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傳 8:1–13
1從這日起,耶路撒冷的教會大遭逼迫。除了使徒以外,門徒都分散在猶太和撒馬利亞各處。
2有虔誠的人把司提反埋葬了,為他捶胸大哭。
3掃羅卻殘害教會,進各人的家,拉著男女下在監裡。
4那些分散的人往各處去傳道。
5腓利下撒馬利亞城去宣講基督。
6眾人聽見了,又看見腓利所行的神蹟,就同心合意地聽從他的話。
7因為有許多人被污鬼附著,那些鬼大聲呼叫,從他們身上出來;還有許多癱瘓的、瘸腿的,都得了醫治。
8在那城裡就大有歡喜。
9有一個人,名叫西門,向來在那城裡行邪術,妄自尊大,使撒馬利亞的百姓驚奇;
10無論大小都聽從他,說:“這人就是那稱為神的大能者。”
11他們聽從他,因他久用邪術,使他們驚奇。
12及至他們信了腓利所傳神國的福音和耶穌基督的名,連男帶女就受了洗。
13西門自己也信了,既受了洗,就常與腓利在一處,看見他所行的神蹟和大異能,就甚驚奇。
1)「仔細察看」 “Eye”
iEXP 查經法
1 為何當耶路撒冷教會大遭逼迫時,除了使徒以外,信徒皆分散在猶太及撒瑪利亞各處呢(徒8:1)?
2 掃羅是殘害教會的主腦人嗎(徒8:3)?
2)「小心解釋」“Expound” (E)
iEXP 查經法
基督的福音
腓利是初期教會七位執事之一,他的綽號名叫「傳福音的腓利」(徒21:8)。這位傳福音使者把基督的福音帶到撒瑪利亞去(徒8:5)。
神國的福音
「神國的福音」之中心人物是基督,這就是腓利所傳講的信息(徒8:5,12)。
耶路撒冷教會的大逼迫(徒8:1至4)
1 教會遭逼迫的背景
一)司提反的殉道
掃羅贊同人家以這樣的方式來處決司提反,隨之而來教會便遭到嚴崚的逼迫。
二)司提反的埋葬
「虔誠的人」,意即虔誠的猶太人。大有可能,他們是來自司提反所屬會堂的朋友。他們可以是非基督徒的猶太人,或是希伯來籍的基督徒。在中東世界裡,人家視離世的人沒有得著埋葬為最大的羞辱。有些人甚至冒著生命危險來埋葬死者,這被視為是尊貴及英雄的行動。成年的兒子或至親的人會負責主持葬禮的事宜。猶太法例禁止人家為被定罪的死囚舉哀,但為其他人舉哀卻是敬虔的責任。司提反敬虔的朋友並沒有理會猶太人最高法院的不合法裁決,仍替司提反作出最後的敬禮。
2 教會遭逼迫的對象
一)留守下來的使徒
面對嚴崚的逼迫,使徒卻仍然留守下來;關乎這件事,路加卻沒有作出任何的交待。據學者的推考,也許有以下的幾個原因:
(1) 職責所在
基於職責的緣故,叫使徒留在耶路撒冷裡。
(2) 牧養群羊
他們繼續留守在耶路撒冷,為要牧養群羊。
(3) 福音機會
那裡仍有傳福音的機會;故此,便毅然留下來。
二)分散各處的門徒
深信不是所有門徒皆離開了耶路撒冷。參考上文下理,大有可能離開的是操希臘文的猶太人而已。對於本地的猶太人來說,分辨從外地而來的猶太人,乃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司提反不是猶太地的原居民,與他一樣來自異地的猶太籍基督徒受到牽連,乃是可以理解的。
3 教會遭逼迫的日期
根據米爾斯的估計,教會是在主後三十四年大遭逼迫的。
4 教會遭逼迫的意義
主耶穌早已預告,福音的工作必須由耶路撒冷開始,然後擴展往別處去(徒1:8)。主容讓逼迫臨到耶路撒冷教會,好叫福音的種子能散播在四處。
5 帶動逼迫教會的人
一)逼迫者的簡介
掃羅又名保羅;在未信奉基督前,他是大大殘害教會的猶太教徒。當認識耶穌基督為彌賽亞後,他先後在加拉太書及腓立比書內,向讀者介紹自己的宗教背景。「我又在猶太教中、比我本國許多同歲的人更有長進、為我袓宗的遺傳更加熱心。」(加1:14)「其實我也可以靠肉體.若是別人想他可以靠肉體、我更可以靠著了。我第八天受割禮、我是以色列族、便雅憫支派的人、是希伯來人所生的希伯來人.就律法說、我是法利賽人.就熱心說、我是逼迫教會的.就律法上的義說、我是無可指摘的。」(腓3:4至6)
二)逼迫者的態度
「殘害」,可解作破壞、毀壞、損害的意思。在聖經以外的文獻裡,它用來描述城市的毀滅及被野獸撕裂的情況。掃羅不但拘捕男基督徒,連女信徒也不放過,可見他誓要殘害教會的決心。
6 教會遭逼迫的結果
路加從來沒有暗示過,由於耶路撒冷的基督徒沒有遵從主的吩咐(徒1:8),令到教會面對大逼迫,以致福音可散播在各處。如此厲害的逼迫,不但沒有把教會徹底的消滅;反而叫更多人可得著福音的好處(徒8:4)。
撒瑪利亞城的福音工作(徒8:5至13)
1 撒瑪利亞的簡介
一)撒瑪利亞城的歷史
位於耶路撒冷以北四十哩的撒瑪利亞城,昔日是北國以色列的首都。撒瑪利亞的傾覆,乃是標誌著北國以色列的亡國。自此,亞述人便把其居民遷往別處,然後再把別國的人送到該地居住。猶太人及外邦人所生的後人,稱之為撒瑪利亞人。據歷史學家約瑟夫指出,那時己沒有撒瑪利亞城了。日後,撒瑪利亞城被大希律重建過來,取名撒巴斯,以表對羅馬君王的敬意。在靠近撒巴斯的地方,許多希臘人把不同的希臘神明混合在一起,成為宇宙中的男女神。
二)撒瑪利亞人的信仰
撒瑪利亞人擁有自己的聖殿及祭司,他們雖然相信摩西五經,但卻完全不接受其餘的舊約經卷。此外,他們認為應在基利心山上敬拜神,而不是在耶路撒冷。再者,他們不相信彌賽亞,但期待自己所信奉的「復元者」會臨到世上。
2 基督福音的使者
一)前往的地方
至於這裡的撒瑪利亞是城或是省,實在很難斷定。這個詞彙出現在新約聖經裡時,多是指一個區域過於一個城市。加上那時撒瑪利亞城已易名;故此,腓利所到的地方應是撒瑪利亞省(徒8:5)。
二)福音的使者
為了逃避逼迫,腓利便以撒瑪利亞為暫時投身之處。他沒有把自己匿藏起來,反而成為宣教士,把福音的真理帶給當地的人民(徒8:5)。
三)人民的反應
腓利不但宣講福音的真理,並且以神蹟奇事來證實所傳的道。由於腓利能趕逐污鬼及醫治殘疾。因此百姓的反應一致,他們皆聽從腓利所傳的福音(徒8:5至6)而心裡快樂(徒8:8)。不但如此,他們更進而接受了浸禮(徒8:12)。
3 撒瑪利亞的西門
一)西門的職業
邪術是科學及迷信的混合物,它結合了天文學及占卜學,並且在異教的習俗上,注入歷史、數學及農業。它可以說是一種騙術,也可以是屬鬼魔的。
二)西門的影響
第二世紀某基督徒作家建議說,西門自稱為「天神」,或是男神的化身,而他的伴侶海崙拿則是女神的化身。有學者指出「神的大能者」,乃是神化身的同義詞,意即西門是以神自居的(徒8:9至10)。西門施行的特異功能,使他深得該地大大小小居民的心。這人舉足輕重,十分具影響力。
三)西門的相信
(1) 相信的根據
麥克阿瑟說:「西門視救恩純粹是儀式化、外在的東西,它是其生命的一種附加行為,而不是他全人內裡的改變。」這人的信心,決不是以神話語為本的;反之,叫他醉心的是腓利所施行的神蹟。
(2) 相信的表現
或許在字句上,西門看來是一位信徒;但某學者卻引述七點,指出他決不是一位基督徒:
1/ 西門的信全屬理智上的決定。
2/ 他的信心只根據神蹟,而不是建基在穩固的信念上。
3/ 西門還未曾接受聖靈(徒8:17至18)。
4/ 即使在歸信主後,西門仍然沉醉在神蹟異能上(徒8:18至19)。
5/ 第二十二節的「懊悔」,通常用在失喪者的身上。
6/ 「滅亡」的用語十分強,並且與約翰福音三章十六節的「滅亡」有關。
7/ 「我看出你正在苦膽之中、被罪惡捆綁。」(徒8:23)乃是對一個未得救的人之描繪。
亮光
1 福音的根據地
當耶路撒冷教會能站穩陣腳,得以成為福音基地後,神才在別處開展祂的工作。
2 保羅與司提反
某學者把保羅及司提反的生平作比較,發現兩人皆有不少類同的遭遇。
3)「盡心行道」“Exercise” (X)
iEXP 查經法
教會遭到逼迫
沒有任何政要、政權、勢力可殲滅教會;在神的保守中,於逼迫中的教會是愈見興盛的。
被鬼附的現象
驟眼看來,只有初期教會時代才有多人被鬼附,但其實卻非如此。魔鬼仍藉著各種方法,在不同文化背景之地來牢攏人。
分辨真偽信心
不少人皆自稱為基督徒,但卻非全是真信徒;我們要小心地作出分辨!
4)「勇敢見證」 “Proclaim” (P)
通過操練真理,信徒必然可經歷神。當研經者經歷到神及明白真理後,我們便應效法初期教會的信徒勇敢的向非信徒及信徒作見證。通過口傳的方式,向未認識耶穌基督的朋友見證主是又活又真的神,也以此來建立主內信徒。iEXP查經法的第四步是「勇敢見證」 “Proclaim”。
iEXP 查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