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傳 8:14–25
14使徒在耶路撒冷聽見撒馬利亞人領受了神的道,就打發彼得、約翰往他們那裡去。
15兩個人到了,就為他們禱告,要叫他們受聖靈。
16因為聖靈還沒有降在他們一個人身上,他們只奉主耶穌的名受了洗。
17於是使徒按手在他們頭上,他們就受了聖靈。
18西門看見使徒按手,便有聖靈賜下,就拿錢給使徒,
19說:“把這權柄也給我,叫我手按著誰,誰就可以受聖靈。”
20彼得說:“你的銀子和你一同滅亡吧!因你想神的恩賜是可以用錢買的。
21你在這道上無分無關,因為在神面前,你的心不正。
22你當懊悔你這罪惡,祈求主,或者你心裡的意念可得赦免。
23我看出你正在苦膽之中,被罪惡捆綁。”
24西門說:“願你們為我求主,叫你們所說的,沒有一樣臨到我身上。”
25使徒既證明主道,而且傳講,就回耶路撒冷去,一路在撒馬利亞好些村莊傳揚福音。
1)「仔細察看」 “Eye”
iEXP 查經法
1 為何撒瑪利亞的信徒還未接受聖靈呢(徒8:16)?
2 按手與得著聖靈有何關係呢(徒8:18)?
3 西門是否一位真信徒呢(徒8:24)?
2)「小心解釋」“Expound” (E)
iEXP 查經法
神道
大部分的英譯本是翻作「神的道」.而有意譯作「神的信息」(徒8:14)。
聖靈
那時,聖靈還未降在撒瑪利亞信徒的身上,意即他們是未得救的(徒8:16:羅8:9;林前12:13)。
耶路撒冷的教會(徒8:14)
1獲知外地的消息
耶路撒冷的基督徒受到逼迫,叫他們四散在各處。逃往撒瑪利亞城的基督徒,更把福音帶給當地的居民。當接受神話語的消息傳到耶路撒冷的使徒時,使徒便打發彼得及約翰去了解情況(徒8:14)。
2 差派使徒的原因
米爾斯指出,使徒打發彼得及約翰前往撒瑪利亞,有以下三個不同的原因:
一)向撒瑪利亞人交待
向撒瑪利亞人證實,腓利所傳的信息之真確性。
二)向以色列國民交待
向以色列人證實,這信息已傳給撒瑪利亞人了(猶太律法要求兩個見證人來作見證)。在猶太人眼中,撒瑪利亞人是被神棄絕的。現今,藉著腓利所傳的道,神也把他們收納了。
三)向所有基督徒交待
避免教會出現兩極化,顯示耶路撒冷及撒瑪利亞是合一的。耶路撒冷教會與撒瑪利亞教會是沒有分別的,兩者皆是信奉耶穌基督為彌賽亞的。
撒瑪利亞的情況(徒8:15至24)
1 未賜下聖靈之因
神遲延沒有把聖靈賜給撒瑪利亞信徒,有三個不同的原因:
一)嶄新的工作
藉著彼得及約翰按手禱告,聖靈便降在撒瑪利亞信徒的身上,不但確認腓利在他們中間的事奉,也向耶路撒冷教會表明,神在撒瑪利亞人中已開創了嶄新的工作。較早之前,主耶穌曾指出,福音必須由耶路撒冷開始,延至撒瑪利亞及其它的地方。現今,福音就臨到撒瑪利亞了(徒1:8)。
二)國度的降臨
聖靈的降臨乃是國度降臨的記號,也藉此證明腓利是神所差來的使者。
三)官方的歡迎
藉著彼得及約翰的前來,以官方的姿態把撒瑪利亞信徒收納為教會的一分子。
2 未受聖靈的信徒
一)奉基督的名受浸
(1) 米爾斯的見解
米爾斯認為腓利只奉主耶穌的名替撒瑪利亞人施浸,而不是奉父、子及聖靈的名施浸,乃是基於他不能確定約珥先知的話。意即他不明瞭神把聖靈澆灌在血肉之軀的應許,是包括一切信徒,而決不是猶太人的專利的。如此的見解,實在有犯駁之處。腓利的同伴尼哥拉,也是初期會七位執事之一,他卻是進猶太教的外邦人(徒6:5)。選立執事條件之一,是要這人「被聖靈充滿」的。換言之,腓利應該知道外邦人也可得著聖靈的。
(2) 羅拔遜的見解
司徒德認為「奉主耶穌的名受了浸」,乃是效忠之意,藉此說明擁有權是屬乎主耶穌的。腓利沒有開創新的施浸方式,如此的形容乃是與徒2:38吻合的。這些人只「奉主耶穌的名受了浸」,乃是表明他們是承認耶穌為彌賽亞的。
二)未受聖靈的原因
對於這些還沒有接受聖靈的撒瑪利亞人之解釋,在基督教陣營中,可分為兩大派別:
(1) 加入教會的兩個步驟
羅馬天主教徒及部分英國天主教徒,皆認為信徒要接受按手才可得著聖靈的。在五旬節宗及靈恩派圈子中,亦有類同的見解。
(2) 只有一個入教的步驟
司徒德引述摩根的見解,指出這些撒瑪利亞人只憑理智來接受了神的道,但卻沒有接受從聖靈而來的重生。司徒德再引述鄧肯教授的見解,指出在群眾的帶動下,他們作出跟風。倡導加入教會有兩個步驟的人士,明顯是忽略了使徒行傳內的過渡期。撒瑪利亞人與猶太人,一直水火不相容。現今聖靈遲延沒有降在這些撒瑪利亞人的身上,為要讓猶太裔的彼得及約翰,親眼目睹聖靈降臨在撒瑪利亞人身上的歷史性時刻。如此說明教會只有一個,自此猶太人與撒瑪利亞基督徒也不可分彼此了(加3:28)。
三)得著聖靈之目的
藉著聖靈降臨在撒瑪利亞人身上,這不但確認了教會的擴展,也說明教會只有一個的真理。
四)使徒按手的原因
學者對於兩位使徒按手在撒瑪利亞信徒身上,皆有以下不同的見解:
(1) 意義眾多
亨利馬太認為如此的按手,表徵著祝福新信徒,藉此按立某些人作為神的用人,並且確認他們是基督徒。
(2) 認同之意
按手不一定與賜下聖靈扯上關係,如此的教導在新約聖經內,乃是極其明顯的。通常來說,按手是含有認同之意。撒瑪利亞人不承認位於耶路撒冷的聖殿;但對於那時的撒瑪利亞信徒來說,他們必須接受耶路撒冷教會的權柄。撒瑪利亞信徒願意接受使徒的按手,藉此說明他們是認同耶路撒冷教會的。
3 貪求權柄的西門
一)用錢買權柄
西門看見使徒按手,便有聖靈賜下,就想用錢來換取這個屬靈的權柄(徒8:19)。如此的舉動,顯示西門對真理是一竅不通的。
二)西門受嚴責
說完如此荒謬的言論,西門便遭到彼得的嚴責。
(1) 滅亡的警告
西門以錢來換取屬靈權柄的意圖,招致彼得的警告:「你的銀子、和你一同滅亡罷.」(徒8:20)如此的警告,極其可能是對一個未信的人所發出的,意味著西門要悔改歸正。
(2) 無分無關
「你在這道上、無分無關.」英譯本多數是直譯作:「在這事情上,你是無分無關的。」新國際譯本則意譯作:「在這事奉上,你沒有分兒,或者可得著分嘗。」由於西門心術不正,故此決不可得著賜予聖靈的能力。再者,如此的藻辭,意味著西門不是基督徒。
(3) 理應懊悔
「懊悔」,可解作悔改,意即離開罪惡來歸向神。如果西門是甘願悔改歸向神的話,他一定會得著赦免的(徒8:22)。
(4) 犯罪之因
彼得直指西門貪求屬靈權柄的問題,乃是由於他陷「在苦膽之中」,意即他是「被罪惡捆綁」的。如此的句語,是一個未得救的人之寫照。
三)西門的回應
西門的反應可以是出於真心的,又或只是出於恐懼的回應。有學者認為西門所關注的是避免神的刑罰,過於想與神和好。
撒瑪利亞的工作(徒8:25)
處理這事件後,彼得及約翰便啟程返回耶路撒冷。目睹神要在撒瑪利亞地展開福音工作,便把握機會在當地四處作工,讓居民得聞福音的真理。
亮光
1 貪求屬靈的權柄
「聖職買賣罪」”simony”這個英文詞彙,乃是源自西門以錢來換取屬靈能力這歷史片段的。
2 離經背道的西門
據教會的傳統,西門不但沒有悔改,更加成為異端信仰的倡導者,也是反對基督教信仰的公敵。
3)「盡心行道」“Exercise” (X)
iEXP 查經法
種族歧視的突破
在歷史裡,猶太人與撒瑪利亞人彼此敵視,互不相讓。現今,通過這段經文,讓我們看見信奉彌賽亞絕對不是猶太人的專利。作為華人信徒,我們要排除種族歧視,把福音傳給萬邦。
謙恭學習的突破
西門貪求屬靈的權柄,這也是不少基督徒骨子裡的問題。求主幫助我們,讓我們謙恭的事奉祂。
有名無實的突破
西門是一位有名無實的信徒;我們切勿重蹈覆轍。
真心悔改的突破
得以成為基督徒,真心的認罪及悔改是必要的。
喜傳福音的突破
彼得及約翰在回程中,於撒瑪利亞四處傳福音,乃是我們現今基督徒的借鏡。
4)「勇敢見證」 “Proclaim” (P)
通過操練真理,信徒必然可經歷神。當研經者經歷到神及明白真理後,我們便應效法初期教會的信徒勇敢的向非信徒及信徒作見證。通過口傳的方式,向未認識耶穌基督的朋友見證主是又活又真的神,也以此來建立主內信徒。iEXP查經法的第四步是「勇敢見證」 “Proclaim”。
iEXP 查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