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福音使者腓利〈三〉(徒8:26至40)

使徒行 826–40

26有主的一个使者对腓利说:“起来!向南走,往那从耶路撒冷下迦萨的路上去。那路是旷野。” 

27腓利就起身去了。不料,有一个埃提阿伯人,是个有大权的太监,在埃提阿伯女王干大基的手下总管银库,他上耶路撒冷礼拜去了。

28现在回来,在车上坐着,念先知以赛亚的书。

29圣灵对腓利说:“你去贴近那车走。” 

30腓利就跑到太监那里,听见他念先知以赛亚的书,便问他说:“你所念的,你明白吗?” 

31他说:“没有人指教我,怎能明白呢?”于是请腓利上车,与他同坐。

32他所念的那段经,说: “他像羊被牵到宰杀之地, 又像羊羔在剪毛的人手下无声, 他也是这样不开口。

33他卑微的时候, 人不按公义审判他; 谁能述说他的世代? 因为他的生命从地上夺去。” 

34太监对腓利说:“请问先知说这话,是指着谁?是指着自己呢?是指着别人呢?” 

35腓利就开口从这经上起,对他传讲耶稣。

36二人正往前走,到了有水的地方,太监说:“看哪,这里有水,我受洗有什么妨碍呢?” 

38于是吩咐车站住,腓利和太监二人同下水里去,腓利就给他施洗。

39从水里上来,主的灵把腓利提了去。太监也不再见他了,就欢欢喜喜地走路。

40后来有人在亚锁都遇见腓利。他走遍那地方,在各城宣传福音,直到凯撒利亚。

1)查看 “Eye” 

iEXP 

1 埃提阿伯太监可否成为犹太教徒呢(徒8:27)?

2 在旷野地有水源替埃提阿伯太监施浸吗(徒8:36)?

2)小心解“Expound” (E) 

iEXP 

主的使者

有一位天使前来对腓利说话,吩咐他往旷野地去(徒8:26)。

在旷野路上,圣灵对腓利说话,要求他靠近附近的一辆车(徒8:29)。

被差遣的腓利(徒8:26至29)

前往之地

迦萨从前是非利士人五个城邑之一,位于海岸线二英哩半外的地方。这城在主前93年被毁,并于三十六年后在更靠近海边的新址上被重建起来。那旧城人家称之为沙漠的迦萨。新英王钦定本指这是「旷野」.新国际译本则翻作「旷野路」。究竟旷野是指那条路或城邑呢?某学者推断说,这应该是指那条路而言的。腓利得着天使的指引,要求离开撒玛利亚省,沿着耶路撒冷通往迦萨这条路向南走(徒8:26)。

听见天使的吩咐,腓利即时作出回应,便朝着南方,步往那条旷野路去(徒8:27)。

(徒82728

一)自北非

埃提阿伯乃是努比亚国,即我们称之为北苏丹。似乎犹太教是在所罗门时代,由示巴女王或她的臣仆传入那里的。时至今天,埃提阿伯仍有黑皮肤的犹太人。事实上,基于当地于1985年发生的饥荒,以色列便把许多信奉犹太教的人撤走,把他们送往巴勒斯坦地去。如此的事件,便可解释埃提阿伯太监前往耶路撒冷的原因了。

二)太的意思

这个词汇,通常用来形容那些自幼便被人阉割的男子。许多中古东方的统治者,宁愿使用太监为高官,深信他们没有家庭的负累,能叫他们更忠心。太监这名衔,有时是指高官而已,并不一定是指那些被阉割的人。

三)太

干大基不是名字,而是皇室的名衔。埃提阿伯王被人视为太阳之子;由于他太过神圣,便不宜实际的管理朝政。干大基,意即皇太后;她是执掌朝政的人。这太监乃是宫中总管国库的总长,拥有金钱、地位及大权。

四)太的信仰

「他上耶路撒冷礼拜去了」(徒8:27),表明这位埃提阿伯太监刚刚完结了他在耶路撒冷的敬拜。极有可能,这人是犹太教徒,或是尊崇犹太教的慕道者。可是,假若他是被阉的话,就不可成为正式的犹太教徒,因为这样的人是会被拒进入圣殿的。

五)太念圣

太监坐在车上,念先知以赛亚的书。这种有盖的车,也许是由公牛来拉的。有可能他在耶路撒冷时,才购买到这卷以希腊文译成的以赛亚书。由于没有标点符号,因此在古时人读书时是惯常念出声的。他所念的以赛亚书五十三章,乃是论到神受苦仆人的预言。其内容包括:耶稣基督的出生、生平及事奉、代赎及复活。

腓利遇(徒83039

腓利的问题

腓利奔往太监的私人座驾车,听见他所念的经文,便乘机问他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你所念的,你明白么?」(徒8:30)

的回

一)十分真

太监回答说:「没有人指教我、怎能明白呢。」这人的回答,不但真诚,也显出他是谦虚的(徒8:31)。

二)有架子

昔日出外远游,所走的路是沙尘滚滚的。现今,位高权重的太监愿意纾尊降贵,让一位过路客上车,显出这人是没有架子的。极有可能,这是基于他爱慕真道之故,因此便盼望腓利可向他解释这段经文(徒8:31)。

三)文的

适逢太监所念的经文是这样说:「他像羊被牵到宰杀之地、又像羊羔在剪毛的人手下无声、他也是这样不开口。他卑微的时候、人不按公义审判他.〔原文作他的审判被夺去〕谁能述说他的世代、因为他的生命从地上夺去。」(赛53:7至8;徒8:32至33)

的求

太监念完之后,感到困惑不已,并且很想知道这经文论到的人物是谁?是先知自己,或是另外的一个人呢(徒8:34)?

腓利的

腓利便把握机会,向太监介绍经文论到的这位人物,就是犹太人期待已久的弥赛亚(徒8:35)。

一)要求受浸的原因

为何太监要求接受浸礼?也许这与他对犹太教的认识有关,因为进教的外邦人是要接受浸礼的。更有可能,这是因为太监已明白了基督徒是要接受浸礼的真理。腓利说:「假若你一心相信,你便可以(即接受浸礼)。」(徒8:37)再者,太监在认信里说:「我信耶稣基督是 神的儿子。」腓利论到的一心相信,通过太监的回答,应是指着基督教的基要信念而言的。那么,太监要求受浸完全没有犹太人的色彩,这乃是归信基督的决定。也许不少现代学者认为在最可靠的古卷里,没有使徒行传8:36及37的说话,但仍有笃信英王钦定本的学者,提出众多的证据,表示这译本所参照的抄本是最可靠的。

二)洒与浸

有学者认为在旷野里没法施行浸礼,因为那里没有充足的水源;也有学者坚持这里所提及的是浸礼。赞成浸礼的,有以下的几个论据:

(1) 水源充足

在迦萨北部的山谷里,有流动的河流。

(2) 原文词汇

「施浸」,原文是浸入水中之意(徒8:38)。

(3) 别动

「从水里上来」,不是从水源之旁边出来,而是从水里上来(徒8:39)。

腓利的被提

腓利替太监施浸后,突然被圣灵提了去,这是极其罕见的奇事(徒8:39)。

的反

决志信主及接受浸礼后,太监以欢喜快乐的心上路(徒8:39)。

腓利继续传道(徒8:40)

亚锁都,位于迦萨以北的二十五英哩外。位于沿海的该撒利亚,乃是在亚锁都以北的五十英哩外。腓利脚踪所到之处,皆把福音的真理传开。

亮光

福音的心志

从腓利身上,我们可以学习个人布道的功课:

1 随时作出准备。

2 没有顾及自己个人的尊严。

3 投其所好,与人展开有兴趣的话题。

4 当时机成熟时,便引导人作出决定。

5 他熟读圣经,把真理与耶稣基督联系在一起。

6 借着对话,他把话题转往谈论耶稣基督,并且把救恩介绍给太监。

3)心行道“Exercise” (X) 

iEXP 

服圣的突破

腓利是一个顺服圣灵的人;我们是否对圣灵的声音敏感呢?

传扬福音的突破

由于惧怕就不传福音,这是十分可惜的!求主把刚强壮胆的心赐给我们,让我们在传福音的工作上有所突破。

的突破

腓力熟识圣经的真理,当时机成熟时,便大派用场。

懂得解的突破

即使能把圣经背得滚瓜烂熟,但却不懂得解经的话,这也是丝毫没有用处的。

谦虚的突破

太监能谦卑的请教腓利,以致他能得着拯救,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外表的突破

单从外表看来,太监有一颗热切追寻宗教的心。即使如此的虔诚,若没有与耶稣基督建立真正关系的话,一切皆是徒然的。

接受浸的突破

有些自称为信徒的人,迟延不肯接受浸礼。或许可提出许多的理由,但始终基督徒是要遵命而行,以浸礼来见证主的。

4)勇敢见证 “Proclaim” (P) 

通过操练真理,信徒必然可经历神。当研经者经历到神及明白真理后,我们便应效法初期教会的信徒勇敢的向非信徒及信徒作见证。通过口传的方式,向未认识耶稣基督的朋友见证主是又活又真的神,也以此来建立主内信徒。iEXP查经法的第四步是「勇敢见证」 “Proclaim”。

iEXP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