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司提反的講論〈一〉(徒7:1至19)

使徒行傳 71–19 

1大祭司就說:“這些事果然有嗎?” 

2司提反說:“諸位父兄請聽!當日我們的祖宗亞伯拉罕在美索不達米亞還未住哈蘭的時候,榮耀的神向他顯現,

3對他說:‘你要離開本地和親族,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方去。’ 

4他就離開迦勒底人之地,住在哈蘭。他父親死了以後,神使他從那裡搬到你們現在所住之地。

5在這地方神並沒有給他產業,連立足之地也沒有給他;但應許要將這地賜給他和他的後裔為業。那時他還沒有兒子。

6神說:‘他的後裔必寄居外邦,那裡的人要叫他們作奴僕,苦待他們四百年。’ 

7神又說:‘使他們作奴僕的那國,我要懲罰。以後他們要出來,在這地方事奉我。’ 

8神又賜他割禮的約。於是亞伯拉罕生了以撒,第八日給他行了割禮。以撒生雅各,雅各生十二位先祖。

9先祖嫉妒約瑟,把他賣到埃及去。神卻與他同在,

10救他脫離一切苦難,又使他在埃及王法老面前得恩典,有智慧。法老就派他作埃及國的宰相兼管全家。

11後來埃及和迦南全地遭遇饑荒,大受艱難,我們的祖宗就絕了糧。

12雅各聽見在埃及有糧,就打發我們的祖宗初次往那裡去。

13第二次約瑟與弟兄們相認,他的親族也被法老知道了。

14約瑟就打發弟兄請父親雅各和全家七十五個人都來。

15於是雅各下了埃及,後來他和我們的祖宗都死在那裡;

16又被帶到示劍,葬於亞伯拉罕在示劍用銀子從哈抹子孫買來的墳墓裡。

17及至神應許亞伯拉罕的日期將到,以色列民在埃及興盛眾多,

18直到有不曉得約瑟的新王興起。

19他用詭計待我們的宗族,苦害我們的祖宗,叫他們丟棄嬰孩,使嬰孩不能存活。

1)「仔細察看」 “Eye”

iEXP 查經法

1 為何司提反在答辯時,長篇大論的引述以色列之歷史來回應人家的指控呢?

2 論到雅各家前往埃及地的人數,在創世記46:27是七十人,為何這裡是七十五人呢(徒7:14)?

2)「小心解釋」“Expound” (E)

iEXP 查經法

榮耀的神

「榮耀的神」,在新約全書裡只出現了一次。如此對神的稱呼,在舊約聖經內也只出現了一次(詩29:3)。奇特之處,路加以神的榮耀來開始及結束這個段落(徒7:2;7:55)。神的榮耀,乃是祂的屬性之一,尤其是指到祂的超然性。司提反如此的回應,為要表明榮耀的神是不會受制於時空及地域的。在聖殿以外,榮耀的神亦可向人顯現。昔日神向以色列人的先祖顯現,現今也是如此,一直沒有任何的改變。

神的說話

神的呼召

昔日神的呼召臨到亞伯蘭身上,叫他離開迦勒底的吾珥,朝著迦南美地而邁進(徒7:3;創11:31)。亞伯蘭本來對真神耶和華是一竅不通的,但神卻主動的向他顯現,藉此看見神主權的彰顯。為這緣故,亞伯蘭能遠離虛假的神明,並且得以認識創造及統管萬有的主宰。

神的預言

一)神的應許

耶和華向亞伯蘭預告,他必會成為大國(創12:2);可是,正當離開原居地之際,他不但沒有立足之地,更沒有可繼承產業的親生兒子(創15:3;徒7:5)。

二)神的刑罰

神不但向亞伯蘭預告、他的後裔必能得著地土,並且清楚地表示在得地之前,他們必先寄居在外邦地四百年之久(創15:13)。當他們離開異鄉時,奴役他們的國土必然受到神的刑罰(徒7:7)。

三)神的釋放

被奴役四百年之後,以色列人最終得著神的拯救,得以逃離為奴之地(徒7:7)。

神的作為

1 神的盟約

究竟割禮有何用意?至今也難以斷定;可是,在猶太人之前,已有別國奉行割禮了,但唯有以色列國才視它為立約的記號(徒7:8)。值得一提的是,神與亞伯蘭所立的這約,乃是沒有任何附加條件的。

神的同在

基於嫉妒的緣故,約瑟的哥哥把其弟弟賣到埃及去。在人看來是家庭的悲劇,但神卻有祂的美意在其中。在如此暗淡的日子裡,神卻與約瑟同在(徒7:9)。

神的提升

神介入約瑟的生命中,不但救他脫離苦難,並且把他的地位提升。淪為奴隸的約瑟,神卻叫他搖身一變,得以成為埃及的宰相(徒7:10)。在這歷史片段裡,再次看見神主權的彰顯。

司提反被人家誣告

對頭人的指控

在第一世紀裡,律法及聖殿為虔誠猶太人的支柱。現今猶太人毫不留情的指控司提反,並且不摘手段以捏造事實的方法來對付他,指控他是不斷反對聖殿及摩西律法的(徒6:13至14)。他們的控詞似是而非,夾雜了事實及虛謊。主耶穌曾以自己的肉體比作聖殿,論這殿必被猶太人所毀滅,但三天後必再被重建起來,藉此預告自己的死亡及復活(約2:19至20)。不錯,基督曾預告聖殿的毀滅,但卻從來沒有表示祂就是毀滅聖殿的人(路21:6)。再者,主耶穌前來是要成全律法(太5:17至18;路16:16至17),但卻要廢掉猶太人的傳統「口傳律法」(太15:1至9;路6:1至5,6至11)。

大祭司的問題

這處提及的大祭司,極有可能是該亞法。他根據群眾所作出的指控,要求司提反作出回應。

司提反答辯的根據

司提反溯源於舊約聖經,以神的話為他答辯的根據及基礎。在司提反的答辯裡,分別有以下四個重點:一,神的計劃是漸進的;二,列祖蒙恩之地乃是在聖殿之外的;三,他沒有廢掉神的律法;四,指出百姓的問題所在。

漸進的計劃

一)離開偶像之地

神的計劃是漸進的,祂按照自己的計劃,逐漸把祂的旨意向其選民啟示。首先,神向亞伯蘭顯現,呼召他離開偶像之地吾珥(徒7:2至5)。換言之,這是亞伯蘭得救的起步點。

二)寄居為奴之地

神容讓約瑟被賣往埃及去,使他日後成為其家人的拯救者。基於饑荒的緣故,雅各及家人便以埃及為家,在那裡生根建造。可是,在改朝換代下,以色列最終要伏在埃及人的欺壓裡,足足有四百年之久(徒7:11至19)。

三)步往應許之地

在叫苦連天下,神便興起以色列人的大英雄摩西(徒7:19至36)。藉著他的帶領,百姓最終能離開為奴之地,得以步往應許之地。司提反引述舊約聖經的片段,簡單扼要地把以色列人的歷史勾劃出來,讓指控他的人知道神的計劃是漸進的。

四)另外一位的先知

即使是摩西自己,也曾指出神必興起比他更大的先知(申18:15;徒7:37)。對於猶太人來說,這先知就是彌賽亞了。

五)會幕已被取替

在摩西的時代,神曾把會幕賜給以色列人,以此為神與人同在的標記。可是,日後神卻讓所羅門王興建聖殿,以聖殿來取代會幕原先的位置(徒7:45至50)。

六)聖殿不足之處

雖然聖殿比會幕更為壯觀及宏偉,但它只不過是建築物而已。神斷不會住在建築物內,而被人手所造之物來限制自己的活動(徒7:48至50)。

蒙恩的地方

究竟列祖在那裡蒙恩呢?司提反清楚指出說,他們皆是在聖殿外蒙恩的。

一)偶像之地

當信心之父亞伯拉罕認識耶和華時,他還是身處在偶像之地吾珥呢(徒7:2)!

二)為奴之地

在埃及地約瑟淪為奴隸,但卻蒙神的看顧及賜福,把他提升為全國的宰相(徒7:9)。

三)荒蕪之地

曠野地及西乃山可算是荒蕪之地,乃是人煙稀少的。以色列的民族大英雄摩西,乃是在這些地方得著神的聖言及啟示。通過這些有力的支持,司提反要讓他的指控者知道,神的恩典及啟示決不會受著時間或地理所限制的(徒7:32,38)。

四)應許之地

當約書亞成功帶領以色列人進入應許地時,那時聖殿還未建成,百姓仍在會幕裡敬拜事奉神。他們得以踏進迦南地,正好說明神是與他們同在的(徒7:45)。

沒廢掉律法

司提反鄭重表明的是,他相信的神,乃是以色列人一直追隨的耶和華,並且完全接受舊約的應許。如此的宣言,表明他並沒有廢掉律法;反之,神的應許已在基督裡成就了。

百姓的罪行

一)嫉妒的罪

在使徒行傳內,路加先後幾次交待到猶太人起來反對基督徒背後之因,乃是基於嫉妒的緣故(徒5:17;13:45;17:5)。據現今學者的估計,那時耶路撒冷的人口約有五萬五千至九萬五千人,也有古代歷史學家所提供的數字是十二萬;但城內竟有二萬名的基督徒,實在佔全城人口一個頗大的比例。群眾風湧到使徒們那裡聽道及求醫,難怪叫大祭司及撒都該人嫉妒(徒5:17)。猶太人與先祖一樣,也是基於在嫉妒的驅使下,分別起來逼迫自己的兄弟約瑟及信奉耶穌基督為彌賽亞的同胞。通過約瑟慘被兄弟殘害的片段,也暗暗的顯出猶太人在骨子裡的問題。目睹司提反所施行的神蹟奇事,並且看見他在辯論時是滿有智慧的,那麼與他辯論的人應信服福音才是。可是,這不但叫他們紅了眼,並且還施與惡計來殘害自己的同胞(徒6:8至15)。

二)抗拒神僕

摩西被神揀選為百姓的救贖者,並且得著從天而來的啟示(徒7:38至39);可是,百姓竟然不肯接受他為他們的救贖者。現今,以色列人不但拒絕接受耶穌基督為救贖者,並且亦以惡計來對付祂所差派前來的代言人(徒7:52)。

三)製造偶像

自以色列人出埃及後,敬拜及事奉偶像的事例真是多不勝數(徒7:41至43)。離開為奴之地不久,便要求亞倫替他們製造金牛犢,說明他們用嘴唇敬尊敬神,但其心靈卻是遠離祂的(賽29:13)。從表面看來,猶太人的宗教領袖及群眾是十分宗教化的,但他們卻並不真正的認識耶和華。

四)迷信行為

隨著年日的過去,以色列人便漸漸把聖殿的禮儀變得極其儀式化。由於猶太人誤以為聖殿是神在地上的居所;故此,基於在迷信的驅使下,甚至連偶像也搬了進來(王上21:1至9;結8:7至12)。在答辯中,司提反指出猶太人問題所在之一,就是迷信聖殿了。

司提反答辯的內容

一)離開偶像的歷史(徒728

(1) 向亞伯拉罕的顯現

在答辯的開始,首先司提反稱眾人為父兄,這乃是一種尊敬的表現(徒7:2)。榮耀的神向亞伯蘭顯現,不但改變了他的一生,也改寫了猶太人的歷史。自此,屬於亞伯蘭的後裔,便享有神同在的福氣了!

(2) 對亞伯拉罕的呼召

1/ 蒙召的時間

根據創世記的記載,當亞伯蘭出生時,其父親他拉正七十歲(創11:32);而他拉離世時,乃是二百零五歲,也就是亞伯蘭離開哈蘭的時間(創11:32)。但問題是,亞伯蘭乃是於七十五歲那年離開哈蘭的(創12:4),那麼其父親死時應該是一百四十五歲,而不是二百零五歲了。為何有如此大的差異呢?最合理的解釋是,亞伯蘭不是他拉的長子,但卻是最重要的兒子。換言之,當他拉一百三十歲時,其妻子才產下亞伯蘭。

2/ 蒙召的地方

米所波大米,即現今伊拉克南部的地方。看來,參照創世記11:31的記述,亞伯蘭離開了原居地吾珥,抵達了哈蘭後,榮耀的神才向他顯現。可是,司提反卻指他是在吾珥那裡蒙召的。大有可能,亞伯蘭首先在吾珥蒙召,然後神再次在哈蘭顯現,對他發出第二次的呼召。值得留意的是,吾珥及哈蘭皆是敬拜月神的中心。換言之,亞伯蘭在這兩個不同的偶像之地蒙神呼召,使他離開虛假的宗教,得以認識耶和華為真神。

3/ 呼召的內容

耶和華囑咐亞伯蘭離開本地和親族,往祂所指示的地方去(徒7:2)。對有家眷的人,要接受這個呼召來得實在不容易。再者,離開那裡時,神還沒有向他表明目的地。換言之,亞伯蘭是憑信而前行的(來11:8)。

(3) 對亞伯拉罕的預言

1/ 神的應許

在亞伯蘭的生平裡,神先後多次把應許的細節告知他(創12:7;13:15;15:2,18;17:8;24:7)。再一次,讓我們看見神的恩典及同在是不會受時間及環境制肘的。

2/ 神的刑罰

創世記15:13及使徒行傳7:6皆指出,以色列人被奴役的時間是四百年,而出埃及記12:40則說是四百三十年。哈繼爾提出兩種不同的解釋:一,在猶太人中有兩種計算這段時間的方法;二,作者把在埃及前於迦南地的時間也計算在內。不管以甚麼的方式來計算,司提反如此講論,為要讓聽眾重溫先祖的歷史。即使政局的變易,但總不會把神的應許廢掉。神介入百姓中,不但以十災來刑罰埃及人,並且興起摩西為他們的拯救者(徒7:6至7)。

3/ 神的釋放

即使落在奴役下,神必施行拯救,叫百姓重獲自由。這不但顯明當落在患難中,神仍與人同在,並且神與亞伯蘭所立的約,終必會應驗;說明祂是信實的主。

(4) 與亞伯拉罕立盟約

通過奉行割禮,不但說明奉行者的聽命(創17:9至14),也證明神是信實的。

二)成為奴隸的歷史(徒7945

(1) 約瑟的被賣

約瑟慘被兄弟出賣,這位最為父親寵愛的兒子,竟然淪為別人的奴隸。可是,司提反的焦點卻是放在別的地方上。即使是飄泊在異鄉,失去人的尊嚴及自由,但神仍是與約瑟同在的(徒7:9)。

(2) 約瑟的提升

由奴隸轉為宰相,正好說明神是大大提升了約瑟在異鄉的地位。基於這個緣故,約瑟的家人在大饑荒裡得著拯救。搖身一轉,約瑟便成為全家的拯救者(徒7:10至15)。在這段經文內,有兩個問題是值得思考的。首先,究竟寄居埃及地的雅各家,人數是七十人或是七十五人呢?再者,墳地是誰買的,是雅各或是亞伯拉罕呢(書24:32;徒7:16)?

1/ 人數的問題

在希伯來人的馬索拉譯本裡,人數是七十人。極有可能,司提反的數字是從七十士譯本而來的。如此的差異,可能是在計算方式上有所不同。七十士譯本沒有把雅各及其妻子計算在內,但卻把約瑟的七名男孫加在名單之上(代上7:14至15,20至25),因而得著七十五人的數字。

2/ 墳墓的問題

關乎贖買墳地的問題;在此,有以下兩個不同的解釋:

*重新購買

這個墳墓最初是亞伯拉罕購買的;可是,他卻沒有留在這裡居住。日後,它再被哈抹的子孫佔據了,因而雅各要從他們手中再次買過來。

*二合為一

有些學者認為司提反把亞伯拉罕買位於麥比拉之地(創23:17至20),與雅各買的士劍地的事件疊縮在一起(書24:32)。正如把亞伯拉罕兩次的呼召疊縮在一節內(徒7:2)。如此的手法,對於有教養的猶太人,乃是可以理解的。

亮光

立足之地

離開故鄉時,神還未把立足之地賜給亞伯蘭;可是,他仍憑信前行。

嫉妒之故

嫉妒叫約瑟的兄弟起來殘害自己的弟弟;同樣,在嫉妒的驅使下,叫猶太人起來逼迫自己的同胞。

3)「盡心行道」“Exercise” (X) 

iEXP 查經法

熟讀聖經

司提反是熟讀聖經之人,我們應學效他!

善用聖經

司提反按著正意分解神的話,以聖經來回應人家的指控。

4)「勇敢見證」 “Proclaim” (P)

通過操練真理,信徒必然可經歷神。當研經者經歷到神及明白真理後,我們便應效法初期教會的信徒勇敢的向非信徒及信徒作見證。通過口傳的方式,向未認識耶穌基督的朋友見證主是又活又真的神,也以此來建立主內信徒。iEXP查經法的第四步是「勇敢見證」 “Proclaim”。

iEXP 查經法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