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传 7:1–19
1大祭司就说:“这些事果然有吗?”
2司提反说:“诸位父兄请听!当日我们的祖宗亚伯拉罕在美索不达米亚还未住哈兰的时候,荣耀的神向他显现,
3对他说:‘你要离开本地和亲族,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方去。’
4他就离开迦勒底人之地,住在哈兰。他父亲死了以后,神使他从那里搬到你们现在所住之地。
5在这地方神并没有给他产业,连立足之地也没有给他;但应许要将这地赐给他和他的后裔为业。那时他还没有儿子。
6神说:‘他的后裔必寄居外邦,那里的人要叫他们作奴仆,苦待他们四百年。’
7神又说:‘使他们作奴仆的那国,我要惩罚。以后他们要出来,在这地方事奉我。’
8神又赐他割礼的约。于是亚伯拉罕生了以撒,第八日给他行了割礼。以撒生雅各,雅各生十二位先祖。
9先祖嫉妒约瑟,把他卖到埃及去。神却与他同在,
10救他脱离一切苦难,又使他在埃及王法老面前得恩典,有智慧。法老就派他作埃及国的宰相兼管全家。
11后来埃及和迦南全地遭遇饥荒,大受艰难,我们的祖宗就绝了粮。
12雅各听见在埃及有粮,就打发我们的祖宗初次往那里去。
13第二次约瑟与弟兄们相认,他的亲族也被法老知道了。
14约瑟就打发弟兄请父亲雅各和全家七十五个人都来。
15于是雅各下了埃及,后来他和我们的祖宗都死在那里;
16又被带到示剑,葬于亚伯拉罕在示剑用银子从哈抹子孙买来的坟墓里。
17及至神应许亚伯拉罕的日期将到,以色列民在埃及兴盛众多,
18直到有不晓得约瑟的新王兴起。
19他用诡计待我们的宗族,苦害我们的祖宗,叫他们丢弃婴孩,使婴孩不能存活。
1)「仔细查看」 “Eye”
iEXP 查经法
1 为何司提反在答辩时,长篇大论的引述以色列之历史来回应人家的指控呢?
2 论到雅各家前往埃及地的人数,在创世记46:27是七十人,为何这里是七十五人呢(徒7:14)?
2)「小心解释」“Expound” (E)
iEXP 查经法
荣耀的神
「荣耀的神」,在新约全书里只出现了一次。如此对神的称呼,在旧约圣经内也只出现了一次(诗29:3)。奇特之处,路加以神的荣耀来开始及结束这个段落(徒7:2;7:55)。神的荣耀,乃是祂的属性之一,尤其是指到祂的超然性。司提反如此的回应,为要表明荣耀的神是不会受制于时空及地域的。在圣殿以外,荣耀的神亦可向人显现。昔日神向以色列人的先祖显现,现今也是如此,一直没有任何的改变。
神的说话
1 神的呼召
昔日神的呼召临到亚伯兰身上,叫他离开迦勒底的吾珥,朝着迦南美地而迈进(徒7:3;创11:31)。亚伯兰本来对真神耶和华是一窍不通的,但神却主动的向他显现,借此看见神主权的彰显。为这缘故,亚伯兰能远离虚假的神明,并且得以认识创造及统管万有的主宰。
2 神的预言
一)神的应许
耶和华向亚伯兰预告,他必会成为大国(创12:2);可是,正当离开原居地之际,他不但没有立足之地,更没有可继承产业的亲生儿子(创15:3;徒7:5)。
二)神的刑罚
神不但向亚伯兰预告、他的后裔必能得着地土,并且清楚地表示在得地之前,他们必先寄居在外邦地四百年之久(创15:13)。当他们离开异乡时,奴役他们的国土必然受到神的刑罚(徒7:7)。
三)神的释放
被奴役四百年之后,以色列人最终得着神的拯救,得以逃离为奴之地(徒7:7)。
神的作为
1 神的盟约
究竟割礼有何用意?至今也难以断定;可是,在犹太人之前,已有别国奉行割礼了,但唯有以色列国才视它为立约的记号(徒7:8)。值得一提的是,神与亚伯兰所立的这约,乃是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
2 神的同在
基于嫉妒的缘故,约瑟的哥哥把其弟弟卖到埃及去。在人看来是家庭的悲剧,但神却有祂的美意在其中。在如此暗淡的日子里,神却与约瑟同在(徒7:9)。
3 神的提升
神介入约瑟的生命中,不但救他脱离苦难,并且把他的地位提升。沦为奴隶的约瑟,神却叫他摇身一变,得以成为埃及的宰相(徒7:10)。在这历史片段里,再次看见神主权的彰显。
司提反被人家诬告
1 对头人的指控
在第一世纪里,律法及圣殿为虔诚犹太人的支柱。现今犹太人毫不留情的指控司提反,并且不摘手段以捏造事实的方法来对付他,指控他是不断反对圣殿及摩西律法的(徒6:13至14)。他们的控词似是而非,夹杂了事实及虚谎。主耶稣曾以自己的肉体比作圣殿,论这殿必被犹太人所毁灭,但三天后必再被重建起来,借此预告自己的死亡及复活(约2:19至20)。不错,基督曾预告圣殿的毁灭,但却从来没有表示祂就是毁灭圣殿的人(路21:6)。再者,主耶稣前来是要成全律法(太5:17至18;路16:16至17),但却要废掉犹太人的传统「口传律法」(太15:1至9;路6:1至5,6至11)。
2 大祭司的问题
这处提及的大祭司,极有可能是该亚法。他根据群众所作出的指控,要求司提反作出回应。
司提反答辩的根据
司提反溯源于旧约圣经,以神的话为他答辩的根据及基础。在司提反的答辩里,分别有以下四个重点:一,神的计划是渐进的;二,列祖蒙恩之地乃是在圣殿之外的;三,他没有废掉神的律法;四,指出百姓的问题所在。
1 渐进的计划
一)离开偶像之地
神的计划是渐进的,祂按照自己的计划,逐渐把祂的旨意向其选民启示。首先,神向亚伯兰显现,呼召他离开偶像之地吾珥(徒7:2至5)。换言之,这是亚伯兰得救的起步点。
二)寄居为奴之地
神容让约瑟被卖往埃及去,使他日后成为其家人的拯救者。基于饥荒的缘故,雅各及家人便以埃及为家,在那里生根建造。可是,在改朝换代下,以色列最终要伏在埃及人的欺压里,足足有四百年之久(徒7:11至19)。
三)步往应许之地
在叫苦连天下,神便兴起以色列人的大英雄摩西(徒7:19至36)。借着他的带领,百姓最终能离开为奴之地,得以步往应许之地。司提反引述旧约圣经的片段,简单扼要地把以色列人的历史勾划出来,让指控他的人知道神的计划是渐进的。
四)另外一位的先知
即使是摩西自己,也曾指出神必兴起比他更大的先知(申18:15;徒7:37)。对于犹太人来说,这先知就是弥赛亚了。
五)会幕已被取替
在摩西的时代,神曾把会幕赐给以色列人,以此为神与人同在的标记。可是,日后神却让所罗门王兴建圣殿,以圣殿来取代会幕原先的位置(徒7:45至50)。
六)圣殿不足之处
虽然圣殿比会幕更为壮观及宏伟,但它只不过是建筑物而已。神断不会住在建筑物内,而被人手所造之物来限制自己的活动(徒7:48至50)。
2 蒙恩的地方
究竟列祖在那里蒙恩呢?司提反清楚指出说,他们皆是在圣殿外蒙恩的。
一)偶像之地
当信心之父亚伯拉罕认识耶和华时,他还是身处在偶像之地吾珥呢(徒7:2)!
二)为奴之地
在埃及地约瑟沦为奴隶,但却蒙神的看顾及赐福,把他提升为全国的宰相(徒7:9)。
三)荒芜之地
旷野地及西乃山可算是荒芜之地,乃是人烟稀少的。以色列的民族大英雄摩西,乃是在这些地方得着神的圣言及启示。通过这些有力的支持,司提反要让他的指控者知道,神的恩典及启示决不会受着时间或地理所限制的(徒7:32,38)。
四)应许之地
当约书亚成功带领以色列人进入应许地时,那时圣殿还未建成,百姓仍在会幕里敬拜事奉神。他们得以踏进迦南地,正好说明神是与他们同在的(徒7:45)。
3 没废掉律法
司提反郑重表明的是,他相信的神,乃是以色列人一直追随的耶和华,并且完全接受旧约的应许。如此的宣言,表明他并没有废掉律法;反之,神的应许已在基督里成就了。
4 百姓的罪行
一)嫉妒的罪
在使徒行传内,路加先后几次交待到犹太人起来反对基督徒背后之因,乃是基于嫉妒的缘故(徒5:17;13:45;17:5)。据现今学者的估计,那时耶路撒冷的人口约有五万五千至九万五千人,也有古代历史学家所提供的数字是十二万;但城内竟有二万名的基督徒,实在占全城人口一个颇大的比例。群众风涌到使徒们那里听道及求医,难怪叫大祭司及撒都该人嫉妒(徒5:17)。犹太人与先祖一样,也是基于在嫉妒的驱使下,分别起来逼迫自己的兄弟约瑟及信奉耶稣基督为弥赛亚的同胞。通过约瑟惨被兄弟残害的片段,也暗暗的显出犹太人在骨子里的问题。目睹司提反所施行的神迹奇事,并且看见他在辩论时是满有智慧的,那么与他辩论的人应信服福音才是。可是,这不但叫他们红了眼,并且还施与恶计来残害自己的同胞(徒6:8至15)。
二)抗拒神仆
摩西被神拣选为百姓的救赎者,并且得着从天而来的启示(徒7:38至39);可是,百姓竟然不肯接受他为他们的救赎者。现今,以色列人不但拒绝接受耶稣基督为救赎者,并且亦以恶计来对付祂所差派前来的代言人(徒7:52)。
三)制造偶像
自以色列人出埃及后,敬拜及事奉偶像的事例真是多不胜数(徒7:41至43)。离开为奴之地不久,便要求亚伦替他们制造金牛犊,说明他们用嘴唇敬尊敬神,但其心灵却是远离祂的(赛29:13)。从表面看来,犹太人的宗教领袖及群众是十分宗教化的,但他们却并不真正的认识耶和华。
四)迷信行为
随着年日的过去,以色列人便渐渐把圣殿的礼仪变得极其仪式化。由于犹太人误以为圣殿是神在地上的居所;故此,基于在迷信的驱使下,甚至连偶像也搬了进来(王上21:1至9;结8:7至12)。在答辩中,司提反指出犹太人问题所在之一,就是迷信圣殿了。
5 司提反答辩的内容
一)离开偶像的历史(徒7:2至8)
(1) 向亚伯拉罕的显现
在答辩的开始,首先司提反称众人为父兄,这乃是一种尊敬的表现(徒7:2)。荣耀的神向亚伯兰显现,不但改变了他的一生,也改写了犹太人的历史。自此,属于亚伯兰的后裔,便享有神同在的福气了!
(2) 对亚伯拉罕的呼召
1/ 蒙召的时间
根据创世记的记载,当亚伯兰出生时,其父亲他拉正七十岁(创11:32);而他拉离世时,乃是二百零五岁,也就是亚伯兰离开哈兰的时间(创11:32)。但问题是,亚伯兰乃是于七十五岁那年离开哈兰的(创12:4),那么其父亲死时应该是一百四十五岁,而不是二百零五岁了。为何有如此大的差异呢?最合理的解释是,亚伯兰不是他拉的长子,但却是最重要的儿子。换言之,当他拉一百三十岁时,其妻子才产下亚伯兰。
2/ 蒙召的地方
米所波大米,即现今伊拉克南部的地方。看来,参照创世记11:31的记述,亚伯兰离开了原居地吾珥,抵达了哈兰后,荣耀的神才向他显现。可是,司提反却指他是在吾珥那里蒙召的。大有可能,亚伯兰首先在吾珥蒙召,然后神再次在哈兰显现,对他发出第二次的呼召。值得留意的是,吾珥及哈兰皆是敬拜月神的中心。换言之,亚伯兰在这两个不同的偶像之地蒙神呼召,使他离开虚假的宗教,得以认识耶和华为真神。
3/ 呼召的内容
耶和华嘱咐亚伯兰离开本地和亲族,往祂所指示的地方去(徒7:2)。对有家眷的人,要接受这个呼召来得实在不容易。再者,离开那里时,神还没有向他表明目的地。换言之,亚伯兰是凭信而前行的(来11:8)。
(3) 对亚伯拉罕的预言
1/ 神的应许
在亚伯兰的生平里,神先后多次把应许的细节告知他(创12:7;13:15;15:2,18;17:8;24:7)。再一次,让我们看见神的恩典及同在是不会受时间及环境制肘的。
2/ 神的刑罚
创世记15:13及使徒行传7:6皆指出,以色列人被奴役的时间是四百年,而出埃及记12:40则说是四百三十年。哈继尔提出两种不同的解释:一,在犹太人中有两种计算这段时间的方法;二,作者把在埃及前于迦南地的时间也计算在内。不管以什么的方式来计算,司提反如此讲论,为要让听众重温先祖的历史。即使政局的变易,但总不会把神的应许废掉。神介入百姓中,不但以十灾来刑罚埃及人,并且兴起摩西为他们的拯救者(徒7:6至7)。
3/ 神的释放
即使落在奴役下,神必施行拯救,叫百姓重获自由。这不但显明当落在患难中,神仍与人同在,并且神与亚伯兰所立的约,终必会应验;说明祂是信实的主。
(4) 与亚伯拉罕立盟约
通过奉行割礼,不但说明奉行者的听命(创17:9至14),也证明神是信实的。
二)成为奴隶的历史(徒7:9至45)
(1) 约瑟的被卖
约瑟惨被兄弟出卖,这位最为父亲宠爱的儿子,竟然沦为别人的奴隶。可是,司提反的焦点却是放在别的地方上。即使是飘泊在异乡,失去人的尊严及自由,但神仍是与约瑟同在的(徒7:9)。
(2) 约瑟的提升
由奴隶转为宰相,正好说明神是大大提升了约瑟在异乡的地位。基于这个缘故,约瑟的家人在大饥荒里得着拯救。摇身一转,约瑟便成为全家的拯救者(徒7:10至15)。在这段经文内,有两个问题是值得思考的。首先,究竟寄居埃及地的雅各家,人数是七十人或是七十五人呢?再者,坟地是谁买的,是雅各或是亚伯拉罕呢(书24:32;徒7:16)?
1/ 人数的问题
在希伯来人的马索拉译本里,人数是七十人。极有可能,司提反的数字是从七十士译本而来的。如此的差异,可能是在计算方式上有所不同。七十士译本没有把雅各及其妻子计算在内,但却把约瑟的七名男孙加在名单之上(代上7:14至15,20至25),因而得着七十五人的数字。
2/ 坟墓的问题
关乎赎买坟地的问题;在此,有以下两个不同的解释:
*重新购买
这个坟墓最初是亚伯拉罕购买的;可是,他却没有留在这里居住。日后,它再被哈抹的子孙占据了,因而雅各要从他们手中再次买过来。
*二合为一
有些学者认为司提反把亚伯拉罕买位于麦比拉之地(创23:17至20),与雅各买的士剑地的事件叠缩在一起(书24:32)。正如把亚伯拉罕两次的呼召叠缩在一节内(徒7:2)。如此的手法,对于有教养的犹太人,乃是可以理解的。
亮光
1 立足之地
离开故乡时,神还未把立足之地赐给亚伯兰;可是,他仍凭信前行。
2 嫉妒之故
嫉妒叫约瑟的兄弟起来残害自己的弟弟;同样,在嫉妒的驱使下,叫犹太人起来逼迫自己的同胞。
3)「尽心行道」“Exercise” (X)
iEXP 查经法
熟读圣经
司提反是熟读圣经之人,我们应学效他!
善用圣经
司提反按着正意分解神的话,以圣经来回应人家的指控。
4)「勇敢见证」 “Proclaim” (P)
通过操练真理,信徒必然可经历神。当研经者经历到神及明白真理后,我们便应效法初期教会的信徒勇敢的向非信徒及信徒作见证。通过口传的方式,向未认识耶稣基督的朋友见证主是又活又真的神,也以此来建立主内信徒。iEXP查经法的第四步是「勇敢见证」 “Proclaim”。
iEXP 查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