達路司得城後,便繼續拓展福音工作。可是,路加醫生卻聚焦在一位傷殘人士身上。這人生來就是兩腳無力,意即他是先天殘廢的,以致一生沒有走過路。極有可能,保羅及巴拿巴聚集人群前來聽道時,這位雙腿殘廢的人也在旁邊聆聽。在此,路加醫生的用語是頗為特別的,顯示這人是不斷在耹聽的。故此,新美國標準譯本也特意反映原文聖經這個特色。極有可能,保羅在講道時,不但觀察到這位傷殘人士一直是留心的聆聽,並且在定睛望他時,發現其眼神中流露出一種新的曙光或盼望來(徒14:9)。基於這傷殘者有如此的反應,保羅便深信這人是有信心的(相信福音的心)。

三)施行神蹟

在此,保羅便大聲吩咐這傷殘人士站立起來。這人不但能夠即時跳起來,並且可以繼續行走(徒14:10)。雖然路加醫生沒有交待到施行神蹟背後的目的,但參照使徒行傳的記載時,便可以知道施行神蹟奇事的用意,不但印證施行神蹟者是神的僕人,也藉此印證福音是真確的。

亮光

宣教策略

離開安提阿後,保羅及巴拿巴便前往以哥念去。由於那城人口眾多,兩人便把握機會向當地人民傳福音。

先往會堂

抵達某城後,按保羅的慣例,會堂乃是他最先前往之地。某學者指出說,假若他們先往外邦人那裡的話,他們便不可再前往會堂了。

智勇雙全

獲知猶太人的惡計後,保羅及巴拿巴便逃離以哥念,避免受皮肉之苦;而較早之前,他們則勇於傳道。由此可見,兩人是智勇雙全的。

3)「盡心行道」“Exercise” (X) 

iEXP 查經法

宣教士的勇氣

保羅及巴拿巴兩人勇於傳道的風範,乃是值得我們借鏡的。

不信者的行為

不信的猶太人借助外邦人的勢力來殘害自己的同胞,實在是十分卑劣的行為(徒14:2,5)。不信主的世人,可用各樣手段來達成自己的目的,屬主的人也應以此為鑑呢!

4)「勇敢見證」 “Proclaim” (P)

通過操練真理,信徒必然可經歷神。當研經者經歷到神及明白真理後,我們便應效法初期教會的信徒勇敢的向非信徒及信徒作見證。通過口傳的方式,向未認識耶穌基督的朋友見證主是又活又真的神,也以此來建立主內信徒。iEXP查經法的第四步是「勇敢見證」 “Proclaim”。

iEXP 查經法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